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习题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9657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化习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化习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化习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化习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化习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化习题分析.docx

《物化习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化习题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化习题分析.docx

物化习题分析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分析:

理想气体双原子分子CV,m=2.5R,然后用热容计算ΔU和ΔH。

ΔU=nCV,mΔT=7.79×103JΔH=nCp,mΔT=10.9×103J

2、分析:

理想气体恒压加热过程的ΔH等于恒压热Qp,He为单原子分子,CV,m=1.5R;由ΔU和ΔH的热容计算公式(见题1)可知,ΔU1=ΔH1/γ,然后根据热一律计算W。

理想气体的恒温可逆膨胀过程,温度恒定,ΔU=ΔH=0,然后根据理想气体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公式计算W可逆。

(1)先恒压加热:

Q1=ΔH1=nCp,mΔT=1039JΔU1=ΔH1/γ=1039×3/5J=623.6JW1=Q1-ΔU1=415.4J

后恒温可逆膨胀:

ΔU2=ΔH2=0JQ2=W2=nRT2ln(p1/p2)=1861J

整个过程:

Q=Q1+Q2=2900JW=W1+W2=2276JΔU=ΔU1=623.6JΔH=ΔH1=1039J

(2)先恒温可逆膨胀ΔU1=ΔH1=0JQ1=W1=nRT1ln(p1/p2)=1573J

然后恒压加热Q2=ΔH2=nCp,mΔT=1039JΔU2=ΔH2/γ=1039×3/5J=623.6JW2=Q2-ΔU2=415.4J

整个过程:

Q=Q1+Q2=2612JW=W1+W2=1988JΔU=ΔU1=623.6JΔH=ΔH1=1039J

结果说明:

当始、终态相同时,状态函数的改变量相同,与途径无关,而功和热与途径有关。

3、分析:

理想气体分别进行①恒温可逆,②恒外压急速膨胀,由于始终态温度相等,∴ΔU1=ΔU2=ΔH1=ΔH2=0,为求热,先求功,故首先求n和V2。

解:

〖框图,略〗

n=pV/(RT)=……=0.4406mol

V2=nRT/p2=……=10.0×10-3m3

∴①W1=nRTln(p1/p2)=nRTln(V2/V1)=……=1609.5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1=W1+ΔU1=……=1609.5J

②W2=p外ΔV=……=800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2=W2+ΔU2=……=800J

4、分析:

本题前三问为气体的恒定外压恒温变体积,注意已经给定始态与终态的体积,用它们计算ΔV,然后根据W=p外ΔV计算W。

恒温可逆过程的功根据公式W=nRTln(V2/V1)计算。

解:

(1)由于p外=0,故W=0;

(2)由于p外=p2,W=p2(V2-V1)=nRT(V2-V1)/V1=2326J

(3)W=W1+W2=p2(V2-V1)+p3(V3-V2)=3101J;(4)W=nRTln(V2/V1)=4301J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始终态相同,但所作功不同,其中以恒温可逆膨胀所作的功最大。

7、分析:

注意T1和T2需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ΔU=ΔH=0J,恒温可逆过程的功根据公式W=nRTln(p1/p2)计算。

绝热可逆膨胀过程Q=0,W=-ΔU=-nCV,mΔT。

(1)T1=p1V1/nR=240.6K

过程1为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

ΔU=ΔH=0JQ=W=nRTln(p1/p2)=1386J

过程2为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T2=197.3KW=-ΔU=-nCV,mΔT=-5/2…=900J

Q=0JΔU=-900JΔH=γΔU=-1260J

(2)图略

(3)过程3为恒压过程。

8、分析:

可逆过程所做功为最大功,故W=nRTln(p1/p2)=p1V1ln(p1/p2)。

解:

W=nRTln(p1/p2)=p1V1ln(p1/p2)=9441J

9、分析:

恒温可逆过程的功根据公式W=nRTln(p1/p2)计算,气体的恒定外压恒温变体积,注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始态与终态的体积,用它们计算ΔV,然后根据W=p外ΔV计算W。

解: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W=nRTln(p1/p2)=-1.33×104J

反抗恒外压作恒温膨胀:

W=p外(V1-V2)=4.20×103J

10、分析:

注意绝热过程Q=0,然后根据热容公式计算W,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T值。

解:

绝热过程,Q=0

W=-ΔU=-CV(T2-T1)=CV(p1V1-p2V2)/nRW=CV(p1V1-p2V2)/(Cp-CV)=(p1V1-p2V2)/(γ-1)

13、分析:

单原子与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的热容不同,Cp,m/CV,m比值也不同,由绝热可逆过程方程确定出γ=Cp,m/CV,m,与已知γ比较即可确定分子类型。

解:

由T1V1γ-1=T2V2γ-1,得γ=1+[ln(T1/T2)/(lnV2/V1)]≈1.4。

故该气体应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即N2。

17、分析:

根据μJ-T的定义和已知表达式,在节流过程(恒H)的条件下同乘dp,积分即可。

25、分析:

两问均为反抗恒定外压的膨胀过程,W=p外(V2-V1),不同的是第一问为实际膨胀过程,需带入始态液体水和终态水蒸气的实际体积,而第二问则忽略了始态液体水的体积。

解:

(1)此过程为恒压过程W=pθ大(V2-V1)=3.060×103J

(2)略去水的体积,并假设水蒸气为理想气体W=pθ大V2=3.062×103J

说明

(2)的省略是合理的。

26、分析:

恒压相变过程,ΔH=Qp,根据恒压过程体积功的计算公式计算W,然后根据热一律计算ΔU。

解:

Qp=ΔH=4.067×104JW=pθ大(V2-V1)=3.058×103JΔU=Qp-W=3.761×104J

29、分析:

本题的关键是首先要计算出水的物质的量、第一次恒温可逆压缩后水的体积;以及第二次压缩后气态水的物质的量(可利用状态方程求算)和液态水的物质的量。

第二次压缩是使部分水蒸汽可逆液化。

解:

〖框图〗

由始态得:

n总=p1V1/(RT)=1.6337mol

V2=p1V1/p2=50dm3

由终态得:

n(g)=p3V3/(RT)=0.3267mol

n(l)=n总-n(g)=1.3070mol

∴①第一次压缩:

W1=nRTln(p1/p2)=……=-3511.7J

ΔU1=ΔH1=0(理想气体的恒温变化)Q1=W1=-3511.7J

Qp2=ΔH2=n(l)×(-

)=-1.307×40640=-53116.5(J)

ΔU2=Qp2–W2=……=-49063.5J

②第二次压缩(部分水的可逆相变):

W2=p外×ΔV

=101325×(10-50)×10-3=-4053(J)

故总Q=Q1+Q2=-56.63kJW=W1+W2=-7.56kJ

ΔU=ΔU1+ΔU2=-49.06kJΔH=ΔH1+ΔH2=-53.12kJ

30、分析:

反应①~④即为各有关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解:

=5.54×104J·mol-1

=5.04×104J·mol-1

31、分析:

利用已知反应,并将其产物发生不可逆相变即可。

提示“汽化热”指373K的可逆相变热,因此还需要自行查找热容。

35、分析:

写出C2H5OH(l)燃烧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正确写出利用各物质生成焓计算C2H5OH(l)燃烧焓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C2H5OH(l)的生成焓。

解:

-275.4kJ·mol-1

37、分析:

根据基尔霍夫方程推导即可,关键是要正确计算出ΔCp,m,注意Cp,m中各参数的同源性。

Cp,m(CO2,g)=(28.66+35.702×10-3T/K)J·K-1·mol-1

Cp,m(C,石墨)=[17.15+4.27×10-3T/K-8.79×105(K/T)2]J·K-1·mol-1

Cp,m(CO,g)=[26.5366+7.6831×10-3T/K-0.46×105(K/T)2]J·K-1·mol-1

ΔCp,m=2Cp,m(CO2,g)-Cp,m(C,石墨)-Cp,m(CO,g)=[7.2632-24.6058×10-3T/K+7.87×105(K/T)2]J·K-1·mol-1

=[1.748×105+7.26T/K-12.30×10-3(T/K)2-7.87×105(K/T)2]J·K-1·mol-1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2、分析:

为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按公式(3-20)计算即可。

解:

3、分析:

理想气体恒温过程熵变的计算必须用可逆过程热温商进行计算,此题中的恒温过程也可通过一恒温可逆过程实现,故按公式(3-20)计算即可。

实际过程的热温商则必须用实际过程的热进行计算。

注意用到p外=p2。

解:

恒温过程

实际过程Q=W=p外(V2-V1)=p2(V2-V1)=nRT(1-p2/p1)Q/T=-79.0J·K-1所以ΔS>Q/T

4、分析:

为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等温、等压、(等量)混合,按公式(2-18)计算。

此外,题目要求

计算实际过程的热温商并比较,目的是进一步强调ΔS≠实际热温商、体会该过程是否

满足(或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过程。

解:

ΔS=-R∑nB·lnxB=-R(1×ln0.5+1×ln0.5)=11.526(J·K-1)

由于该过程与环境没有热交换,实际Q=0,∴热温商Q/T=0

从而ΔS>Q/T,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不可逆过程,且是自动进行的。

6、分析:

此题计算Hg从-50℃到50℃的熵变,包括一个相变过程,故需分步计算,框图如下:

 

解:

根据设计的新路径,可得:

=…=20.2J·K-1·mol-1

7、分析:

此过程与可逆相变达到相同终态,可用公式(3-28)计算ΔS。

但本题中p内≠p外,非恒压过程,不能使用ΔG判据,而只能用熵判据;过程中的实际Q≠ΔH,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Q。

解:

Q=ΔU=ΔH-Δ(pV)=ΔH-pVg=ΔH-nRT=37.57kJ

Q/T=100.7J·K-1<ΔS所以原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自发进行

9、分析:

此为一不可逆相变,需设计新途径,绕经可逆相变过程计算ΔS。

实际上该相变过程为教材中例3-8中不可逆相变过程的逆过程,只需将例题中箭头方向逆转即为设计的新路径。

解:

ΔS=ΔS1+ΔS2+ΔS3=20.79J·K-1·mol-1

10、分析:

本题与p64例2-6同,即:

首先求出绝热恒容热交换后两种气体的平衡温度,理想气体的CV,m=5/2R。

解:

(略)答案:

ΔS=11.532(J·K-1)

15、分析:

丙酮在273~1000K的温度范围内,均为气相,没有相变。

解:

J·K-1·mol-1

16、

(1)分析:

可从

的角度出发进行证明。

解:

方法一

等式两边分别与U、H有关,可利用焓的定义式U=H-pV,dU=dH-d(pV),恒压条件下两边同除以dV,

方法二:

根据对应函数式

进行推导。

等式左边与U有关,所以根据基本关系式dU=TdS-pdV,等式两边在恒压条件下同除以dV:

方法三:

从式右证明

(2)解:

19、分析:

从基本关系式出发进行证明。

解:

根据基本关系式dU=TdS-pdV,在恒温条件下两边同除以dV,得:

,麦克斯韦关系式

代入得:

对理想气体,……,(参见课堂笔记),表明理想气体的内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而与体积V无关。

对范德华气体,……,(参见课堂笔记),表明范德华气体的内能U不仅是T的函数,也是V的函数,在恒温下其内能U随体积V的增大而增大。

20、分析:

过程1和过程2均为可逆相变过程,ΔG=0,过程3与过程1的始终态相同,故ΔG3=ΔG1。

解:

ΔG1=ΔG2=ΔG3=0J

21、分析:

此过程为不可逆相变,需设计新路径,绕经可逆相变进行计算。

解:

框图如右

过程2、4均为可逆相变,故ΔG2=ΔG4=0J。

ΔG=ΔG1+ΔG3+ΔG5=…

因(ΔG)T,p<0,所以过程自发。

 

25、分析:

根据公式(3-82)直接计算即可。

解:

根据公式

因为ΔH与温度无关,故对上式两边同时积分,得:

=6.815kJ·mol-1

说明升高温度对放热反应不利。

27、分析:

反应在673K时的标准摩尔焓变可以根据基尔霍夫方程进行计算,要注意从273~673K的温度范围内,系统中的一种物质——甲醇发生的相变,对此物质而言,积分区间不连续,需分步积分。

反应在673K时的标准摩尔熵变可按照教材83页的方法进行计算,注意也要考虑甲醇的相变熵。

最后根据吉布斯公式计算ΔG。

解:

=-103.8kJ·mol-1(其中B不包含系统中的甲醇)

=249.7J·K-1·mol-1

根据吉布斯等温公式,Gm=Hm–TSm=64.3kJ·mol-1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分析:

已知解析表达式,按偏摩尔体积的定义式可得组分B的偏摩尔体积,用集合公式计算组分A的偏摩尔体积。

注意按已知条件,需设体系为含1kg溶剂的溶液。

解:

设体系为含有1kg溶剂的溶液,则有:

nB=mBmol及nA=1000/18.0mol

由VB=

=16.62+3/2×1.77×nB1/2+0.12×2×nB=16.62+2.6655nB1/2+0.24nB

∴VB(nB=0.1)=16.62+0.8396+0.024=17.4836(cm3·mol-1)

由集合公式V=nAVA+nBVB得:

VA=(V-nBVB)/nA

且式中:

V(nB=0.1)=1003+1.662+0.05597+0.0012=1004.72(cm3)nBVB=0.1×17.4836=1.7484(cm3)

∴VA=(1004.72-1.7484)×18.0/1000=18.0535(cm3·mol-1)

2、分析:

仍用集合公式计算水的偏摩尔体积VA。

因此需知V(=W/ρ)和nBVB。

只要设体系含物质的总量为1mol即可。

解:

设体系中物质的量为1mol,则:

nA=0.4mol及nB=0.6mol

溶液质量W=nAMA+nBMB=0.4×18.02+0.6×46.07=34.85(g)

溶液体积V=W/ρ=34.85/0.8494=41.03(cm3)

由集合公式V=nAVA+nBVB得:

VA=(V-nBVB)/nA=(41.03-0.6×57.5)/0.4=16.32(cm3·mol-1)

6、分析:

注意区别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两个概念。

先求出xA和xB,然后求算yA和yB。

注意是浓溶液,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不能用稀溶液浓度关系换算。

解:

已知:

pA*=83.4kPa,pB*=47.0kPa,wA=wB=0.5,T=60℃不变,MA=32.04,MB=46.07

由浓度关系(p123上部)可将wB换算为xB(设取100克溶液为参考):

=……=0.4102xA=1-xB=0.5898

由Raoult定律得:

yA=pA/(pA+pB)=xApA*/(xApA*+xBpB*)=……=0.7184yB=1-yA=0.2816

7、分析:

90℃时溶液在0.5pθ下沸腾,说明此时溶液的总蒸汽压为0.5pθ,设为理想溶液直接代Raoult定律即可解出液相组成,由yB=pB/p总直接计算气相组成。

解:

设混合溶液为理想溶液,则根据溶液沸腾时,其蒸汽压等于外压,及Raoult定律

有p总=pA+pB=xApA*+(1-xA)pB*即xA=(p总-pB*)/(pA*-pB*)=……=0.9001

xB=1-xA=0.1000又yA=pA/p总=……=0.9600∴yB=1-yA=0.0400

8、分析:

通过已知条件和理想溶液蒸汽压遵守Raoult定律直接求解出饱和蒸汽压。

解:

对于二组分理想溶液,溶剂A和溶质B分别遵守Raoult定律,有:

p=pA+pB=xApA*+xBpB*即53.30=0.650pA*+0.350pB*

(1)

又对于溶剂A有yA=pA/p=xApA*/p或xApA*=yAp即0.650pA*=0.450×53.30

(2)

(2)式得:

pA*=36.9kPa,将其代入

(1)式得:

pB*=83.76kPa

9、提示:

xA=nA/(nA+nB)=0.625,xB=1-xA=0.375,由式(3-33)和式(3-34)直接计算。

答案:

ΔmixS=4.4J·K-1,ΔmixG=-1320J

10、分析:

首先注意敞开在大气中意味着总压=标准大气压,及氮和氧的量分数之和≠1。

可先由Henry定律分别计算出氮和氧的量分数,然后化成质量摩尔浓度。

解:

在气相中,N2和O2的分压:

p(N2)=y(N2)pθ=0.782×101325Pa=79236Pa

p(O2)=y(O2)pθ=0.209×101325Pa=21177Pa

查得25℃时溶剂水中kx(N2)=8.68×109Pa,kx(O2)=4.40×109Pa

由Henry定律:

pB=kx,B·xB,有xB=pB/kx,B

∴x(N2)=79236/(8.68×109)=9.129×10-6x(O2)=21177/(4.40×109)=4.813×10-6

对于稀溶液,mB=1000xB/MA故m(N2)=9.129×10-3/18.02=5.07×10-4(mol·kg-1)

m(O2)=4.813×10-3/18.02=2.67×10-4(mol·kg-1)

13、分析:

在得到物质的量与量分数后,熵变与吉布斯函数变直接用式(4-32)和(4-33)计算。

相对(摩尔)吉布斯函数指任一组分在溶液中的化学势与其纯液态的化学势之差。

解:

查得AgCl、PbCl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43.32、278.10,所以AgCl、PbCl2物质的量分别为:

n(AgCl)=150/143.32n(PbCl2)=300/278.10

量分数x(AgCl)=……=0.4926x(PbCl2)=1-0.4926=0.5074

故ΔmixS=……=12.25(J·K-1)ΔmixG=……=-13.14(kJ)

ΔμAgCl=μ[AgCl(l)]-μθ[AgCl(l)]=RTlnxAgCl=……=-6.316(kJ·mol-1)

Δμ(PbCl2)=μ[PbCl2(l)]-μθ[PbCl2(l)]=RTlnx(PbCl2)=……=-6.053(kJ·mol-1)

15、分析:

按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直接计算m,由式(4-45)计算Kb。

解:

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0.450/60)/(22.5/1000)=1/3(kg·mol-1)

由Tb-T0=Kb·m得:

Kb=ΔTb/m=0.170/(1/3)=0.51(K·kg·mol-1)

水的理论Kb值=0.513,与上述实验值接近但不相等,原因可能主要是实验测定时,所用溶液的浓度较大,不是稀溶液,导致结果有偏差。

16、分析:

直接用式(4-40),但注意到T0与Tf差别较大,所以,不应做T0Tf≈T02近似。

解:

及mB=10[%B]/MB,MA=197,MB=207.2得:

=…=11.82(kJ·mol-1)

17、分析:

由Tf求得mB,且对于稀水溶液ρ≈1,cB≈ρ·mB,代式(3-45b)计算Π(注意c的单位用SI制,为mol·m-3);由c相等和c的定义求葡萄糖的质量。

解:

①由Tf知ΔTf=0.56=Kf·m所以m=0.56/1.86=0.301(mol·kg-1)

对于稀水溶液,ρ≈1,有cB≈ρ·mB=0.301×1000(mol·m-3),所以渗透压Π=cBRT=…=775.8(kPa)

②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则浓度c相等,所以葡萄糖溶液的c=0.301mol·dm3

又c=n/V=(W/M葡萄糖)/1dm3所以W=……=54.2(g)

18、分析:

已知凝固点,求同一溶液的沸点、蒸汽压、渗透压等,溶液的浓度不变。

解:

①Tb=100+ΔTb=100+Kb·mb=100+Kb×(ΔTf/Kf)=…〖代式(4-39)和(4-44)算Kf和Kb〗…

=100+0.5121×(1.5/1.8517)=100.41(℃)

②由mB=ΔTf/Kf=……=0.8101(mol·kg-1)

得xA=(1000/18.02)/[(1000/18.02)+0.8101]=……=0.9856

由Raoult定律:

pA=xApA*,得pA=0.9856×3.17×103=3124.4(Pa)

③Π=cBRT≈mBRT=0.8101×103×8.314×298≈2.01×106(Pa)

20、分析:

由(P148例4-8中公式)直接计算。

解:

已知分配系数K=0.4,g0=5g,V1=100dm3

①一次萃取后余:

g1=g0KV1/(KV1+V2)=5×0.4×100/(0.4×100+60)=2.0(g)

②三次萃取:

每次V2=20,n=3,余量:

g3=g0[KV1/(KV1+V2)]3=5×[0.4×100/(0.4×100+20)]3=1.4815(g)

22、分析:

求a1及γ1。

显然γ1=a1/x1,a1=p1/p1*。

由y2知y1且y1=p1/p可得p1。

解:

由y2=0.818得y1=0.182=p1/p从而p1=0.182×2.94×104Pa

∴a1=p1/p1*=0.182×2.94×104/2.96×104=0.1808γ1=a1/x1=0.1808/0.287=0.6299

23、分析:

据公式(4-52)即可计算水的活度,将公式(4-36)中的xA用水的活度代替,即可计算出溶液的沸点。

解:

(1)

(2)

Tb=405K

(3)

24、分析:

由于以纯液态汞为标准态,所以活度aB=pB/pB*,分母为纯B的饱和蒸汽压。

解:

a(Hg)=p(Hg)/p*(Hg)=0.433γ(Hg)=a(Hg)/x(Hg)=0.433/0.497=0.871

第五章相平衡

1.解:

(1)~(4)略。

(5)∵各物质的量是不确定的,∴独立浓度关系数R'=0。

独立化学反应数R=2,故独立组分数:

C=S-R-0=4-2=2

又Φ=2,及温度恒定∴由相律得f=2-2+1=1

2.解:

S=(NH2CO2NH4,NH3,CO2,NH4Cl,HCl)=5,R=2;R'[c(NH3)=2c(CO2)+c(HCl)]=1

所以:

C=5-2-1=2,Φ=3,f=2-3+2=1

3.(略)

4.解:

(1)f=1-2+1=0;

(2)f=3-2+1=2,为T和任一相中x(I2);

(3)f=3-1+1=3,为T,x(NaOH),x(H3PO4);(4)f=2-2+1=1,为T。

5.分析:

为l-g平衡,知纯苯在某压力下的沸点,求另一压力下的沸点,且可以视ΔvapHm与温度无关;压力也不

大,蒸气近似为理想气体,所以用克──克方程。

解:

由Clapeyron-Clausius方程[积分式(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