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049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docx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

 

1.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2.浙江大学关于加强本科实验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3.关于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实验室确认与申报的通知

4.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实验室设置管理暂行规定

5.浙江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规范

6.浙江大学学生实验守则

7.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

8.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教师工作规范(2006年5月修订)

9.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

10.浙江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方案

11.浙江大学实验设备研制项目管理规定

12.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奖励暂行办法

13.关于开展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浙大发教〔2005〕53号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

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校区管委会,各学院,各部,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教高[200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经研究,我校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学院组织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结合学院实际深入讨论,形成学院实施方案,讨论和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及时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

 

浙江大学

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教高[200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努力构建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和四学期制,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特对我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本科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确立本科教学工作在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中心地位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充分认识本科教学在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所起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充分认识其在高等教育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坚持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各学院的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关心本科教学,院长或常务副院长是学院本科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本科教学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要切实负起本科教学的直接责任,将本科教学质量意识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心中。

二、健全本科教学机构,配备优质教学资源

各学院要认真总结学院组建以来本科教学工作,重视本科教学机构设置和教学资源的配置,根据本科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各学院的特点,以大专业、大学科为单位设立相应的教学机构和配置教学实验室,同时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授作为教学机构负责人,并配备助手,明确工作职责、赋予工作权力。

各学院要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委员会,以国际一流水平为标杆重新审视所设的专业和课程,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的培养要求整合专业、精练课程,并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组建起以优秀教师为核心、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一体的优秀教师队伍。

结合新一轮聘岗工作,将本科教学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起“学校、学院、系(所)、课程教学组”的本科教学组织体系。

三、强化教师职责,改进和完善教师考核机制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开课和授课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

高级别岗位教授和优秀教师应该尽自己所有的知识和能力来给学生开课授课。

学校要求每一位在教师岗位任职的人员开设和讲授本科教学课程,也希望在研究岗位的人员积极参与教学工作。

授课数和授课质量将作为聘岗晋级的必备条件和业绩考核、评奖评优、选拔任用的依据。

各学院要根据自身特点,按照学校的要求在新一轮教师岗位聘任工作中切实加以贯彻。

四、加强宽厚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推广竺可桢学院培养模式

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ies)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浙江大学于1995年率先提出“KAQ”并重的本科教育模式,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并校后的发展深化,“KAQ”教育模式已逐渐演化为具有浙大特色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宽、专、交”的人才培养体系和“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

要进一步完善、优化“KAQ”人才培养总模式,继续试行前期打好宽厚基础,强化通识教育,后期突出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交叉学科的培养,在完善2004级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本科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积极推进部分有条件的院系进行本硕博统筹培养试点。

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整合资源、加强文理渗透、理工农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培养。

要进一步推行竺可桢学院“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成功经验和多个学科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条件下主修+辅修、主修+第二专业、跨学科学习的交叉培养模式。

复合人才培养要向各学科领域拓展,要探索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X,管理学+X等多样化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利于知识的交融、专业的杂交,鼓励多个学院联合开办竺可桢荣誉班,促进专业融合和按学科大类招生,努力使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成为浙江大学的办学特色。

五、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精品化、国际化课程”工程

在总结近几年我校本科课程建设经验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努力用五年左右时间在本科教育中建立并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

加大课程内容改革的力度,坚持本科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原则,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剔除陈旧内容,凝练必修内容,丰富选修内容,逐步形成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相对动态开放的机制。

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要充分认识通识教育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科技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采取措施鼓励知名教授开设和主讲通识课程,提升现有公共选修课的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大批受欢迎、有影响的通识课程。

进一步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要充分体现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特色,开设综合型、研究型、讨论式、项目化课程,设置跨学科交叉的平台课程;要追踪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继续总结并完善学科导论课程的设置工作。

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在对第一期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结题验收的基础上,做好第二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

要整理现有精品课程资源,加速推进校级课程精品化工程,及时惠及全校学生。

各学院要认真研究同类教学国际化标准,尤其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参考国际一流大学做法,努力争取接轨,当然也要保持中国特色。

六、重视教学实验室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加快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的改造与建设,完善教学实验室建设与规划的审批程序,建立实验室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下一阶段特别要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队伍建设,基础实验中心要进一步推进实验内容和方法改革,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力争有一批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中心。

充分利用我校学科、科研优势,继续拓展第二课堂活动类型和方式,完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学分确认制度。

各学院要结合学科实际,不断推出第二课堂教育的新形式,特别是要大力拓展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活动类型和方式,结合全程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从业教育。

进一步推广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各学院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加大SRTP项目资金的投入,扩大院级SRTP立项工作,在扩大学生参与面的同时,注重质量与实效。

各学院要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活动,通过各部门的协调努力,力争我校在大学生各类全国和国际竞赛中能脱颖而出。

七、推进外语教学改革,拓展国际交流途径,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

要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认识改进和加强外语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要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营造外语学习的良好校园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的分层次教学,开好四级以上的英语提高课程和口语训练课程。

在加强英语教学同时,逐步扩大、增设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选修、辅修课程,满足广大学生对多种外语学习的需求。

要加大双语教学工作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教师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和英语授课,要充分利用我校外籍专家、留学生资源,为本科生授课或开设外语讲座,并要注重教学效果。

学校鼓励各院系主动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对外交流与合作部要将帮助、支持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之一;要充分发挥校际交流、校友会、基金会及有关组织以及其他机构、企业的作用,积极开拓学生国际交流的新途径;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充实学生国际交流基金,努力使每年本科生短期或长期出国、出境学习交流人数比例都有明显提高。

八、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不断完善学分制和四学期制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着力提倡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扩大研讨式课程试点,鼓励案例式教学法、模拟式训练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尽快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要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不断完善四学期制和学分制。

采取措施大幅度增加选修课,并鼓励平行开课和循环开课,拓宽必修学分的选修面,增加选修学分和自主学习的学分比率,让学生真正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接受更宽更广更丰富的知识,真正体会到四学期制和学分制的优越性。

激发学生基于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动力,建设多维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系统性学习(听课、实验、练习等)、研究型学习(SRTP、实践、竞赛等)、交流性学习(讨论、社团活动、沙龙等)、搜索性学习(网络、图书资料、听讲座等)、开放性学习(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自主性、前沿性、高效性。

要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尽快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积极推进CAI课件和网络教学课件建设,重视CAI课件的规范标准化建设,改进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课件质量和多媒体教学效果,并利用网络助教助学,尽快使我校开设的必修课能真正使用多媒体授课。

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网、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网作用,做好国家教育部(理工)双语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工作,让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上网,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九、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充分发挥教育部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结合实际和各自专业特点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各学院要总结本科教学工作经验,修订学院教学工作的评估考核方案,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抓好落实并报学校备查,同时积极做好各项迎评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教育部2007年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将综合各学院的意见,在近期制定(修订)具有浙大特色的学生学业评价、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考核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三个层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两个方面的质量监控保障指导意见。

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同时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确保学校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学费收入的25%,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和体育维持等教学开支。

学校在“985”工程二期或年度预算中将增加教学专项经费,以加强教学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推进现代化教学进程;同时要落实国家文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工科基础课程基地、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配套建设经费,以保证基地成为学校本科生大类培养教学平台和国家本科生教育示范基地。

十一、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秩序

强调依法管理,强化对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考核等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依法整理和修订相应的管理工作条例,并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

近期学校将修订《浙江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严肃处理教学事故,对缺乏教学责任心、违反教师守则、教学效果差、学生满意率低下的教师,坚决从教师岗位上撤下来。

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积极营造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要把学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形成校、院、系齐抓,教师、干部、职工共管的氛围。

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遏制考试舞弊现象;根据教育部第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配合全面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修订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加大对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学业落后学生的管理和帮助。

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在进一步明确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职、权、利的重心下移工作,同时强化各级各类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增强服务育人意识。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研究新形势下教学管理规律,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修订相关教学教务管理条例,不断提高全校各级教学管理的水平。

 

主题词:

教育工作意见

抄送:

纪委,各党工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分党委,

党委各部门,工会、团委;

教育部办公厅,浙江省教育厅。

(打印:

杜康美校对:

叶民)2005年6月2日印发

浙大发教〔2006〕59号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关于加强本科实验教学工作

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学院,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经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关于加强本科实验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

二○○六年五月三十一日

 

浙江大学关于加强本科实验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努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落实“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新理念,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切实转变长期以来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教育模式,加强本科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

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本专业常用科学仪器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教学形式。

实验教学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各学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组织机构,积极发挥教授、主讲教师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明确责任,规范管理,真抓实干,将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实验教学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管理机构

各学院要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订和完善实验教学大纲,保证无论是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环节还是非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环节,都有相应的的实验教学大纲。

要重视对实验教学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重新核定实验教学学时和学分,实验教学的学时应逐步达到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要求。

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教授在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在校本科教育课程指导委员会下设立实验教学指导工作小组,各学院亦应建立相应的院级实验教学指导小组,对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实验室建设、教学实验人员培训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供咨询,提出建议。

2.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需要出发,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层次、多模块、开放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1)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与人才培养要求,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结合新一轮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构建本科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本科教学内容为基础,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课程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研究创新实验”的多层次、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

(2)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要按照培养基础、训练技能、研究创新的要求,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为依据,加大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按学科、专业大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创新研究性实验的比例,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逐步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80%以上。

设立实验教学研究经费和创新性实验开设基金,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及时将自己在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完整课程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加强实验教材建设,紧密结合学科专业需要,加快实验教材的更新换代。

建立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提倡教师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编写教材,优先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和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

(3)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科特点,深化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强化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和开放化教育的理念,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和学生自主实验室管理条例,设立实验室开放资助经费,鼓励师生参与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实现实验室完全开放。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根据实验课程的不同教学要求,加快推进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改革。

注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逐步减少实验课笔试的比重,增加研究报告、小论文的比重,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对学生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创新、设计性实验论文,或申报的专利,学校将制定政策给予奖励。

3.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强化实验课程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规范,完善实验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加大实验教学过程中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力度,保障本科实验教学质量。

学校将根据实验教学管理与改革的需要,依法加强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如制定实验教师及教学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规范,调整教学实验技术人员的聘任、考核办法,建立与完善实验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等。

三、推进实验室体制创新,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实验室是实施实验教学计划,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场所,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

要完善各类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按照学科特点,根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配置实验教学资源,构建结构合理,资源共享的质量效益型实验室新体系。

各学院应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力度,加大投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成为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

本科教学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教务处为学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工作的主管部门,各学院设立一个或若干个中心制实验室,在学院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根据学科特点、规模大小和交叉共享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1)校级教学实验中心

校级教学实验中心均为基础实验室,可涉及多个学科,承担全校性公共基础课实验或承担较多的跨学院实验教学任务,日常管理工作由依托学院牵头,基本按照“一院为主,多院参与,共同建设,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教学业务受由为主学科及相邻学科专家组成的实验教学指导小组指导。

(2)院级教学实验中心

院级教学实验中心为技术基础实验室,为本学院和部分相关学院的实验教学服务,由学院负责实验室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教学业务受实验教学指导小组指导。

(3)系级教学实验室

系级教学实验室为专业实验室,主要为某专业和学科实验教学服务,由系负责实验室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教学业务受系实验教学指导小组指导。

一般一个专业或学科只设置一个实验室,鼓励几个相近专业共建共享一个实验室。

教学实验中心可根据教学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下设若干个实验分室,共同承担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任务。

学校教学部门要加强对教学实验室设置、调整的宏观管理,规范教学实验室的建制。

各学院要重视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加强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

2.推动实验室机制创新

实验室不仅是实验教学的场所,也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校将设立教学设备研制经费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开展教学实验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

提倡建立科研结合型的专业实验室,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吸引学生更早地进入实验室从事研究性工作,形成教学科研互动、实验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

倡导建立实验转化型的基础实验室,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实验技术,积极开展自制实验设备的研究,形成以实验教学为核心,具有浙大特色、面向区域辐射的教学实验中心,推进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3.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投资力度

实验室建设是推进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

近年来,随着“211”、“985”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以及新校区建设的相继投入,学校的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特别是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后一段时期,教学实验室建设的重点将转入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建设。

新办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与规划,原则上限于特别培养计划(学校已批准的)需要,各学院在上报教学计划的同时,应同时上报完整的特殊培养方案、新开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室建设规划,学校将支持交叉性、创新性、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

4.实行项目管理,建立绩效考评体系

为规范实验室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效益,学校对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对各学院申请建设项目的论证、立项、建设、检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控。

对已建成的实验室将根据实际开课情况等按投入产出比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并将考核评估结果作为今后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机构和岗位调整及相关人员工作考核的依据。

四、重视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人员素养

要进一步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实验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