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367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docx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

克难攻艰开拓创新

努力实现全市墙改节能工作的新跨越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武汉市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湖北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与墙材改革工作目标和省市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工作部署,以发展绿色建筑和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城市示范为重点,全面实施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及验收阶段标准执行率均达到100%,新型墙材应用率100%,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取得重大进展。

(一)精心组织、开拓进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全市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项目5321个,建筑面积4468.35万㎡;竣工验收并办理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备案项目1285个,建筑面积1247.72万㎡,在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100%。

2、获得住建部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项目16个,共计184.2万㎡;另有8个项目,合计101.4万㎡已列为我市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创建项目,两项合计285.6万㎡。

3、“禁实”、“禁粘”未出现反弹现象,全市在建工程办理墙体材料验收项目1534个,建筑面积1480.3万㎡,新型墙材推广应用率达100%。

4、全市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60个,建筑面积315万㎡,折合应用面积175万㎡。

5、确定9个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共计16.69万㎡。

6、今年对原有的8栋公共建筑进行了升级改造,确定15栋公共建筑纳入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合计为23栋。

7、全市实际新增建筑节能量26万吨标煤。

(二)落实责任、创新驱动,宣传工作更加深入

1、确定目标,狠抓落实。

年初,按照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任务,市政府将部分目标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城建委将具体目标分解到区,列入全市工程建设管理目标,并与各区签署目标责任状。

6月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2】35号)对武汉市建筑节能目标任务进行了调整,市节能办及时下发了《关于调整2012年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武墙改办字〔2012〕15号),将目标分解到各区,并与各区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和主管人员一起共同分析完成目标任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有针对性地研究落实对策和具体措施,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奠定了基础。

2、加强宣传,注重培训。

组织召开了全市建筑节能与墙材改革工作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围绕工作目标,组织专家宣讲了十二五规划、目标考核办法和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法规。

利用《武汉墙改节能》杂志、“武汉建设”、“武汉墙改节能”网站及武汉晚报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相关内容。

6月份,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武汉市建筑节能宣传周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新技术、新工艺,并组织开展了户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2000册,悬挂宣传横幅3000余条,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800人次,组织600多人现场观摩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同时,市区共同组织举办了《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的培训班,全市相关管理部门、新墙材生产企业、建设各方主体等120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培训。

另外,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建设高质量的绿色建筑的总体思路,分别在汉阳区、黄陂区召开了武汉朗诗绿色街区、巢上城绿色建筑现场观摩会,社会各界1500多人到会,通过现场观摩、现场解答、现场体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了建设各方主体对发展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

(三)依法行政,强化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以市委、市政府治理软环境,优化行政管理办事流程为契机,依据相关法规,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全市建筑节能监管部门和建设各方主体的职能职责,重新规范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减免和返退、墙体验收、新型墙体材料及建筑节能产品备案和建筑节能分部竣工验收备案程序等办事流程。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应用专项监督检查,在各区自查基础上,共抽查45个项目,其中居住建筑项目30个,公共建筑项目15个,下发执法建议书7份,并将检查情况向全市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通报。

(四)积极引导,发展绿色建筑

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全市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相互支持,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绿色建筑目标任务。

绿色建筑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标识认证项目增多,其中武汉光谷艺术展示中心、武汉社会福利大楼获三星级设计标识,武汉沿海赛洛城五期会所、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汉口客服中心获二星级设计标识,五里锦绣、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航天首府获一星级设计标识;二是公共建筑申报项目星级较高。

武汉市民之家、王家墩商务区“武汉中心”、武汉市国际博览中心会展中心等项目已申报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三是集中示范区建设绿色建筑力度加大。

花山生态新城、武汉新区低碳生态园、武汉未来科技城、光谷伊托邦绿色小城镇以及王家墩商务区等示范区项目正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紧张施工。

其中花山生态新城被国家住建部列入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区;四是绿建标识工程类别有新突破。

武汉建设大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获三星标识;湖北中烟集团的工业园已申报三星级工业建筑;万达菱角湖项目获绿色建筑运营一星标识。

(五)严密组织,扎实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

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批准武汉市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城市,确定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576万㎡。

我市确定了100个项目共计825万㎡,应用面积619万㎡。

截止12月,已完成了60个项目的能效测评工作,全部完成具备测评条件示范项目的测评工作;测评项目中已验收40个,建筑面积237万m2,其余项目测评一批验收一批。

同时,2012年全市新增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60个,建筑面积315万㎡,折合应用面积175万㎡。

(六)不断创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入实施阶段

2011年底,武汉市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正式签约。

项目内容包括对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办公楼、市图书馆等18处公建进行节能改造,总投资2亿元,其中利用法开署贷款2000万欧元,有规模、有计划地对既有办公建筑开展节能改造的工作开始起步。

4月份,成立了武汉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家组,完成了总体技术支持单位招标,完善了《法开署贷款武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操作手册》。

市城建委等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确定了第一批法开署贷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同时,我市加快了能耗监管平台建设进行升级改造。

一是加大了对青山区政府办公大楼、武昌区政府办公大楼、青少年宫艺术综合楼、武汉市勘察设计大厦、武汉建设大厦等9栋公共建筑能源管理工作站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借武汉市城建委搬迁及武汉建设大厦打造绿色展厅之机,将“武汉城市圈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搬迁至武汉建设大厦,并对能耗监管平台建设进行了全面升级,扩容至能实时监测500栋公共建筑的负载能力,应用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确定了23栋建筑列入监管系统建设。

(七)加快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

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建科[2012]16号)精神,确保本市民用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质量及防火安全,出台了《武汉市民用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质量管理规定》(武城建规〔2012〕253号)。

今年,按照《湖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认定证》规定要求,认真组织初审和申报,有16家新墙材企业获得湖北省新墙材产品认定证书;加大了对全市建筑工程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材料检测能力建设和抽查,共投资82.7万元更新、补充了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项目检测设备,不定期地对建筑工地使用产品进行抽查,门窗类检测项目808组、管材类检测项目379组、保温材料类检测项目2318组、保温系统类198组(含现场试验);进一步加强了墙体材料使用验收工作。

目前,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发展到184家,生产能力达76.76亿标砖。

受理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化学建材产品和技术备案企业240家,其中228家取得备案证,12家企业因产品质量、生产规模等原因未予备案。

(八)结合实际,开展科研项目攻关

由市城建委主办的《武汉市发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标准体系、管理制度及政策研究》、《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材料集成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等科技项目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工程技术规程》修编通过了省质监局、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水平,为我市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建建筑节能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核心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确定了“湖北省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5%节能标准)”、“武汉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等编制与相关科技研究及应用工作。

二、2013年重点工作

2013年,全市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工作将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十二五”工作目标,强化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全面执行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能耗监管平台建设,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建筑节能与墙材改革工作新局面,为武汉市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工作目标

1、新建建筑设计与施工阶段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全市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新建绿色建筑220万㎡;

3、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360万㎡;

4、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3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3万平方米;

5、完成能耗监测建筑20栋;

6、新增建筑节能量26万吨标煤。

(二)主要工作任务措施

1、进一步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的建筑节能、低碳意识和责任感。

扎实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墙改与节能》杂志和武汉墙改节能网站,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全市工作动态。

适时在《长江日报》等相关媒体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新技术、新工艺;组织开展建筑节能宣传周活动;组织编印武汉市可再生能源及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画册、武汉建设大厦绿色技术画册。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总结部署年度工作,组织进行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及新知识学习培训,并对图审、监理人员开展专项培训;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全市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网上受理和信息收集及填报软件系统;组织召开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现场观摩会2-3次,举办“武汉市发展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论坛”。

3、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工作力度,完善管理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结合省建筑节能与墙材改革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研究制定我市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分解到各区,并组织实施检查和考核;根据《湖北省财政厅、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退付工作的通知》(鄂财综规【2012】1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武汉市墙改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实施办法;加大全市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工作巡查、抽查力度和对违反节能标准的处罚力度。

4、进一步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从创建示范向星级标识转变。

协助指导推进武汉未来科技城、武汉花山生态城、武汉四新生态城、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和光谷依托邦等绿色小城镇建设;完成对《武汉市绿色建筑试行管理办法》修改,出台《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加强绿色建筑项目的跟踪管理,建立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监管体系,推进绿色建筑评价与标识工作,鼓励和扶持有能力的技术咨询机构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定咨询工作。

5、加强新型墙材及建筑节能产品质量管理,提高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产品质量。

出台《武汉市绿色建筑材料评价技术规定》,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推广加气混凝土自保温技术及符合建筑节能质量安全要求的各种新型保温体系,研究制定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目录,通过扶持一批、调整一批、淘汰一批,促进新型墙材企业产量上规模、质量上档次;拟对墙体材料开展标识工作,扎实做好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初审工作;巩固“禁粘”成果,开展1-2次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质量检查和抽查。

6、进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长远发展途径。

完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项目验收的工作和资料汇总归档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要求18层以下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的新建及部分建筑必须统一设计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督导各区做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

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工作。

7、研究建立适合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途径,力争在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上有所突破。

组织相关人员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先进城市调研;召开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研究制定《武汉市“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8、进一步加大武汉市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的建设工作。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市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出20栋样本建筑作为能耗监测对象,纳入市级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对样本建筑的电、燃气、水等分类能耗安装分项计量装置,实行动态监测,并实现建筑能耗数据无线上传。

9、加大科研工作力度,为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完成武汉市建设科研项目《武汉市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研究》以及《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武汉市蒸压加气混凝土产业发展研究》、《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武汉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基于能效评价的地源热泵系统共性复杂技术问题及监管体系研究》、《武汉市浅层地温能建筑应有资源分区与评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数据监控平台》等科研课题;启动《湖北省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武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与集成示范》、《基于后评价的武汉市绿色建筑的研究》科研项目。

10、加强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建设。

督促做好日常建筑节能材料的检测工作,继续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现场测评分析、评价工作,指导开展绿色建筑咨询、固定资产能评和绿色建筑评价、能效测评、能源审计及其它建筑节能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好协会和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技术,搭建专家与企业的互动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培训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