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697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docx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1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冀少版)

(1)

种子的萌发与播种幼苗

一、种子的基本结构

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的整体叫做胚

1.叶植物:

1)果皮和种皮:

两者紧贴在一起;不容易分开;保护种子的内部

2)胚芽:

生有幼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

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

连接胚根与胚芽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

5)胚乳:

储存着营养物质

6)子叶:

一片;不肥厚。

种子萌发的时候;他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

果皮和种皮

一胚柚

2.双子叶植物:

1)种皮:

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在凹陷一侧的种皮上有种脐

2)胚芽:

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

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

连接胚根与胚芽的部分(2片子叶在此相连);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5)子叶:

两片;肥厚;储存着营养物质

(J

1飓厂丫〜\

囲L/

驚人丿

井戌两齐的耳子

3.双子叶种子与单子叶种子的异同点:

同:

①都有种皮和胚

2都贮存有供植物发芽的营养物质

3胚都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异:

①结构不同;单子叶种子多一个胚乳

2子叶数目不同;双子叶种子有两片子叶;单子叶种子有一片子叶

3单子叶种子有胚乳;双子叶种子没有胚乳

二、种子萌发过程:

种子接触水分;便吸水膨胀;使种皮软化且透性增加;而使外界的氧气容易进入胚和子叶。

在酶的作用下;贮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供胚吸收利用。

胚得到营养物质后;细胞分裂速度急剧加快;胚的体积迅速增大;胚根尖端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随着幼芽的生长;胚轴也在伸长;并弯曲着拱出地面;有的将两片子叶带出地面;不久子叶展开;露出胚芽。

胚芽逐渐发育;形成茎和叶;这时就生长成一颗幼苗了。

(3)植物的休眠

有些植物的种子虽然具有完整的活胚;外界环境也很适宜;但成熟后不能立即萌发;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种子的休眠(休眠是在逐渐适应环境的表现)。

(4)挑选种子要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发芽率要大于90%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

具有完整的活胚;已度过休眠期

外界:

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氧气

第二章根的吸收与水肥管理

第一节根的生长

(1)根的生长具有向地、向水、向肥性。

这些特性;分别与根的生长、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关系。

(2)根尖各部分的功能:

各部分名称

位置

结构特点

功能

根冠

根尖顶端

较大;排列不整齐

保护分生区

分生区

位于根冠上面;被根冠包围

体积小;壁薄、核大、质浓、排列整齐、细胞进行分裂

具有很轻的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

位于分生区上部

细胞逐渐停止分裂;细胞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迅速伸长

细胞纵向伸长;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

在伸长区上部

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细胞内有一个大液泡;停止分裂;内部细胞开始分化成导管

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

(3)成熟区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

a成了中空的导管;有利于水分的运输。

b毛大大增加了吸水面积。

c毛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4)实际应用

1.根尖的各个部分对根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应注意保护根尖;使其少受损伤;这样可以使根得以快速恢复生长;有利于成活。

2.植物体“根深才能叶茂”“壮苗必先壮根”。

因此;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必须注重根的生长;促进根的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1)蹲苗

农作物定苗后;要先使土地干旱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灌溉;这种锻炼幼苗的方法叫做蹲苗。

蹲苗能使植物的根向纵深发展;扩大吸收面积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防止作物倒伏。

2)烤田

当水稻秧苗成活后;要将稻田里的水排干;这一措施称为烤田。

通过这一措施土壤水分减少;促使水稻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3•在山坡或河堤上植树种草;可利用植物根系的分布来蓄水、固堤。

第二节根对水分的吸收

(1)细胞吸水与失水

1)当细胞质浓度〉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2)当细胞质浓度v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2)根从土壤中吸水的过程

根毛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这样的结构很适于吸收水分。

根毛在土壤中与土粒紧密的贴在一起。

土粒之间的水分含有无机盐;这样的液体叫做土壤溶液。

在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于是;土壤溶液里的水份就通过根毛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渗入到液泡里。

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根表皮以内各层细胞之间的间隙进入导管;也可以逐步渗入到根表皮以内的每层细胞;最后进入导管;再由导管疏松到茎和其他器官

(2)实际应用

如果一次施肥过多;肥料中的无机盐溶解后;就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大增加;就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大增加;甚至会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样根不但不能吸水还会失水;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造成“烧苗”。

发生这些情况时要及时灌溉(浇水必须浇透);稀释无机盐;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第三节无机盐与植物的生活

(1)无机盐缺乏症

无机盐

缺乏症

氮肥

植株矮小;新叶淡绿;老叶黄色枯焦

磷肥

植株矮小;茎叶暗绿或成紫红色

钾肥

茎杆细弱;易倒伏

锌肥

(苹果树)小叶病

硼肥

(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2)无机盐的作用

三类无机盐

;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氮肥(叶)

:

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的繁茂。

磷肥(果实、种子)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化的开放;提早果实、种子成熟。

钾肥(根、茎)

:

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3)实际应用合理施肥就是要根据作物的种类和不同的发育时期来施用肥料。

1)对叶菜类作物多施氮肥;对果菜类作物多施磷肥;对根菜类作物多施钾肥

2)同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各类无机盐需求量不同;苗期应多施氮肥;中、后期应多施磷肥和钾肥

3)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施肥;如碱性土壤应多施酸性肥料;沙土地保肥能力差的;多施农家肥。

第三章芽的发育与整枝打杈

(1)

芽轴一一发育成茎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幼叶——发育成叶

芽原基一一发育成侧芽

(2)实际应用

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林业和园林艺术等实践生产中;对各种树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进行整枝、打杈、造型;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或抑制顶端优势;调整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果树、农作物的品质及园林花卉的观赏价值。

第四章叶的光合作用与光能利用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产物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产生淀粉;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

(2)光合作用的实质:

将简单的有机物合成复杂的无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光能

(3)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4)光合作用的意义:

叶绿体

光合作用制造的这些有机物不仅供植物体本身需要;也是动物(包括人类)的食物来源。

(地球上的一切食物来源都来自于光能)

1)动、植物和人的呼吸及燃料燃烧所消耗的氧气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2)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动、植物和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3)煤炭、石油等燃料中的能量是古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

(5)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延长光照有效时间;即延长光合作用有效时间;是植物体内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农作物产量也可以得到提高。

采用地膜覆盖、大棚的方法来延长光合作用有效时间。

2)增加光合作用有效面积也可以使作物增产。

农业生产中常用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措施增大光合作用的总面积;从而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3)植树造林、爱护植被是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

(1)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缺少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制造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气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2)实际应用

1)在水肥具备的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片的结构

一个叶包括:

叶柄、叶片、托叶

一个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个部分

1)表皮

表皮有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

表皮细胞的外壁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

,气孔JH:

台伟、

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般来说;下表皮的保卫细胞(气孔)较多)。

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做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的开闭;有保卫细胞控制着。

气孔的功能:

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的调节机理:

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这是由保卫细胞的形状来调节的;保卫细胞的细胞壁薄厚不均匀;靠近气孔腔的外壁后;不宜伸展;远离气孔腔的内壁薄;较易伸展。

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张开;当细胞吸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闭合

2)叶肉

叶肉有大量叶肉细胞组成。

叶肉细胞内含有许多个叶绿体。

叶绿体中含有的绿色色素叫做叶绿素;叶片呈现绿色;就是因为含有这种色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条件。

叶肉大体分为上下两层: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的比较整齐;有些像栅栏;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

(排列整齐而不紧密这样有利于光线透过栅栏组织;是海绵组织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一一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的比较疏松;有的像海绵;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较少。

(下表皮气孔较多;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可以使空气到达栅栏组织;是栅栏组织进行光合作用)

叶上面的的绿色比下面深的原因就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叶绿素也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排列输送;含叶绿体较少;叶绿素也少。

所以也上面的颜色比下面的神

秋天落叶反面照上的多的原因就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数量较多;叶绿体也较多;所以产生的有机物也较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面组织的情况则与其相反;所以上面比下面重;秋天的落叶反面朝上的也就较多。

3)叶脉

叶脉分布在叶肉里;它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

叶脉中有两种管道一导管和筛管。

导管输送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筛管输送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2)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完成了两个方面的转化:

一是物质转化;即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二是能量转换;即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吸进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场所:

所用生活的细胞的线粒体。

(4)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气」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

(5)呼吸作用的能量去向及其意义

植物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其余的能量则转变成热散失。

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的呼吸;呼吸作用一旦停止;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因为缺少能量而终止。

(6)呼吸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呼吸作用的强与弱主要受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的影响。

(7)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a耕松土

给农作物深耕松土可增加土壤中含氧气的含量;根部供氧充足;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的生长核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

b加昼夜温差

在温室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少植物的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达到提高农作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以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c延长果实、蔬菜的贮藏时间

贮藏农作物产品时;应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

因此;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可延长果实、蔬菜的贮存时间。

第六章植物等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

(1)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的部位:

主要在叶片中进行;并且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

其次;在叶柄和幼嫩茎处也能进行(很微弱)

(3)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

根毛吸收水分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

—一小部分水用于参加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气孔(绝大部分水)►大气

——►

(4)气孔得开闭与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当气孔开放式时;蒸腾作用旺盛;气孔关闭后;蒸腾作用减弱或停止。

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调节。

在白天;由于叶片要进行紧张的物质生产;需要大量的水、无机盐等。

此时气孔开放;蒸腾作用旺盛;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5)蒸腾作用的意义:

a体的蒸腾作用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带走水分;同时也带走大量热量;避免叶表面因温度过高而被灼伤。

b植物体内所吸收的99%勺水分都在蒸腾作用中被蒸发了;所以;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

C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对水份和无机盐的吸收及体内对水份和无机盐的运输。

d降低周围的温度

(6)蒸腾作用的条件:

a光照强度:

在一定限度内;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b温度:

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c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7)蒸腾作用对植物的影响

a当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大于根的吸水量;植物体就会出现萎蔫现象;这是要即使浇水。

b在花卉或农业生产时;移栽幼苗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后有时要去掉一些枝叶;并要设法遮荫;都是为了降低植物蒸腾作用;以利于幼苗成活。

第4单元动物的生活与饲养

动物的食性与合理饲喂

(1)动物的食性的种类

动物吃料的食性;叫做食性

1)植食性动物:

以植物为食料

2)肉食性动物:

以其他动物为食料的食性

3)杂食性动物:

既以植物为食料;由以其他动物为食料的食性

4)腐食性动物:

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遗体、遗物为食料的食性

(2)不同食性的动物的消化器官比较

1.牙齿:

1)植食性动物:

门齿、臼齿

2)肉食性动物:

门齿、臼齿、犬齿

3)杂食性动物:

门齿、臼齿、犬齿

2.消化道:

1)植食性动物:

消化道最长;盲肠发达

2)杂食性动物:

消化道较长

3)肉食性动物:

消化道最短

(3)食性与相应的消化器官

动物名称

特殊消化器官

捕食特点

蝗虫

咀嚼式口器

r适于咀嚼植物枝叶

蚊子

刺吸式口器

适于吸食血液和植物汁液

青蛙

口腔宽阔;舌根生长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却伸向口腔外面。

舌又长又宽;前段分叉;表面布满大量的黏液

发现昆虫的时候;舌就从口腔里突然翻出;把昆虫黏住;卷入口中

没有牙齿;有砂囊

食物被角质膜和沙粒研磨粉碎;有利于消化

家兔

门齿锐利;臼齿咀嚼面宽

适于切断食物;研磨食物

犬齿发达;尖锐

适于撕裂食物

(4)不同动物的消化道不同

动物食性

消化道

特点

植食性动物

消化道长;有发达的盲肠

分解纤维素;提咼食物

利用率

肉食性动物

消化道短

消化道长;胃分为瘤

具有反刍功能

胃、蜂巢胃、皱胃、重瓣胃

(5)特殊的牛胃

牛的胃有四室;分别叫做瘤胃、蜂巢胃、皱胃和重瓣。

牛吃草时进食很快;草料在口腔里粗粗咀嚼后就咽到胃里;食物暂时在瘤胃里贮存;等到休息时;食物又逆行回到口腔里细细咀嚼磨碎;然后重新咽到胃的其他室内消化;这种现象叫做反刍。

(6)食性是动物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活习性;对动物生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掌握动物的食性;对家禽、家畜、水产及其他经济动物的科学饲养;对一些野生动物的训化和部分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蚯蚓的体壁

xr-linW!

«i'_HIE

**>c*«**>P・JKA■■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饲养场所

(1)蚯蚓运动的产生

1)蚯蚓的体壁有较发达的肌肉;肌肉可分为纵肌和环肌;纵肌、环肌的伸缩是交替进行的;蚯蚓是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交替伸缩;以及刚毛的配合运动的。

2)蚯蚓在运动时;身体后端的刚毛把身体的后半部固定住;这时身体的纵肌舒张;环肌收缩;身体的前端变细变长;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身体前端的刚毛把身体前部固定住;身体的环肌舒张;纵肌收缩;身体变粗变短;身体后端又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这样;身体靠纵肌;环肌的交替舒缩以及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

这种移动方式叫做蠕动。

(2)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

动物与其他生物最为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它能够通过运动迅速的改变其空间位置。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游泳、飞行、行走、奔跑、跳跃、爬行和蠕动等。

(3)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与运动方式

动物名称

运动方式

运动器官「

草履虫

游动

纤毛

变形虫

游动

伪足

蚯蚓

蠕动

体壁内的肌肉交替舒缩;并与刚毛的伸缩相互配合

鱼类

游泳

靠各种鳍的作用和身体肌肉的舒缩;使身体左右摆动和前行

昆虫

飞行

靠翅的快速震动;使它们能在空中飞行

鸟类

飞翔

前肢进化为翼

哺乳动物

奔跑、跳跃、行走

四肢强壮;能在陆地上奔跑跳跃

(4)脊椎动物的运动

脊椎动物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依靠骨、骨骼肌和关节的协调一致来完成的。

动物全身的骨构成骨骼;骨骼是动物体的支架;骨骼肌附着在骨上;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收缩或舒张;牵拉着所附着的骨;以关节为枢纽产生运动。

(5)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

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

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营养成分进入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贮存的能量释放出;以满足动物的运动及其他生命活动的需要。

因此;动物每完成一个动作;不仅要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6)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他们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能够满足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动物获取食物、生殖繁衍、逃避敌害、扩展栖息场所等的需要;从而提高动物个体的生命力和种族生存繁衍的能力。

(7)动物的运动与动物饲养

运动对于动物的生活十分重要。

在饲养动物时;要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生活习性及饲养目的来选择适当的饲养场所。

在饲养过程中;为了使动物能够正常发育;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在饲养场地要建立活动场所;保证动物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

第三章动物的呼吸与饲养密度

(1)不同的呼吸器官与不同的呼吸方式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蝌蚪

用鳃呼吸

水中

青蛙

肺仅是一对简单的薄壁囊;还要靠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适于生活在水边潮湿的陆地上

爬行动物

肺的内壁间隔增多;是气体交换的面积大大增大

适于在陆地上生活

哺乳动物

肺成海绵状;有较大的弹性。

肺内有大量的肺泡;气体交换的面积比爬行动物更大

最适于在陆地上生活

肺非常发达;还有气囊与肺相同

飞翔生活

草履虫

没有呼吸系统;直接靠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水中

蚯蚓

靠体表呼吸

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地中

备注:

动物的肺越发达;越适于陆地生活

(2)鸟的双重呼吸

1)双重呼吸的概念:

鸟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并在肺中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2)鸟肺的特点:

大多数鸟类营飞翔生活。

飞翔是非常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由于鸟类的肺非常发达;还有气囊与肺相同;这些气囊分布在体内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腔里。

因此鸟在举翼飞翔时;外界空气就进入肺里;其中大量的氧气在肺里进行了气体交换;还有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

当鸟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的空气又经过肺;在肺里再次进行气体交换。

(3)动物的呼吸与饲养密度的关系

动物的呼吸与饲养密度的关系的基本原理就是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1)在鱼类饲养中;如果鱼塘里的鱼和其他水生物过多;可能会使水中缺氧;严重时会造成大批的鱼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在渔业生产中;鱼塘里一般都安装增氧机;用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以达到渔业增产的目的。

2)饲养家禽、家畜及其他动物时;也要考虑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饲养场所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

第四章动物的体温与饲舍温度

(1)体温的概念:

体温是指动物内部的温度

(2)恒温动物动物的体温对机体的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极为重要;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温;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些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又称温血动物)

(3)变温动物除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外;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及所有无脊椎动物的体温;赌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动;这些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

(4)动物体温的调节机制变温动物体内没有调节体温的结构;只有通过行为来调节体温的散发;或从外界吸收热来调节体温。

许多变温动物;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他们就躲在阴凉的地方;以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发;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他们就在阳光下取暖;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提高体温。

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某些行为来调节体温;如选择适宜的温度空间、选择适宜的活动时间、建立巢穴、集群等;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完善的自身调节体温的结构。

在寒冷时;可通过增加体内产热来提高体温;当外界气温升高时;可通过所增加皮肤血流量以及出汗散热方式来散发体热;使体内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因而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因此;恒温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4)不同动物的体温有所差别(直肠温度)

马:

37.5C~38.2°C水牛:

37.0C~38.5C

猪:

38.0C~40.0C鸡和鸭:

40.3C~41.7C

(6)动物体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人们饲养的家禽、家畜都是恒温动物。

但是;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利用率影响很大。

因此;在全封闭式饲养的猪舍、鸡舍内;温度一般控制在该种动物最适合范围内。

2)恒温动物自身调节结构在刚出生时是不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很低。

因此饲养幼小动物时;一定要注意体温;饲舍的温度变化不要过大

3)温度对变温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他们的生长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

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特点

(1)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行为泛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

(2)动物行为的种类:

爬行、游泳、飞翔、奔跑、跳跃以及其他运动方式和动物的觅食、繁殖、攻击等行为;甚至包括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等。

(3)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原因:

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由外界刺激或体内的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并且离不开动物体自身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