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教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936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心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的心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的心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的心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的心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心教育.docx

《我的心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心教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心教育.docx

我的心教育

我的“心”教育

老师们,新年好!

根据初中分校新学期开学安排,今天由我与大家一起学习、思考一些班级教育、学生引导方面的方法、现象和问题。

我主要是以回顾以往自己在班级教育中的想法、做法的案例方式,向大家汇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对自己在学生教育和班级引领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非常感谢牟校长给我的这个机会,也希望大家在我的汇报结束后,向我多提宝贵的意见。

我加盟乐清育英之前,在苍南县树人中学任教,期间就不断地听当时在育英任教的张艳燕老师(他老公当时与我同校)说,乐清育英是卧虎藏龙之地。

来到这里之后,我脑海里的印象得到了印证,就像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林校长的一句话,说“你凭什么在育英发展”?

我们在坐的每位老师,让我认为,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上都有自己的一手,这一手,就是大家能在育英发展的家当。

我来这里之后,从柯德坤、包冰、李锴、杨晓黎等老师处学到了许多东西,获得了自己的发展。

来育英之前,我已经教了整整十年书,但这十年也是被我荒废了的十年。

以前年轻时心比较高,总想着不愿意当老师,但又没什么门路不当老师,就下决心,当十年老师无论如何都不当了。

所以,前面的十年里我都是混,既不愿意写论文,也不愿意参加优质课评比,不愿意搞任何的教科研活动,相应地就没有一点儿成就。

但做了十年教师之后,其他什么都不会做了,那就继续当教师吧,这个时候,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已经被我浪费过去了。

记得刚来育英的第一年,在办公室里聊天,我在那里吹嘘在苍南时过得多么潇洒,没想到坐在我对面的王庚怀老师接了一句话,说:

“怪不得,原来你们那里都不搞教研活动的!

”我当时一下子就愣住了,王老师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

怪不得你不会教书,原因是都不搞教研活动呀。

后来从王老师这句话里体会到,原来当老师不搞教研活动是被别人瞧不起的!

在育英,我已经是第九年了,我觉得来到育英才是我教育生涯的真正开始,我向许多老师学到了许多东西,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位老师之外,还有许多老师,我也从你们那里学到了本领,但都是偷偷观察着学的,没拜师,也没交学费,借此机会一并表示感谢!

04年,我加盟育英学校,接手八(3)班,当时的搭班老师有程洪先、伍箴长、钱凤琴、彭文芳等老师。

接手这届学生之后,觉得整个班级的学生思想不坏,就是心思比较散,目标不明确。

所以,我的做法是付出辛劳,每天全程跟班,对学生进行目标明确的励志教育,两年后与其他平行班一起完成了学校下达的考上一名乐清中学的任务。

但在两年的班级教育历程中,由于我个人性格中不苟言笑、处处顶针的缺陷,也导致了我与学生在心灵上的隔阂,所以当时我很苦恼,这种苦恼只有自己知道。

但我也在反思,反思在带下一届学生的时候,怎样改变自己,处理好这种关系。

06年,我又中途接手了一个八(3)班,当时的搭班老师有金锐、熊新梅、王金荣(后来为王全江)、徐昌法等老师。

接手这届学生,整个班级给我的感觉是学生思想散乱,心术也有点小小的不正,更提不上有什么班级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但有了前面决心要转变自己的反思,同时也学习了魏书生、任小艾、高金英、李镇西等全国顶尖级优秀班主任的讲座,决定要对这届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要用爱来感化学生,最后达到转化学生的教育效果。

两年里,我自己觉得付出了很多,也想了许多点子并付诸实施,以至于一位叫叶笑的同学偷偷地对金锐老师说:

“老梁的招数还不少呀!

”我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我的努力与学生的正向成长不成正比,虽说最后考上乐清中学的有一位体育特长生和一位艺术特长生,还有一位乐中线下5分的学生,但整个班级的教育效果是不成功的。

在前面两届中途接班的班级教育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反思,怎样才能带好一个班级?

在04年接手的那个班快毕业时,我就思考下一届的带班方法。

我觉得,这么多年读书、教书时身边的同学、学生在学习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不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如果一开始英语这门课跟不上,以后即使想努力学习了,成绩也很难有太大的提高;但如果一开始英语比较好,即使其他几门课不大好,如果知道学习了,成绩的提高就相对较容易。

这只是我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可能在坐的英语老师比较认同我的观点,其他学科的老师不一定认同。

根据自己的认识,当时我设计了下一届带班的思路,先给自己的班级起个名字,就以我的名字命名为“中英班”。

我的理念是七年级起始阶段要侧重语文、英语学习素养的培养,但绝不会搞偏科。

因为05年的中考风向已经开始降低理科的难度,文科在中考成绩中的决定因素开始增强,所以把班级起名为“中英班”,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班级优势学科与学生个体优势学科的培养,如我班英语、科学优势学科;娄嘉媛英语优势学科、金晓暖数学优势学科、叶浩拉语文优势学科、叶甘霖科学优势学科、夏盈盈语文优势学科等)。

当时我还设计了之字型上升趋势的班徽,还有其他的一些班级管理理念,都是自己想象着设计的,记录在一个日记本上,后来这个本子送人了。

现在想来,虽说当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新教育,但今天体会到,这些从班级教育角度用心思考得到的想法与现在正在开展的新教育中的班级教育是合拍的。

这些设计设计好之后,我还送到时任初中部主任的牟校长那里展示,想获得领导的表扬和支持。

但后来牟校长找到我说,你继续中途接班,把你的设想先放置一下吧。

于是我就又接了06年的八(3)班。

06年接手的八(3)班,我充当了两年的警察和救火队长角色,方法想了很多,但起到的作用也只能是将班级维持到毕业,成绩是谈不上的。

后来反思,这些不能全怪学生的不配合,主要还是自己的心态有些浮躁,工作停留在表面,总想着自己有一点儿的付出,学生就应该有很大的回报,没能深入细致的用“心”去工作。

08年从七年级接手班级,不出意外,就意味着一个完整轮回的三年教育开始了。

此时的我踌躇满志啊,以前都是接手别人的班级,接手别人的班级就会找出各种理由怪别人没带好,那么现在自己从七年级开始带班了,如果把班级带坏了,可怪不得别人了。

这个时候我再次思考,要怎样带班?

要带出怎样的班级?

要怎样教育学生?

要教出怎样的学生?

06年所接班级学生的状况给了我一个启示,教育学生,就应该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出发点。

不局限于初中三年的得失,“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出发点开展教育,这需要老师全身心的投入。

现在回顾08年到11年的三年,我觉得我做到了全身心投入。

全身心投入的表现是每天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闭上眼睛,一天里基本上都在想着自己的班级和学生,甚至睡梦里也都是想的学生的事儿,这也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相信,目前我们育英学校的班主任和老师,我们大家都一样,没有几个不是这样做的。

确定了“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的”的班级教育目标之后,我的班级教育流程是这样的。

一、确定班级教育中心,形成班级正气场。

这个中心就是班级的共同信念,具体内容为:

共同理念:

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合作竞争。

共同目标:

三年后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共同语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百善孝为先;光明磊落。

共同形象: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共同行动:

共建“书香之家”。

班规班法:

(略)

这些班级共同信念是在班级建设过程中逐渐摸索、积累,后来总结出来的。

大致过程为七年级摸索、八年级概括、九年级成形。

自主管理,自主学习。

学生入学,班级组建之后,我想,我在这三年中怎样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留点印记呢?

那就要改、要变。

要改掉以前家长制的班主任作风,变为民主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而民主式的管理是全体师生(主要是学生)对班级的共同管理,所以我提出了在班级中实行“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理念。

其实这种理念一点都不新鲜,我们在坐的绝大部分老师,回忆一下当时我们的学习,老师管过我们几次?

基本上都是自己管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班级,才能学好习。

在04年接手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当时年段里也推行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特别是我的搭班老师程洪先,经常建议我要在班级里开展自主学习,只是现在感觉当时推行得不够深入罢了。

这种理念虽说不新鲜,但如果真正推行好了,绝对符合当前的新教育。

“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理念建立起来后,首先是说服学生接受,当然,不管我们老师在班级中推行什么理念,都会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来说服绝大部分学生接受。

但关键是学生接受理念之后我们对学生的引导和督促,使这种理念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

在自主管理方面,我自己树立了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的理念,放手让学生来处理班级事务,而其中的关键是班干部队伍的培养。

对班干部队伍的培养,每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经历和经验。

我的经验和教训是这样的:

先是班级组建之初的自荐,半个学期后,重新进行选举组建,将不胜任的淘汰掉,选出大家都信任、信服的同学组建班委。

这样的做法,采用的过的班主任都知道,它有很大的弊端,就是重新选举班委时,对自荐做班干而第二次没选上的学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我再从七年级开始当班主任,绝不会采用这样的方法,要考虑使用柯老师创造的第一个月自己先辛苦,进行细心观察、让学生认识磨合之后,再选举或竞选班委的方法比较稳妥。

当时我也是处在摸索阶段,认为自荐做班干的方法比较好,但半个学期的运行就出现了问题,一个是班长黄俊雄的品性较好,但能力不足、威信不够;一个是卫生委员陈炳旭飞扬跋扈、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所以,重新选举班委是不得已而为之。

重新选举之后,这两位同学落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之后,我对黄俊雄同学关爱有加,是他在我不了解班级学生的时候主动站出来当班长,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但现在落选了,这对他的自尊、自信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我不断地关心、鼓励他,但到了也没能够激起他初入学时的激情,成绩从年段50来名逐渐下滑,一直不见起色。

这是一个教育失败的案例,老师们,这样的案例,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请会后赐教。

而陈炳旭同学的落选,对他确是一种帮助,这对他以后在班级中的成长和我对他开展相应的教育有帮助。

陈炳旭同学从永嘉转学过来,已经读过一年七年级了,过来等于说是重读,他的父亲说,如果育英学校能把陈炳旭教好,那育英在永嘉瓯北的名气就打响了。

三年下来,我对陈炳旭恩威并施,再结合其他任课老师和整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影响,陈炳旭在个人性情上有了相当大的转变,最后中考成绩达到了永嘉中学的自费线,他父亲非常高兴地为他买进了永嘉中学。

班委重新组建之后,接下来就是对班委工作的大力支持。

其中包括定期召开有效性的班委会议,在班级中树立班委成员的威信,充分调动班委成员的积极性等。

而这里面的关键是班委成员和每位同学主人翁意识的确立。

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我主要这样做。

①培养学生的班级认同感与归属感。

08年我接手的班级编号是七

(1)班,共有36名学生。

班级组建之初,要让学生认同这个班级,就要大力宣传这个班级不同一般的地方,而学生刚刚组合在一起,唯一能够使学生认同的是自己的老师。

我当时这样介绍我班的任课老师(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在八年级家长会时,向学生家长介绍任课老师时的话语,而七年级开始时向学生吹得更好,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我就不再回忆记述了。

):

语文姚金平老师:

育英学校元老级教师。

姚老师授课风格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姚老师深受学生爱戴,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进步。

数学吴道勇老师:

乐清市骨干教师。

(八(5)班班主任)吴老师不仅是育英学校的名师,也是乐清市的名师,他严谨细致、严格要求的教学风格使他所任教的每届每班成绩都名列前茅。

科学汪卫东老师:

初中部科学教研组长。

(八

(2)班班主任)汪老师授课讲究民主平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他的课堂使学生感到很轻松、很活跃、很喜欢,我们班的科学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汪老师每一届带毕业班的时候,科学单科状元都出自他任教的班级。

英语林玲老师:

乐清市优质课获奖者。

林老师虽然年轻,但她上课很老到,对学生要求很严格。

从七年级到现在,林老师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付出肯定有回报,八

(1)班的英语成绩只能用遥遥领先来形容。

这样的介绍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非常强。

当时也有学生问我,其他几位老师都那么好,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