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949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docx

岔后附带曲线整治方法

岔后附带曲线无资料的整治方法

洛阳工务段——李永洪

一、附带曲线养护维修规定

(1)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但也不得大于导曲线半径的1.5倍。

(2)连接曲线为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其长度不小于20米。

(3)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7.5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m。

(4)对连接曲线圆顺度的检验标准是:

用10米弦量,连续正矢差作业验收标准不超过2mm,保养验收标准不超过4mm。

(5)线间距不大于5.2m。

二、整治方法

首先,要对曲线及曲线两端直线方向先进行拨直、拨顺。

1.通过目测假定曲线始、终点位置。

2.自假定始点起,用钢尺在曲线上股以5米弦定出各测点位置。

3.测量各测点现场正矢,填入下表中,并完成表中内容。

测点号

现场实测正矢(mm)

正矢倒累计(mm)

合计

4.求曲线中央点位置

中央点位置=

5.求圆曲线平均正矢fc

根据现场正矢分布情况,可在曲线中部选择大致相同的正矢数累加计算

圆曲线平均正矢(fc)=

=

注意:

求出的圆曲线平均正矢与现场实测正矢进行大致比较:

若圆曲线平均正矢普遍大于现场实测正矢时,则下一步求出的曲线段数应将小数点后几位舍去,使段数减少。

反之,小数点进位,增加一段。

6.求算曲线段数、长度:

曲线段数N=

(结果取整)

注意:

求出的段数为偶数时,曲中点(QZ)位置在正点上;

求出的段数为奇数时,曲中点(QZ)位置在两点正中间。

7.重新确定、标记曲线各测点

根据计算出的曲中点(QZ)位置和曲线段数,分布并标记出各测点、始点(ZY)终点(YZ)位置。

测量现场正矢,并计入下表中

始点(ZY)位置=曲中点(QZ)位置-

终点(YZ)位置=曲中点(QZ)位置+

8.求出并检算连接曲线半径R,是否满足连接曲线养护维修有关规定曲线半径

(m)

因该曲线半径R导<R<1.5R导,所以该连接曲线半径满足连接曲线养护维修有关规定。

9.求各点计划正矢

始点(ZY)、终点(YZ)两点计划正矢为圆曲线正矢的一半。

10.用绳正法法计算拨道量(完成计算表中内容)

测点号

现场正矢

计划正矢

正矢差

正矢差

累计

修正量

半拨量

拨量

合计

11.现场组织完成拨道工作,拨后检验。

 

例题:

某1/9道岔后附带曲线,现场通过粗拨使曲线及曲线两端直线方向基本圆顺、直顺。

通过目测假定出曲线始、终点位置,用5米钢尺标记出测点位置。

各测点现场正矢如下表所示

测点号

现场实测正矢(mm)

正矢倒累计(mm)

1

10

277

2

52

267

3

70

215

4

46

145

5

47

99

6

38

52

7

14

14

8

0

0

合计

277

1069

1.求曲线中央点位置

中央点位置=

=

=3.86

说明:

中央点在测点3和测点4之间,距测点3为0.86段,距测点3的距离为0.86×5=4.3米。

2.求算曲线平均正矢fc

根据现场正矢分布情况来看,圆曲线应该在2点~6点范围内。

因此,求得圆曲线的平均正矢fc=

=50.6(取50mm)

3.求曲线段数及长度

曲线段数N=

=

=5.54段(取整为5段或6段)

求出的段数为偶数段时,曲中点(QZ)正好在测点上;

求出的段数为奇数段时,曲中点(QZ)则在两点正中间

本例中按取5段6个点,曲线长25m(符合附带曲线长度不小于20m要求)

4.求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

=250(m)

因连接曲线半径R导<R<1.5R导,所以该连接曲线半径R导=180<250<1.5R导=270满足连接曲线养护维修有关规定。

5.求曲线始点(ZY)、终点(YZ)终点位置并计算各点计划正矢

①确定曲线始点(ZY)、终点(YZ)终点位置

具体做法:

首先,标记出曲中点(QZ)位置。

因为通过计算曲中点(QZ)位置在3.86段处。

所以,应从3点处向4点量取0.86×5=4.3米,标记出该曲线的曲中点(QZ)位置。

然后,从曲中点(QZ)处向两端用钢卷尺各量取2.5米标记出3点和4点;从3点和4点向两端用钢卷尺各量取5米标记出2点和5点,从2点和5点向两端用钢卷尺各量取5米标记出1点(始点ZY)和6点(终点YZ)位置。

②根据ZY、YZ两点计划正矢为圆曲线正矢的一半。

可知:

始点(ZY)f始=f1=(1/2)fc=(1/2)×50=25

圆曲线各点正矢:

f2=50f3=50f4=50f5=50

终点(YZ)f终=f6=(1/2)fc=(1/2)×50=25

 

6.用10米弦线测量各测点现场正矢。

填入下表,计算拨道量。

测点号

现场

正矢

计划

正矢

正矢差

正矢差

累计

修正量

半拨量

拨量

拨后

正矢

(1)

(2)

(3)

(4)

(5)

(6)

(7)

(8)

(9)

1

23

25

-2

-2

-2

0

0

27

2

62

50(54)

8

6

-2

-4

-8

54

3

60

50(54)

6

12

-4

0

0

56

4

45

50(54)

-9

3

-4

8

16

54

5

48

50(54)

-6

-3

-4

7

14

54

6

28

25

3

0

0

0

21

合计

266

250(266)

-17

+17

+21

-5

——

+16

-16

(2)-(3)

斜加

平写

(5)+(6)+(7)

平加下写

因现场正矢合计266-计划正矢合计250=16。

所以,需调整计划正矢,在2、3、4、5点各加4。

使计划正矢总和=现场正矢总和266。

拨后正矢=现场正矢+拨量-(前后拨量之和÷2)

 

测点

实测

正矢

计划

正矢

正矢差

差累计

修正量

半拨量

拨量

拨后

正矢

1

20

2

60

3

51

4

50

5

48

6

29

0

合计

作业题:

某1/9(R=180)道岔岔后附带曲线现场正矢如下表所示,请您完成下表并计算出拨道量和拨后正矢。

 

作业题:

某1/9(R=180)道岔岔后附带曲线现场正矢如下表所示,请您完成下表并计算出拨道量和拨后正矢。

答案:

测点号

现场实测正矢(mm)

正矢倒累计(mm)

1

20

258

2

60

238

3

51

178

4

50

127

5

48

77

6

29

29

0

0

合计

258

907

1.求曲线中央点位置

中央点位置=

=

=3.51

说明:

中央点在测点3和测点4之间,距测点3为0.51段,距测点3的距离为0.51×5=2.55米。

2.求算曲线平均正矢fc

根据现场正矢分布情况来看,圆曲线应该在2点~6点范围内。

因此,求得圆曲线的平均正矢fc=

=52.25(取52mm)

3.求曲线段数及长度

曲线段数N=

=

=4.96段(取整为5段)

求出的段数为偶数段时,曲中点(QZ)正好在测点上;

求出的段数为奇数段时,曲中点(QZ)则在两点正中间

本例中按取5段6个点,曲线长25m(符合附带曲线长度不小于20m要求)

4.求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

=240(m)

因连接曲线半径R导<R<1.5R导,所以该连接曲线半径R导=180<240<1.5R导=270满足连接曲线养护维修有关规定。

5.求曲线始点(ZY)、终点(YZ)终点位置并计算各点计划正矢

①确定曲线始点(ZY)、终点(YZ)终点位置

具体做法:

首先,标记出曲中点(QZ)位置。

因为通过计算曲中点(QZ)位置在3.51段处。

所以,应从3点处向4点量取0.51×5=2.55米,标记出该曲线的曲中点(QZ)位置。

然后,从曲中点(QZ)处向两端用钢卷尺各量取2.5米标记出3点和4点;从3点和4点向两端用钢卷尺各量取5米标记出2点和5点,从2点和5点向两端用钢卷尺各量取5米标记出1点(始点ZY)和6点(终点YZ)位置。

②根据ZY、YZ两点计划正矢为圆曲线正矢的一半。

可知:

始点(ZY)f始=f1=(1/2)fc=(1/2)×52=26

圆曲线各点正矢:

f2=52f3=52f4=52f5=52

终点(YZ)f终=f6=(1/2)fc=(1/2)×52=26

 

测点

实测

正矢

计划

正矢

正矢

差累

修正

半拨

拨量

拨后

正矢

1

20

26(25)

-5

-5

0

0

25

2

60

52

8

3

+1

-5

-10

51

3

51

52

-1

2

+1

-1

-2

52

4

50

52

-2

0

+1

+2

+4

52

5

48

52(51)

-3

-3

+3

+6

52

6

29

26

3

0

0

0

26

合计

258

258

+11

-11

-8

+5

+3

(一)-

(二)

斜加平写

(五)+(六)

+(七)

平加下写

(七)×2

因为,计划正矢之和=26+52+52+52+52+26=260

现场正矢之和=20+60+51+50+48+29=258

所以,将1点计划正矢-1;5点计划正矢-1即可进行计算。

如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