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086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导言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与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毗邻。

公开使用土地总面积51800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面积51954.375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54%,1996年底全区总人口52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43%,其中回族176.2万人,占33.8%。

全区辖银川、石嘴山、吴忠3市和固原1地区,15个县,2个县级市和6个市辖区.

  宁夏境域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黄土丘陵,中部为台地、山地和山间平原,北部为平原,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耸峙于南北两端。

在中图自然区划中,宁夏跨东部季风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

由南向北,热量递增,降水递减。

南部六盘山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区,而黄土丘陵属温带半干旱区,中部和北部属温带干旱区。

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

  宁夏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全区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2亿立方米,北部黄河冲积平原,黄河流经境内397公里,使宁夏平原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

黄河干流过境水量325亿立方米,其中国家分配黄河过境水利用量40亿立方米,而占全区4/5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拥有地表水资源总量仅8.7亿立方米,导致十年九旱,旱作农业极不稳定。

全区水能蕴藏量约200万千瓦,人均占有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主要集中于黄河干流黑山峡——青铜峡河段,天然落差约200米,开发潜力较大,已开发的有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

宁夏矿产资源中,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含媒地层面积1.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3,分布于贺兰山中北段、灵盐台地、香山等地,探明保有储量309.8亿吨,位居全国第六位。

灵盐台地油田为长庆油田的组成部分,石油探明储量为3668万吨,1971年起产油。

天然气也有一定前景。

宁夏还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沙漠绿洲、塞上江南风貌,独有的西夏文物古迹,即东方的金字塔——西夏王陵、丝绸古道上的石窟艺术,长城要塞、穆斯林回族风情等。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宁夏经济发展很快,工业形成了一定基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1996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270.7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1.62亿元,为解放初期1952年的1005倍:

农业总产值69.17亿元,为1952年的63倍,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73亿元,上升到1996年的193.8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15元,居全国第24位。

1996年粮食总产257.9万吨,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678.9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1416元。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全区公路通车里程873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716公里。

目前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为基础,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人均产原煤2.82吨,人均发电量2139.8千瓦,分列全国第三和第二位。

宁夏河套引黄灌区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集约程度较高,1996年粮食平均单产7022公斤/公顷(按详查面积计算),人均占有粮食1076.5公斤,跨入国家高产区行列,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明确指出: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提高土地利用率,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的原则,以保护耕地为重点,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的要求,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件精神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1997]12号文件部署,按照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7号令)中有关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根据新《土地管理法》有关条款,作了进一步修改和补充。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加强宁夏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龙头”,是对所辖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在时空上做出总体的、战略的安排,为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合理安排各业用地,保证重点项目用地,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全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基础,以规划期内人口及各业用地需求为依据,以满足《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主要任务,在国家下达的各项用地指标控制下,严格按照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原则,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本《规划》基期为1996年,规划目标年2010年;近期规划年2000年。

土地资源特点

  1.土地总面积小,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大

  宁夏土地总面积5195437.5公顷,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0.54%,按1996年末人口计算,人均土地面积0.997公顷,高于全国人均0.78公顷的平均水平。

耕地面积1268798.6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0.97%,人均耕地0。

24公顷,其中人均灌溉耕地0.07公顷,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土地质量差异大

  从耕地类型看,耕地中旱地占70.5%,因受水资源限制,十年九旱,旱作农业很不稳定。

从土地肥力状况看,肥力较高的灌淤土和黑垆土仅占11.7%,引黄灌区中低产田面积约占2/3。

肥力较低的灰钙土、黄绵土、风沙土、新积土、粗骨土等占78.0%。

未利用地中难以

  利用的流动沙丘、裸岩、冲沟、石砾等地类面积占11.4%。

全自治区水土流失面积占75.%,土壤沙化面积占24.19%,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地区之一:

灌区土地土壤次生盐渍化较严重,尤其是银北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3。

  3.土地垦殖率高,除引黄灌区外,生产力较低下

  宁夏耕地垦殖指数24.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部黄土丘陵区耕地垦殖指数高达38.4%,但旱耕地产量低而不稳,大丰收的1996年,粮食平均单产也只有996公斤/公顷,仅为引黄灌区粮食单产7022公斤/公顷的1/7。

  4.耕地后备资源较多,土地开发大有潜力

  全区尚有宜农荒地415203公顷,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其中大部分光热条件较好,土地平坦、集中连片,通过引、扬黄河水可用于农业开发。

土地利用概况

  1996年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5195437.5公顷(上报原国家土地局地籍司数据,下同),其中农用地409467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81%,建设用地244669.1公顷,占4.71%,未利用地856096.9公顷,占16.48%。

在农用地面积中,耕地1268798.6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4.42%,园地27951.8公顷,占0.54%,林地266176.3公顷,占5.12%,牧草地2467943.4公顷,占47.50%,水面63801.4公顷,占1.23%:

在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庄工矿等用地161946.9公顷,占3.12%,交通用地33645.3公顷,占0.65%,水利工程49076.9公顷,占⒍94%。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土地利用问题,近十年来全区土地管理工作在“开源”、“节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障了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地的需要。

1987-1996年的十年间,相继实施了宁夏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二、三期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工程,盐环定扬水工程,固海扬水扩灌工程等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及“三西”扶贫建设项目,累积开荒93333公顷,发展灌溉面积66667公顷,新增灌溉耕地46667公顷,使灌溉耕地由1986年的2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29.3%。

耕地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了全区耕地连续十年净增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1.本规划总体战略目标

  全面落实国家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土地整治、复垦、开发力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土地开发大于国家下达指标,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

规划期间耕地净增84373公顷以上,保种保收的灌溉耕地面积达到49.77万公顷,旱涝保收程度由1996年的29.3%提高到36.78%:

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化土地规划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土地的需求。

  2.本规划具体目标

  

(1).到2010年,补充耕地131039.0公顷,其中通过开发补充灌溉耕地121039.0公顷,通过整理复垦补充耕地10000公顷:

期间减少耕地46666.0公顷,其中非农建设占用9333公顷,灾毁4000公顷,山区退耕还林还牧33333公顷;规划期内净增灌溉耕地84373公顷。

2010年耕地面积达到1353171.6公顷,灌溉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378296.7公顷提高到497732.7公顷,粮食总产超过300万吨,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734公斤,比1996年增加55公斤。

  

(2).到2010年,非农人口控制在251万以内,城镇用地规模控制在305.72平方公里之内,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543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不超过5627公顷:

除吊应移民点以外,现有村庄原则上不扩大面积,新增吊庄搬迁移民村庄用地严格按照人均150米2的标准执行,村庄增量用地控制在3221公顷之内。

  (3).到2010年,新增成片林地424905公顷,四旁植树6000万株,新增园地11373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0%。

建设人工草场82674公顷,改良草场59399公顷。

  (4).在充分论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下,保证煤炭、石油、冶金及独立工矿、交通、水利、旅游等重点项目用地,其增量用地面积控制在29790.0公顷以内,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3706公顷。

  (5).加强土地整治和环境保护,努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规划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建设水土保持林2.46万公顷:

治理沙化面积3549平方公里,建设防风固沙林20.13万公顷,建设人式草场15.36万公顷。

土地利用的任务

  按照上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要求,在土地规划期内,宁夏土地利用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1.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宁夏引黄灌区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是“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在努力提高单产的同时,必须保持耕地面积稳中有增。

山区在扩大旱改水,建设旱作三田的同时,必须保持足够数量的耕地生产粮食和油料,确保山区农民脱贫解决温饱,因此必须切实保护好耕地。

  2.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要加强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坚持拒绝审批,城镇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要充分挖掘城镇建成区内部潜力。

  3.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监测

  4.搞好后备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综合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则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5.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对煤炭、石油等地下资源的开发,在正确处理地面建设用地与开发利用煤炭、石油等地下资源的关系,一方面保障其地面建设用地,另一方面要节约用地,加大复垦力度。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缺乏宏观管理和长远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各业用地缺乏综合安排

  宁夏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大农业发展应围绕产业化、区域化方向进行,因缺乏完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南部黄土丘陵区三料(饲料、燃料、肥料)俱缺,水土流失严重,但垦殖率在38.4%以上,有的高达50%,15度以上的坡耕地158900公顷,占南部黄土丘陵区旱耕地17.9%,垦殖率长期居高不下,农林牧用地矛盾突出。

中部风沙地带分布着全区2/3以上的草场,长期以来草原建设,特别是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的建设速度慢,加之乱挖乱采的现象未得到有效的遏制,使草原畜牧业一直处于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土地产出率低下。

我区近十年来利用各种资金,累积开发土地93333公顷,新增灌溉耕地66667公顷,园林地26667公顷,改造中低产田66667公顷,安置受益和吊庄移民17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新开发的灌区种植业用地比重过大(占开发面积的70%以上),林草比例小,耗水量大,浸坏老灌区耕地,加剧了盐渍化,有的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土地沙化呈扩大趋势。

  2.城镇建设水平低,人均用地指标偏大,农村居民点布局松散,土地浪费严重。

  宁夏有5个城市,其中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2个,15个县城,51个建设镇,∶全区城镇用地面积22029公顷,人均用地达156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120平方米的标准。

  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全区农村人口平均用地达270.3平方米,其中山区八县人均用地达到306平方米。

  3.土地退化问题突出,治理措施相对薄弱

  土地退化是宁夏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水土流失是南部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水土流失,耕地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已有的水库库容量变小,防洪和灌溉效益降低,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8873平方公里,其中强度侵蚀面积达8409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6.18%。

近年来虽然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过程中,重工程措施,轻生物措施:

对八十年代建立起的林带和人工草地,乱垦滥伐现象并未得到遏制,致使水土流失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土地沙化是中部风沙干旱地带的突出问题。

中部风沙干旱地带分布着占全自治区2/3的草场,长期以来超载过牧、重用轻管,加之人为的乱采乱挖甘草,土地沙化严重。

全区土地沙化面积12567.8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24.19%。

引黄灌区渠系砌护率低,工程设施老化,造成渠水侧渗,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尤其是银北地区,由于地势低平,加之大水漫灌,地下水位普遍高于临界深度,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超过农田总面积的2/3。

  4.土地管理手段单一、缺乏综合性配套措施,浪费土地资源的行为屡有发生

  多年来,因土地管理基础业务工作滞后,土地利用管理手段单一,没有形成“规划指导计划,计划控制利用,利用接受监督,监督反馈规划”的土地利用管理机制,造成规划、计划、利用和监督脱节。

加之一部分人片面理解甚至无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非法转让和买卖土地,越权批地等行为时有发生。

六盘山林农牧区

  本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包括泾源县全部、隆德东部,固原南部,西吉、海原的部分地区,土地面积393194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面积的7.57%,总人口57.10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10.90%,人口密度195人/平方公里。

本区地处六盘山山地,降水较多,气候阴湿,土地利用以林业用地为主,耕地垦殖率40%左右,旱作农业为主,产量低而不稳,牧草地覆盖度较大,多与林地交差分布,六盘山主脉南段面积67300公顷,为六盘山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耕地比重过大,毁林开荒时有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因气候阴湿、光照不足,加之耕作粗放,耕地产出率很低,过多的人口负荷,不少人处于温饱线之下,是自治区的重点扶贫地区之一。

今后土地利用方向:

根据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变化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突出以林为主,林农牧结合,建立林业、肉役兼用牛繁殖、药材、山货及编织为主的多种经营基地,建设好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大力保护和恢复天然次生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建立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及生态型自然保护区,造林10000公顷,建设人工草场,确保林牧业发展:

合理安排城镇交通、建设用地,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贺兰山林矿区

  本区位于宁夏西北部,以贺兰山脉为主体,包括石炭井区的全部,大武口区、惠农县、平罗县、贺兰县、银川郊区、永宁县的贺兰山部分。

土地总面积20760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00%,现有人口9.18万人,占宁夏总人口的1.80%,人口密度44人/平方公里。

贺兰山中段为宁夏三大天然次生林区之一,现有天然次生林19060公顷,森林覆盖率9.18%。

贺兰山中北段,煤炭储量丰富,已探明保有储量21.52亿吨,为宁夏煤炭保有储量的7%,是主要的产煤区。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贺兰山北段散生木和小片林木破坏严重,林线逐年上升,水土流失加剧,矿产资源开发后其地表层急需复垦。

今后土地利用方向:

保护好现有森林,加强对现有林木的抚育更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护,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滞减山洪的能力,使之永远成为银川平原的绿色屏障:

同时加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速开发建设苏峪口、小口子等旅游风景点,提高本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继续加强以采煤工业为中心的煤炭工业建设,合理布局城镇工矿区,注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认真贯彻土地基本国策,以全区现有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依据,按“南治水、中开发、北提高”的土地整治思路,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总要求,严格按照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总原则,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协调各部门用地配置,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

从建成国家级“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实际出发,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加大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保证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和重点建设的用地需要。

加强土地的整治和保护,努力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建设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提高载畜能力。

有计划按步骤地退坡耕地还林还牧,走生态农业的路子。

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为宁夏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业、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坚持从宁夏区情出发,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宁夏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地制宜,防治并重,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重在综合治理,发挥整体效益。

针对宁夏实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1.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

  我区固原地区六县及吴忠市管辖的盐池、同心两县部分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且降雨年季变率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垦伐,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规划期内,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以退耕还林还牧为突破口,以修建基本农田为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将治理与开发、保护、利用、改造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的生产能力,按照实现山区人均二亩基本农田的要求,大力建设旱作“三田”,积极扩大“井、库、窖”灌溉面积,使山区基本农田面积达到400000公顷,加速建设水土保持林和封山育林,使新建林地面积达到84600公顷,同时把经果林纳入林带林网建设中,逐步控制和减轻大面积水土流失,使土地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变,抗御灾害的能力有所增强。

  2.中部台地区沙漠化防治

  我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陶乐、灵武、盐池、同心等县、市及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中卫县为我区沙漠分布最多的县市,目前全区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12567.8平方公里。

规划期间,要加强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采取造、封、管多管齐下,乔、灌、草结合的治理措施,有计划地开展沙区治理与植被建设,建立起片、网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体系。

重点抓好盐池县土地沙漠化综合项目,实施大面积飞播造林,加强沙区草地生态建设。

规划期内,围绕防沙治治工作,实施人工造林138000公顷,飞播造成林20000公封沙育林43300公顷,建设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153612公顷。

  3.灌区内部土地盐渍化改造

我区灌区内部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尤其是银北地区,因地势低平,地下水位普遍高于临界深度,土壤盐渍化面积超过农田总面积的2/39今后应按照改造与利用、水利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的方针,合理灌溉、排水、平田整地、深耕晒垡、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搞好综合防治与利用,结合河套灌区第三、四期工程,开沟挖渠,加固骨干渠道400公里,干、支渠道衬砌防渗,续建改造进水闸,排灌站380座。

开发盐荒地18667公顷,改造盐渍化中低产田53333公顷,逐步改造低洼盐碱地为高产稳产农田,到2010年70%的盐渍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布局

  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自治区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细则要求,结合宁夏各地不同情况,进行了全区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确定与分解。

  基本农田保护对象:

川区的引黄灌溉耕地,山区的扬黄灌溉耕地、井灌耕地、沟坝地、水平梯田、塬地、和部分缓坡地。

  基本农田保护率:

为保住引黄灌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地位,把引黄灌区建成国家级“两高下优”农业示范区,川区基本农田要重点保护,保护率不能低于92%∶山区是贫困地区,保护耕地必须同解决农民脱贫、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保护率以80%左右为宜。

1996年全区耕地面积1268798.6公顷(其中灌溉耕地378296.7公顷),保护面积为1052990公顷,保护率为83.00%。

各地、市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以各用地部门提交的用地需求规划为基础依据,充分考虑全区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和原国家土地局下达的控制指标,本着优先保证农业用地,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原则,继续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控制指标分解到四个地、市及农垦系统。

  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宗旨,全面考虑各业用地需求及其占用地类,编制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各地市规划前后各类用地面积表。

  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的要点

  

(1).耕地面积有所增加,灌溉耕地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

  2000年耕地面积比1996年增加25146公顷,达到1293944.6公顷,耕地垦殖率由1996年24.42%上升到24.91%。

2010年耕地面积比2000年增加59227公顷,比1996年增加84373公顷,达到1353171.6公顷,耕地垦殖率上升到26.05%,质量较好、保种保收的灌溉耕地的比重由1996年的29.3%上升到2010年的36.73%。

  

(2).园地面积有一定增加,园地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我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果品品质好,发展果园大有潜力(包括桑园、药材、花椒、野杏仨等),1997-2000年净增园地43832公顷,2000年园地面积达到71783.8公顷,园地比重由1996年的0.54%上升到1.38%。

2001-2010年净增园地69902公顷,2010年果园面积达到141685.8公顷,园地比重上升到2.73%。

  (3).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有较大提高

1997-2000年成片林面积净增176795公顷,增加四旁植树2400万株,2000年林地面积达到442971.3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5.12%提高到8.5%左右。

2001-2010年成片林面积净增248Ⅱ0公顷,增加四旁植树3600万株,2010年林地面积达到691081.3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