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184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docx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文本

图纸

 

松滋市人民政府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年12月

 

工程名称: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

工程编号:

A2008101004

委托单位:

松滋市建设局

设计单位: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资质:

〔建〕城规编第(081088)甲级

 

院长:

刘宪明(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黄平(正高职高级规划师)

审定人:

倪火明(正高职高级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谢景(高级规划师)

设计人员:

位 欣(助理规划师)

         赵艳军(工程师)

         李江南(高级工程师)

         曾凯(助理工程师)

         涂涓涓(助理规划师)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松滋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规划修改严格依据法律相关要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城乡规划法为准绳逐步实现相关技术规范的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0)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4)《关于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指导意见》(2007)

5)《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6)《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

7)《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8)《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年版)

9)《关于对松滋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请示》(2008.1)

10)《关于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和规划修改的评估报告》(2008.10)

第3条规划期限

近期:

2008-2010年;

远期:

2011-2020年;

远景:

2021-2030年

第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题研究、社会调查)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5条文本内带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条文。

涉及变更强制性条文内容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批准。

第6条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除要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湖北省、松滋市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战略目标

第7条总体目标

以统筹协调为宗旨,实现市域城镇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构建农业现代、工业环保、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空间集约、社会和谐的新松滋。

第8条主要发展指标

近期,到2010年全市GDP总量达76亿元,增长率10%左右,人均GDP为9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市域总人口84万,城镇化水平达35%,森林覆盖率达到39%。

远期,到2020年全市GDP总量达164亿元,增长率8%左右,人均GDP为20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市域总人口82万,城镇化水平达55%,森林覆盖率达50%左右。

松滋市发展目标一览表

指标分类

指标

指标名称说明

单位

指标类型

现状

2007年

2020年

预期目标

经济指标

GDP指标

GDP总量

亿元

引导型

57.45

164

人均GDP

元/人

引导型

6816

20000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引导型

34

44

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

亿元/KM2

控制型

7.05

14

社会人文指标

人口指标

人口规模

万人

引导型

84.29

82

人口结构

%

引导型

101.65(性别比)

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

53(劳动力比重)

57

医疗指标

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

控制型

15

30

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控制型

23

35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控制型

85

95以上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控制型

20左右

40以上

居住指标

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M2/人

控制型

15左右

20以上

就业指标

预期平均就业年限

引导型

——

35

公共交通指标

公交出行率

%

控制型

——

25

公共服务指标

各项人均公共服务

设施用地面积

M2/人

控制型

17.6

21.8

人均避难场所用地

M2/人

控制型

——

3.0左右

水资源指标

万元GDP耗水量

M3/万元

控制型

19.3

10

能源指标

单位GDP能耗水平

Tce/万元GDP

控制型

0.94

0.7

能源结构及可再

生能源使用比例

%

引导型

——

15左右

土地资源指标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M2/人

控制型

90.1

102.2

环境指标

生态指标

绿化覆盖率

%

控制型

37.4

45

污水指标

污水处理率

%

控制型

60左右

90

资源化利用率

%

控制型

——

60以上

垃圾指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控制型

67.3

90以上

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控制型

——

50以上

大气指标

SO2、CO2排放指标

(年均削减)

%

控制型

0.27

3

第9条区域定位

省域层面——湖北省重要的粮、棉和水果种植基地;鄂南湘北的经济边贸中心和综合运输服务中心。

“两湖”平原层面——“两湖”平原国家重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综合强市。

自身层面——处于长江三峡、荆州古城、张家界旅游大三角的中心,为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城市之一,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接湘北的节点。

第10条产业发展

借酒文化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延伸酒文化产业链条,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塑胶、生物工程产业集群。

依托规划的江南高速、荆洈石旅游一级公路,将松滋旅游资源与岳阳、三峡、宜都、五峰等地贯通,加强市域西南部旅游与外部资源的联合,带动旅游休闲服务业发展。

强化区域间产业发展的联系,建设与市场相适应的多个产业集群。

第二节生产力布局引导

第11条松滋市域按四个空间分区进行产业经济发展的组织与引导:

中部丘陵区、北部平原区、西南部山区、南部洈水生态区。

第12条中部丘陵区

该区为平原和丘陵混合地带,市域中心和经济开发区位于此,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南海镇、王家桥镇、街河市镇、万家乡、杨林市镇、纸厂河镇。

注重城镇发展与工、农业布局的协调,产业发展以酒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子、纺织、旅游服务业、物流、生态农业基地为主。

第13条北部平原区

该区基本为平原地带,范围包括沙道观镇、八宝镇、涴市镇、陈店镇、老城镇。

注重特色农业发展和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注重松滋长江港口工业园港区、工业区的发展与市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总体协调。

产业布局以港口物流、临港化工、机械产业、和优质粮、棉、水果基地为主。

第14条西南部山区

该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范围包括刘家场镇、斯家场镇、卸甲坪土家族乡。

立足基础,稳固发展工业,改善乡镇生活、生产环境,产业布局以建材、物流、生态养殖为主。

第15条南部洈水生态区

该区为生态保护区,范围包括洈水镇及其风景开发区。

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产业布局以旅游业、生态农业为主。

第三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16条规划松滋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35%,2020年为55%。

第17条规划松滋市2010年城镇人口29.4万人,2020年城镇人口45.1万人。

松滋市规划人口预测结果

常住总人口(万人)

城镇化率(%)

城镇人口(万人)

现状2007年

84.29

28.96

24.41

规划2010年

84

35

29.4

规划2020年

82

55

45.1

 

第18条城镇发展战略

中心集聚、培育核心增长极;节点优化、加强重点镇建设;点轴联动、协调城镇发展。

第19条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到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45.1万人,规划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的等级结构,城镇人口规模分别为20万、2-7万、小于2万。

松滋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表

城镇名称

现状2007年(万人)

规划2020年(万人)

占城镇人口比重(%)

城区

中心城区

11.77

20

44%

重点镇

(4个)

刘家场镇

4.5

6-7

33%

洈水镇

1.47

2-3

沙道观镇

1.38

2-3

陈店镇

0.25

2-3

一般镇

(9个)

街河市镇

0.89

1-2

23%

南海镇

0.69

1-2

八宝镇

0.55

1-2

涴市镇

0.65

1-2

杨林市镇

0.56

1

王家桥镇

0.53

1

老城镇

0.48

小于1

纸厂河镇

0.44

小于1

斯家场镇

0.25

小于1

第20条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松滋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表

职能类型

名称

主要职能

综合型

中心城区

洈水镇

沙道观镇

杨林市镇

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酿酒、纺织、机械等工业为主

以发展旅游服务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城镇

以轻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城镇

以建材工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综合型城镇

工贸型

刘家场镇

涴市镇

斯家场镇

陈店镇

以建材工业和山货贸易为主的工贸型城镇,湘鄂边界交通枢纽及物资集散地

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化工、塑料为主的工业型城镇

以建材资源开发为主的工贸型城镇

以粮油加工、港口物流、临港化工、机械为主的工贸型城镇

农贸型

八宝镇

南海镇

街河市镇

王家桥镇

老城镇

纸厂河镇

以优质粮棉油生产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城镇

以水产养殖、粮油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城镇

以粮油生产加工、家禽养殖为主的农贸型城镇

以粮油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城镇

以水果、棉花种植和家禽养殖为主的农贸型城镇

以粮棉油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农贸城镇

第四节市域城乡空间管制

第21条市域空间管制分区的界定

1)、严格保护区:

规划将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划入严格保护区,禁止建设。

其中,基本农田总面积约765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包括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泉域地下水重点渗漏区、河湖湿地等,主要为市域东北部、西南部的松滋河、木天水库、洈水水库等河湖水库及其周围防护区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包括洈水国家森林公园、六泉河、溪水瀑、布溶洞、古人类遗址、古寺庙等,其核心区为严格保护区。

2)、生态敏感区:

规划将一般农田用地区、水源二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的控制区以及重要生态廊道、矿产资源分布区等划入生态敏感区。

其中,一般农田用地区包括中、低产田、零星农田菜地等;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重点为洈水国家森林公园,其非核心区实施控制开发;重要生态廊道区包括中心城各组成片区之间及城镇之间的绿色隔离地区、沿市域内主要河道、铁路、高速公路等两侧区域形成的绿化通廊地区、大型基础设施通道地区、蓄滞洪区等;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市域西部的刘家场镇和斯家场镇。

3)、城镇点轴发展区:

规划将城镇建设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区等适宜建设的区域划入城镇点轴发展区。

该发展区是依托主要经济、交通走廊串联的带状城镇发展模式,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