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158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docx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

      《罪犯劳动改造学》(课程代码00928)第一大题:

单项选择题  1、监狱行刑是保全社会、预防犯罪的(A)  A.法律措施B.政策原则C.有效途径D.法律责任  2、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B)  A.管理教育为主B.教育改造为主C.学习技艺为主D.劳动改造为主3、监狱学研究的对象是(A)  A.监狱法B.审判心理C.监狱行刑实践D.审理程序  4、罪犯劳动改造是监狱执行刑罚中的A.主体性活动B.基础性活动C.条件性活动D.客体性活动  B】【  5、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劳动最突出的特点是【C】  A.报复性B.惩罚性C.改造性D.斗争性  6、奴隶社会的监狱劳动具有明显的报复性和【D】  A.羞辱性B.改造性C.奴役性D.镇压性  7、劳动改造是指国家刑罚执行机关通过有计划地依法强制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服刑罪犯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以促使其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发展能力和【D】  A.改恶从善的活动B.养成劳动习惯的活动C.学会劳动技能的活动D.增强体质的活动  8、劳动改造的目的是塑造新人。

以下不属于塑造新人主要途径的是【A】  A.通过重复的、繁重的劳动惩罚罪犯B.增进罪犯的知识及劳动技能C.影响罪犯的思想品德及自我认识D.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  9、在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  A.语言B.四肢分工C.劳动  D.发音器官质的变化  10、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受意识的支配,把思想化为行动,受特定的【D】  A.积极性驱动B.能动性驱动C.主动性驱动D.目标驱动  11、按照反射理论,罪犯劳动改造主要是一种复杂的【D】  A.无条件反射活动B.防御反射活动C.定向反射活动D.条件反射活动  12、罪犯劳动改造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它建立的基础是【D】  A.民事法律B.行政法律C.经济法律D.刑事法律  13、在罪犯劳动改造项目选择的基本方向上,监狱机关适宜选择的劳动项目应是【C】  A.技术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劳务输出型  14、在劳动考核时,以真实数据和确凿事实为依据,根据罪犯实际情况进行考核,这属于罪犯劳动考核原则中的【C】  A.全面与公正原则B.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原则C.实事求是原则D.与奖惩相结合原则  15、罪犯劳动保护主要是保障罪犯【D】  A.劳动时间的制度B.劳动岗位的制度C.劳动兴趣的制度D.安全与健康的制度  16、工矿业劳动卫生的工作要点主要是防尘、防毒和【A】  A.防瓦斯爆炸B.防暑C.防劳动量过重D.防血吸虫病  17、罪犯劳动改造保护除了一般的劳动保护外,还包括特殊的保护内容,即围绕A.劳动现场诸方面进行保护B.劳动改造诸方面进行保护  B】  【C.危险工种诸方面进行保护D.劳动量诸方面进行保护  18、罪犯劳动定额管理和定员管理是【D】  A.罪犯劳动手段管理基本内容B.罪犯劳动成果管理基本内容C.罪犯劳动组合管理基本内容D.罪犯劳动工效管理基本内容  19、罪犯劳动改造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是培养健康向上的【A】  A.罪犯劳动集体B.罪犯奖惩制度C.罪犯劳动改造动机D.罪犯劳动改造团队  20、国家应提供罪犯劳动改造所需经费,是因为罪犯劳动改造是一种【B】  A.集体行为  B.国家行为和政府行为C.个人行为D.社会公益性行为  21、罪犯劳动对象管理是指在罪犯劳动改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和协调,主要指选择、采购、保管、使用【B】  A.生产力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

  

      D.劳动者  22、罪犯劳动改造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它建立的基础是【D】  A.民事法律B.行政法律C.经济法律D.刑事法律  23、罪犯犯罪人到守法公民跨越的现实基础,是通过劳动改造构建了狱内新的【D】  A.社会方式B.交往方式C.改造方式D.生存方式  24、在罪犯劳动中主、客体具有互塑性。

所谓互塑性是指罪犯在劳动中,主、客体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改变和【C】  A.劳动者与对象关系B.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关系C.相互影响的关系D.劳动支出和劳动成果关系  25、以下不属于罪犯劳动态度教育方法的是【B】  A.宣传教育法B.技能培训法C.环境影响法D.实践法  26、罪犯群体的积极行为一般是狱内罪犯【A】  A.正式群体所为B.非正式群体所为C.积极分子群体所为  D.企盼尽早出狱的罪犯群体所为  27、两方监狱理论与监狱制度于(D)开始引进我国  A.唐朝B.北宋时期C.清末D.抗日战争时期  28、罪犯劳动改造行为指导方法中,法律规范法的科学实施不包含A.注意及时性B.把握准确性C.及时惩罚性D.正确运用恐惧唤醒  29、劳动实质上是改变自然物的活动和【C】  A.生产斗争的活动B.科学研究的活动C.创造使用价值的活动D.有意识的活动  30、不管何种类型和形式的劳动,都是一种支出劳动力和.【C】A.补偿劳动力的过程  C】【    B.奴役劳动力的过程C.消耗劳动力的过程D.使用劳动力的过程  31、以下不属于罪犯劳动态度教育内容的是【C】  A.帮助罪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B.培养罪犯正确、积极的劳动情感C.培养罪犯学会一技之长D.使罪犯养成积极参加劳动的习惯  32、新中国罪犯劳动改造的创建依据是实践依据、理论依据和【B】  A.政治依据B.法律依据C.国外行刑依据D.行政依据  33、新中国建国初期,罪犯劳动改造的创建背景有:

复杂的政治环境、百废待兴的政治状况、亟待解决的监狱承载过重和改造手段单一等问题和【A】  A.严峻的经济形势B.劳动力不足C.落后的文化D.信仰危机  34、我国封建制罪犯劳动的组织源于【B】  A.徒刑制B.刑徒制  C.劳役制D.惩役制  35、明朝时期罪犯劳动已经普遍运用,其普遍性主要是采取了【A】  A.以役代刑制度B.流刑制度C.徒刑制度D.自刑制度  36、释前教育的时间是(B)  A.六个月开始进行B.三个月开始进行C.二个月开始进行D.一个月开始进行  37、为了实现改造罪犯的行刑任务,监狱人民警察负有保护罪犯合法权利的A.职权义务B.法律责任C.行为表现D.光荣使命第二大题:

多项选择题  1、监狱具有这样几个功能  A.惩罚功能B.安抚功能C.抚慰功能  B)  A.人民法院B.检察机关C.公安机关D.武装警察E.司法厅(局)  4、监狱行刑检察是国家权力机关赋予检察部门的神圣职责,检察人员本身必须(ABC)  A.廉洁奉公B.精通业务C.讲求工作方法D.认真总结经验E.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5、罪犯的权利和义务与一般公民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ABCD)  A.权利义务的不完整性B.权利与义务特定性C.义务的绝对刑事强制性D.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E.权利与义务的互补性  6、罪犯劳动改造奖惩的依据是【CE】  A.思想指标B.道德指标C.有关的法律法规D.脱逃的次数E.劳动考核的事实资料  7、劳动改造之所以是一项具有不可选择性的刑事强制活动,是A.劳动改造的特定性决定的B.劳动改造的开放性决定的C.劳动改造的身心痛苦性决定的D.劳动改造的人道性决定的E.罪犯劳动报酬的不完全性决定的  8、罪犯劳动组合管理的科学实施包括【ACDE】  A.合理调配和使用罪犯劳动力B.加强罪犯劳动运行管理  ACE】【  C.罪犯劳动组织要做到优化组合D.科学组织罪犯劳动分工与劳动协作E.积极组织罪犯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9、罪犯劳动安全和纪律教育的内容有【ACDE】  A.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教育B.抓典型教育C.劳动纪律规范教育D.协作精神教育E.集体主义教育第三大题:

名词解释题  1、罪犯构成:

是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要件,即构成犯罪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

包括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和客体。

2、监狱法学:

是监狱学的分支学科,又是法学的组成部分  3、假释:

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遵守监规,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4、给出路政策:

是对犯罪分子除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者外,都实行改造,给以他们重新做人,悔过自新的机会。

第四大题:

简答:

题简答监狱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①监狱是在监狱行刑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同国家的权力联系在一起。

②监狱的权利是监狱一种职权,既不能转让又不能放弃。

③监狱行使权利要求义务人必须服从,不能违抗。

④监狱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同时履行义务。

  我国监狱通过对罪犯实施惩罚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①剥夺他们继续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条件。

②使罪犯在惩罚中受到法制教育。

③使罪犯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可耻和危害,认识到只有认罪伏法,努力改造才有光明前途。

我国教育改造的任务有?

  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罪犯认罪悔罪,自觉接受改造,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将其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影响行刑权行使的因素有哪些?

  ①刑事政策对行刑权的影响;②文化传统对行刑权的影响;③道德观念对行刑权的影响④宗教信念对行刑权的影响5、罪犯劳动改造的目的是什么?

罪犯劳动改造的目的是:

  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

②培养罪犯正确劳动意识的活动。

  ③培养罪犯良好劳动态度和行为习惯的活动。

④维护监管改造秩序的活动。

6、罪犯劳动改造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①依法强制的不可选择性。

②主、客体互塑性。

③复合刺激下的功能多向性。

④潜移默化的影响性。

  7、为什么说监狱刑者是全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监狱服刑者作为社会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必将影响一个社会文明的总体、水平。

①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看,罪犯(监狱服刑者)的改造必须包含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之列。

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看,转化和改造罪犯,使之重新适应社会规范、回归社会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看,教育、转化、挽救罪犯的任务是其重要内容。

监狱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改造人,是通过受教育的人来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

因此,监狱服刑者是全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第五大题:

案例分析题  1、本报于11月23日头版刊登了杀人狂魔华瑞茁的犯罪实录,罪犯以极其凶残的手段先后杀害了14名女性。

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开庭审理了此案,杀人凶手必将得到法律的严惩。

这一灭绝人性、残忍之极、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及他人生命安全的恶性案件之所以发生,除去环境、条件等各种外在因素,还与案犯自私狭隘的报复心理及本身所存在的人格障碍不无关系。

本版特邀心理专家就此撰文——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华瑞茁杀人案。

  据报道,华于1989年来京打工,1993年因“顶替”而进入北京某建筑公司当了一名司机,1994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女友并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正当华准备与其女友共筑爱巢时,却意外地发现对方竟是个卖淫女。

华无比愤怒又无可奈何地与女友分手了,但仇恨的种子却就此深深地种在了他的心中。

  1998年华与一名四川籍女子结婚并于次年得子,然而当年的那次意外发现却使他心中的怨恨与愤怒与日俱增。

于是,从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华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先后杀害了14名被他视为“脏东西”的年轻女性,然后一律抛尸野外或水井之中。

  根据正常的心理规律,当热恋中的男青年发现自己心中的“天使”原来竟是个卖淫女时,不免会产生悲伤、失望、沮丧、痛心、气愤、憎恨等情绪。

但是,这些不良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逐渐淡忘,尤其是在结识了新的恋人及娶妻生子之后。

然而,华瑞茁不但  没能随时间的推移淡忘以往的一切,反而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仇恨与报复心理,他将内心的不满用令人发指的残忍手段发泄到其他不相识的女性身上。

华的作案手法十分凶残,用手卡、用铁丝勒、用砖头砸,在短短的瞬间便可轻而易举地结果一条性命,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从杀人狂魔灭绝人性的残害行为中,也揭示出其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特性。

根据此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罪犯的反社会性有哪些涵义?

  答:

反社会人格是不健全的人格的极端表现,是指一部分人在犯罪集团或其它腐朽、不良文化的影响下,完全接受了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反社会观念,养成了恶劣的生活习惯,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2.罪犯反社会性有哪些形式?

  答:

①价值取向偏离,与社会整体利益相悖;②认识水平低,思维偏激,是非善恶判断力差;⑧需求层次低,欲望强烈,不善于通过合法规范途径予以满足④道德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影响,不尊重社会道德;⑤品德不良,自私,缺乏同情心,行为不端发展,恶习不改;⑥缺乏高级情感体验,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水平低,常被消极不良情绪占心头且缺乏必要控制力,任其宣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⑦缺乏必要建设能力;⑧自我意识缺陷,不能客观评价与自我调节  3.监狱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主要对罪犯改变哪些成分?

  答:

①社会性之重建;②健全人格之重塑;③道德行为,守法行为之养成  2、罪犯王某,男,18岁,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该犯人入监后,于思想问题尚未解决好,加之身体单薄,故在一定时间内未完成生产定额,且有违反操作规程现象,受到过监狱警察多次批评教育。

  在服刑两年后的一次车间火灾中,王某不顾个人安危冲入火海,抢救国家财产,并挽救了两名罪犯的生命,自己因此被严重烧伤。

  请运用监狱法和罪犯劳动改造学的有关知识对王某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从监狱人民警察的角度出发,谈谈应如何进行教育指导。

  答:

①王某有重大立功表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规定应当给予减刑奖励。

②王某属于入狱初期思想问题尚未解决,应在劳动态度观上多加强教育。

  ③王某劳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且年纪轻、身体单薄,应在培养劳动技能上加强教育。

④监狱人民警察应在劳动改造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劳动改造条件上营造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