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docx
《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一节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现代货币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
当今世界各国所使用的钞票都是银行券。
银行活期存款也应视为货币,其根本特征是随时可据以签发支票用以购买和支付,同时也有权从中提取钞票。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统称“存款货币”。
今天的货币无一例外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
现在的钞票都是银行券,是银行的债务,银行券持有者的债权。
购物时买方支付钞票,银行券的债权从买者转移到卖者手中。
各种支付义务的过程也类似,这就使得整个经济中的任何经济交往都同时伴随着债权债务的转移。
第二节存款货币的创造
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
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全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银行以支票存款为依据组织的转账结算有着直接联系,这在金属铸币和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都存在。
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通过转账结算而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
以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ΔL表示贷款总额,则:
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
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
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
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派生乘数。
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若以K表示派生乘数,则如下式:
这里的K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活期存款/基础货币
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
存款之区分为活期、定期与创造乘数
仍设ΔD为活期存款量的增额,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再假定ΔT为定期存款量的增额,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Δ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即基础货币),ΔL为贷款增量,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为t(ΔT/ΔD)。
则有:
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以上的分析模型没有涉及现金:
贷款、存款、货币支付均在银行的账页上进行。
然而,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
现金漏损额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如用ΔC代表现金漏损额,用c代表现金漏损率,则
c=ΔC/ΔD;ΔC=c·ΔD
当设定包括现金的情况下,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为:
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为安全或应付意外之需,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常常高于法定准备金。
超过法定要求的准备金,称超额准备金,以ΔE代表。
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e代表。
这时,银行的初始准备为:
这时的存款货币创造乘数---考虑到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之分,考虑到现金漏损,考虑到超额准备---则是:
以上模型,只是就基本可测因素对存款派生倍数影响所推导出的银行扩大贷款的最大限度。
但是,贷款不仅取决于银行行为,还要看企业是否有要求。
在经济停滞和预期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可能的派生规模并不一定能够实现。
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
派生存款的倍数缩减过程与其倍数创造、扩张过程是相对称的,原理一样,方向相反。
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关于“现金”的再说明
现金又叫通货(M0):
钞票和硬币。
货币(M1):
现金+活期存款
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
现金不足补充的基本途径就是从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提取;如果银行库存的现金过多,则会及时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
现金的增发与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得到补充
总的来看,现金的发行是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增长。
随着经济的增长,必然也同时要求存款准备增大以支持存款货币有足够的增长,这样不仅能创造越来越多的现金,也能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存款货币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所以,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得到补充。
财政部发行债券,无论最终购买者是中央银行还是企业和个人,最终都会增加基础货币,造成现金和存款货币的增加。
准备存款的不断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
准备存款的补充来自中央银行,要使存款货币银行整体的准备存款总额增加,必须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从中央银行方面补充准备存款的途径:
1、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
2、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
3、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
而补充后的准备存款必然一分为二:
现金漏损、减去现金漏损的准备存款。
由于从中央银行方面补充准备存款是一个连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中央银行一方面积累了自己的资产;而另一方面则形成两大负债项目:
⑴不断补充、不断提取现金的准备存款余额;⑵由一笔笔现金漏损所累积形成的流通中现金。
中央银行是否可以无限制地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准备存款
中央银行的行为也不是完全不受任何约束。
就技术层面、就可能性来说,中央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存款准备、支持存款货币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可以是无限的。
但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约束则是强有力的。
没有货币需求,存款货币银行不需要补充准备存款时,中央银行有能力也无从发挥;强行支持无限制的货币创造,则会促成通货膨胀,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基础货币
B=R+C
B称为基础货币或准备货币;R为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它包含准备存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库存现金;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基础货币的数额占中央银行负债总额的绝大部分。
货币乘数
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称为货币乘数,即货币供给的创造乘数。
用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则有下式:
Ms=m·B
虽然基础货币是由处于流通中的现金C和存款准备R两部分构成,但C并不能引起倍数的增加,只有R能引起倍数的增加。
R经过倍增产生D的存款,C+R是基础货币量,C+D是货币供给量
变形得,
C与D的比,称为通货-存款比。
R与D的比,称为准备-存款比。
其大小等于存款准备率。
发行收入与铸币税
在铸币流通条件下,铸币收入(也称铸币税)是指铸币面值与铸币成本的差额。
在钞票代替了铸币时,发行收入是指钞票的面值与钞票发行成本的差额。
中央银行不被允许把印制的钞票直接用来买东西。
钞票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与发行钞票对应的资产有三项:
1、对政府的债权。
这是中央银行以负债的增长换得对政府债权的增长。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增加对中央银行的负债而取得相应金额的收入。
对于这样的收入,政府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安排支出的。
因此,这种情况与政府直接发钞在性质上并无差别。
至于对银行的负债,政府的实际负担是按照规定支付利息。
2、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
这实际意味着负债的单位或个人以对中央银行负债的方式来换取钞票。
单位或个人的负担是按照规定支付利息。
3、收购外汇、金银。
中央银行不能用发行的钞票直接购买,但收购外汇、金银则是例外。
在这里的确是利用钞票发行集中了巨额的外汇财富,但这种财富既可能有收益,也可能受损失。
而是,这是在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任务,损益单独核算,不归中央所有。
中央银行的钞票发行构成了国家财政的债务收入和经济行为主体的借款收入。
无论是政府还是经济主体,使用这种借入的收入,负有按约定归还本金的义务,其代价则是按期支付利息。
中央银行的所谓发行收入,实实在在地就是这两种利息收入。
第四节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1、节约了货币材料。
现代信用货币中的钞票和硬币是用纸或贱金属制造的,其价值大大低于票面价值。
存款货币本身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而电子货币,更是极大的节约。
2、节约了有关货币流通方面的费用。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越来越多的交易采用非现金方式进行,转账结算和电子货币的成本更是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费用。
3、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货币需要量。
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
1、第一个层次在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
在这个层次上,众多的存款货币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面对众多顾客随时随地提出的形形色色的货币需求。
它们如何有区别地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需求,取决于它们自己根据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准则,经衡量利弊得失所做的判断。
这就是说,在这一层次上创造多少存款货币是由许许多多存款货币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无数的时点和地点上,通过自我约束机制分散地决策。
正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分散决策,才有可能针对千差万别的需求机动灵活地供给货币;而存款货币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则使它们不能不认真地对客户所提出的需求进行评价和筛选,并事实上把住了货币供给是否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第一道关口。
2、第二个层次是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层次。
光凭存款货币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并不能保证货币均衡:
即使每一笔存款货币的创造都合理,也并不等于创造的存款货币总量必然符合经济的客观要求。
于是,要求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层次。
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
在金融领域,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于:
这一机制是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和金融的宏观方面向金融的微观方面过渡的关节点。
信用货币创造清楚地显示,都是企业、个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环绕一笔一笔具体的货币存、取、借、贷所进行的诸多微观经济行为的过程。
但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金融行为却为经济生活连绵不断地提供了流通中的货币。
流通中的货币构成货币供给范畴。
货币供给面对的是经济生活整体,是宏观经济总量指标,与之相对应的是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比,构成宏观金融的核心。
了解了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就会了解,正是纯属微观的金融行为具体地导出了宏观经济的结果,体现着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
当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失衡,从而客观经济生活从金融的宏观方面提出调整要求时,其实现也不能绕过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
也就是说,只能通过利益机制(通过利率)影响参与金融行为的公司、公众、存款货币银行这些微观经济主体分别决策,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
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宏观均衡状态的改变。
当然,在非常时期可有非常措施,但也不是把这一机制全然撇开。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当货币供给不足时,不能摄像中央银行可以从飞机上撒钞票。
这就是说,金融的宏观方面向金融的微观方面过渡也必须通过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来实现。
所以,只有了解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才能具体理解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和金融的宏观方面向金融的微观方面过渡是怎样实现的。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与财政部发行债券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财政部发行债券,最终债券会回到中央银行手中,中央银行付出了货币并得到了债券,财政部发行债券获得了货币并把它用于支付各种费用,这样就等于中央银行增发了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货币最终落在企业、个人手上,不过企业、个人在借款到期后要将货币还回给中央银行,这样并不会增加基础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