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83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尚且可以用言语打动。

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与我有夙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

4、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

正如古人所说:

“将要凭此有所作为啊!

5、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进,在露天下住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

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不应,叫地不应。

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

7、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死和生,不过是早晚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涌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8、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以前,如果我的尸骨抛弃在荒草丛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国君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

9、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10、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到了现在,苏州郡贤士大夫向当权者请示,就清理宦官魏忠贤废毁的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前立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

1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动天地。

1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在魏阉乱政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僚,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里,又有几个呢?

13、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爵位显赫的官僚,一旦因犯罪而受惩治时,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剪发为僧,闭门不出,假装发疯,不知窜到什么地方去了的,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到底怎么样呢?

14、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而这五个人也得以增修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

15、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不这样,假如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脑袋,在家中老死,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自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像对待奴仆一样驱使他们,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惋惜,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愤呢!

16、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一块墓碑,就替他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

17、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1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烦劳您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19、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已经在东面把郑国当作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想要的土地呢?

侵损秦国而使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2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2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任,处于天地间的重大地位,应当推崇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果)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那么)这也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水流流得远啊!

2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不是在深切的忧患中治道显著,功业建成就德行衰败的,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

23、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最终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

2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以狩猎为乐,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以此作为尺度……害怕谗佞奸邪的人,就想到端正自身来斥退邪恶小人。

2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胡乱赏赐;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26、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使这九种德行发扬光大,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们。

2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2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29、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给予赵国城池,实际不能得到。

3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3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

3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

3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更厉害?

3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3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

3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特地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37、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百姓,封存官库,来等待项将军的到来。

3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项伯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话全都告诉给项王。

3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多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默默地毫无表示。

40、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这时候,河伯很高兴,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41、“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听到的道理很多,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

4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4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长久地被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耻笑。

44、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

以亏人自利也。

上面执政的人知道了就处罚他。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损人利己啊。

45、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国,(我们)却不知道指责他的错误,跟随着并来称赞他,说这是义。

这可以说得上是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