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61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结构中最可能含有磷脂分子的是

A.核仁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染色质

【答案】C

【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核仁位于细胞核内,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A错误;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不含磷脂分子,B错误;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含有磷脂分子,C正确;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不含磷脂分子,D错误。

2.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功能的主要承担着

B.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可能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C.蛋白质高温条件下变性后,生物活性也丧失

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功能的主要承担着和体现者,A正确;蛋白质的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等有关,所以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可能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B正确;高温使得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C正确;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D错误。

3.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B.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滲透压

C.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D.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答案】D

【解析】0~1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A错误;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B错误;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错误;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时间段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的走势,明确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2~4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4.科学家用水培法培养甜瓜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均为500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的正确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种类

B.甜瓜对Mg2+的吸收量大于对K+的吸收量

C.甜瓜对K+和Mg2+吸收的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甜瓜对必需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

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离子种类和甜瓜生长发育时期,因变量为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A错误;培养液中K+的剩余量小于Mg2+的剩余量,可推断出甜瓜对Mg2+的吸收量小于对K+的吸收量,B错误;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差异与细胞膜上载体多少有关,从而体现了对无盐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根据该段时间起始无机盐的量-剩余量=这段时间无机盐被吸收量,该实验能说明甜瓜对必需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D错误。

5.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如果滤液细线画得很粗,结果是

A.看不到四种色素B.色素带之间重合

C.色素带颜色过浅D.最上面的色素带呈绿色

【答案】B

【解析】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如果滤液细线画得很粗,则同一种色素扩散的起点可能不同,从而导致四条色素带之间可能出现重合现象,不能明显的区分四条色素带了,故选B。

6.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共性是

A.都是不定向的B.都可用显微镜检测出

C.都产生新的基因D.都产生新的表现型

【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A错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不能用显微镜检测出来,B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重组不可以,C错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产生新的性状(表现型),D正确。

7.寨卡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

下图表示寨卡病毒的增殖和表达。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寨卡病毒属于RNA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

B.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C.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D.病毒R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寨卡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属于RNA病毒,其增值过程中没有方式逆转录过程,所以其体内没有逆转录酶,A错误;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体内的酶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的,B正确;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C正确;病毒R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配对,G与C配对,D正确。

8.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中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B.制作腐乳时,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5℃,以利于毛霉繁殖

C.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应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答案】D

【解析】腐乳制作中加料酒主要是为了调节腐乳的风味,同时可以杀菌,避免腐乳变质,A错误;制作腐乳时,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5℃~18℃,B错误;醋酸菌是嗜氧菌,也是嗜温菌(30~35℃),而酒精发酵旺盛时是无氧环境,且温度相对较低(18~25℃),因此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C错误;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气口充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D正确。

9.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用到基础培养基,但培养不同的微生物还需满足其生长、繁殖的特殊需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碱性

B.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C.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纤维素用于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菌种

D.培养酵母菌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答案】B

【解析】霉菌生长所需要的PH是酸性,培养霉菌时应将PH调至酸性,在碱性情况下不易繁殖,甚至会导致霉菌死亡,A错误;维生素是乳酸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在体内又不能合成,因此要在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正确;基础培养基是含有其他碳源的,应该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不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因缺乏碳源不能生长,能筛选分解纤维素的菌种;C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繁殖,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所以培养酵母菌时需要提供有氧的条件,D错误。

10.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下列各项中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A.牛奶B.培养基

C.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D.注射药物时的皮肤

【答案】B

【解析】牛奶需要消毒,A错误;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B正确;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需要消毒,不能灭菌,C错误;注射药物时的皮肤,需要用酒精棉球消毒,D错误。

11.某种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的部分序列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A.AAGB.TTCC.AAGTTCD.AAGCTT

【答案】D

【解析】限制酶识别的是回文序列,两条链反向平行,且关于中心对称轴对称,所以该限制酶识别的序列是AAGCTT,故选D。

1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

A.限制酶、DNA聚合酶B.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C.限制酶、DNA连接酶D.Taq、RNA聚合酶

【答案】C

【解析】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进行切割,使得它们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构成重组质粒,故选C。

13.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

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无性生殖

B.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核移植、体细胞融合、早期胚胎培养

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分别来自三个亲本

D.该技术可以避免遗传学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该过程发生了受精作用,为有性生殖,A错误;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核移植、受精作用、早期胚胎培养,B错误;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分别来自两个亲本,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捐献者,C错误;该技术利用了捐献者的细胞质基因,所以可以避免遗传学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D正确。

14.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某植物离体的白色花瓣培养得到不同的结果,有关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充分体现了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图中需要光照处理的过程有①和②

C.①、②、③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为培养基中激素比例的差异

D.①、②、③继续培养得到的幼苗均为白化苗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三幅图显示的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芽和根的过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植株,所以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图中①过程不需要光照,B错误;图中三幅图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C正确;①、②、③继续培养得到的幼苗应该是正常的绿色幼苗,D错误。

15.图示为人体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能与人体抗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细胞融合获得乙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C.用特定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

甲是能与人体抗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A项正确;细胞融合获得乙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都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项正确;用特定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能生长,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与未融合的细胞均不能生长,C项错误;丙为杂交瘤细胞,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从中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丁,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产单克隆抗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的水解产物可将斐林试剂还原产生砖红色沉淀

B.变性的蛋白质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DNA溶解在二苯胺试剂中可使溶液呈蓝色

D.苏丹Ⅳ染液可使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呈现红色

【答案】AD

..................

17.给肥胖小鼠饲喂一定量的普洱水提物,发现其线粒体内膜UCP2明显增多。

UCP2能使H+回流,此过程不与任何耗能的生理活动相偶联。

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

A.运输H+的膜蛋白没有特异性

B.UCP2增多可使ATP合成加强

C.UCP2使H+回流可增加热能的释放

D.UCP增多可使细胞内脂肪的分解加强

【答案】CD

【解析】运输H+的膜蛋白有特异性,A错误;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UCP2能使H+回流,但是此过程不与任何耗能的生理活动相偶联,说明没有产生ATP,所以UCP2增多与ATP合成无关,B错误;UCP2使H+回流,促进了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不能形成ATP,则主要以热能的形式释放,C正确;UCP增多可使细胞内代谢增强,所以可能使得脂肪的分解加强,D正确。

18.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

如图所示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

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