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549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docx

学前教育高校生职业认同现况研讨docx

  一问题的提出师范生职业认同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日后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合理的认识、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所组成的内部心理机制,包括对教师职业特点、职能和地位等的看法,对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乐于从教的意愿以及从教时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等。

  已有研究认为,幼儿教师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但目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幼儿教师培养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研究就成为近年来的新课题。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该专业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从而给出一些有效建议和对策,希望有助于学前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增强,培养更多更好的幼教师资。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国内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4份,收回问卷146份,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8。

  调查方法以问卷法为主,以小型座谈、个别访谈为辅。

  调查内容包括入学前的专业选择动机和专业了解程度、在学期间所感受到的社会评价及影响、本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态度和看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把握,以及作为本科生对幼教职业的态度、对幼教职业的坚定性等。

  三结果分析及探讨1.入学前对专业缺乏足够了解,专业选择动机不明确。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并不了解,对专业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比例高达65.8。

  有一部分30.1学生对这个专业略有了解,只知道以后要当幼儿园老师,仅有4.1的同学认识清晰,超过一半65.1的学生是因为服从志愿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因此接近于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

  而在自愿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中,各种原因所占比例从多到少依次为兴趣、父母老师的建议、认为是份好职业等。

  从整体上看,这种专业选择动机的不明确直接影响到学前本科学生的职业认同。

  2.入学后随着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入,职业认同感逐步增强。

  1比较喜欢学前教育专业。

  在问到是否喜欢该专业时,选择喜欢、一般喜欢的学生比例高达89.7,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本专业,这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及职业情感的培养非常有利。

  大部分学生通过对专业的了解逐渐加深了对专业的感情。

  约1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本专业。

  2从教意愿与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统计显示,超过一半56.8的学生表示比较想当幼儿老师。

  影响被试从教意愿的原因按从多到少排列主要有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假期多、工作稳定、自己比较适合当幼儿教师等。

  但仍有近乎一半学生不愿意从事幼教职业,其原因则依次为待遇不高、不适合做这行、职业发展潜力不大、社会地位低等。

  同时,大部分被试的自我效能感也较强,约74的学生表示有信心成为幼儿教师,26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

  3对幼教职业的态度比较积极,但是角色意识不强。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幼教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的学生占24.7;认为这是个崇高的职业的占61.6;认为这个职业清贫的占10.3,认为这个职业能很好地实现个人价值的占3.4。

  被试中76的学生认为从事幼教工作奉献的同时也有收获,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觉得自己与幼儿教师密切相关,同时,仅有30.8的学生有较强的角色意识。

  4对于做幼儿教师有较积极的情感体验。

  被试中虽有56.2的学生表示和孩子在一起很幸福,却仅有15.1的学生认为这个职业能够实现自己的内在价值。

  综合结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多数学生虽然能意识到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但不少学生在心底无法认同教师工作带来的乐趣,也无法感受到教师职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学前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乐观。

  调查显示,91.1学生认为学前专业本科毕业生比较受幼儿园等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前景非常好,很容易找到工作。

  当然,随着幼教事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和学生培养数量的越来越多,受地域差异和幼儿园水平差异的影响,竞争压力在逐渐增大。

  4.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尊敬度不高。

  被试学生中,认为幼儿教师受一般尊敬、不受尊敬的比例高达84.2。

  而访谈也显示,有些同学认为幼儿教师虽然也是教师,但是社会地位远不如其他阶段的老师。

  5.专业坚定性不强。

  约40的被试愿意和非常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69.1的被试只想把幼教职业作为过渡,以后会选择更好的职业,少部分同学压根不打算做幼儿教师。

  四结论与建议上述表明,学前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总体状况尚好,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也表现出对幼教行业良好就业的期待,对幼教职业的喜爱度和自我效能感总体呈递增趋势。

  另一方面,待遇低、社会尊敬度不高等负面因素又影响着学前本科生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使其专业坚定性不强。

  笔者认为,切实增强学前专业在校生职业认同需要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以及学生个人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1.加强宣传,落实政策,转变、提升幼教职业形象。

  学前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社会上对这种国家的非义务教育认识不一,学生专业选择动机不明确,幼儿教师社会认可程度不足,需要政府、媒体积极投入,多做工作,赢得良好的社会评价。

  可以通过宣传以普遍提高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特别在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和条件不具备的地区更应如此,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然,改善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还必须考虑到以经济报酬为核心的衡量元素,因此需要国家及地方在落实有关政策的同时,更要积极制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幼儿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增强幼教职业的吸引力。

  2.制定更加合理的招生政策和专业分配政策。

  学校在招生时可以详细说明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和就业形势,吸引优秀青年,包括吸引广大男性学生加盟幼儿教育。

  这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自愿选择本专业的学生会对职业有较强的认同。

  在对服从志愿的学生进行专业分配时,笔者认为学校应更加人性化,以就近原则为主,自愿、主动的学习才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增强专业坚定性极其重要的主观因素。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1精简专业理论课程,增强实践的指导性。

  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能适度地精简理论类课程,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其学习的效能也会有所增加。

  同时提高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将实践渗入理论学习中。

  可以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全实践观,专业课程设置要重视实践环节,也增加考试环节中的实践内容。

  在校外实习时,建议学校进一步将实践的内容和要求更加细化具体化,从微观层面加大老师对实践的指导力度,例如对实习状况进行蹲点式指导及时的现场跟踪指导、对实习成果进行细致的评价等。

  2加强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培养专长。

  精简课程后,学生训练技能的时间基本得到保证,专业老师应通过定期的技能测试,督促学生提高基本技能水平。

  学校也可以给本专业配置专门的技能训练老师或者是制定更完善切实可行的专门的技能教学大纲,来增加技能学习的有效性。

  在专业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适合自身条件的方面有所专长。

  3突出学前专业特点,加强职业情感培养。

  学校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培养学前教育的学生形成强烈的幼教角色意识。

  除了通过专门的课程培训以及教师课堂中的渗透,也可以通过邀请优秀的在职幼儿教师为学生做一些知识、心得的讲座;各年级学生之间进行座谈或者结对子互助;学习优秀幼儿教师的事迹等,让学生从各方面感受、理解幼教职业的内在价值,使之与自身成长密切联系起来。

  4优化专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一般大学老师必备的素质,也需要拥有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独特的特点。

  比如热爱幼教事业、富有爱心、活泼开朗、表现力丰富等,这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中能看到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价值,也能看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同时,专业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增加实践经验。

  如果老师在理论与实践上脱节,那学生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因此建议高校教师能多到幼儿园了解幼教理论在幼儿园落实的真实情况及幼儿教育实践的具体操作方法。

  4.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极养成对幼教职业的高度认同。

  1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职业的价值,认真看待自己的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以能成为一名幼儿教师而感到自豪,不要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职业地位和作用。

  要有良好的心理接受能力,在遇到困难时,少一份质疑和退缩,多一份坚定和勇气。

  只有自身素质的切实提高,真诚付出,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2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理性地安排学习内容。

  学前专业的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省、不断总结。

  在实践过程中,要处处留心,善于发现在职教师的优点,做为自己可以学习的榜样。

  另外,好学的同时必须注意方法。

  希望学生能理性地安排学习生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重量的同时更要重质。

  这样不但能使自己学有专长,亦可减轻学习负担,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客观看待社会舆论,调整自己的心态。

  社会在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在一些社会经济条件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对幼教职业的认同大有提高。

  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也有利于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

  因此学生们不要被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所困扰,相信幼教事业的明天是光辉灿烂的。

  准幼儿教师们完全有理由坚定自己的信念,做到学好一行、喜爱一行、做好一行。

  这样,才能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当好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