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053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doc

编号:

第六届计算机仿真大赛

参赛作品

题号:

加工调度问题

组别:

高年级组

作者:

厚玉伟

学院:

光电工程

联系电话:

18716321594

计算机仿真大赛组委会

2012年05月01日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

背景及摘要

这是一个典型的Job-Shop动态排序问题。

目前调度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Job-Shop问题为代表的基于最小化完工时间的调度问题上。

一个复杂的制造系统不仅可能涉及到成千上万道车间调度工序,而且工序的变更又可能导致相当大的调度规模。

解空间容量巨大,N个工件、M台机器的问题包含种排列。

由于问题的连环嵌套性,使得用图解方法也变得不切实际。

传统的运筹学方法,即便在单目标优化的静态调度问题中也难以有效应用。

本文给出三个模型。

首先通过贪婪法手工求得本问题最优解,既而通过编解码程序随机模拟优化方案得出最优解。

最后采用现代进化算法中有代表性发展优势的遗传算法。

文章有针对性地选取遗传算法关键环节的适宜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实现算法模拟,得出优化方案,并与计算机随机模拟结果加以比较显示出遗传算法之优化效果。

对车间调度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二.模型假设

1.每一时刻,每台机器只能加工一个工件,且每个工件只能被一台机器所加工,同时加工过程为不间断;

2.所有机器均同时开工,且工件从机器I到机器J的转移过程时间损耗不计;

3.各工件必须按工艺路线以指定的次序在机器上加工多次;

4.操作允许等待,即前一操作未完成,则后面的操作需要等待,可用资源有限。

三.符号说明及初始数据表达分析

-第i个工件(i=1…6)

-机器顺序阵表示i工件的第j个操作的机器号

-第j台机器(j=1…4)

-工件排列阵表示i机器上第j次加工的工件号

-加工时间阵为i工件的第j个操作的时间周期

-整个任务完成时间

整理数据后得到:

=[CABCD000]=[824246000]

[ADBC0000][45340000]

[CDABA000][3715208000]

[BCDADC00][7621116300]

[DBCDACD0][1048412610]

[ABACDACA][14735258]

上述二阵直接从题目得出,而则是我们要求的。

关于工件的加工时间表:

(表二)

产品/工件(i):

1

2

3

4

5

6

总计

总净加工时间(周期)

44

16

53

54

45

35

247

加工工序总数(个)

5

4

5

6

7

8

35

关于机器的加工时间表:

(表三)

机器/设备(j):

A

B

C

D

总计

总净加工时间

60

42

70

75

247

加工操作次数

10

6

10

9

35

分析:

由于各产品总净加工时间和各机器总净加工时间之中最大值为75,而总计为247,那么总时间C介于[75,247]。

同时各工件加工繁杂程度不一,各机器的任务量也有轻重之别。

合理的调度排序是对于节省时间和资源是必要的。

希望最优化答案是75,这样达到最小值,如果答案是75,那么意味着机器D不间断工作,直至全部加工任务完成。

四.贪婪法快速求解

如果按照一定规则排序,当多个工件出现“抢占”同一机器的局面的时候,我们可以制定如下的工序安排规则:

1.优先选择总剩余时间或总剩余操作较多的工件。

(如果出现总剩余加工时间多者总剩余操作数反而较少的情况时,按照程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机器方面来说,尽量避免等待空闲时间,优先考虑剩余净加工时间或者剩余加工总次数较多的机器,尤其是机器D,即倘若能够使机器D不间断工作且其他机器完工时间均不多余75时,那么就可以得到最优解。

首先按照最优化时间为75的设想避免D出现等待,排序后得到升以下具体排列顺序。

各机器承担任务表为(其中粗体字为对应工件产品号,括号内为对应时间周期段):

操作1

操作2

操作3

操作4

操作5

操作6

操作7

操作8

操作9

操作10

A

6

(1)

2

(2-5)

1

(12-13)

6

(14-20)

3

(21-35)

4

(36)

5

(43-54)

6

(55-56)

3

(57-64)

6

(66-73)

B

4

(1-7)

6

(8-11)

5

(12-15)

1

(16-19)

3

(36-55)

2

(56-58)

C

3

(1-3)

1

(4-11)

4

(12-17)

5

(18-25)

6

(26-28)

1

(29-52)

5

(55-60)

6

(61-65)

2

(66-69)

4

(70-72)

D

5

(1-10)

3

(11-17)

4

(18-38)

5

(39-42)

6

(43-47)

2

(48-52)

4

(53-68)

1

(69-74)

5

(75)

(表四)

(图一)

上图为加工周期图(甘特图),标注数字为相应操作的周期,完工时间为第75周期。

五.计算机随机模拟(编程)

1.编码:

随机产生生产的工序操作优先顺序,进行编码,如:

K=[435662314

16354536641551326224415665](注:

同时作为下文的染色体之用)意思为:

工件4优先被考虑进行第一次操作,然后3进行其第一步操作,然后5操作,6操作,再6操作其第二步工序,依次进行。

如果前后互相不冲突,则可同时在不同机器上操作。

通过排列组合得出,总共有类似K的排列序列2多种!

当然,这其中只对应解[75,247],意味着有大量排列序列对应同一加工方案,而大量加工方案又对应同一时间解。

2.解码:

即对编码进行翻译,产生具体可操作工序安排方案,这里采用活动化解码算法。

例如工件2第i步操作(记为(2,i),且在机器A上进行)被安排在工件3第j步操作(记为JM(3,j))后面进行,那么如果安排好

(3,j)后,只要(2,i)在工件2已经排序好的操作之后进行,那么操

作(2,i)可插入到机器A处最前可安置的时间段进行。

在这里,一个编码序列对应一个加工方案,而一个加工方案可对应一个或多个编码序列,这就是二者之关系。

3.编程:

通过一组随机编码产生一生产加工优先序列,通过解码过程产生相应加工方案及其总耗费时间C.N次模拟后即可得出解C的概率密度分布情况以及相对最优解(N个C的最小值,如80,77等,甚至出现75)。

4.计算机模拟所得数据分析

a.进行100次模拟得出最优解情况:

(共运行10次)

82,83,82,84,78,80,81,83,87,82平均值82.2,每回耗时约3秒

b.进行1000次模拟得出最优解情况:

(共运行10次)

80,79,78,78,79,79,76,80,77,78平均值78.4,每回耗时25秒

c.进行10000次模拟得出最优解情况:

(共运行10次)

76,77,77,75,76,76,77,76,76,77平均值76.3,每回耗时4分钟

d.模拟1000000次得到的解C的概率密度分布情况为:

(如图二所示)

(图二)

(注:

75处为17次(概率为17/1000000=1/58823),76处为40次,77处167次)

结论:

如果想将2中排序序列以平均出现一次的可能性进行模拟,

即运行2次,计算机需运行将近150万亿年!

当然,我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们只需要运行数万次,就很可能得到最优解75,(在随机模拟1000000次后出现17次75,那么意味着概率大约17/1000000=1/58823,另外76处为40次,77处167次)。

六.遗传算法模型建立和步骤解法

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作为一种优化算法特别适合于对象模型难于建立、搜索空间非常庞大的复杂问题的优化求解。

它和模糊控制技术一样,虽然在理论上还没有完善,但是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是:

模仿生物系统“适者生成"的原理,通过选择、复制、交叉、变异等简单操作的多次重复来达到去劣存优的目的,从而获得问题的优化结果。

遗传算法的实现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编码与解码,二是遗传操作。

其中遗传操作又包括选择、复制、交叉、变异等步骤。

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1-6整数编码。

数字1,2,3,4,5,6分别代表6件待加工产品。

本文遗传算法基本流程:

通过编码,解码程序随机产生N个(有一定数量,如50或100)个体构成初始种群

a)从初始中群中选取2个具有最优染色体(最有排序方案)的个体作为临时个体(父代);

b)如果此2个体中有一个个体通过解码操作能够实现最优排序(即使总时间为75周期),那么结束此算法,得到最优解;

c)对2个临时个体以一定方式(循环交叉)执行染色体交叉变换和变异选择(小概率,互换操作),产生2个新的个体;

d)对父代和子代共4个个体进行选择,从中选出最佳的2个个体,做为下一代的父代;

e)重复执行第二步(b)操作;

f)如果执行完M步后仍然未得出答案75,那么将目前的最优解作为本算法的最优解答案。

1.编码和解码(同上)

2.交叉变换(crossover)

对2个父代临时个体进行染色体交叉变换,采用循环交叉方法(CyclecrossoverCX),如父代染色体为:

X:

[926473581]和Y:

[345816729],如果随机选到第二位开始交叉,那么X的2对应Y的4,X的4对应Y的8,X的8对应Y的2,这样就确定了以上为不变的染色体,其余位置的染色体互换位置,最后得到:

[325416789],:

[946873521],实现交叉变换。

3.变异选择(mutation)

采用互换操作(SWAP),,即随机交换染色体中两不同基因的位置。

如上面的染色体为:

:

[325416789]。

随机产生变换位置号,如产生随机数3和5,那么交换数字后得到染色体:

[321456789],变异概率取0.1。

4.选择操作(selection)

对父代2个体f1,f2和子代2个体f3,f4进行选择,通过编码操作确定具有最优解的2个个体,成为新一代f1和f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