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600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docx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二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练习

(二)

1、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

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

究欲望。

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

活动Ⅰ:

用下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

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Ⅱ:

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

么其他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其一是氧气,其二是一种化合物。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

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

小强作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①是一种碱;②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小影同学认为猜想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小强同学的另一个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猜想是正确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填名称)。

[交流与讨论]小影认为:

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作出猜想]① 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含有氢元素的碱(答案合理均可)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入稀盐酸,把

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入蒸馏水,配成饱和溶液,再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无色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碳酸钾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实验步骤、现象、结

论要一一对应)

[交流与讨论]4KO2+2CO2===2K2CO3+3O2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

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

图10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

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5%的氯化钠溶液。

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请回答:

      A           B                C           D          E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

 

(2)小红使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制取过程中,连接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取用固体药品应使用的仪器是(填仪器的名称);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编号,下同),向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华认为将药品换为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后,A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理由是  ;若使用E装置收集氧气并完成细铁丝燃烧试验,则收集前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验满的方法是 。

小明利用高锰酸钾与B装置也成功的制取了氧气,其制取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装置B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1)锥形瓶(1分)铁架台(1分) 

(2)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 镊子(1分) E(1分) H2O+CO2=H2CO3(1分)

(3)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2分)   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或加少量水(1分)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1分) 2KMnO4

K2MnO4+MnO2+O2↑(2分)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1分)

 

4、某种抗消化性溃疡的药品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该药品的成分,并探究各组分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

碳酸钙是白色固体

,不溶于水;碳酸氢钠是白色固体,溶于水。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验证】

(l)验证该药品中含有碳酸钙。

①称取4.2g该药品,加入50g水,充分溶解。

(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8.4g。

②过滤步骤①得到的混合物,分别得到澄清透明的滤液和白色固体。

①和②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③将白色固体烘干,称量,质量为2.1g。

④将白色固体放入左侧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右侧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该药品中含有碳酸钙。

根据此实验,推断该药品中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2)验证该药品中含有碳酸氢钠。

该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1:

取少量(l)中得到的滤液,滴加稀盐酸,生成一种可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

你认为该方案能否验证该药品中含有碳酸氢钠,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

方案2:

(1)中得到的滤液加热蒸发,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质量为1.3g。

白色固体质量远小于预测质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该现象能够说明该药品中含有的另一种成分是碳酸氢钠。

方案3:

(见下图)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在左侧烧杯加入4.2g该药品,右侧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③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加等量的稀盐酸,至不再有固体剩余。

天平仍保持平衡。

该现象能够说明该药品中含有的另一种成分是碳酸氢钠。

你认为再学习哪些知识,也可以用来验证该药品中含有的另一种成分是碳酸氢钠。

(1)②烧杯     玻璃棒

④导管口有气体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1:

1

(2)方案1:

不能。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盐

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现象不能证明含有碳酸氢钠。

方案2: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写化学方程式给分),所以质量减少

方案3:

②2.1g碳酸钙和2.1g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的检验方

法、碳酸氢根的检验方法、钠离子的检验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

钠的区别等(答出其中一种就给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5、根据下图四个化学实验,回答问题:

(提示: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

①描述实验a中的实验现象 。

②要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③在c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可能有的溶

质是 ,为了确定可能有的溶质,可加入(填选项序号)

Ⅰ.氯化钡溶液   Ⅱ.氢氧化铜   Ⅲ.氢氧化钠溶液   Ⅳ.锌粒

④为了测定d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4次加入该稀硫酸,充分反应。

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5

16.75

第2次

25

13.5

第3次

25

m

第4次

2

5

1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

Ⅱ.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①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②ab 

 ③  ZnSO4     H2SO4   ⅡⅣ    

④  Ⅰ.12

Ⅱ.设H2SO4xmol

20-16.75/65=0.05                        ---------1分

Zn+H2SO4→ZnSO4+H2↑            -------1分

     1    1            

 0.05mol  xmol    

=

   x=0.05mol  -----1分    0.05×98/25=0.196(或19.

6%)---1分

 

6、验证某混合气体含有CO和H2,并除去含有的少量CO2杂质。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观察到C中黑色氧化铜变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混合气体含有H2,他改

进实验后证明了混合气体中含有H2。

请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改进方法和现象  。

从环境保护角度,该实验中最后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   。

③丙同学对A装置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验证,请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处: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Na2CO3

Ⅱ.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

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含NaOH

若将Ⅱ中加入的溶液换成    (写化学式),也可得出Ⅱ中相同的结论。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①除去二氧化碳      变红    CO2+Ca(OH)2→CaCO3↓+H2O

②在C和D之间加无水硫酸铜干燥装置,白色变蓝色(合理给分)(此空2分)

点燃或收集(合理即可)       

③加可溶性钙盐(或钡盐),  酚酞             可溶性铜盐或铁盐(合理给分)

 2NaOH+CuSO4→Cu(OH)2↓+Na2SO4(合理即可)

 

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1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12)(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11、图1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图1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1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1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12实验,你认为图11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图12中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从而引起压强改变,看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来测定氧气体积,因此操作顺序应为③①②④;(4)由于试管容积为45mL,其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因此反应并冷却后体积减少45÷5=9mL,则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向前移9mL,最后停在1mL刻度处;(5)图11中红磷在外面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中,因此会导致产生的有害物逸散到空气中而污染空气,另外在伸入的过程中,瓶内与外界的气体进行交换,而导致所测的数据出现误差。

【答案】

(1)集气瓶、烧杯

(2)4P+5O2

2P2O5

(3)③①②④(4)9(5)数据不准确或污染环境

 

8、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

将盐酸滴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无明显现象。

为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有哪些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

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溶液成分

①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

②若pH>7

         

③若      

NaCl

(3)实验反思: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     判断反应终点。

(4)右边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

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

请分析其原因,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5)某工厂利用铁屑与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

现有稀硫酸49t,

与足量铁屑起反应,可生产7.6t硫酸亚铁,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水;  

  

(2)①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②NaCl、NaOH(或氯化钠、氢氧化钠) ;③pH=7  

(3)酸碱指示剂(或答出具体的酸碱指示剂也可)

      (4)CO2被浓NaOH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成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2

NaOH+CO2===Na2CO3+H2O

(5)解:

设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 +H2↑ ……………………(1分)

           98       152

   49t×X      7.6t

98:

152=49t×X:

7.6t ……………………(1分)

X=10%    ………………………………… (1分)

答:

硫酸的质量分数10%。

 

9、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

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与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⑴ 

 

⑵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⑶Cu在FeCl3

溶液中发生反应:

2

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

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⑴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

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⑵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

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⑶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Ⅱ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

(2)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

最终计算结果表明:

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

从环保角度,上右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上面右图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⑴③④⑥    ⑵丙

【交流讨论】⑴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2)Ⅰ、⑤  ⑶ 

 部分红色粉末变黑

⑷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

到A装置中。

【反思评价】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或用塑料袋等收集,或其他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可行

 

10、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

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

(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              作用。

(2)用图

(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

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1)长颈漏斗  

                  2H2O2===== 2H2O+O2↑ 催化

  

(2)a  (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实验  (4)B

 

11、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

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

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Ⅲ.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

是。

设计实验并继续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产生大量的气泡

该溶液是          

拓展与应用:

确定该溶液还可以选择与小强不同的试剂,你选择的试剂是(要求类别不同)。

钢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3)工业炼铁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

 

(4)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224t,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A  NaHCO3   

(1)NaCl  

(2)盐酸(硫酸)  Na2CO3     CaCl2或Ca(O

  (3)制取CO  

(4)解:

 

12、兴趣小组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乙中的现象为 。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B所示,

①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物质是,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②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a.R>Ag         b.R>Cu      c.R>Zn       d.R>H

 

 

13、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后果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