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291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x

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

沈阳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

B.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共有两种元素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C.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O2是反应物

B.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小

C.氯酸钾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小

D.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MnO2中氧元素质量

4.以下实验的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见到导管口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才能开始收集

B.做电解水实验时,一定不能用NaCl来增强导电性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才能准确验证

5.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其中地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镁(MgSiO3)。

MgSiO3中Si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6.下列方程式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B.将光亮的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C.电解水:

H2OH2↑+O2↑———————————————分解反应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Mg+O2MgO2————————————化合反应

7.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X,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C

C.Mg(OH)2

D.MgCO3

8.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

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

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B.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清除可燃物

9.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10.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过氧化氢、氮气

B.二氧化锰、酒精、水银

C.洁净的空气、干冰、液态氧

D.食盐、铁钉、石灰石

11.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中X、Z为反应物

B.反应后生成Y、Q的质量比为24:

23

C.反应后X的质量为0

D.其中Y和Q为生成物

12.下列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

A.N2

B.PM2.5

C.H2

D.SO2

13.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14.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

C.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1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NaOH固体

C.熄灭酒精灯

D.倾倒液体

16.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A.其中X、Z为反应物

B.其中Y和Q为生成物

C.反应后X的质量为0

D.反应后生成Y、Q的质量比为.

17.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氯化钾KCl

B.氧化铁Fe2O3

C.硝酸铜CuNO3

D.硫酸镁MgSO4

18.《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下列古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9.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等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后应缓慢伸入集气瓶

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0.对下列实验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测定空气中氧含量

探究燃烧的条件

硫在氧气中燃烧

解释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烧杯中的水:

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集气瓶中的水:

隔热

喷水:

通过石蕊纸花的颜色变化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A.A

B.B

C.C

D.D

21.区分氯酸钾、红磷、硫粉、铁丝四种物质,最为简便的方法是()

A.加热分解

B.观察颜色

C.加水溶解

D.测定密度

2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没有催化剂,该反应也可以发生

C.反应有单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锈蚀属于缓慢氧化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所有的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氮气可以作保护气,说明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也相同

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25.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D.镁与硫都是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

26.蜡烛燃烧时火焰分__________层,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火焰最明亮的是__________.蜡烛熄灭时有白烟飘出,用燃着的火柴靠近它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白烟具有__________性,其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序数:

Z>Y

B核外电子数:

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DZ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28.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分子:

_____

(2)3个镁离子:

______(3)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____   

(4)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5)碳酸钠中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

29.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问题:

(1)甲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

30.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

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进水一沉淀池→沙滤池一吸附池→杀菌池→用户

(1)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_____。

(2)沙滤池可将_____过滤除去。

(3)活性炭吸附池的作用是_____。

(4)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_____,搅拌,如果观察到_____,则样品为软水。

(5)软化硬水的方法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法。

31.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己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

CH4·8H2O。

请回答:

这种可燃冰中含有______种元素;C、H、O原子个数比:

________;

三、实验题

32.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在反应物充足、外焰加热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没有气体产生,应将________使反应继续进行。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试写出验满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______(填“m”或“n”)相连。

(4)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关于装置B和G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双选)

A.装置B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装置G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装置B和G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D.装置B和G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

四、推断题

33.已知X、Y同为空气的主要成分。

将红热的黑色固体M放入到X、Y的混合气体中,燃烧得到另一种气体Z。

M熄灭后测知X气体已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又一种气体N和Y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一种有氨臭味的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物质的名称是:

X____;Y____;Z____;N_____。

(2)写出N和Y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

五、计算题

34.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

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

请问:

(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