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7173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docx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

《中医内科》教学记录

І总论

一、基本概念:

(熟悉)

中医内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1、理论基础]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2、研究对象]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

(二)、《中医内科》的范围:

(识记)

1、外感热病:

是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辨证论治指导临床治疗。

[补充]:

1、伤寒病名首见于《内经》: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2、广义:

由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

2、内伤杂病:

[即现《中医内科》的范围]

《金匮要略》与后世内科专著记述的脏腑经络病和气血津液病等,它们主要是运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3、现代《中医内科》随学科的分化与发展分化为:

(了解)

(1)急诊学

(2)热病(3)脑病(4)脾胃病

(5)肝胆病(6)肾病(7)老年病(8)肿瘤

二、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史:

(识记)

(一)、内科学的萌芽时期(春秋战国以前)

1、商代:

甲骨文中有“疟蛊,耳鸣、下痢”等内科病名,另外还有“疾年、雨疾、降疾”等流行病的记载。

2、周代:

《山海经》共记载病名38种。

(二)、内科学的奠基时期(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熟记]

1、我国最早的《中医内科》典籍---《黄帝内经》(理论基础源于《周易》)后世尊称“医家之宗”。

《内经》分为《素问》《灵枢》各九卷,各81篇。

有144839字。

《内经》之“经”字,其本义是指织物的纵线,引申为常道,即义理、法则、原则。

《内经》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五行

(2)、藏象(3)、经络(4)、病因病机

(5)、病征(6)、诊法(7)、论治(8)、养生

补充:

《素问。

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解释:

(1)恬淡---安静之义。

(2)虚无----心无杂念。

(3)恬淡虚无----即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4)精神内守----精神守持于内,而不使外耗。

2、[熟记]集理、法、方、药的《中医内科》专著是:

汉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学中的“辨证论治”即此书创立。

(三)、内科学的发展时期(两晋至金元时期)

[要点]1、讨论病因病机的《中医内科》专著是:

《诸病源侯论》(清。

巢元方,共记载了内科病证达1061个)

2、以方剂为主的:

唐。

孙思邈的《千金方》

3、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代。

王叔和的《脉经》

4、我国最早颁行的内科方书: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熟记]5、金元四大家:

A、刘和间(刘完素):

提出了“六气皆火化,”是寒凉派的代表人。

B、朱丹溪: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虚火动”“气有余便是火”----滋阴泻火,是“补阴派”的代表。

(选自《丹溪心法》)。

C、李东垣:

-----补土派代表人(阐发《素问》“土者生万物”的理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脾胃论》

D、张从正-----攻邪派的代表----《儒门事亲》指出:

治病重在,邪去则正安,治用“汗、吐、下”三法祛邪。

(四)、内科学的完善时期(明清时期):

1、张介宾(景岳)的《景岳全书》重视真阴元阳的平衡,并重视阴阳的互根互用的关系认为“命门者,为水火之宅,为阴阳之宅,为精血之海,为死生之窦”。

[补充:

肾之阴阳的代表方有:

左归饮,右归饮,六味地黄丸]

2、叶桂(叶天士)提出对脾胃病的辨治,提出: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脾土,得阳始运;阳明胃土,得阴自安。

并创立了养胃阴,降胃气之法治疗胃阴不足。

3、清代。

王清任《医林改错》是有关瘀血病的专著。

A、如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病的专著。

附:

现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

分临床、理论。

三、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命名

І、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A、外感疾病:

凡由外感六淫引起的疾病(风、寒、暑、湿、燥、火)

B、内伤疾病:

由七情饮食,劳倦、气血津液输布失常。

[补充]:

病因---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一切破坏人体生理的动态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了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以及痰饮。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遇,又称为“病理机转”“病变机理”

(二)、按病机分类:

内科疾病分为:

A、热病(温病、狭义的伤寒)B、杂病

(1)、热病的病机:

趋向于正邪的消长盛衰。

(2)、杂病的病机:

趋向于脏腑功能紊乱及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失常。

П、命名

(一)、以病因命名:

如虫证

(二)、以病机及病理产物命名:

如饮证、厥证、郁证

(三)、以病位结合病机命名:

如“肺痈、肺痿、胸痹”

(四)、以病位结合主证命名:

如“胃脘痛,心悸,腰痛,胁痛”

(五)、以主要症状命名:

如“咳嗽、喘证、呕吐、泄泻、便秘、眩晕等。

(六)、以特殊临床表现命名:

如“消渴、哮证、癫狂、痫证”

(七)、以主要特征命名:

黄疸、水肿、鼓胀、积聚。

(八)、综合病症命名:

虚劳,中风等。

四、内科学对疾病的病、证、症及辨证意义

(一)、病----是由疾病全过程中之基本矛盾所致常具有一定的致病因素,特定的表现形式,特殊的性质,一定的变化规律和转归。

(二)、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各类不同疾病中之主要矛盾。

(三)、症---是疾病过程中单一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它只能代表个性。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

1、病是以症的形式表现。

2、证是有症状所组成。

3、症是病、证、中的个性表现。

B、区别:

1、病是人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变化的全过程,是由疾病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2、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反映,也就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3、症是个性表现,有的可以反映疾病的本质,有的则与疾病的本质相反。

四、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原则[了解]

І、辨证原则:

[补充]:

(1)、辨证---就是运用中医独特理论和治疗手法来诊断疾病、动态而整体地观察分析病情。

(一)、以整体动态观辨析病情:

内科疾病的辨证要借助四诊收集的全部材料,做到了解局部,又掌握整体。

既了解外在表现,又掌握内部根本变化,既了解现在症状,又掌握既往情况。

(二)、分清主次,注意主症转化:

1、辨证----首先辩明主症所在,主症能体现症候的病机,反映病理变化的本质。

(三)、详审症状标本,掌握真假主次:

1、本----指疾病的根本所在。

2、标---是疾病表现于临床的标志和现象。

[举例说明]A、以病因病机与症状而言:

(1)、病因病机为本,症状为标。

(2)、以病变部位而论。

B、以病变部位而论:

(1)、原发病变部位为本,继发病变部位为标。

C、以内外而论:

(1)、五脏六腑为本,经络体表为标

D、以邪正而论:

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二、论治原则

[定义]:

论治原则----就是为了纠正疾病的病理改变而采取的重要法则。

(一)、调整阴阳;整体论治:

1、调整阴阳

是使阴阳恢复平衡,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

调理阴阳之法:

A、补其不足B、损其有余

例:

正治:

阴盛则寒-----可化生为水湿、痰饮、瘀阻→温

阳盛则热-----可化生为燥结、痰浊→清

反治:

阳衰阴盛,虚阳外浮-----真寒假热者-----治宜温热----从热治热

阳热炽盛,邪热内闭-----真热假寒者-----治宜苦寒----以寒治寒

(二)、分清标本,权衡缓急:

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1、急则治其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标象急迫,首先治标,而后治本。

[举例说明]:

肺心病引起的胸水,崩漏。

2、缓则治其本----病情变化比较平稳的病证,治当从本。

[举例说明]:

阴虚久咳,治当固其根本,以治阴虚为主----(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3、标本同治----在标本俱急,或标本互相影响的情况下,必须标本同治。

[举例说明]:

如阳虚,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三)、动态观察,分段论治:

病程:

A不断发展变化B相对稳定阶段

[举例说明]:

肺痈四期的治疗:

1、初期----多为风热表证(肺卫表证)---恶寒发热、咳嗽---祛邪为重,疏散风热,宣肺化痰----银翘散加减。

2、成痈期---清热解毒,化痰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3、溃脓期---清热解毒,化痰排脓

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肺排脓

(四)、防重于治,防微杜渐:

1、防重于治

即:

不治已病治未病—注意卫生保健,可以防患于未然,即《内经》中的养身之道。

2、防微杜渐:

A、早期治疗B、截断疾病传变途径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掌握]

1、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禀赋以及病变阶段等不同而采取不同之治法。

[举例说明]:

感冒肺痈

2、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种类的疾病,因其病机相同,而采取相同的治法。

[举例说明]:

中气下陷会导致A、崩漏B、子宫下垂

治疗:

升举阳气-----补中益气汤加减

(六)、通常达变,圆机活法:

(简述)

常与变----即指一般性与特异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辨证关系。

第十一章常见病证

第一节感冒

一、概念:

(一)、定义:

(熟悉)

A、病因:

是以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

B、病机:

引起肺卫功能失调

C、临床主证:

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外感病。

[补充]:

鼻腔、鼻咽、咽喉部位的急性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

据统计感冒是人类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成年人每年要患感冒3---4次,儿童则多达6次以上,椐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感冒的人至少有20万以上。

学生病假的67%均是由感冒造成的。

(二)、分类:

(以病情轻重分):

(了解)

A、轻者---一般称为伤风。

B、重者---重者一般称为重伤风。

[补充]:

感冒八大症:

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全身不适、声重。

C、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侯多相类似者,常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疼痛,全身症状明显,且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

二、历史沿革:

(了解)

1、《素问。

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2、感冒之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

诸风论》

三、西医范围:

普通感冒上感流行性感冒(感冒多发于冬春季,病程短,愈后良好。

四、[熟悉]病因病机:

(一)、因感受六淫(以风邪为主),非时之气,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

1、[补充]:

“非时之气------非其时而有其气。

A、春应温而反寒

B、夏应热而反冷

C、秋应凉而反热

D、冬应寒而反温

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

2、发病的关键,还在于正气的强弱。

同时与感邪的轻重也有一定的关系,与个人体质也密切相关。

A、素体阳虚者---易受风寒

B、阴虚者易受风热、燥热之邪。

C、痰湿偏盛者,易受外湿。

(二)、病机:

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肺卫失和)

A、卫表不和-----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证。

B、肺失宣肃----见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肺系疾病。

(三)、病位、病性:

A、病位:

肺系B、病性:

实证居多

五、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常以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身体酸楚等为主症。

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

起病急,一般病程为3---7天。

3、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

A、辩虚实:

(当从有汗和无汗分辨)

1、表实者-----发热无汗,恶寒身重痛者。

2、表虚者----发热无汗,恶寒者。

3、体虚者---素体虚弱,感受外邪所致感冒者。

A、辨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掌握]

普通感冒

时行感冒

病因

风邪为主

时行病毒

发病季节

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时

不限季节,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病情

常呈散发性,病情轻,多无传变

起病急骤,病情较重、全身症状显著,且可发生传变,入里化热合并它病。

B、

(二)、治疗原则:

[了解]

“治取《内经》其在皮者,汗可发之”,以解表达邪为原则。

A、实证----解表达邪B、虚证-----扶正祛邪

七、分型论治:

(熟悉)

I、实证:

(一)、风寒证:

A、主证:

恶寒重发热轻,痰涕清稀,口不渴,无汗,鼻塞声重,头身疼痛。

(风寒表证)

B、舌脉: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A、证侯分析:

(1)、风寒袭表,肺气不宣-----鼻塞声重,咳嗽,痰涕请稀。

(2)、风寒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恶寒,正邪交争---发热。

(3)、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寒邪犯表----经气不舒----头项强痛,肢体酸痛。

(4)、阴寒之邪侵袭,津液未伤-----口不渴。

(5)、脉浮主表,紧主寒,风寒在表----脉浮紧;舌苔薄白---邪未入里。

D、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E、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

(方药组成: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生姜、薄荷。

F、临证加减:

风寒夹湿----头胀痛如裹,恶寒而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二)、风热表证:

A、主证:

发热重恶寒轻,口干咽痛欲饮,无汗,痰涕黄稠。

(风热表证)

B、舌脉:

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C、证侯分析:

(1)、风热外袭,卫表失和------发热恶寒。

(2)、风热为阳邪从火化易伤阴耗液----发热重恶寒轻,口干欲饮。

(3)、风热上受,首先犯肺-----肺窍为风热所壅----鼻塞,痰涕黄稠。

(4)咽喉为肺之清道,风热壅肺----咽喉疼痛。

(5)、邪气实而腠理闭---身热无汗。

(6)、风热在表-----舌苔薄白或微黄。

D、治法:

辛凉解表,疏泄风热。

E、方药:

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

F、临证加减:

时行感冒,热毒炽盛者----清热解毒,宣肺解表----清瘟败毒饮。

(三)、暑湿证:

A、主证:

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痰涕粘稠,头身胀痛酸楚+暑湿证(心烦口渴,口粘腻,胸闷泛恶)

B、舌脉:

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C、证侯分析:

(1)、夏令暑湿气偏胜,卫表不和------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肢体酸重疼痛。

(2)、暑热犯肺,肺失清肃,熏蒸清道----咳嗽,痰涕粘稠。

舌脉均为暑湿之征。

B、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C、方药:

新加香薷饮加减

П、正虚邪实证:

(一)、阴虚感冒:

A、主证:

风热表证+阴虚证(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B、舌脉:

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证)。

C、分析:

1、阴虚之体,易生内热,感邪易从热化---风热表证。

2、发热汗多,更伤阴液-----见阴虚之证含舌脉象。

D、治法:

滋阴解表

D、方药:

加减葳蕤汤

(二)、阳虚感冒:

A、主证:

风寒表证+阳虚证(面白,骨节冷痛,四肢逆冷等)

B、舌脉: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阳虚证)

C、分析:

1、阳虚者易感风寒之邪------风寒表证

2、汗出,阳气耗散-----阳虚之证

D、治法:

温阳解表

C、方药:

寒重者---麻黄附子细辛汤

寒轻者---桂枝加附子汤

预防感冒的方药:

1、贯众、紫苏、荆芥、甘草各10克。

2、广泛流行时:

贯众:

10克板蓝根12克鸭栝草15克生草6克

肺气虚易感冒者,平日可常服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

第二节咳嗽

一、概述:

A、病因:

外感或内伤

B、病机: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C、1、咳---无痰而有声者。

2、嗽---无声而有痰者。

二、历史沿革:

A、咳嗽病名始见于《内经.咳论》。

(但无嗽的记载)。

B、《素问.咳论》所谓“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内因者,“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逆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C、《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三、西医范围:

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表现以咳嗽为主症。

四、病因病机:

(一)、外感:

1、风寒

2、风热

3、风燥→六淫→口鼻→皮毛→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4、燥热

(二)、内伤:

1、饮食劳倦→脾失健运,痰浊干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2、七情内伤→气机不畅,肝火犯肺

3、房老久病→

(1)损伤肾阴,虚火上炎

(2)损伤肾阳,阳虚内寒

肺脏自病

(二)、病机: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

(三)、病性:

外感咳嗽---邪实

内伤咳嗽---邪实与正虚并见,

(1)、邪实为主---病机与湿、痰、火关系密切。

(2)、正虚为主—以阴虚、气虚为主。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咯痰。

2、外感咳嗽,其病急,可伴有恶寒发热等外感表证。

内伤咳嗽,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伴有其它脏腑功能失调症状。

3、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或伴有干啰音。

4、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以增高。

5、肺部X线摄片检查,肺纹理正常或增多增粗。

(二)、鉴别诊断:

1、肺痨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亦为咳嗽,但肺痨常同时出现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等症,结合血沉、结核菌素实验、痰涂片、细菌培养以及X线检查,可作出鉴别。

2、肺胀有久患咳、喘、哮等病症不愈的病史,同时有胸中烦闷,胀满上气、喘咳,甚至面目晦暗、唇舌紫绀,颜面四肢浮肿,且病程缠绵,久治不愈。

3、哮病与喘证哮病及喘证有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哮病以发作性哮鸣、气喘为特征,一般先哮喘而后咳嗽,缓解后无症状,一般无慢性咳嗽病史;而喘证主要表现为气息迫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难以平卧。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

1、辨别外感与内伤:

A、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教短,病情较轻,常在受凉之后突然发生,伴有鼻塞、咽痒、头痛、全身不适、恶寒发热,病变多局限于呼吸道方面,易于治疗。

B、内伤咳嗽----多虚实并存,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病变主要在肺,但常涉及肝、脾、肾等脏,多呈慢性反复发作,治疗难取速效。

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3、了解咳嗽的特点:

(1)、性质:

干咳见于风燥、气火、阴虚等咳嗽;湿性咳嗽见于痰湿咳嗽。

(2)、声音:

咳嗽声低气怯---虚洪亮有力-----实

咳嗽声重----外感风寒咳嗽粗重----外感风热、痰热伤津

声音嘶哑,病程短者---外感风寒或风热、风燥。

连声重浊者----痰湿。

4、辩痰的性状包括色、质、量、味等。

(1)、辩色---痰色白属风、寒、湿色黄---热色灰---痰浊

血性痰(脓痰、铁锈色痰)----属肺脏风热或痰热

粉红色泡沫---心肺气虚,气不主血。

(2)、辩质---痰液稀薄属风寒、虚寒痰粘---热、燥、阴虚

痰稠厚----湿热

(3)、辩量:

痰量偏少---干性咳嗽痰量偏多---湿性咳嗽。

(4)、辩味:

热腥---痰热腥臭----痰热胶结

味甜---痰湿味咸----肾虚

(二)、治则: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实证---祛邪利肺虚证----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七、分型论治:

(一)、外感咳嗽(暴咳)A、风寒袭肺:

1、主证:

咳嗽咯痰,痰涕清稀+风寒表证。

2、舌脉:

苔薄白而润,脉浮。

[恶寒甚:

脉浮紧,发热时:

脉浮数]

3、分析:

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舍于肺→肺卫失宣,肺气闭郁→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

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痰涕白稀。

风寒外束肌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兼风寒表证。

4、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5、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6、临证加减:

寒包火咳嗽(若风寒外束,肺热内郁)+石膏、桑白皮,黄芩,素有寒饮伏肺,风寒束表,更见咳逆上气,胸闷气急,治以------疏风散寒,温化寒饮---小青龙汤加减----散寒祛饮。

B、风热犯肺:

1、主证:

咳嗽气粗,痰稠浊或黄稠。

2、舌脉:

舌苔薄黄,脉浮数。

3、分析: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热灼肺津-----咳嗽气粗,痰涕黄稠,咽喉肿痛。

4、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5、方药:

桑菊饮加减。

C、燥邪犯肺:

1、主证:

干咳少痰,痰少难咯,咽干鼻燥。

2、舌脉:

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

3、分析:

(1)、燥邪犯肺,肺失清润-----干咳少痰,痰少难咯。

(2)、燥胜则干,肺气不利----咽干鼻燥

4、治法:

清肺润燥

5、方药:

桑杏汤加减

(二)、内伤咳嗽(久咳)

A、痰湿蕴肺:

1、主证:

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粘腻稠厚+痰湿证(胸闷、脘痞,呕恶纳差,痰出咳缓)

2、舌脉:

苔白腻,脉濡缓

3、分析:

(1)、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犯于肺,壅遏肺气----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痰出则咳缓。

(2)、脾为湿困,脾虚气弱----胸闷脘痞,呕恶纳差,便溏。

4、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5、方药:

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

B、痰热壅肺:

1、主证:

咳嗽痰多,黄稠难咯,咯血痰或有热腥味+痰热壅肺证(气粗息促,口干苦,胸胁胀满,咳时引痛)

2、舌脉: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治法:

清热化痰宣肺

4、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

C、肝火犯肺:

1、主证:

气逆作咳,咳则连声+肝经火热之证(面红目赤,烦热口干,胸胁胀痛,咳时引痛)

2、舌脉:

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3、治法:

泻肝清肺

4、方药:

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D、肺气不虚:

1、主证:

咳嗽声低无力,痰多清稀+肺气虚证(气短乏力,自汗畏风,易感冒)

2、舌脉:

舌淡苔白,脉弱。

3、分析:

(1)、久咳伤肺

(2)、素体虚弱,肺气不足→肺气自虚→咳嗽声低无力,痰多清稀伴肺气需证。

(3)、脾虚运化不健,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

(4)、肃降失司→咳嗽声低无力

(5)、气不化津,酿液为痰→痰多清稀

4、治法:

补益肺气,化痰止咳。

5、方药:

补肺汤加减。

D、肺阴虚:

1、主证:

干咳,咳声短促,痰少咯出不爽,痰中带血。

2、舌脉:

舌红少苔,脉细数

3、分析:

肺阴亏虚,燥热内生,肺失滋润,肃降无权。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干咳。

4、治法:

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5、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八、转归:

(一)、外感咳嗽:

病尚浅而易治,但燥与湿较为缠绵。

(二)、病程长且病较深,常反复发作,治疗时难奏效。

第三节肺痈

一、概述:

A、病因:

热毒瘀结于肺

B、病机:

肺叶生疮,血败肉腐

C、主证:

发热,咳嗽,胸痛,咯出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

二、历史沿革:

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

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症证治》篇“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三、西医范围:

肺脓肿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

肺结核空洞肺坏疽等伴化脓感染

三、病因病机(重点)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初期(风热熏肺,肺失清肃)

2、饮食所伤→肺痈成痈期(热毒壅肺,血瘀成痈)

3、劳倦所伤溃脓期(血败肉腐,化为痈脓)

→变证溃后大咯血→阻塞气道或气随血脱

4、原有宿疾脓溃后流入胸腔→脓胸

恢复期(正虚邪衰,阴伤气耗)

(二)、病机

1、发病:

一般发病较急,突然恶寒壮热,咯痰,痰色渐见黄稠。

2、病位:

3、病性:

属实热证。

湿热蕴肺为本病之特点。

4、病机转化: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