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978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5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docx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0813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修建性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0年8月13日

 

各专业主要负责人

规划:

主要设计人员:

电气:

主要设计人员:

给排水:

主要设计人员:

暖通:

主要设计人员:

 

设计说明篇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现状条件分析

第二章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第三章用地布局

第四章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第五章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第六章各项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

第七章竖向规划

第八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九章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图纸篇:

(修建性详细规划)

建规-00:

电规-01:

电气规划总平面图

建规-01:

电规-02:

开闭所高压配电系统图

建规-03:

电规-03:

综合布线拓朴图

建规-04:

水规-01:

给水规划平面图

建规-05:

水规-02:

排水规划平面图

建规-06:

水规-03:

综合管线规划图

建规-07:

暖规-01:

供热规划平面图

建规-08:

建规-09:

建规-10:

图纸篇:

(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

 

说明篇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现状条件分析

1.1.项目背景:

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名城,广东省东莞市对职业技能人才一直存在大量的缺口。

随着东莞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需要大批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较高技能的技师技工的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工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进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职业技能人才支撑,东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东莞职教城的设想。

以东莞职教城为核心,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引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补充,着力打造有东莞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贯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全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网络,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1.2.工程概况

1.2.1项目名称:

东莞职教城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总体规划

1.2.2建设规划:

新校区占地约27.01公顷(405.1亩,最终用地面积以正式核发的用地文件为准),设计规划大专生3500人,中专生3500人。

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64848平方米。

1.2.3设计内容:

新校区总体规划,道路规划,综合管线规划,竖向规划,绿化景观等。

1.3.设计依据

1、高等职业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2、广东省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3、东莞市职教城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东莞市横沥镇总体规划(2007-2020)》

5.《东莞市生态园总体规划(2007-2020)》

6.《东莞市职教城规划前期研究和地块包装》

7.《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8.国家及地方相关的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1.4.规划设计条件分析

1.4.1位置和范围:

东莞职教城位于东莞市横沥镇(东莞生态园旁),由东莞理工学校职教城新校区、东莞市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职教城校区)、东莞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东莞职教城共享区组成。

东莞理工学校职教城新校区项目选址在东莞职教城的东侧。

内容包括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体育运动区等,共计用地约27.01公顷。

1.4.2用地周边道路交通条件:

东莞理工学校职教城新校区项目选址在东莞职教城的东侧。

基地北侧为已建成的东部快速干线,可连通莞谢路、规划中的环莞快速路、莞从(东莞至广州从化)高速路等快速连接东莞市区及广州市等地;基地东、南侧的横沥镇环市北路、水边路与骏马路等横沥镇骨干道路,能快速连通生态园、石排与企石等地,交通十分便捷。

未来主要通过东部快速路石排立交转环市北路或东部快速路横沥立交转水边路进入职教城。

1.4.4用地内现状情况

现状基地原为水塘和农田,地形平坦、低洼,主要标高在2.0~3.5米之间(85高程,下同)。

经过初次填土,地块标高填至6米左右。

1.4.5自然条件

横沥镇位于东经113°55'至114°10',北纬23°至23°4'之间。

属台丘平原埔田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为丘陵台地区,中南部为连片的平原埔地。

横沥镇属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

年均气温22℃。

河流主要有寒溪河和东引河。

1.4.6市政条件

本项目拟建场址周边的骨干道路及管网齐备,市政设施齐全。

用地红线与东引河堤边有东莞市水库联网工程的干管(宽14米,可覆土)以及规划排水明渠(宽10米)通过。

(1)给水工程

现状沿水边路东侧敷设有DN400供水管,沿北环路敷设有DN1000供水管,为本项目供水提供了便利条件。

规划拟沿禾田路、职教城路、学院东路敷设给水管。

(2)雨水工程

本项目雨水排水目前通过现状排水渠收集后,经现状排涝站提升进入东引运河。

东引运河东侧地块已经新建有水边排涝站,东引运河西侧现状有新四排涝站(也叫小坑尾排涝站);规划拟扩建新四排涝站。

(3)污水工程

现状沿水边路敷设有截污主干管,管径为D900;沿东引运河西岸敷设有截污主干管,管径为D1000。

规划拟沿禾田路、职教城路、学院东路敷设污水管。

(4)供电工程

在规划区外西南角,现有一座110kV河畔变电站,近期为本项目提供10kV电源,远期再由规划的110kV水边变电站(在规划区外东侧)提供环网电源。

现状穿越规划区南部的一回110kV架空线路,规划远期予以拆除,迁改路径为环市北路、水边路,沿道路的中间绿化带敷设。

规划区的10/0.4kV变配电所采用环网供电,开环运行。

10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均采用铜芯电缆,在电力管沟内敷设。

(5)通信工程

环市北路已敷设有镇级的通信管道,可为本区接入横沥镇通信系统提供接口。

规划区内以附建式用户端光纤机房和附建式光节点为电信和有线电视接入相应的系统,不设独立占地的机房;拟建2个附建式邮政营业网点(每个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

在地块开发建设时,应预留各通信系统接入设备房(附建,分别设置,每个建筑面积为30~50平方米)。

(6)燃气工程

本项目近期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中远期使用管道天然气。

规划拟沿禾田路、职教城路、水边路、学院东路敷设天然气管。

 

第二章规划原则与总体构思

2.1.规划原则

新校园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建设目标、功能、用途,基地地形环境及当地有关部门所提的建设要求和标准等因素,结合“城”的概念和岭南水乡特色,体现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地域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原则。

2.1.1现代化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的变化。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将是:

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职能多样化、教育结构多样化。

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

这一趋势是本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多学科的综合。

因而校园设计将有必要加强教学实训中心区的集中布局,改善各系封闭独立的布置,以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并以个体独立,大体集中的布局模式达到高效、便捷的智能型教学环境。

2.1.2网络化

●立足于世界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方法,使科技网络在校区普及与接轨。

●以信息时代特征为指导,反映信息教育和教学智能化的特点,改善各系独立封闭的布置,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科研教学环境。

体现学科空间密切联系与交融。

●在规划布局、外部空间上均体现网络化的特点,营造流通、交流、接触方便的交往空间,体现职业学校多学科并存和包容性强的特点。

2.1.3园林化

●以园为核心,形成组团绕园而生,校园因园而活的规划特色,营造校园治学氛围和文化环境。

●以外部空间的城市设计为核心,营造规划、园林、景观、建筑单体一体化的整体校园人居环境。

2.1.4地域化

●通过营造多层次的园林,延续并弘扬传统园林的空间神韵与精萃,从而突出地域文化,形成与众不同的校园风格。

●通过对场地内水面合理规划控制,创造具有岭南水乡韵味的特色校园空间,延续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质文脉。

2.1.5生态化

●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结合地域、地区特点,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态校园环境。

●体现科技与人文,人工与自然的交流、融合与共生。

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

2.1.6可持续化

●以生态化的校园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主题,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生态,采用生态技术。

●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做到近远期结合,而且注重节约用地,给远期发展留有余地,实现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学校作为百年大计的动态发展过程,留有一定比例的远期用地,并可依照原有构图制约而保持整体统一。

 

2.2.总体构思

新校区的规划立意要新,起点要高,要具有超前意识,留有发展余地,通过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体现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使用功能合理明确,各项公用和服务设施力求齐全,以适应人们在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的需要,使校园规划更具有科学和文化氛围,以高起点建设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学校园。

2.2.1以城为名的校园特色

东莞职教城以城为名,引入城市中的核心、内环、外环等元素加强四个地块的整体性。

在规划上设立核心绿化广场作为城市中心,绿色核心在中心区域凝聚起各个地块,增加了空间向心力。

同时,作为校园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各地块的实训、教学、行政等功能建筑构成了城的内环区域,日常教学生产管理等在内环进行。

城市外环由生活区、体育区组成,内外环之间一水相隔,暗示了内外环之间的空间转化,也促成内外环之间的景观共享。

通过广场、环的概念,整合了各个地块,体现了城市应有的整体感。

东莞理工学校在体现城的概念的基础上,同样营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空间。

位于内环与外环之间的水空间作为理工学校的核心空间,使校园空间具有明显的中心感,起到聚合校园空间的作用。

同时,该核心空间亦是全校共享的开放公共活动空间,与教学楼、实训楼、宿舍等围合而成的半公共交往空间及私密性空间相互作用,强化其作为校园焦点的作用。

轴线也是城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

通过轴线把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和体育运动区串联起来,形成空间的起承转合,使校园的空间组织具有连续性和丰富的层次性。

2.2.2以水为趣的校园特色

结合基地标高,再现原有水环境,围绕水体布局亲水的公共开敞空间体系,自成体系的滨水景观轴成为整个校园的生态依托和特色骨架。

通过营造建筑与水体的亲切关系,河道与步行道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生生相息,形成颇具水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创造优美的学习、实践和生活环境,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

2.2.3以人为本的校园特色

从师生校园活动行为出发,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职教城内,各个地块之间通过步行广场连接,均可以方便进入到城市共享中心,也方便校园之间的联系沟通。

在东莞理工学校内,希望以步行空间作为空间的基本骨架,建立以人的交往为目的,人的活动尺度为准绳的空间组织方式。

不仅塑造出舒适的校园步行环境,同时也为师生提供学习和充分交流的场所,创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通过建立步行尺度,将各个功能空间形成各自独立的邻里单元。

各个邻里单元保持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邻里单位里形成相对完善的功能组团。

邻里单元有利于形成亲切的人文尺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熟悉、交流,增加同心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空间设计中包含从公共性到私密性不同层次的完整空间系列,通过诠释这种层级的各种手法,标示场所的归属感和参与感的相关特征。

从群体外部空间到单体内、外部空间的过渡,提供多层次人与自然融合的交往空间,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多层次的交往,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用地布局

3.1.用地布局原则

1.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足教学与生活要求,留有一定发展余地。

2.基地与外界、基地内部保持良好的交通和运输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符合人流与车流的要求,各运动流线保持顺畅、短捷。

3.2.总平面布局

根据学校特点,遵照有关布置原则,结合地块特征进行校区总平面布置。

基地呈长方形,为体现“城”的概念,在基地西南侧靠近东引河和职教城路开辟一片绿地,与其他三块基地共同形成职教城的绿化核心。

为再现基地内部的水环境,在校园规划出生态共享区,包括在核心空间开挖出的生态河道和沿水规划一河两街的校园园林景观带。

围绕中心景观带分别有校前行政区、教学区、实训区和生活区,形成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校园空间。

基地北侧为体育运动区,减少东部快速路对基地的噪声影响。

从校园的南面入口到北面形成了一组收放自如空间序列:

南主入口—校前广场—公共教学区滨水广场—中心生态河—沿河步道-教学楼(制高点)-主体育场。

在规划结构上,前广场起到一个空间轴线起点作用,通过沿纵向延伸的校前广场,穿过架空的门框式构架,到达公共教学区滨水广场,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欲扬先抑的空间效果。

起承接作用的沿河步道通往教学楼,教学楼前的校园中心塔成为制高点,为景观视线创造良好条件。

轴线终点的体育场,临近东部快速路,形成缓冲,减少噪音对校园的干扰。

3.3.功能布局

新校园大致分为五大功能区:

分别为校前行政区、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

3.3.1校前行政区

校前行政区包括行政办公楼、入口广场和职教城共享绿化核心。

行政楼南侧为职教城共享的绿化核心,既创造出良好的景观视线,同时形成校前区沿纵深方向的空间序列。

行政区成为进入校园中心区的空间序幕。

3.3.2.教学区

教学区位于校园轴线西侧,西临东引河,五栋教学楼沿南往北排列,形成空间序列,同时丰富了东引河的景观立面。

3.3.3.实训区

实训区布置在地块东南侧,校前广场东侧。

临近职教城路入口的区位布置,有利于展示职业教育特色。

实训区由五个学院共同组成,根据各学院实训间的特点分层布置,因此围合出一个中心庭院,成为重要的交往空间。

3.3.4.生活区

生活区位于校园轴线东侧及教学区北侧,包括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活动中心和后勤服务。

学生宿舍紧邻校园景观带,视线良好。

学生宿舍由四组宿舍楼又南向北沿纵深有序排列。

形成与教学中心区对比鲜明的,尺度宜人,氛围亲切的生活空间。

食堂布置在生活区的东南侧和北侧,均位于连接宿舍区和教学实训区的节点上,十分方便。

活动中心紧邻校园景观带,处于校园核心位置,不仅成为校园景观的活跃元素,而且利于丰富师生之间的交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5.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位于校园北侧,校园主轴线尽端,紧邻校园西侧次入口和生活区,方便对外接待比赛及对内使用。

其中包括有风雨操场、带看台的标准田径场和运动场地,部分运动场地结合在生活区布置,方便师生平时使用。

另外,由于其临近东部快速路,形成缓冲,减少噪音对校园的干扰。

 

第四章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4.1.空间组织

在校园总体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每组建筑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完成从室内空间到公共活动空间的过渡,为全校题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

(1)层次分明

以中央生态河道及主入口中轴线为主导,形成第一层次公共交往空间,并从中生出教学区各建筑组团围合的第二层次园林空间,然后再生出第三层次建筑物内部的私密庭园空间,从而形成树干式的丰富多变而又井然有序的校园交往空间体系。

(2)空间序列

主入口中轴线序列为:

南主入口—校前广场—公共教学区滨水广场—中心生态河道—沿河步道-教学楼(制高点)-主体育场。

(3)多样复合

A.尺度与氛围的对比——主入口段轴线形式规整,大气磅薄,体现学府应有的形象以及学术范畴的理性与秩序。

中央水轴长廊河道,营造浓郁的水乡氛围,形成线性的交往空间。

建筑物之间的休息庭园则小桥流水,绿树红花,尺度亲切宜人。

B.开合收放——通过建筑,绿化与水面的不同规划安排、围合及线性联系轴对不同区域的穿越,塑造变化多端的空间。

4.2.景观特色

景观的营造和传统岭南园林的设计是本次景观规划的主线。

4.2.1.岭南水乡氛围的营造:

尊重场地原有湿地资源,在中心区域设置水体河道,形成贯穿校园轴线的滨水景观带。

使各功能区都具有同景观带的接触面,丰富各功能区的景观视线。

沿水规划一河两街的校园滨水步道,注重步道与景观带的结合,着重设计沿线景观,使其成为一系列交往空间的连续。

对河道湖面与建筑、道路及绿地交界处作一定的亲水空间处理,如平台、水榭、满足人的亲水性,提供更多有趣味的交往空间。

4.2.2.多层次的园林空间

通过多层次空间的形成,力求创造中国园林的意境及景观。

借鉴传统园林的空间尺度处理手法,以小尺度的院落构成园林空间,在教学楼、实训楼、宿舍等组团采取富有园林意味的小尺度空间。

借鉴传统园林对景、空间渗透的处理手法,使滨水绿化带与建筑庭院相渗透而成曲折幽静、具有围合感的园林空间。

借鉴传统园林多层次观景空间的处理手法,通过建筑外廊、观景平台、庭院、滨水步道等一系列交往空间的营造。

构建多层次的园林景观共享空间。

第一层次园林空间:

包括中央生态河道、主轴线广场系列及带状绿化公园,为师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休憩交往场所。

第二层次园林空间:

教学楼、实训楼、宿舍等三两组团,形成半开放的园林中心,使沿河绿化与建筑庭院相渗透而成曲折幽静、围合感较强的园林空间。

为学院教学、实训实践提供清静,幽雅而富于生趣的理想环境。

第三层次园林空产:

建筑内部的园林:

中庭、天井、空中花园等均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

 

第五章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5.1.道路系统规划

原则:

体现校园“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设计原则,使校园更具人性化。

校园以一条主环路为主干道,包围资源共享区、教学区、实训区和生活区,校园的次干道级多在生活区及体育运动区。

在校园南侧设置主入口,联系职教城路,在校园西侧设次入口。

车行――车行体系在规划设计中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沿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设置了完整的车行主环路。

校园内道路进行分级规划:

主环路道路控制线为11米,采用8米宽路面,每侧4米宽车行道,人行道为1.5米宽。

两侧均设绿化和乔木,使之形成林荫大道,以屏闭汽车噪声减少废气污染。

实训楼、教学楼、食堂一侧均与主环路相连,便于材料以及产品的出入。

次干道采用4米宽路,只在道路两侧设行道树。

道路高效快捷的联系各区,避免机动车对各区的步行系统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步行――在校园的主环路以内校园的步行广场以行人为主,步行广场与河道之间相互动,营造舒适的步行环境,必要时贵宾与消防车可通行。

其余的行人小路则自然地与庭院道路结合起来,形成贯穿教学区、实训区和生活区的步行区域,最大程度上实现人车分流。

内部步道系统组成完整的步道网络。

只在紧急情况下允许消防车通行。

停车场――校园内机动车采用主要集中与部分分散相结合的停车方式。

在校园东北侧风雨操场首层设置集中的架空层停车场,停车位约250个。

在教学区、实训区和生活区的主环路外侧设置路边停车位约119个,减少对校园景观和步行环境的影响,以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5.2.绿地系统规划

整个新校区按花园式、生态型校园进行建设,以校前广场、绿化休闲区—河道水线、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为主体,并通过其它道路绿化,将各建筑组群的庭院绿化联为一体,创造独特的绿化开敞空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区沿东引河两侧为城市退缩用地,成为绿化隔离带,既展示校园风貌又削弱城市对校园的噪音影响。

校园内适当安排小池塘和绿地,利用各种植物组成多种图案,采用园林手法设计亭、阁、雕塑、小品、喷泉等。

此外,在各建筑物周围、公共绿地及路旁、河边,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进行绿化设计,栽植常绿灌木或种植花圃及草坪,道路两旁设置路灯、座凳。

 

第六章各项专业工程规划

及管网综合设计说明

 

6.1电气

6.1.1电力工程

6.1.11

6.1.1.2工程概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校区位于北京市高教园区西南角,规划总用地97.4公顷,东西宽约970米、南北长约930米,校区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分二期建设。

本工程总用电负荷预测为36031KW,计算负荷19294KVA,综合需要系数为0.44,变压器总安装容量28130KVA。

其中一期用电负荷预测为19986KW,计算负荷为11237KVA。

6.1.1.3规划原则和设计要求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根据本工程用电特点,因地制宜地搞好校园配电系统的规划,确保校区供配电网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变配电房的选址按照接近负荷中心,供电半径在250米之内,进出线方便的原则进行布置,降低电能损耗,节约有色金属,减少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

(3)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定性、定量地预测出合理的用电负荷。

(4)合理布局、成环成网,减少迂回和交错,系统设置满足分期实施、逐步发展,远近结合,灵活多变的要求。

6.1.14负荷计算

(1)按照校区总体规划的布局,结合建筑单体面积和功能要求,估算出各类负荷的大小,用需用系数法计算出计算负荷的大小作为选择变压器的依据,同时也考虑到一些不定因素和今后发展需要,留有一定的裕量,以满足校区近远期用电的需求。

(2)新校区用电负荷预测详见表一,新校区变电所位置及编号详见

表二。

6.1.1.5供配电设计

(1)负荷等级:

本工程用电为二级负荷。

(2)电压等级:

为了减少电压层次,根据我国现行的电压标准,校区按二个电压层次考虑,高压为10KV,低压为0.4KV/0.23KV。

(3)供电电源:

10KN电源总进线为二路。

电源线路拟从沙河中路,高教园南一街引入。

(4)变电所位置及主容量的确定:

根据新校区用电负荷的预测和分布情况,考虑到供电半径、运输方便等因素,合理地进行10KV变电所的配置,全校区拟设置10KV/0.4KV变电所17个。

变电所单台变压器最大容量不超过1250KVA,变压器选用结线组别为D.Yn11的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荷率控制在70~85%之间。

6.1.1.6主结线方式

(1)10KV配电网架结线方式:

本工程设一10KV中心开闭所,为整个新校区供电。

开闭所为二路进线,单母线分段,互为100%备用,开闭所两段母线各出线回路供下属各变电所,形成环路,每个环路的承载负荷一般为5000KVA~6000KVA左右。

每一环路的供电范围见表三。

正常情况下开环运行,故障时通过配电自动化装置自动切换负荷,迅速恢复供电。

(2)开闭所按无人值班及逐步实现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的要求设计。

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所选设备均应具备智能接口,开关设备须配置直流电动操作机构和可靠的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除了为10KV开关设备提供直流电源外,还为以后配网自动化装置FTU提供系统工作电源。

(3)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采用变配电房为中心的放射结构,低压不成网。

变电房一般采用两台变压器组成一对,中间设低压母联,分列运行互为备用。

(4)各变配电所的低压出线采用放射与树干相结合的方式,凡树干供电的场所应设置电缆分线箱。

对于大中型建筑,其照明、空调或动力负荷较大,可以分别采用放射式,便于计量和维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