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992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docx

书记在长三角学习务虚会上的发言

窗体顶端  

继续保持创业型城市快速发展的领先优势  ——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支撑带动海西建设"务虚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务虚是为了更好地务实。

两天来,大家结合外出学习考察的所思所想所悟,围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支撑带动海西建设”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学习考察的成果,达到了集思广益、统一思路、深化认识、识势谋局的目的。

请大家把会上的一些新思路、好想法带回去认真梳理,结合实际好好消化,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下面,我结合“长三角”之行,谈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在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中参考。

    一、“长三角”的印象与启发    这次“长三角”之行,先后考察了十个城市。

应当说,沪、江、浙三省市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各领风骚,上海的大气势、江苏的大手笔、浙江的大开发,所到之处,我们深深地被这些地区思想解放的力度所钦佩、发展改革的气息所熏陶、昂扬向上的气势所震撼。

考察归来,我们形成了考察报告在会上印发。

总的感觉,沪、江、浙三地,发展劲头足、产业规模大、企业实力强、开放活力足、城乡面貌新,始终保持着一种强劲的持续发展态势,那种气势、冲势、强势特别让人振奋、惊叹、服气。

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点:

    一是发展劲头足,态势逼人。

沪、江、浙三地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县市之间拼第一、争老大的胆略和气魄,确实让人从心底感到一种时不我待的冲动。

苏州经济能够实现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五个下属县级市的支撑,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和吴江全部进入全国十强县之列。

这次考察的张家港、常熟、吴江三市,2019年GDP分别达到841亿元、809亿元和501亿元,比增18.5%、18.5%和24.3%,人均GDP分别达到9.6万元、7.7万元、6.5万元,均超过上海的人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分别达136.9亿元、101.7亿元和61亿元,绝对值一年纯增20亿左右,经济发展呈现出倍增式、跨越式的惊人态势;还有江阴、绍兴、义乌、德清等地,也分别位列全国百强县的第4、10、12和39位,其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产业规模大,优势提升。

这次考察,我们重点关注了这些地区如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

各地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寻求市场与本地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通过产业区域化布局和企业集群式发展,有效整合生产要素,形成了优势十分明显的产业集群。

吴江市以丝绸纺织为第一产业板块,同步做大了电子信息、电缆光缆等产业,去年三个支柱产业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414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80%。

苏州工业园区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

义乌市以市场建设带动制造业发展,培育出16大优势产业,其中饰品产量占全国65%、袜业占35%、拉链占30%。

绍兴县纺织产业总量占到了全国的4.2%,纺织面料出口占全国近20%,形成了从前道PTA到织造再到服装的完整产业链。

    三是企业实力强,长势看好。

此行所参观的企业中,无论是美特斯邦威、波斯登、梦娜袜业等纺织服装业,还是高创电子、和利时自动化等高新产业,抑或是沙钢集团这样的重工业、娃哈哈这样的食品业,无一不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其投资规模大、发展来势好、带动能力强,对行业发展和当地经济都是一大促进。

如沙钢集团年销售收入近600亿元、出口创汇8亿美元;美特斯邦威致力文化经营,品牌运作日臻成熟;波斯登服装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梦娜、浪莎、芬莉等3家企业几乎撑起了义乌袜业的半壁江山;娃哈哈集团与世界500强达能集团合作不合品牌,引资壮大自己,走出了一条借梯登高、打造民族品牌之路。

这些企业的理性经营、科学管理、发展壮大,都是晋江企业学习借鉴的典范。

    四是开放活力足,蓄势待发。

从苏州到杭州,从江苏的张家港、常熟、吴江到浙江的绍兴、义乌、德清,我们所到之处,他们都把开发区建设作为助推经济腾飞的第一平台,牢牢抓在手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是迎难而上,只为成功想办法。

他们一致认为,没有开发区就没有要素集聚,就没有现在的开放活力。

令苏州工业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津津乐道和自豪的是一串闪光的数字。

苏州工业园设立12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40%,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26%左右的注册外资、实际到资和30%的进出口总额,同时能耗、水耗达到国内领先、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10.6亿元、工业总产值50.6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亿元,到2019年,开发区的GDP将达42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019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到75%。

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已进驻物流企业70家,总投资超40亿元,未来3-5年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五是城乡面貌新,气势如虹。

江浙沪各地都十分注重城市的规划建设。

他们认为,最大限度地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然会带动城市各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在上海,考察团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和陆家嘴城市建设,体验到了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感受到了都市的神韵和现代的气息。

随后每到一处,我们都极其留心考察当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各地纷纷斥巨资加强城乡建设,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生态环境。

苏州的“工业与园林”奇妙结合、常熟的把山搬进城、张家港的大手笔建设生态园、吴江的江南园林水乡、江阴的“华西村”模式、义乌的城乡一体化、德清的省级示范新农村等等,无不深受震撼。

单看义乌,这些年每年投入上百亿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以国际商贸城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绣湖广场及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和全长18.8公里的江滨绿廊等一大批城市标志性建筑,建成区面积以每年5-7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目前全市建成区已达6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超过60%。

在华西村,你感受不到农村的气息,家家住别墅、套房,户户有轿车,同时,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创设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华西村模式”。

    可以说,“长三角”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好机会,是一个反思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谋划工作重点、攻克努力方向的好过程。

给我们感受颇深、启发也很大。

    ——长三角的发展告诉我们,创新思路才有发展出路。

浦东陆家嘴功能区立足区位优势,创造性地提出把楼宇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大力推动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创造了每幢商业和办公楼产出1.2亿元税收的奇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和杭州,虽为旅游城市,但是他们把开发区作为一个新的城市来规划,工业增长的势头十分强劲。

现在苏州工业园的经济总量相当于10年前苏州全市水平,等于十年再造一个新苏州。

杭州经济开发区也提出“十年建区、十年造城”计划,一座崭新的下沙新城展现在我们面前。

实践证明,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创新才有更大的发展。

    ——长三角的发展告诉我们,科学发展才能率先发展。

考察期间,通过当地报纸了解到,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指出,当前苏南有5个突出现象令人瞩目:

一是全国百强县最集中,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小,三是生态重建成效显著,四是社会治安百姓满意,五是科教优先创造了人才竞争力。

这些新现象表明,苏南的发展,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是既好又快,说明快速度也可以有好质量,工业化也可以有好生态,加快城市化可以有城乡统筹,率先发展可以和科学发展相统一。

新苏南模式的本质内涵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下的率先发展,突出特点是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

晋江要在海西建设中率先发展,长三角给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变成晋江大地上的群众性实践。

    ——长三角的发展告诉我们,统筹资源才能统筹发展。

长三角在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耕地面积少的情况下,能动地运用政策,一边征用农民土地满足发展需要,一边政府经营土地实现收益。

他们征用耕地的补偿额度在每亩3万元左右,与我们相差无几,但他们运用土地收储手段,每亩土地收益达到了200-500万元。

如此大手笔运作,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

再如,苏州工业园积极探索“清淤、治水、取土、扩地”的土地综合开发模式,推广“零土地”招商,鼓励各类建筑向高层发展,多年来节约土地近2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17亿美元,园区呈现出经济快增长、能耗下降,利用外资增多、工业用地下降的“两增两降”良好态势。

晋江同样面临人多地少的窘境,今后要推动发展,同样只能向空间要土地、向管理要土地、向集约要土地,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开发、高效利用。

    ——长三角的发展告诉我们,更加有为才能真正有位。

在长三角的吴江东方丝绸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柯桥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等,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们也以越来越细化的分工、越来越专业的服务吸引着全国各地客商和资本进入,成为全国著名集散地。

这些专业市场之所以领先全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当地政府的正确决策、高效运作和强力扶持作后盾。

特别是义乌这个地方,二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换了六七届,“以商兴市”的发展战略却从来没有变过,他们最大的成功,就是坚定不移地将小商品买卖这种“拨浪鼓文化”发扬光大,进而使义乌从昔日的一座普通小城,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城。

都说有为才有位,我看,经济环境的营造才是政府最该“有所为”的。

    二、对比“长三角”的差距与反思    漫步长三角,一步一个惊叹号。

特别是和晋江的实际一对照,更是使我们如坐针毡。

现在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这务必引起我们的正视与反思。

    一是经济效益上的差距,逼使我们正视发展质量问题。

从全市看,2019年,晋江GDP是江阴的50%、张家港的58%、常熟的61%、吴江的98%,而财政收入仅有江阴、张家港的1/3强、不及常熟的1/2、吴江的4/5;我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9.8%,明显低于江阴14.6%、张家港16.3%、常熟12.6%、吴江12.2%。

再看园区效益,晋江经济开发区目前建成区12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110亿元,财税收入4.5亿元,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工业产值9.2亿元、财政收入0.37亿元,分别仅有吴江经济开发区的1/3和2/3,还不及苏州工业园和杭州下沙开发区的零头。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些数字背后体现出来的发展质量的差距,发人深思。

    二是产业发展上的差距,逼使我们正视产业结构优化问题。

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一直是晋江产业发展的软肋。

在吴江,已建成的30平方公里开发区内,积聚了台湾知名的高创电子、大同电子、华宇电脑、中华映管以及韩国大源光电、美国西格玛等300多家企业,区内90%以上企业生产电脑主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及其配套的电子资讯产品,区内配套率为90%以上。

反观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刚刚起步,目前仅有冠科电子、厉扬光电等几家企业落户,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高新产业已刻不容缓。

    三是招商选资上的差距,逼使我们正视投资环境问题。

招商引资,拼的是环境,比的是服务。

这一点,我们是远远不如人家。

苏州工业园聚集了6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101个产业项目;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拥有3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48个产业项目。

东芝、摩托罗拉、松下、西门子等500强的入驻,形成了开发区对国内外巨额资本的虹吸效应,企业巨头纷纷进驻。

就连吴江经济开发区内也有4家世界500强和10家全国进出口500强企业落户。

而我市,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家完全意义上的世界500强企业进驻。

    四是城市品位上的差距,逼使我们正视规划建设管理问题。

对于城市建设,江浙各地一向是高标准、严要求、重品位。

走在苏州工业园和张家港、义乌等市区,随处可见宽敞的马路、恢宏的楼宇、成片的绿地、美丽的雕塑、完善的公共设施,树木青葱,繁花似锦,仿佛置身于花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