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08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弟子规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弟子规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弟子规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弟子规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习题.docx

《弟子规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习题.docx

弟子规习题

“学习实践《弟子规》 修身养德促和谐”

知识复习提纲

一、《弟子规》基本常识

1.《弟子规》原名是什么?

作者是谁?

后经谁改编?

(《训蒙文》李毓秀贾存仁)

2.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句?

共多少字?

(360句1080字)

3.《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4.《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5.《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爱心)。

6.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7.《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什么?

(所谓“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

广义来讲,所有的人均可称为弟子,人人都应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永远是“弟子”)。

“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8.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中,特别是它的核心思想重在教导孩子的言行,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因此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其倡导的诸多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弟子规》内容理解

(一)总序

9.“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第一重要)。

10.“圣人训”的意思是什么?

(孔子的教导或教诲)

11.背诵《弟子规》总序并解释。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文”在这里泛指一切学问。

这个总序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它还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

12.《弟子规》分为几部分,这样的顺序有必要吗?

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二)入则孝

13.左“孝”右“文”所组合的是哪个字?

怎样做象形解释?

(是“教”字;意思是教育孩子首先是从孝开始。

14.“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什么?

(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要有规矩,不要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

)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学习?

(学习是关系自己一辈子的事,更加不能随便。

15.请解释“德有伤,贻亲羞”,并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修养,才不会让父母蒙受羞辱?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不道德的事,让父母蒙羞。

我们应该从小事、从身边的事做起,应坚持不懈地做,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

1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中的“业”在句中的意思是(职业,所从事的事情)

17.“亲所好、力为具”中的“具”是指(准备);“亲所恶,谨为去”中的“去”是指(排遣,排除)。

18.“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子道”是指(为人子女的本分)。

“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19.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和回家后一定要对父母做到什么?

(出必告,反必面。

)这样做有什么必要?

(让父母安心,避免他们挂念)

20.“看见父母吵架、酗酒、做违法乱纪的事,你应该怎么做?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21.“事死者如事生”的意思是(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活着时一样恭敬孝顺)。

“事”是指(对待、侍候)。

清明时祭祀祖先有没有必要,祭祀时态度应该如何?

(清明祭祀祖先,是对祖先的缅怀,祭拜时要诚心诚意,要如同祖先生前一样恭敬。

22.《弟子规》告诉我们“首孝弟”,父母教孩子行孝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

(以身作则)

23.《弟子规》提出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之外,还具体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它们是那八件事?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24.请背诵“事虽小……贻亲羞”中间段落。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德有伤 贻亲羞

25.怎么理解“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

26.父母要是对自己不好该怎么做?

请结合“孝感动天”的故事说明这个道理。

(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要孝顺,而且还要反省自己,体会父母心意,努力改过并作得更好,这样的孝顺才最为难能可贵。

27.“百善孝为先”是为了提倡人们敬孝行善。

《弟子规》也说“首孝悌”,你同意把孝放在百善首位吗?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

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心中常抱着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忍心去做, 所以,孝是一切行为中应该最先做到的。

28.黄香小时候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2.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现在我们有了很好的生活条件,还需要向他学习吗?

(孝顺父母是不分生活条件的,条件好要孝顺,条件不好也要孝顺。

)在现代生活中,你认为要应如何做到“冬则温,夏则凊”?

29.“晨则省,昏则定”告诉我们早晚应该如何关心和孝顺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

(早晨起床,应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伺候父母安睡。

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父母要求和身体状况。

30.二十四孝中有个怀橘遗亲故事,你能讲讲吗?

那么这个故事用弟子规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应该是哪一句?

(亲所好力为具)

31.《弟子规》中说:

“亲所好,力为具。

”意思是说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做子女的应该尽力为父母准备。

有人说这种做法不完全正确,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三)出则悌

32.“进必趋,退必迟”中的“迟”是指(放慢脚步)。

33.对待没有亲戚关系的长辈,和对待字的父母兄长要有什么不同吗?

为什么?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恭敬,像亲兄长一样关爱,虽然他们不是你的亲父兄,当一样是长辈,所以也要恭敬。

34.请背诵“进必趋……如事兄”中间段落。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35.“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广泛,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这在《弟子规》中如何体现?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互相关爱,互相照顾,兄长要友爱弟弟,弟弟要恭敬兄长。

36.在当代社会,很多老人家有退休金,有医疗保险,本来可以安度晚年了,但为什么好多老年人晚年的情况不太好呢?

按《弟子规》应该怎样做?

(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看见子女不和,兄弟之间不讲弟道,不友爱,家庭里闹矛盾,老人家觉得心不安,对自己的子孙后辈不放心。

所以《弟子规》讲: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和睦了,就是孝了。

37.从我们生活的经验来看,如果兄弟姐妹之间不友爱,发生矛盾有争端,原因往往有哪些?

那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一个是钱财,一个是言语。

这两个是惹事的,为了一些钱财,为了一两句话往往会导致不和。

所以《弟子规》讲的非常明白: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如果大家都把财物看得轻一些,哪里会有怨恨呢?

如果大家在言语上相互尽让一下,心里的不满也就自然而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除。

38.假如你在路上遇见了长辈,你该怎样做。

用《弟子规》中的话回话。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

39.信陵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是魏国国君的弟弟。

虽然他的势力很大,有门客上千人,但是信陵君却是个敬老爱贤的人。

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很有贤德,就十分郑重地前去请教。

他亲自驾车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赢。

侯赢也知道信陵君的名声,要看看他敬老爱贤是不是真的,所以信陵君去接他的时候,他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但越是这样,信陵君对他越加恭敬。

侯赢见状,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门客。

请问信陵君做到了什么,才赢得了侯赢的一片真心,用《弟子规》中的话回答,并解释。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40.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可《弟子规》中却认为“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41.《弟子规》中讲到“对尊长,勿现能”,你是如何理解的?

(在长辈面前不要过度的表现自己。

但也要分情况,比如和长辈在一起看电视,突出出现英文歌,你不要说:

这个你不懂,这是英语。

这是在夸耀自己。

当然这个现能也分情况,如果要为长辈干活,我年轻,有劲儿,这个现能是必需要的,但话不能这样说:

你看你,那么老,连菜都提不动。

这就是显能了。

我认为,对尊长应尊重,而这个尊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长辈知识的尊重,因为长辈年岁比较大,阅历丰富,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学习,二是要对长辈由于自然规律导致的体力下降,体能下降,健康状况的改变,保存一种感恩之心。

因为你要想他为什么白发会多了,腰为什么弯了等,所以《弟子规》讲“对尊长,勿现能”。

42.这天是小王的爷爷七十大寿,他们一家八口人来到饭店吃饭祝寿,由于连日的加班工作,小王感到很疲惫,一进饭店就选择了靠门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而此时他的爷爷还在站着。

请问,小王的做法是否对,他该怎样做?

用《弟子规》中的话回答。

(不对。

小王应该“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

43.兄弟之间才讲弟道,这个观点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教师应如何根据悌道处理办公室关系?

 

(四)谨

44.“便溺回、辄净手”中“辄”的意思是(总是,就)。

45.“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中的“贵”的意思是(注重、重视)。

46.“食适可,勿过则”中的“则”是指(法则、准则)。

47.你认为《弟子规》中的“谨”要求的是什么?

(“谨”要求每一个人立身处世要小心谨慎,要接受社会规则的约束,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特别要求一个人有所不为,言行谨慎,勤勉修身、要经常自我反醒,对别人要礼让、恭谦。

只有养成“谨”的习惯,才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自己的人生。

48.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着装习惯,又会怎样呢?

(如果不养成一个良好的着装习惯,那么参加工作后,无论是你的上级,或者同事情,都不会对你有好印象,跟大家交往起来,会觉得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这样不仅对工作的发展有影响,对人际关系也会有影响。

49.陶渊明临终前写到: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说的是《弟子规》中的那几句?

如何理解?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

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

50.有些同学现在穿衣很讲究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