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4502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docx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4节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知识目标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能力目标

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重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先复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再从练习题中导入:

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如何变成像我们这么大的人?

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大树,小鱼到大鱼,小宝宝到成人,主要是我们体内的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学生从练习题中思考问题,思考细胞在我们的身体变化中发生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本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细胞的生长

1.细胞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

2.细胞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多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的生长:

新长出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但细胞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二)细胞的分裂

出示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在没有示意图的情况下再让学生复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三)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

在细胞核里面有染色体,染色体的变化是怎样的?

举出果蝇的例子:

原本8条,分裂成4条,再2条?

那怎样才能使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相同?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数量上先加倍,再进行分裂,从而保证它分裂后的数量与分裂前一样。

像人的染色体是46条,加倍后是92条,细胞的染色体在分裂时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是平均分配的。

得出的结果是:

1.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2.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结论: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四、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提问:

生物体的生长包括哪两部分?

(注意:

细胞分裂后的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

1.细胞的生长

(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不能无限地长大)

2.细胞的分裂

(细胞数量的增多)

五、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分不开的。

2.细胞分裂的步骤应该是(  )

①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②细胞质分成两部分

③在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膜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

3.细胞分裂的结果,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  )

A.DNA分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

B.DNA分子的数量可能会改变

C.所含的遗传物质都不相同

D.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已经加倍

4.细胞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  )

A.分裂B.生长C.成长D.分生

5.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互动课堂”习题。

六、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1.如果细胞不按规律地分裂,会有什么结果?

指导学生自学书本P58小知识“癌细胞”,解决问题:

(1)什么叫癌变?

(2)癌变是如何导致的?

如何预防癌变?

2.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课时作业”习题。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细胞的分裂

过程:

先是细胞核分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变),再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细胞壁

结果:

细胞的数目增多

二、细胞的生长

细胞体积长大

三、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1.过程:

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

2.意义:

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一致性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目标

1.说出组织的概念,认同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

2.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通过对人体的各种结构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

1.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的认识。

3.动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难点

1.各种组织的主要特点。

2.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我们已经知道,除了病毒之外,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以及我们人类,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但细胞之间是随意堆砌成生物体的吗?

同一生物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一样的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本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起点

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发育的起点,叫做受精卵。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2.细胞分化和组织的概念

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区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请你用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将下图补充完整,以表示出细胞分化的过程。

小结:

细胞分化→细胞__种类__增加

细胞分裂→细胞__数目__增加

细胞生长→细胞__体积__增加

3.四种组织的特征及其功能

(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

教师展示上皮组织相关图片。

(2)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教师展示肌肉组织相关图片。

(3)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教师展示神经组织相关图片。

(4)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教师展示结缔组织相关图片。

以表格的形式总结:

组成

分布及特点

功能

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

体表、呼吸、消化道内壁、血管壁

保护、分泌

肌肉组织

肌细胞

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

收缩、舒张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接收、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

种类很多

分布广泛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

4.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教师举大脑、胃、心脏三个例子说明,并展示图片。

5.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者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教师举消化系统的例子说明,并展示消化系统图片。

人体的八大系统有: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人体的结构层次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排列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6.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教师举例说明,结合课后练习第4题。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

3.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________,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________。

4.学习四种组织,完成下表:

组织类型

分布

功能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5.不同的________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________。

6.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者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________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7.以下是几种关于人体的基本结构层次的表示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组织 细胞 器官 系统 人体

B.细胞 器官 组织 人体 系统

C.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D.器官 组织 细胞 系统 人体

8.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互动课堂”习题。

五、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课时作业”习题。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发育的起点——受精卵

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如:

大脑、胃、心脏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目标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器官和组织。

2.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

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难点

能识别植物体各种器官中的组织构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前面我们讲过了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我们来看这张图(课件展示教科书P64图),在这张图里面,哪个过程表示了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呢?

回答:

……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本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我们仍然来看这张图,植物细胞分化所产生的细胞群有什么特点呢?

在图中我们观察每个细胞群里面的细胞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呢?

1.这张图左边的细胞群,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回答:

细胞都呈管状。

大家想一下它可能的功能是什么呢?

就像运输所用的管道,都是管状的,所以呢,我们推测它的功能在于运输。

2.上边的细胞特点是什么呢?

回答:

细胞排列很紧密。

那么排列紧密的细胞大家觉得有什么作用呢?

回答:

保护作用。

3.右边的细胞群呢?

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

回答:

细胞比较大,含有很多的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体内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地方,是合成有机物的场所,所以,这些细胞群的功能在于营养。

4.那么这些组织是怎么来的呢?

当这些组织受到破坏,怎么进行修补呢?

这些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来的。

按照功能的不同呢,我们把植物体的组织分为四类,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5.那么这些组织都存在于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呢?

比如说保护组织,它是起保护作用的,所以呢,要存在于植物体的体表。

像是营养组织,比如说我们观察过的番茄的果肉细胞,存在于表皮之内。

输导组织呢?

贯穿于营养组织之内。

机械组织呢?

机械组织主要分布在根、茎、叶等器官的表面,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细胞特点

保护组织

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

营养组织

液泡大,细胞壁薄

输导组织

细胞成管状

分生组织

细胞较小,壁薄,核较大,质黏稠

6.播放“根尖的结构及功能”录像,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结构中有哪种组织,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推测根尖的各种组织构成。

四、教师讲解,巩固新知

1.像我手上拿的芹菜,大家猜想应该是植物的什么部分呢?

其实,它是植物的叶子。

它的最外层应该是保护组织,里面丝状的部分应该是输导组织,再里面,是营养组织。

所以说,它是一个器官。

同样的道理,植物的根、茎、花、果实、种子都是器官。

2.各个器官由于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

比如说植物的茎,由于输导组织的大量存在,所以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又比如说叶子,由于大量营养组织(含有叶绿体)的存在,主要完成制造有机物的功能。

根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花、果实、种子主要完成繁殖后代的功能,是生殖器官。

3.植物的这六种器官从结构上又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比如植物的保护组织联系在一起,位于植物体的外表,保护整个植物体;又如六种器官中都有输导组织,相互贯通,贯穿于整个植物体中。

在功能上这六大器官也是相互联系的,构成统一整体的,比如说如果没有根向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叶子就不可能完成光合作用,没有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根就不可能有营养物质供给生长。

五、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互动课堂”习题。

六、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教师引导总结本节知识点如下:

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其中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植物体是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

从微观到宏观可以表示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七、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课时作业”习题。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

三、完整的植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知识目标

1.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概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学习,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重点

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

难点

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1.教师准备:

(1)草履虫的培养液、显微镜等。

(2)多种单细胞动物的结构及生活的多媒体片段。

(3)有关单细胞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多媒体录像。

2.学生准备:

到附近的小河、池塘或长时间没换水的鱼缸中采集水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活动:

用问答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

具体活动如下:

在我们生存的生物界中生存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生物大都形态较大,身体结构可分为不同的结构层次。

这些生物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它们占据了生物圈中生物种类的大多数。

但是,也有一些生物体本身只有一个细胞,它们是我们今天要进行学习的单细胞生物。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本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学生活动:

将自己准备的水样做成临时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

同组之间互相讨论所观察到的现象,教师作适当指导。

教师活动:

其实,在生物圈中还存在着许多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同时演示多种单细胞生物结构与生活的多媒体),我们把它们称为单细胞生物。

接下来,我们以草履虫为例来具体探讨一下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活动:

把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按实验步骤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运动方式,观察时,可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

观察完后讨论草履虫是否为单细胞生物,它的生活如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作鼓励评价。

教师活动: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知道草履虫是一种由一个细胞所构成的生物,它可以进行与多细胞动物相同的生命活动,比如:

运动靠纤毛来进行,取食及消化由口沟、食物泡来完成。

呼吸通过表膜、排泄由伸缩泡及胞肛完成。

这一切显示:

草履虫这一个细胞相当于一个多细胞动物的生物体。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专门研究这么一个小小的单细胞生物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的最后一段内容。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最后一段,讨论交流并归纳总结草履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活动:

单细胞生物的种类繁多,对人类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例如:

有些单细胞生物能够以细菌等微小的生物为食物,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还有一些微小的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但是,有些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的体内,危害人体的健康,还有一些单细胞生物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使水中严重缺氧,影响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活。

教师进一步强调:

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1.草履虫消化食物的结构是(C)

A.口沟  B.细胞质 C.食物泡 D.伸缩泡

2.制作草履虫装片时,放少许棉花纤维是为了(B)

A.将盖玻片垫高,使草履虫不易死亡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C.限制颜色的反差度,可以进行对比观察

D.与草履虫比大小

3.草履虫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是通过(D)

A.收集管B.伸缩泡C.表膜D.胞肛

4.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途径是(B)

A.食物泡B.伸缩泡C.胞肛D.口沟

5.疟原虫是__单__细胞生物,肝炎病毒与它相比,病毒没有__细胞__结构。

6.蚊子的唾液腺属于__组织__(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7.草履虫借着__纤毛__的摆动,在水中__旋转__前进。

8.分析说明题:

在观察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时,

(1)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清水,另一端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把这滴清水和这滴草履虫培养液连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__培养液一端__。

(2)如果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都聚集在__清水一端__。

(3)上述实验说明动物的应激性使它趋向__有利__刺激,逃避__有害__刺激。

9.右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之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__表层__,因为__表层水中溶解的氧多__。

(2)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形状像一只__草鞋__。

(3)图中的结构(7)__纤毛__具有运动作用。

具有呼吸和排泄作用的是(8)__表膜__。

(4)食物由(9)__口沟__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6)__胞肛__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__30个__细菌,所以草履虫对__净化污水__有一定的作用。

10.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组成生物圈的另一类生物——单细胞生物,知道了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更多的知识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作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下面,我们来做一些课堂练习。

六、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单细胞生物所引发的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方面的资料。

2.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课时作业”习题。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一、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1.运动→纤毛

2.呼吸→表膜

3.取食和消化→口沟、食物泡

4.排泄→收集管、伸缩泡、胞肛、表膜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

净化污水、鱼的饵料

2.有害:

引发疾病,形成赤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