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761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docx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

——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为例

【摘要】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是社会服务逐步完善的一项重要体现,其中,青少年正作为主力军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这为此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社会工作深入社区且提供科学服务,以此路径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的青少年进行社区志愿服务调查,研究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动机,分析制约其参与的因素。

调查发现:

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年限短,由于学习工作忙碌以及时间不对应,参加的频率低且不固定;青少年主要通过学校参加志愿服务;学校的志愿时要求推动了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单一;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社会工作介入的建议:

1、尝试建立志愿者服务管理系统;2、积极与周边学校及民间组织联系合作;3、培育社区青少年志愿者骨干以及团队;4、提供策划筹备志愿服务的机会;5、开发多元短期的社区志愿服务。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

Researchontheinvolvementofsocialworkincommunityyouthvolunteering--acasestudyofsushestreet,haizhudistrict,guangzhoucity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communityvolunteerserviceisanimportantreflectionofthegradualimprovementofsocialservices.Amongthem,youngpeoplearetakingpartincommunityvolunteerserviceasthemainforce,whichinjectsnewstrengthintothedevelopmentofthiscause.Socialworkgoesdeepintothecommunityandprovidesscientificservices,soitisofcertaininnovativesignificancetointerveneinthecommunityyouthvolunteerservice.Thispaper,bymeansofliteratureresearch,questionnairesurveyandinterview,makesasurveyonthecommunityvolunteerserviceofteenagersinsushestreet,haizhudistrict,guangzhoucity,tostudythecurrentsituationandmotivationofteenagers'participationincommunityvolunteerserviceandanalyzethefactorsrestrictingtheirparticipation.Thesurveyfoundthat:

youngpeopleparticipateincommunityvolunteerserviceforashortperiodoftime,andduetobusystudyandworkandinappropriatetime,thefrequencyofparticipationislowandnotfixed;teenagersmainlytakepartinvoluntaryservicesfromschool;thevoluntaryrequirementsoftheschoolpromotetheyouthtoparticipateinvoluntaryservice;theformofvoluntaryserviceissimplex;thevoluntaryservicemanagementsystemisnotperfect.

Suggestionsforsocialworkintervention:

1.Trytoestablishavolunteerservicemanagementsystem.2.Activelycontactandcooperatewithsurroundingschoolsand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3.Cultivatecommunityyouthvolunteerbackboneandteam.4.Provideplanningandpreparationopportunitiesforvolunteerservices.5.Developdiversifiedshort-termcommunityvolunteerservices.

[Keywords]SocialworkCommunityvolunteerYoungvolunteerCommunity-volunteerservice

1前言

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区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十八和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对于志愿服务的发展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这成为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契机,越来越多的社区组织建设了属于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促使社区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社区志愿服务不仅通过志愿精神的维系充分展现社区人文关怀,而且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完善与发展。

新时代志愿精神的内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也是社区人文关怀的重要要素。

而在社区中开展志愿服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区中存在的上层管理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推动社区服务的发展。

青少年作为国家将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发展影响着国家未来的方向。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接受公民教育、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从而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志愿服务作为青少年接触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在青少年的公民意识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中度过。

社区是青少年所居住的地方,也是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因此,社区所形成的氛围、人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

如何促使青少年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社会工作的服务性质使其介入社区志愿服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为社区及社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服务更广泛的人群,也有助于缓解社区社会工作者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使志愿者队伍向着专业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志愿者服务达到更高水平,实现“双赢”甚至“多方共赢”。

社会工作是具有积极价值导向的专业学科,其价值观所具备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的正向的价值观;向青年传输服务中的专业精神;向青少年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等。

自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并强调推行“社工+义工”模式,我国越来越多省市开始了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在宏观政策和微观措施的探索。

笔者希望从微观的角度通过对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分析青少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动机、制约其参加原因及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问题,试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具体方式,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社区志愿服务效果。

 

2文献综述

2.1社区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区社会工作”的概念基本有了统一的认识。

学者周沛(2002)认为社区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的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与外部助力,有计划、有步奏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并培养社区居民自主意识与民主参与能力,进而培育出社区领袖,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促进社区发展[1]。

而陈艺华(2020)认为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作为服务对象以解决居民问题、满足居民需求,动员社区资源来提供助人利他的服务[2]。

也有学者从以社区为本的角度强调了社区社会工作重点在于社区二字,如张和清(2016)将社区社会工作定位为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3]。

综上所述,社区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社区及社区居民作为对象,以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发掘社区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求,动员社区居民集体参与,运用社区及外界资源,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促进社区发展进步。

2.2社区志愿者及社区志愿服务的概念界定

《中国社区志愿者行动指南》中对社区志愿者的的定义较具操作性,其将社区志愿者定义为在社区中组织起来的志愿者队伍,服务于社区居民,或者是具有一定的素质、特长、技能等,并且自愿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加入社区志愿组织的志愿者[4]。

冯素(2016)则将社区志愿者定义为社工机构在社区范围内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而进行的有针对性开展服务,由此招募过来的无偿自愿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共同为社区居民服务或者参与社区公益的人[5]。

张勤和武志芳(2012)认为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内的志愿者将自己具备的各种资源和能力,运用于社区及社区居民,为其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等,进而为社会提供无偿公益的服务。

而由民政部第九部门等联合下发的《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159号)中的关于社区志愿服务的描述是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利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在社区为居民和社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6]。

综上所述,社区志愿者是在社区中通过正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运用自己的素质、特长等资源,以自愿无偿的方式为社区以及社区中的居民服务,满足他们需求的人。

而社区志愿服务是指社区志愿者通过自身拥有的资源,为社区以及社区内居民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并促进社区发展的行为。

2.3青少年的概念界定

青少年的概念界定在国内外都没有十分严格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等由于侧重不同方面,对于青少年群体的界定存在不同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少年定义为是指年龄在10至19岁之间的人,并将青少年分为10-14岁以及15-19岁两类[7]。

联合国则将15-24岁的人统一称为“青年人口”。

我国法律上并未对青少年作出年龄界定,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将18岁以下的人归为未成年人。

而共青团实际服务的共青团员的年龄介于14-28岁之间。

莫晓春(2009)则认为“青少年”是由“青年”和“少年”两个概念组成,然而“青年”的年龄划分并不明确,因此很难界定“青少年”[8]。

综合以上观点,并结合笔者实习所在社区对青少年的年龄界定,本文将青少年定义为12-28周岁的人。

2.4国内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

香港、台湾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较于国内其他地区开展较早,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机制发展比较成熟,有着几十年的志愿者发展历史,且其文化背景与我们相近,对我们来说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香港和台湾这样的社工体系比较为完备的地区中,志愿者是作为社会志愿服务的资源,社工是作为拥有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并且可以引导协助志愿者队伍的专业人士。

二者是一种通力合作关系,可以促使两地区的志愿服务向着专业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香港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其政府在经济和制度上的支持。

1958年,香港地区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社会福利署(刘羽,2013)[9]。

义务工作人员协会也在1970年成立,主要负责志愿者服务相关事项,1981年以后改为“义务工作发展局”(舒文,1996)[10]。

志愿服务属于政府的工作之一,其人性化的政策条件使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转化为志愿服务的可用资源,由此更多香港居民参加志愿服务。

香港现在登记在册的志愿服务机构已超过三百个,其服务范围很广,涵盖了九成以上的小区。

而政府每年给予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财政拨款也十分可观。

据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政府在社区志愿组织经费上给予了高达65%的资金支持[11]。

香港政府在香港志愿服务的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香港的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结合的经验探索对我国的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具有较高参考意义。

香港社会工作人才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与志愿者相结合,促进了其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

台湾地区的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法律上的支持,例如台湾为了规范和奖励社区志愿服务者,在2001年出台了《志愿服务法》,其志愿服务法制化表明了台湾的志愿服务发展趋向于成熟。

而在《志愿服务法》立法之前,台湾从1980年代开始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规章,经过一系列的政策的尝试后才开始从法律层面对志愿服务进行规范。

可见,志愿服务在台湾的发展也是从试点实践开始逐步走向法制化。

台湾首个社会工作系的成立于1979年,此后社会工作的发展促进了专业教育本土化,满足社区的未来发展需求(李迎生和方舒,2010)[12]。

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工作逐步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社会工作机构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

台湾也是一个社会工作与社区志愿服务结合十分成功的案例,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建立的社会工作系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也借由这个契机使台湾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二者的发展达到新高度。

国内其他地方对于社会工作介入志愿服务的研究时间较短,仅有十几年,研究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这十几年时间里,部分省市陆续开展了关于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结合的政策和实践探索。

上海在2005年就针对“两工联动”模式发布了《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机制研究》的报告。

深圳市在2007年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并且特别附加了关于“两工”方案实行的文件(谭建光,2014)[13],至此,“两工”联动模式就已经在深圳首先开展了。

而广东也在2012年底出台《关于推广“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的实施意见》,并在省内全面推广实施“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

2013年,河南省郑州市也出台了《郑州市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实施办法》,该文件是河南省中推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的第一份文件。

2015年,合肥市首次引入“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在蜀山区成立第一个试点服务站,并以“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提供服务,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双工人力资源信息库和项目动态查询系统,使人力资源和项目实施的管理规范化、系统化[14]。

侯远欣(2019)的研究也发现吉林省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上善于运用多方资源,通过搭建社区志愿队伍与派出所、公益组织、电视媒体等相关部门或单位的联合机制,从而有效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15]。

学者们对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也多为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王思斌(2009)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角度,在优势视角下分析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自身优势以及合作潜力,肯定了二者联动的必要性以及其正面价值[16]。

大多数学者都从社区志愿者潜能和能力的开发与提升、社区志愿者参与热情、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几方面进行论述,如王一涵(2019)在上海市k社区的研究中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发掘和充分利用社区志愿者的优势;也形成了符合其社区特点的志愿者管理机制[6]。

也有学着重从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关系的角度,阐明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并非一方依附另一方的不平等关系。

谢宇(2018)提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要联合起来,重新打造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新关联,并强调需要重新审视对方的价值,构建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因此他从能力与需求双向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志愿者及服务受众双方的能力与需求的框架,并且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和“能力与需求”视为社会工作介入志愿服务的一体两面[17]。

综上所述,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法制化以及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对其二者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而国内社会各界对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但由于总体还在初期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分析。

各个地方是先自行进行制度政策探索,从经验总结中逐步构建本土适用的体系。

学者的探索也多从经验分析总结出发进行研究。

可见,各个地方以建立试点摸索实践的方式进行制度探索有助于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结合的体系的逐步建立,而港台地区的经验对我国的社会工作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结合有一定借鉴意义。

2.5国外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

美国志愿服务文化可追溯到十八世纪,其注重社区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已超过百年时间,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人已经开始注重社区发展,并在此期间出现了互帮互助式的社区文化及服务。

而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危机,政府财政压力大已无暇顾及普通民众,从而使基层政府与公众开始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自救,共同采取行动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社区服务的制度。

根据美国政府及其相关的社区服务组织的统计,美国的志愿者人数在2014年已达6280万人(黄晓鹏,2012)[18]。

美国注重从学生时代开始培育志愿者,其政府出台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NationalandCommunityServiceAct),该法案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有明确规定,政府对达到一定时数要求的青少年加以实际层面的奖励,如鼓励金等作为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嘉奖。

而英国最早爆发工业革命,首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志愿服务最先萌发的国家(江泽全,2004)[19]。

其社区志愿服务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发展成熟且成效显著的运行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功不可没(孙秋,2008)[20]。

“双工”联动的志愿服务模式最先由玛丽•里士满女士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她提倡慈善组织运动应该以更科学模式进行管理运行,认为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支持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而如果没有志愿者的参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阻碍甚至难以立足(Richmond,M.E.,1908)[21]。

可见,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结合对其双方的的发展意义都十分重大。

学者MichaelE.Sherr(2008)认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合作仍然有待加强,特别是他提到阻碍二者紧密合作的主要因素是担心影响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地位,而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学校学习相关知识时并没有接触到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结合的概念以及宣传。

国外早期倡导的社会工作与社区志愿者的合作不仅对我国来说具有可借鉴参考的意义,同时也在说明社会工作在二者合作领域中可以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政策与社工带来的影响(聂秀莉,2013)[22]。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3.1.1研究对象

本文调查研究对象的标准是基于笔者实习所在社区的社工机构对于所服务的青少年群体范围来界定的,也即长期住在本社区12-28岁的人。

笔者拟对该社区12-28岁的青少年发放120-150份问卷,调查该群体志愿服务的整体情况,包括现状、动机以及制约因素,同时针对问卷部分问题,对其中2-3名青少年志愿者以及该社区内2-3名社工进行非结构式访谈。

3.1.2研究目的

笔者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国内外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以及研究成果,依托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的社工机构,研究社区中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动机及制约因素,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提供思路。

本文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

1.调查现阶段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现状;

2.分析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动机;

3.分析制约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因素;

4.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介入并促进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3.2研究方法与工具

3.2.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为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非结构式访谈法的进行研究。

笔者在查阅文献梳理脉络后,完成问卷编制派发及收回,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内容得出结论。

(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通过收集、鉴别、整理相关领域的文献,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何,形成对此领域科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的方法,是一种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通过中国知网、社区图书馆、香港政府官网等渠道搜集文献资料,也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社会工作与社区志愿服务结合的发展经验的文献、期刊等,了解国内外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特色,总结其发展经验,为社会工作更好介入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操作化思路。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它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问卷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一般以书面形式出现,适用于抽样调查以及量化统计分析,可进行间接调查,也即不当面调查,如线上派发问卷等。

本次问卷主要派发给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的12-28岁青少年。

问卷调查采用匿名调查法,题目主要借鉴了黄雯娇2019年使用的问卷及参考了Clary的志愿服务动机量表。

笔者拟将电子问卷发送于该社区的青少年线上微信群,由青少年进行线上匿名填写并提交。

(3)访谈法。

访谈法,也称访问法,是指访谈员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被访谈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以了解其情况,获取有用信息,借此来进行研究分析社会情况的一种方法[23]。

访谈法按照内容划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两类。

结构式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其结果往往便于量化,用于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和问卷调查类似的特点。

而在非结构访谈中,访谈员只有问题大纲或者某一问题的大致范围,访谈员及访谈对象可以这一范围内展开交谈,是一种自由度相对较大的访谈方式,具体的问题以及问题提问顺序则由访谈者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因而访谈者及访谈对象可自行发挥的空间比结构式访谈大。

笔者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根据问卷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社区的社工以及青少年志愿者进行非结构式访谈,深入了解青少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以作为对问卷调查的补充。

3.2.2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为研究工具,主要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描述性统计分析中的频率统计分析表。

3.3问卷设计

根据本文的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所编制的调查问卷包括了四大部分共16个项目。

(1)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工作情况三小题。

(2)第二部分为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

该部分主要参考了黄雯娇于2019年所做的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服务研究所使用的问卷,并结合笔者所实习的社区中的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第二部分问卷编制。

问题设置主要围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年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种类、每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等一些内容来进行,该部分在问卷的4-12题,共9题。

其中,第4、5、8及11题为单项选择题,因此统计方式使用百分比计算;第6、7、9及10题为多项选择题,统计方式采用个案百分比,即选择该题某选项的青少年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3)第三部分为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

该部分参考了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