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510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docx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编版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远安县荷花镇共有居民9314户28629人,其中妇女13452人,14周岁以下少儿2635人;共建有妇女组织25个,其中镇直单位妇委会9个,农村妇代会16个。

目前,全镇共有农村劳动力19037人,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8212人,其中:

转移男劳动力7580人,女劳动力632人。

荷花镇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过程中,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为摸清情况,我镇采取问卷调查、座谈、入户等方式对全镇留守妇女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㈠留守妇女的基本特点

1、文化程度。

我镇共有120名留守妇女,大部分文化偏低。

高中学历的5人,占0.8%;中专以上学历的4人,仅占0.75%。

31-40岁的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较多,40岁以上的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较多。

2、年龄结构。

根据我镇基层妇联组织摸底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25——45岁之间。

30岁以下的妇女主要是因为生育、照顾幼小子女而暂时没有出门打工;35岁以上的留守妇女是较为集中的年龄段。

3、留守原因。

大部分的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需要她们留守家中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是她们留守的客观原因。

双重原因使得她们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这一现象在35-40岁的留守妇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㈡留守儿童的基本特点

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

我镇有14周岁以下少儿2635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30人,占儿童总数的5%,其中有78%的留守儿童由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22%被托付给亲友。

2、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是86%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亲情关爱,加之他们大多以单亲和隔代监护为主,所以导致出现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看电视、游戏、网络,抽烟等不良现象。

二、现状及问题

㈠农村留守妇女处境艰难。

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

第一,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受损。

她们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

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承担将近2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而那些身体不好的留守妇女,遇到的困难则更大。

多数留守妇女感觉自己非常疲惫,常常有一种坚持不下去的感觉。

正是这些留守妇女,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责任和压力,在默默地为家庭为社会奉献。

第二,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下降。

一是独自面对责任的压力大。

部分留守妇女认为丈夫不在家,自己没有安全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感觉压力很大,很需要依靠。

有的留守妇女表示,一到天黑就不敢出门,而且听到风吹草动就会非常害怕,担心被骚扰,担心小偷。

二是牵挂丈夫的忧心大。

三是夫妻情感交流少,出现婚姻危机。

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因为丈夫长期在他乡打工,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双方相互猜疑,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虚,自我控制力不强,易受到不良现象和不法分子的诱惑,导致感情危机。

有村干部反映,近年来,农村留守妇女婚外情时有发生,有时候还会演变成为纠纷和刑事案件,农村家庭离婚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90%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丈夫,还害怕流言蜚语。

第三,婆媳关系难处理,对子女疏于教育。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不好处理,尤其在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处理好婆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无力在子女学习上、做人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只能听之任之,只是希望子女别做违法的事。

有的由于自身只有小学文化,子女上初中后不能对其进行辅导和监管。

第四、卫生保健差。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荷,留守妇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农业生产上,放在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上,无暇或无经济能力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之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自我保健意识,这个群体普遍存在卫生保健较差的现象。

第五,致富能力弱,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留守妇女感到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由于家庭的牵绊,她们不能外出挣钱,在家也只能从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劳动强度大。

另外,大部分留守妇女对于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很少,很多妇女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维权,也不知道怎么维权。

受到伤害时,有的死缠烂打,有的忍耐承受,有的茫然无措。

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令人堪忧。

务工带来的经济上的宽裕使农村留守儿童对物质的需求已经不再重要,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等正悄然成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难点。

第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为主要问题。

亲情的缺失,导致了情感上的冷漠,性格发展不健全。

留守儿童往往在现实中朋友显得比较少,有事喜欢闷在心里。

部分留守儿童有心事不愿意向他人倾诉,甚至对父母也没什么感情,认为与父母交流有困难。

孩子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相伴,导致心理失衡,常引发诸多心理病症:

有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不安、冷漠自闭、悲观消极等。

部分留守儿童总认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显得自卑,有事不爱与人交流。

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在自我保护上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部分由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的溺爱、纵容,在性格上还表现出自私、霸道、蛮横。

第二,学习成绩一般。

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旷课、逃学、拖欠作业,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为打工挣钱,学习缺乏热情,学校成绩差的多数是留守儿童。

第三,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2/3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

这致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监护近乎空白,孩子们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从而导致行为偏差。

他们在家顶撞祖辈,在校违规违纪,有的甚至迷恋网吧、电游室,染上说谎、吸烟、酗酒、打架等坏习气。

第四,留守儿童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

未成年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学校肩负着主要安全责任。

但是,一方面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祖辈,他们年纪大,精力有限,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孩子的照顾,一般仅限于满足其温饱;另一方面,学校面对的是未成年人群体,不是哪一个两个孩子,不可能事无巨细。

这种状况造成学校、家庭之间存在留守儿童安全管理衔接上的“真空”,以致留守儿童经常处于无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留守女童被拐卖、被性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媒体。

三、对策与建议

妇女半边天,尤其在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议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妇女工作。

㈠抓住机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

特别是出台有利于贫困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一是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外界信息的吸纳力度,多方寻找合作伙伴,努力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联系一些例如加工、编织等适合居家从事生产的产品订单,使农村留守妇女能够就近挣钱,有效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

二是出台有利于农民创业的政策。

增设农民创业贷款项目,放宽限制,减化贷款手续,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要强化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政府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

通过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减轻留守妇女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㈡充分发挥村级妇女组织在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妇联组织能否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服好务,重点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配齐配强农村妇代会主任则是抓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抓住农村两委换届契机,确保妇代会主任在村级组织换届中100%进“两委”,争取政策,合理提高村妇代会主任政治和经济待遇,真正做到农村妇女工作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凝聚力覆盖,把农村妇女组织建设成为“坚强阵地、温暖之家”。

建议农村妇女组织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要组织留守妇女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农村妇联组织应定期组织留守妇女,通过看农科片、组织农村娱乐队、开展节日庆祝活动、依托农村阵地建立聊天室等,搭建留守妇女活动平台,把组织的温暖送给留守妇女。

二是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织。

交换劳动是农村在农忙时节普遍采取的方式,针对某些留守妇女家庭劳动力短缺问题,村级组织应该积极组建互助组织,把农村自发交换劳动的行为转化为有组织的互助行动,村干部身先士卒,对一些家庭特别困难和劳动力特别少的留守妇女家庭给予帮助。

三是对有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农村家庭实行档案化管理。

摸清工作对象,建立起相关资料档案,联系经常化,及时反映和解决这些家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充当起党和政府与这部分弱势群体联系的桥梁。

(三)强化留守妇女维权意识。

加强对留守妇女维权知识培训,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妇联系统维权服务热线的宣传力度,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较为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法律指导。

妇联要汇同劳动、农业、国土、司法、计生等部门,筛选农村适用的法律法规,通过组织宣传队宣传、印制实用法律法规手册等方法,将维权知识送到留守妇女家中。

加大对农村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力度,制作以案说法、法律讲堂等教材片送到农村,组织观看学习。

留守儿童是民族的未来,也是现阶段各种问题凸显的困难群体,更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㈠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第一,淡化“留守儿童”观念。

社会在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时,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比如在农村学校要多开展各类交流互动活动,特别是利用各种节假日在农村要多举行一些歌诵亲情、感恩生活、人格教育、安全常识等方面的班会活动,由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构建一个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第二,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研和针对性举措。

政府职应组织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老师,加大对本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成因的调研,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心理介入和疏导方面的措施,避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㈡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肩负着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所以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全面掌握留守学生基本情况;二是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三是全力保障留守学生安全;四是强力推行留守学生教育矫正;五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六是设置亲情电话;七是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八是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党委、政府要力争做到:

一是要着力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改善其办学条件、寄宿设施和容纳能力;二是要充实农村教师队伍,确定专门教师负责留守学生工作,加强农村教师心理疏导能力建设;三是要逐步规范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经验并加以推广,有些还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从目前情况看,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当务之急,要抓好对农村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着力改善当前农村、特别是偏远乡村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水平较低、办园条件较差、甚至是无幼儿园的现状,要给予政策支持,使偏远地区农村幼儿园能够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能够在留守儿童的启蒙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㈢引导农村家长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

一是强化农村家长的责任意识。

要利用村民大会、媒体宣传等形式,在农村加大对留守儿童现状及个案的宣传,提升农村家长的责任感。

二是利用农忙或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农村学校联合村委会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要求父母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

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

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三是学校要与留守儿童家长建立联系平台。

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互留电话,经常交换意见。

㈣加大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体系的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工作机制。

形成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一整套工作体制。

改变当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各自为政的局面,由政府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定期统筹部署,使这项工作长抓不懈,收到实效。

二是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支持,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台一些举措。

比如:

可指导各地降低入学的户籍、成绩、费用等门槛(),让务工人员的孩子能够享受跟随父母外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这项工作很多地方已经在探索并实施,但与现实的需求还是有一定距离。

三是加大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社会参与关爱行动网络。

除了继续招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以外,可由发动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等参与这项工作。

对这些爱心人士,相关部门要对他们进行较为专业的教育和心理疏导技能培训,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关爱帮扶方式要从传统的简单给钱给物向充当孩子心灵朋友的角色转换。

㈤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镇党委、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和美德在农家创建活动,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宣扬,对农村家庭教育、农村创业发展、农村敬老爱亲方面的优秀典型,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引导农村社会群体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生存的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