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040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

杨岔路小学

前言:

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学生的和谐发展成为社会的聚集点。

课程是学校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完美统一的重要平台,关注课程建设,建立多元的课程结构,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2年伊始,我们就倾力于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个性发展”,开发了“1+5”式的校本课程结构。

历经研究、总结、提升,我们深刻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于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真正的哲学内涵应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协调、快乐的和谐发展为最高目标。

于是,2004年2月我们正式确立并启动了《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实验,对校本课程实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修改,初步形成了新的更能凸显学生和谐发展的“两主两翼”的校本课程结构。

即必修课《快乐自编操》《国学荟萃》,选修课《科技乐园》《健康快车》。

同时将学生的和谐发展目标具化为“六学会”: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往、学会创造。

最终达致“每一个学生潜能得以开发,才华得以施展,人格得以完善;做到知书达礼而不失开放创新意识,个性张扬而不失谦逊合作素养”的办学目标。

三年的课题实验,使学校在师生成长的双赢中不断发展,走上了一条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以“争铸品牌、共促发展”为动力的道路,基本实现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和谐发展   实证研究

教育要着眼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

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要求学校“开发或选择适合本学校的课程”,并“建立课程教材继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设置的以校为本,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教师按照一定的课程编制程序而开发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同时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学生的和谐发展成为社会的聚集点。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生生存》中指出:

“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和谐”再一次作为了学生发展的界定语,它真实地呼唤着人的主体精神的回归,呼唤着个性的张扬,呼唤着对生命丰富性的呵护与尊重。

课程是学校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完美统一的重要平台,关注课程建设,建立多元的课程结构,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于是2002年伊始,我们就倾力于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个性发展”,开发了“1+5”式的校本课程结构。

历经研究、总结、提升,我们深刻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于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真正的哲学内涵应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协调、快乐的和谐发展为最高目标。

2004年2月,我们又正式确立并启动了《校本课程开发促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实验,对校本课程实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修改,初步形成了新的更能凸显学生和谐发展的“两主两翼”的校本课程结构。

即必修课《快乐自编操》《国学荟萃》,选修课《科技乐园》《健康快车》。

我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在课程结构方面,能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及评价的有效途径,研究开发的校本课程对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影响作用及程度。

在学生和谐发展方面,能促学生达到全面、协调、快乐的发展,实现“六学会”: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往、学会创造。

在学校特色方面,能构筑杨岔路小学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优势,打造“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和谐教育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特色和品位。

一、“两主两翼”校本课程的全面开发

立足我们的课题实验目标,我们围绕“两主两翼”即必修课《快乐自编操》《国学荟萃》,选修课《科技乐园》《健康快车》来全面促学生和谐发展。

a.《快乐自编操》  

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快乐自编操》在我校实施后。

我们从自编操的运用开发入手,以体育课堂、群体活动为场地,不断推动其深入开展。

我们根据课题组的可行性研究,从三方面进行开发:

(1)人力资源方面

在研究中,我们除了充分发挥课题组成员的人力资源优势外,还十分注重校内校外人力资源的开发。

例如,鼓励有特长学生或参加校外兴趣活动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自己或带动本小组本班进行自编操的创编,或将自编操运用于不同的场合。

与社区体育活动中心联合,将体育舞蹈引入校园,或选拔学生参加训练。

(2)体育设施资源方面

以设施为基础进行自编操的开发,具体做法是:

1、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利用学校短跳绳较多的现实,引入了绳操;手提垫使用比较频繁,就引入了垫上操。

2、自制小器材。

为利用废旧矿泉水瓶,编排了沙瓶操、哑铃操;为充分利用拉拉队用的彩绒球,就创编了彩球操。

3、充分利用场地。

学校没有室内体育教室,只有一间舞蹈厅,课题组成员利用音美和体育教师的特长,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中推广了形体操和塑体健身操。

(3)新兴体育资源方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体育的蓬勃开展,新兴的运动项目不断涌现。

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当然也喜欢追求新兴的体育运动。

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后,塑造了较好的学习和活动氛围,先有教师带动,后有学生自发,分别引入了一些新兴的韵律健身操的内容进入校园,如:

街舞、跆博等等。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自编操由于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和适应性,有着极其广阔的开发前景,特别是在对时尚运动健身趋势的适应上有着其它项目难以比拟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流行跆拳道,就出现自编跆博;流行女子拳击,就可出现自编拳击操;流行瑜伽,便出现瑜伽柔身操。

此外,我们从三个层面加以运用:

(1)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层面,根据不同的水平阶段目标,采取不同的运用形式,如:

水平一,以学习教师或高年段学生创编的成品操和单个素材动作为主,操的种类以基本体操为主;水平二,以根据素材动作,自己或集体组合动作为主,操的种类以韵律体操为主;水平三,以根据节奏,自己或集体创编动作为主,操的种类以韵律体操和器械操为主。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合理运用教与学的类型、方式进行自编操的课堂教学。

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可根据教与学的不同特点,从两个方面单独进行分析研究。

①从教学类型进行研究:

自编操的课堂教学上,不同的水平阶段呈现不同的主要教学类型;同一教学类型在不同水平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要求和特点。

水平一阶段,以身心发展型为主;水平二阶段,以集体合作型为主;水平三阶段,以文化艺术型为主;在三个阶段都普遍采有的有:

成果展示型、贴近生活型、技能学习型等。

成果展示型,主要运用于每阶段自编操的学习或创编即将完成的时候,水平一时以展示自己模仿、学会的操为主;水平二时以展示相互学习或组合的操为主;水平三时以展示自己和集体创编的操为主。

贴近生活型,水平一以形象化的生活为主;水平二以认知化的生活为主;水平三以想象、抽象化的生活为主。

技能学习型,水平一以单个动作为主;水平二以组合动作为主;水平三以成节、成套动作为主。

当然,教学类型的运用,并不是在每个阶段都显得决然分明,往往是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采用。

②从学习方式进行研究:

在水平一阶段,以游戏性、情景性方式学习为主;在水平二阶段,以主题性、训练性方式学习为主;在水平三阶段,以借鉴性、本土性和研究创造性方式学习为主。

这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用。

(2)课余活动

在课余活动层面,以自编操的展示、竞赛和游戏为主。

群体活动的形式和运用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可采用班级间、年级间或全校性的表演、竞赛、汇操、展示,如:

我校每学期一次的自编操比赛、六年级的器械操表演、五年级的韵律体操比赛、三、四年级组合动作表演等等;也可采用校内、校外的各种宣传形式,如:

课题研究期间,报纸、电视台的专题报道、图片新闻、新闻短语等形式,不断激励全校师生的课题研究热情。

(3)初步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初步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层面,对“模仿—学习—组合—复合—整合—创新”的程序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模仿即模仿学习教师简单自编操,熟悉操的简单结构和要求,了解一节操的构成。

学习即学习、收集操的素材性动作,一般可分为上和下肢动作两类进行。

组合即组合上、下肢的动作成一个完整动作。

复合即在组合动作的基础上,将特点相近的几个动作复合成一节操的动作。

整合即根据音乐节奏整合操的动作,体现操的韵律特点和节奏性。

创新即创新出一节完整的自编操。

b.《国学荟萃》 2004年秋天,以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为宗旨的校本课程《国学荟萃》,作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我校闪亮登场。

至此,在长江之畔荡漾起了诵读至圣先师儒家文化的童音,在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阵营中回响起了最富朝气的孩子的呐喊。

我校《国学荟萃》教材的内容与形式都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

古色古香的封面所包装的,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让人明晰地窥见编写者的审美追求与价值指向——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们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诗经》的精典章句构建起了教材的核心内容,以导言、原文、注释、链接、自我评价构造教材的主体框架。

在链接中选编了成语故事、古诗、对联及古代的一些名篇佳作。

分单元进行主题汇编而成。

这一套书既是学生初识传统文化的简明读本,也是学生感受先贤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精典教材。

而以思想性与趣味性交相辉映的链接部分,则可以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想彼岸。

如此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能够让学生在人生的奠基阶段,初步地内化儒家文化的宏旨要义。

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又可以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

同时,我们开发以儒学为核心内容的《国学荟萃》校本课程,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工程,更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因为这一校本课程要求开发者富有丰富的古代文化修养。

于是我们借助当地大学资源与汉语言文学专家教授联合开发《国学荟萃》课程。

教师在与专家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底气”不足,开始尚对专家的意见惟命是听;但随着课程开发的深入,他们对古文化的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一新的课题的研究从浅层次向深层次突进。

渐渐地,他们也在参与意见,有时甚至与专家发生意见分歧,争论不休。

但正是在这种争执中,专家更加了解了学习客体的心理状态、实际学习能力和内在的潜力;教师既在开发课程中学习了不少古代文化知识,也无形中为以后的教学做着由浅入深的备课。

《国学》校本课程首次进入教学课堂之后,我们的教师又成了这一课程的真正实施者。

由于是自己亲自开发的课程,自己在备课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自我地解决问题,感到这一新的尝试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情趣;既是一种自我激励,又是提升自己文化品位的有效路径。

教学中,我校教师常常根据《国学》自身的特点,多采用以读、背为主,点拨为辅的教学形式,同时加之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声、像、文融于一体,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引领到生趣盎然、摇曳多姿的乐学境地。

(2)选修课

a.《科技乐园》 我校的《科技乐园》课程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在活动中自已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题材,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现象、有趣的科学史、科学家的故事、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学习素材。

像愉快的绷绷线、拉链、西伯利亚的房子等,不仅使学生感到学习科学知识有趣,而且通过科技知识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会学习。

b.《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课程是一门健康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是它的主要实施形式和生命力之所在,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是其主要特点。

因此我们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奥妙与价值;发现自己身心的特点,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乐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认识家庭和周边环境,知道保护自己的方法;增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认识各种灾害与危险情境,学会在危难中自助与求助;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具有开朗、乐观、坚强的个性,形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为目标,编排《水,生命的摇篮》《玩纸球》《野外活动的安全》《这些行为不卫生》等与生活实际、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

c.隐性课程主要是主题节日活动、周末文化。

针对学校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建立对学校、班级的认同感、亲近感;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科学精神和创造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

如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古诗文诵读;校园演讲赛;校园吉尼斯等活动。

  此外,在两主两翼的校本课程结构确立后,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还制定了我校一系列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一是针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体系,二是针对学生和谐发展的评价。

首先是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因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课程本身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学校领导和课堂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

因此,我们课题组制定了详尽的评价细则。

主要从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评价,且每一方面都涵盖学生和谐发展的评价因素。

此外,根据评价细则,我们还邀请课题组顾问及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建立了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

课题组成员通过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同途径的信息,用数理统计和描述的方法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

通过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评价小组一致认为本课题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符合学生和谐发展的需求,课程组织形式及内容恰当,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

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以上对校本课程研究内容的分析只是针对于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它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

我们认为,只有在认真地分析不同学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个性鲜明的校本课程目标,并对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才能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强化学生的独立能力、合作能力和非语言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好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最终走出一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好路子,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的品位和特色。

其次是和谐发展的评价。

在和谐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围绕学生学业的评价、学生和谐发展的评价两方面展开。

因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评价又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时,主要围绕我们所设置课程内容及目标来制定评价细则,如《快乐自编操》,我们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动作的完成、动作的表现力、动作基本名称等方面。

《国学荟萃》,我们则体现在学生对节选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诗经》中的内容掌握程度上。

在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的评价过程中,我们又从“六学会”入手,即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往、学会创造。

同时将每个方面分成若干细小的行为点,如在学会做人方面,我们的评价内容涉及到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国徽,唱好国歌、言行一致,真诚待人,不说假话,守信用,不搬弄是非。

同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对损害集体者进行批评和劝阻。

遵守社会公德,热爱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和他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在学会求知方面,我们涵盖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

能够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学习有条理,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主动听取他人的建议并不断改进的内容。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我们按优、良、合格的等级进行评定。

同时,我们力求让我们的评价达到“四化”,即让评价主体多维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形式多样化。

二、“两主两翼”校本课程的成果凸现

 

(一)《快乐自编操》

快乐自编操使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体现在:

a.达到了“三健”

学生在学习自编操的过程中,起到了健身、健美和健心的效应。

因自编操所选取的音乐具有鲜明节奏感和旋律感,人体感受器在多次受到刺激后,一个对音乐节奏感较差的人也会自然地调节功能,适应节奏,提高感受力,自编操的教学实践证明初接触自编操的学生中,大多数节奏韵力感差,但通过几节课练习后,学生都能随音乐有节奏的运动了,并能熟练自入地跳出一至三套完整的自编操。

 b.突显了“两力” 

自编操的创编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自编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练习者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运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根据音乐的特点,情绪随意发挥,尽情欢跳。

将情绪冲动同节奏结合起来,要编一套完整的操,所需动作素材多样化,根据动作的出现次数,音乐的选配,节奏与人的性格情绪统一,进行自编操的创编,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培养了“一转”

自编操的开发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定与集中,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前提,它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出于学习,猎奇的目的和个人兴趣对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

自编操一般节奏明快,动作有力度,有较强的刺激,可美化体型,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创造欢乐的气氛,容易引起人们感兴趣,使人在短时间内可将注意力集中在创编操当中,自编操的动作灵活多变,小关节的动作多,多变化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转换。

d.提升了“两素”

自编操的开发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自编操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包括心里和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所以,学生在直接参与的复杂活动中,健全个性心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学生可以通过外形的展示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以及审美观念。

同时,《快乐自编操》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

其中,我校创编的《哑铃操》荣获全国中小学优秀自编操三等奖;刘慧云执教的《快乐哑铃操》一课,荣获全国十六城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担任自编操课程的袁海军、淡昭珍、何国琰等教师都多次相继荣获过全国、省、市、区的科研论文一至三等奖,并且有五篇都与三操、自编操和做操器械的创新直接相联,同时,2004年7月自编操课题组被评为省优秀科研单位。

我校被评为“湖北省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先进单位”,主要研究教师荣获“湖北省学校大课间体育活个人一等奖”。

(2)《国学荟萃》

自我校《国学》校本课程实施以来,赢得了来自学生、家长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a.学生:

学到的不只是丰富的知识,还有如何做人的道理

学生谈起学习《国学》课的体会,总有说不完的话语,甚至有一种乐在其中的感觉。

赵逸宁同学说,我们从中学到的不只是丰富的知识,还有如何做人的道理。

李瑞奇同学认为,“国学”就像一位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的老师,将我们带进了一个中国古代文化的殿堂。

课间,我们常常还可以欣喜地听到学生在不自觉地运用国学课中所背诵的语句回复或帮助身边的同学。

如:

“已所不欲,勿施予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等等。

有的同学甚至在《国学》教材之外,又在家长的指导下,自选了一些“国学”篇章,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年之后,这些学生因对古文化的不断吸纳,将在做文、做人和做事各方面展示出不同寻常之处来。

b.家长:

从儿时开展“国学”教育,会使孩子从中汲取丰富的人文素养

对于学习《国学》课程,家长可以说好评如潮。

梅旻璐同学的家长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生命历程中梦魂萦绕、筋肉难分的不绝血脉。

从儿时开展“国学”教育,会使孩子从中汲取丰富的人文素养,这对陶冶心灵,提高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都将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

陶蓉的家长说,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崛起,异域文化的撞击和沟通遍及全球。

做好面向新世纪的人文建设这篇大文章,乃是一个民族能否以独特的精神风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战略性问题。

还有的家长非常动情地告诉学校,他们为孩子从小学接触到“国学”内容欣慰莫名,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终生发展起到非凡作用的创新之举,是在孩子最需要吸收高层次学识时的一场及时雨。

他们说:

“感谢学校,我们和孩子将永远记住这一特殊的校本课程。

c.专家:

不仅是对知识的沿袭,更重要的是对思想的传承

三峡大学教授、著名古汉语研究员廖老师认为,我校《国学》课的开设,将使学生终生受用不尽。

他说,语言是一种信息,一个人如果从小学便能够受到“国学”思想的陶冶,时间一久,潜移默化的作用就会呈示出来。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所学的内容,就能知道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现在人们常讲的的合作精神,讲诚信、自强不息、学无止境等,与古代优秀的文化都有相通之处,在《四书》《五经》中都可以寻到它们的渊源。

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国学》内容,不仅是对知识的沿袭,更重要的是对思想的传承。

综上可以看见,《国学》课的开发,为师生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瑰丽殿堂的大门。

无须过多地倡导,“星星之火”的“国学”热,很快便在师生中形成了“燎原之势”。

“诗香雅韵满校园”的古诗文吟诵比赛,突破千人参与,百人获奖;“楚天杯”“环保杯”作文竞赛,百余人分获省市一二三等奖;“雏鹰腾飞”“我是小主人”行为规范评比,我校获先进集体,六个班级获优秀中队,十名学生获市优秀少先队员。

(二)学生得到了和谐发展

1、学生潜能得以开发

(1)开发了学生的兴趣潜质,启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儿童的智慧潜力是很大的。

兴趣是焕发智慧潜力的内部动力,有兴趣,才能带来独立的学习过程和发展学习能力,兴趣越高,相对地学习负担越轻,能力发展越快。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自编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便会积极地投入,努力去追求,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埋下了伏笔。

如:

开始学习时,有个别学生,因刚刚接触新事物,学习的动力定型比较慢,产生了不想学习的情绪,甚至逃避操的学习,但随着学习生活的继续,一个一个新动作的学习、掌握,从克服学习困难中获得成功,从成功中品尝到甜头,品尝到学习的欢乐,小朋友们爱上了自编操。

练习时特别认真听老师讲解,看教师示范,模仿,那专心致志的神态是过去从没有的。

从198份问卷回收的187份中看出:

91%的学生对自编操学习的兴趣都增强了。

(2)开发了学生的艺术潜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一种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是潜移默化的。

”教师在操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美、体验美,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美的熏陶,最终实现了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从而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动作舒展大方、协调优美、准确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