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285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docx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

高考化学必须知晓二十一大锦囊

 高考一轮复习必须知晓的二十一大化学锦囊

  --无机化学基础模块

  锦囊一:

中学常见量器的精确度和误差分析

  1.中学化学常用量器的精确度:

①精确度为0.1量器有:

量筒、托盘天平②精确度为0.01有:

酸、碱式滴定管。

  2.仰视俯视读数偏差问题:

由于量筒大刻度在上,小刻度在下,所以仰视读出读数比实际读数小,俯视读数比实际读数大;滴定管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所以仰视读出读数比实际读数大,俯视读数比实际读数小;

  3.滴定管结构特点:

滴定管最大刻度到尖嘴口处有一定空间,但是无法读出其体积,当把滴定管中液体体积全部放出,需要考虑这部分体积。

  锦囊二:

存放不同药品对使用试剂瓶和瓶塞不同巧记忆

试剂瓶或瓶塞

存放药品

实例

广口瓶

存放固体药品

大理石、锌粒

细口瓶

存放液体药品

盐酸、食盐溶液

棕色瓶

见光分解、变质的药品

HNO3、AgNO3

塑料瓶

与玻璃发生反应的药品

氢氟酸

不用玻璃塞

与玻璃反应而使其黏合的药品

NaOH(强碱)、Na2SiO3及水解显碱性的物质

不用橡胶塞

能与胶塞发生反应或腐蚀橡胶的药品

酸、有机溶剂,强氧化性物质

  锦囊三:

常见试剂的保存方法巧记忆

变质的不同方式

实例

保存方法

被氧化而变质

活泼金属(K,Na等)、SO、Fe、I

活泼金属保存在煤油中。

隔空气、密封,Fe2+(Fe过量)

吸收空气中CO2、H2O而变质

碱、漂白粉、水玻璃、过氧化钠、碱性氧化物等

密闭、隔绝空气

见光易分解或变质

HNO3、AgNO3、氯水、铵盐

一般用棕色瓶或黑色纸包裹,冷暗密封保存

易燃、易爆的物质

白磷

少量白磷放在水中,大量密封

红磷、镁粉、白磷

远离火源,远离氧化剂,冷处存放

酒精、有机物

远离火源,密闭保存

NH4NO3、TNT等

远离火源,避免撞击

易挥发、易升华的物质

液溴

细口瓶水封、蜡封、冷暗处保存

氢氟酸

密封、塑料瓶

棕色瓶、密封

NH3·H2O、浓盐酸

加塑料内盖密封,冷暗处保存

 锦囊四:

实验室操作必须做到的五防

  防爆炸:

点燃可燃气体(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防暴沸:

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液混合物时要加沸石;

  防失火:

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防中毒:

制取有毒气体(如:

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先将导管从液体中拿出,在熄灭酒精灯或加装安全瓶。

  锦囊五:

实验室事故的防止和处理

  中学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有中毒、化学灼烧、烫伤或烧伤、燃烧、爆炸等。

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归纳如下:

  有毒药品特别是剧毒药品(如白磷、氰化物)的取用必须十分小心,严禁与皮肤接触,更不得入口。

有毒气体(如Cl2、H2S、CO、NO、NO2、SO2等)的制取、收集、检验尽可能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要作好尾气处理。

  化学灼伤主要是强酸(如浓H2SO4、浓HNO3)、强碱(如NaOH、KOH),溴、酚等对人体的腐蚀。

被浓H2SO4灼伤后,立即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

若被浓碱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溴、酚灼伤立即用酒精洗涤。

  易燃物要妥善保存,小心取用。

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也不能用两只酒精相互引燃。

万一酒精灯碰翻着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切割白磷时要水下进行。

钠、钾着火,立即用砂覆盖。

易爆物质的取用要严格控制用量。

点燃H2、CO、CH4、C2H2等气体前必须验纯。

KClO3、NH4NO3等固体不能敲击。

锦囊六:

化学实验中仪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汇总

项目

使用仪器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药品的取用

药匙、纸槽、镊子、胶头滴管

取出:

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用药匙、块状用镊子固体送入:

依试管大小长短分别用药匙后端小匙、大匙、纸槽送入

用过的药匙应擦净备用;若为块状物或密度较大颗粒应轻滑至管底

量大:

倾倒法液体量小:

胶头滴管

试剂瓶盖仰放在桌面;标签应对着掌心;瓶口紧贴仪器口

试剂的称量

(称固体)托盘天平

游码移到左端刻度尺零处,调节天平零点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放放砝码盒中,游码移回零处

称量物(特别是易潮解、易腐蚀)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1g以下使用游码

(量液体)量筒、滴定管

精确度要求不高用量筒精确度要求较高用滴定管

读数时应平视,使液体凹液面最低点刻度和视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加热

试管、铁架台、试管夹、酒精灯

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

用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试管口向上倾斜45°

管口不得对着别人和自已

加热盛固体试管:

用铁架台和铁夹固定在距管口1/3处,管口稍向下倾斜

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蒸发皿、坩埚、坩埚钳

置于铁圈或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外焰直接加热

移取时要用坩埚钳

烧杯、石棉网、烧瓶、锥形瓶

用铁架台和铁夹固定或置于三角架上,垫石棉网加热

给烧瓶加热有时要加碎瓷片

溶解

烧杯、烧瓶、玻棒、导管、漏斗

固体溶解在烧杯或烧瓶中进行,用粉碎、搅拌、振荡和加热等方法来加速溶解

严禁用量筒、容量瓶等量器来溶解药品

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将导管插入水底部,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导管口置于液面上或倒置一漏斗,使漏斗边缘刚好浸没在液面下

物质的分离

(略)

过滤、蒸发、结晶(重结晶)、分液、升华、蒸馏(分馏)、萃取、盐析、渗析等

过滤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试纸的使用

试纸、玻璃棒

用湿润的试纸检验气体,将溶液用玻棒少许滴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上,再跟标准比色卡比色

pH试纸不能用水湿润

 

 锦囊七:

溶液、胶体、浊液巧分辨

  高考中有关胶体知识的考查都比较简单,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较大,且常常与科技、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准确理解胶体的概念:

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大小不同。

  2.对胶体性质的认识: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造成的,可区别溶液与胶体;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3.注意胶体知识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考查对胶体知识的运用情况。

  溶液、胶体、浊液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均一、稳定、透明

均一、较稳定

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

分散质微粒

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直径

小于1nm

1~100nm之间

大于100nm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注:

抓住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即与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相当,那么这种粒子与胶体粒子性质具有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新情景纳米颗粒性质。

  锦囊八: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七看"

  

(1)反应能否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一般只有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离子反应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实验室用氨盐和碱反应制氨气则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反应产物与事实是否相符。

如Cu与稀硝酸反应:

Cu+2NO3-+4H+=Cu2++2NO2↑+2H2O这类错误往往在配平上正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3)各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书写是否正确。

不管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只有可溶性的强电解质才能在离子方程式中用离子符号表示。

弱酸、弱碱、水、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单质、氧化物一律写化学式。

对于微溶物的处理:

若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若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时,应写离子符号;若反应物里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化学式。

  (4)是否漏写离子反应。

同一个离子反应,若有多种沉淀或弱电解质等物质生成时,往往漏写某一沉淀或弱电解质的离子反应。

如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

Ba2++SO42-=BaSO4↓或H++OH-=H2O也不能分成两个式子写,而应写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

  (5)离子的配比。

离子方程式中,相同离子可以合并,全体系数可同时约简,但不能进行局部约简。

实际反应的离子的配比,必须符合原物质的组成和反应的实际情况,如H2SO4与Ba(OH)2反应不能写成Ba2++OH-+H++SO42-=BaSO4↓+H2O

  (6)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要看是否遵循电荷守恒。

如:

铁和氯化铁反应不能写成:

Fe+Fe3+=2Fe2+反应物的用量是否加以考虑。

  (7)所用的连接符号与生成物的状态符号是否正确。

离子反应趋于完成的用"="号,可逆时用""号,反应程度较小时,生成物的沉淀和气体均不标气体和沉淀箭头。

  锦囊九:

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9种方法

  

(1)根椐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周期:

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同主族:

从上到下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

  (3)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判断

  ①常见金属元素活动性顺序:

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常见非金属元素活动性顺序:

(F、Cl、Br、I、S)从左到右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

一般条件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5)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进行判断:

一般氧化产物的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6)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

  ①原电池,负极>正极,负极的还原性较强;②电解池(以惰性电极为例)阳极:

易失电子的先放电,其还原性S2->I->Br->Cl->OH-;阴极:

易得电子的先放电,其氧化性Ag+>Fe3+>Hg2+>Cu2+>H+。

  (7)根据物质的浓度大小判断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8)根据反应剧烈程度进行判断

  同种还原剂作用于不同氧化剂时,反应越剧烈,其还原性越强

  (9)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也有影响,如高锰酸钾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在酸性溶液中镁的还原性强于铝,而在碱性溶液中铝的还原性强于镁;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表现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则不表现出强氧化性。

  锦囊十: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须知的方法与步骤

  1.须知方法:

从左向右配。

  2.须知步骤:

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1)标出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

  

(2)求升价元素或降价元素变化数(顾前不顾后)

  (3)求升价与降价变化的最小最小公倍数,分别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系数

  (4)配平变价元素,采用先平变价元素变价部分后平变价元素非变价部分

  (5)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6)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

  3.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特殊技巧

  配平时若同一物质内既有元素化合上升也有元素化合价下降,从左向右配较困难,此时可以采用从右向左配平,称为逆向配平法。

  锦囊十一: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三大规律

  

(1)写出过氧化钠分别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其具有强氧化性。

分析与过氧化钠有关计算的一般规律:

  在这两个反应中,对Na2O2固体而言,反应(a)中Na2O2增加的质量实际是H2O中H的质量,其结果可看作:

Na2O2+H22NaOH。

在反应(b)中,Na2O2增重的质量实际是2CO2~O2即2CO的质量,其结果可看作:

Na2O2+CONa2CO3。

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w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固体增重必为wg。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

①无机物:

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

②有机物:

如CH3OH、HCHO、CH3COOH、HCOOCH3、CH3CH(OH)COOH(乳酸)、C6H12O6(葡萄糖)等。

  

(2)Na2O2与H2O、CO2混合反应时,应当看作Na2O2先与CO2反应,后与H2O反应.

  (3)可进行差量(固体质量差或气体体积差)法计算,Na2O2与CO2、H2O(g)反应的差量问题。

  规律:

①CO2、H2O(g)与过量的Na2O2反应,所得O2为同况下CO2、H2O(g)体积的一半。

  ②将Na2O2粉末加入H2O(l)中,液体增加的质量等于同"分子"数的Na2O的质量。

  这些等量关系值得注意,它们在物质推断、化学计算等中,都是解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也是高考的常考内容。

  锦囊十二: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的归纳总结

  ⑴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与产生CO2的关系可表示为如图1所示;

  ⑵向NaH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与产生CO2的关系可表示为如图2所示;

  ⑶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与产生CO2的关系可表示为如图3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可以自己推测分析一下);

  ⑷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与产生CO2的关系可表示为如图4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象略)。

  锦囊十三:

铝、铁的性质巧区分

  1.铝、铁与酸反应规律

  

(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中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的盐为亚铁盐;

  

(2)与氧化性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3)与氧化性酸(稀硝酸)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2.铝、铁单质化学性质两大区别

  比较项目铝铁

  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不反应

  锦囊十四:

如何熟记"铝三角"离子方程式

  1molAl3+1molAlO2-1molAl(OH)3相互转化的特点:

  ①消耗OH-和H+的量分别为1、3、4mol,且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

  ②消耗OH-和H+对应量相等;

  熟记离子反应方法:

只要记住两个反应,如: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其余可以根据1、3、4的量类推。

  Al3++4OH-===AlO2-+2H2OAl(OH)3+3H+===Al3++3H2O

  AlO2-+H++H2O===Al(OH)3AlO2-+4H+====Al3++2H2O

 锦囊十五:

Fe3+、Fe2+、Fe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Fe与弱氧化剂(S、I2、Cu2+、Ag+、非氧化性酸等)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

  ②+2价的铁的化合物与强还原剂或在高温下与碳、硅、锰、铝、CO等起反应时,被还原成单质铁。

  ①Fe与强氧化剂(Cl2、F2、Br2、热浓H2SO4、稀HNO3、热浓HNO3等)反应时生成+3价的化合物。

②Fe3+具有强氧化性,+3价铁的化合物与H2、Al、CO等强还原剂反应时被还原成单质铁。

③铁与O2、H2O(气)反应时,生成物中既有+2价又有+3价的铁。

  (3)Fe2+与Fe3+相互转化中的两个重要关系

  ①Fe2+与强氧化剂(O2、Cl2、Br2、H2O2、Na2O2、KMnO4、浓硫酸、HNO3、NO2、K2Cr2O7等)反应时,被氧化为Fe3+。

  ②Fe3+与Zn、Fe、Al、Cu、S2-等,还原剂反应时生成Fe2+。

氧化性:

Ag+>Fe3+>Cu2+>Fe2+。

  ③氧化性:

Fe3+>Cu2+>H+>Fe2+还原性:

S2->I->Fe2+>Br->Cl-。

  a.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完全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Fe2+。

如果反应后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无Fe3+,一定有Fe2+。

如果反应后剩余的固体只有Cu,则溶液一定无Fe3+,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如果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Fe和Cu,则溶液中一定无Fe3+和Cu2+,一定有Fe2+。

  b.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时,反应的情况分析:

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

2Fe2++Cl2====2Fe3++2Cl-;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时:

2Fe2++4Br-+3Cl2====2Fe3++2Br2+6Cl-;向含1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2molCl2时:

Fe2+全部被氧化,Br-部分被氧化:

2Fe2++2Br-+2Cl2====2Fe3++Br2+4Cl-;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则I-先被氧化,Fe2+后被氧化。

  锦囊十六:

氨气制备必须要注意的5个问题

  1.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应制氨气

  因为加热时生成NH3和HNO3,随着温度升高,硝酸的强氧化性发挥作用使生成的氨进一步被氧化生成氮气和氮的氧化物,所以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应制氨气。

  2.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

  因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

KOH、NaOH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3.用试管收集氨气为什么要堵棉花

  因为NH3分子微粒直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

  4.实验室制NH3除水蒸气为什么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

  因为浓H2SO4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NH3与CaCl2反应也能生成其它物质

  5.实验室快速制得氨气的方法:

用浓氨水加固体NaOH(或加热浓氨水)

锦囊十七:

在较复杂的氧化还原计算中如何利用"守恒"

  1.分析氧化剂的得电子数和还原剂的失电子数

  2.分析某种主要元素的原子守恒:

如HNO3中N原子生成物中NOx和NO3--中N原子的守恒。

  3.如果是离子反应还要考虑:

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即电荷守恒。

  利用守恒解题利用守恒关系解题,可以不必纠缠过程的细节,只要注意问题始态与终态之间某种守恒关系,建立等式求解,以达到减少运算量,增强运算准确率的效果,从而在测试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以获取更佳的成绩,即"时间就是分数,效率就是成绩"。

  锦囊十八:

物质的特殊颜色汇总

  1.火焰颜色:

①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②蓝色(CO在空气中燃烧)③淡蓝色(CH4、H2在空气中燃烧)。

  2.有色溶液: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红色)、溴水(红棕色)、I2的四氯化碳溶液(紫色)。

  3.有色固体:

①红色:

Cu、Cu2O、Fe2O3②红褐色:

Fe(OH)3③绿色:

Cu2(OH)2CO3、FeSO4·7H2O④蓝色:

Cu(OH)2、CuSO4·5H2O⑤黑色:

CuO、FeO、FeS、Fe3O4、CuS、MnO2、炭黑⑥浅黄色:

S、Na2O2、AgBr。

⑦黄色:

AgI、FeS2。

⑧白色:

Mg(OH)2、Fe(OH)2、Al(OH)3、CaCO3、BaSO4、AgCl、BaSO3、H2SiO3。

  4.有色气体:

①黄绿色:

Cl2②红棕色:

NO2

  锦囊十九:

常见物质的14条特殊性质一览

  1.I2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2.Fe3+能使无色苯酚溶液变紫色、能使含SCN-的溶液呈血红色

  3.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

  4.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NO;

  5.能与SO2等气体或其水溶液作用析出浅黄色固体的H2S;

  6.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为Na2O2、无色液体为H2O2、有色液体为氯水、无色刺激性气体为SO2、有色刺激性气体为Cl2;

  7.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白磷;

  8.可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

  9.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通人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只有含CO32-或HCO3-的物质;

  10.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且通人品红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热又复原的只有含SO32-或HSO3-的物质;

  11.能与浓H2SO4、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晶体只有硝酸盐;

  12.通入CO2能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酸的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

  13.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单质是氟气

  14.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的化合物有:

BaSO4(白色)、AgCl(白色)、CuS(黑色)等。

锦囊二十:

6个特殊化学反应现象

  某些物质在发生一定变化时能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特殊现象,这些特殊现象对于无机化合物的判断有着重要作用。

重要特征反应现象:

  1.焰色反应:

Na+(黄色)、K+(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

  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3.白色沉淀Fe(OH)2置于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Fe(OH)3(由白色→灰绿→红褐色)。

  4.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

NO。

  5.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6.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l2、Br2、FeCl3、碘水等(即有能力将I-氧化为I2,不一定是碘分子)。

  锦囊二十一:

物质间转化的三大特征

  

(1)直线型转化

  (D为酸或碱)满足此关系的有:

NH3、N2、H2S、S、C、Na。

  

(2)交叉型转化

  (3)三角型转化

更多免费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