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462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docx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附题目剖析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考作业一

一、填空: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脑的功能、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学习形式。

3.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单选题:

1.以下哪一项不能正确描述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2.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想象)。

3.注意的基本特征是:

(指向性和集中性)。

4.实验室要控制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是(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重要特征。

(创造性)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已经记住了的东西,如果不再进行复习,保存量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遗忘的速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慢。

他根据遗忘和时间的关系绘制了一条曲线,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遗忘曲线。

3.错觉:

根据知觉时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称为错觉。

4.学习策略系统:

该学习策略系统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组:

一组是基本策略系统,主要直接对学习材料的,该组策略主要又包括领会与保持策略、提取与应用策略;二是支持策略系统,主要用于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体系,维持适当的学习心态。

该组策略又包括计划与时间安排策略、专心管理策略、监控与诊断策略。

四、简答: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现象包括几个方面:

1.认知过程与学习;2.动机与情绪;3.心理特征;4.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5.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

2.良好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答:

良好注意的品质包括:

(1)大的注意广度;

(2)好的注意的稳定性;(3)良好的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的快。

3.如何利用迁移规律帮助学习?

答:

一、利用正迁移规律:

第一,新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有共同性。

因此熟练掌握其中一种语言后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其它语言。

第二,对知识、技能所遵循的原则和原理的理解。

掌握知识技能的原则和原理,对新知识技能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二、避免干扰:

第一,当所这的两种内容在结构上有很大相似性,但其中某些成分却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时就会发生干扰。

第二,定势的作用。

定势实际上是一种活动经验,它往往限制人们萌发新的假设和想象,使解决问题固定化。

盲目地搬用某种经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五、论述:

1.查找生活中的错觉现象。

答: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现象十分普遍,差不多在各种知觉中都可以发生。

按产生错觉的性质,可以分为图形错觉、形重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等。

比如,人们总沉得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些,早晨的太最比中午的太阳大等,都是由于错觉造成的。

(余下自己举例说明)

2.在学习中您是怎样克服遗忘的?

答:

一、采用适当的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要解决的,是如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

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对所学内容的遗忘,即在遗忘尚未发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

1.复习的时间:

第一次复习:

学习结束后5分钟至10分钟。

第二次复习:

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

第三次复习:

一星期后。

第四次复习:

一个月后。

第五次复习:

半年后。

可以将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时间,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

这样就能够增加开始和结尾的数量进而提高记忆效果。

至于每一单元的复习时间,可根据学习材料的趣味性与难易程度而定。

2.复习次数:

学习完某一新内容后,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

重复学习的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50%的过度学习反而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等不良效果。

3.复习的方法:

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加深记忆痕迹,增强记忆效果的重要保证。

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

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心,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此外,还应尽量地调动多种感官来共同地进行记忆,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增加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途径,自然就使记忆的效果得到了增强。

二、记忆术:

记忆术,简单地说就是记忆的技术或方法,是有效提高记忆中信息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

有些记忆术是纯语言的,有些是纯表象的,也有一些是混合的。

就记忆术而言,无论它的实施是偏重于编码阶段,还是提取阶段,其目的都是加大记忆容量和延长保持时间。

此外,谐音法也是帮助记忆的良好方法之一,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利用口诀和谐音,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电大天堂【实用心理学】形考作业二:

一、填空:

1.个体的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2.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3.认知方式是个人所偏爱于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二、单选题:

1.需要层次理论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

(马斯洛)

2.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依据是(动机产生的源泉)。

3.二因素说认为能力是由两种能力组成的。

这两种能力指的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4.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形容的是人格的哪种本质特征。

(复杂性)

5.以下哪项能力属于操作能力?

(劳动能力)

三、名词解释:

1.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

当有机体内部的物质不足时,就会出现某种需要。

2.心境: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

3.智商:

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表示。

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4.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四、简答:

1.简述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答: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除了有机体内部的需要外,外在的环境刺激也可能成为行为的驱动力量。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

在一般情况下,诱因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物,能够吸引有机体的活动方向,有助于他寻求需要的满足。

但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

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所以,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2.概括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

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

所谓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而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

不具有感知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感性知识,抽象概括能力差的人理解起深奥的理性知识就会困难。

所以,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掌握知识的快慢和技能的高低。

反之,能力的发展又是建立在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之上。

我们掌握了绘画的知识技能,就会提高绘画能力。

可见,如果离开知识技能的学习,我们就会很难做好任何事,也无从发展一个人的能力。

因此,能力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但又与知识、技能有着密切关系。

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不仅符合实际情况,而且会对工作带来很大好处:

首先,我们不应该仅仅根据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就简单地断定这个人能力的高低。

其次,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心他们能力发展。

如果认为知识技能等于能力,就可能导致只关心知识掌握而忽视能力发展的倾向。

再有,由于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人们才有必要去研究评定能力的特殊方法,而不能用知识的评定来代替对能力的鉴定。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

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地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个体能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3.人格结构包括哪些成分?

答: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

(一)知—情—意系统:

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大方面,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

(二)心理状态系统:

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三)人格动力系统: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

(四)心理特征系统:

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五)自我调控系统: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五、论述

1.举例说明情绪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答: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

常听人们叹息“人生苦短”。

在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

在喜怒哀乐爱惧恨中,正面情绪占3/7,反面情绪占4/7。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

有许多心因性疾病就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

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

一项长达30年的关于情绪与健康关系的追踪研究发现,年轻时性情压抑、焦虑和愤怒的人患结核病、心脏病和癌症的比例是性情沉稳的人的4倍。

所以,积极而正常的情绪体验是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2.举例说明遗传、环境、教育与文化对能力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

能力发展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基础——遗传素质。

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是不一样的,有人先天失聪,有人大脑损伤,有人身体畸形,这些人往往不能获得与具有健康素质的人相同的能力。

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发展的确有一定的作用。

否定遗传的作用是不对的。

同样,夸大遗传的人用,认为以力可以直接通过生物学的方式遗传给后代,也是不正确的。

这些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环境对人能力的影响是指导每个人一生所处的具体环境对人所施加的影响,其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环境对儿童能力的影响是通过教育来发挥作用的。

(一)产前环境:

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营养状况: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儿童的营养状况对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特别儿童早期处于大脑发育时期,营养对脑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早期经验:

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缺乏母亲抚爱的婴儿,可能出现智力发展上的问题。

有安全感的孩子喜欢探索环境,而探索环境正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早期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对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已是众人皆知的,许多家长都有成功的经验。

但是,早期教育要注意的问题是因材施教,教育方式不当会适得其反。

学习好的家长很早就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而学习差的父母则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较迟,对孩子采取放任或严厉的教育方式。

(五)学校教育:

能力不同于知识、技能,但又与知识、技能有密切关系。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分不开的。

列宁说过:

“我们不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者的思考力。

”这说明掌握知识对发展能力有重要作用。

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