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539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docx

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201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

S—32C1—35.5Ca—40Cu—64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化学家提出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的构想: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则上述两个转化过程

A.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B.①②均为化学变化

C.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D.①②均为物理变化

2.近期雾霾天气笼罩了我国许多地方。

下列做法不利于遏制雾霾产生的是

A.取消传统的元宵焰火晚会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加大城市绿化、园林建设D.积极推行油品的升级

3.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FeCl3、NaNO3、MgSO4B.H2SO4、HCl、AgNO3、KMnO4

C.NaNO3、NaCl、K2CO3、K2SO4D.BaCl2、KNO3、(NH4)2SO4、NaOH

4.为防治酸雨,可将造纸厂回收的碱白泥(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掺进煤中进行“固硫”。

在该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B.2NaOH+SO2==Na2SO3+H2O

D.CaCO3+2NaOH==Na2CO3+Ca(OH)2

5.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用纳米线织出了碳纳米管布料,碳纳米管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河南烩面美味营养,因为面条和瘦肉中富含蛋白质,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C.郊游后的自行车经清洗后需要晾晒并在链条上涂油等,目的是防止自行车生锈

D.用石灰乳粉刷过的墙日久变硬,是因为水分的蒸发而留下固体氢氧化钙的缘故

6.水是最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和降低温度均可增大气体在水中溶解的体积

B.将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将食盐、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室温下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7.下列图像分别与各选项中的说法相对应(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可能是氧化物B.可能是金属

C.一定是混合物D.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

8.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臭氧(O3)B.氢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氮元素质量分数

C.相对分子质量为161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4:

15:

14:

48

9.金属M可与CuCl2溶液反应:

M+CuCl2=MCl2+Cu,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金属M不可能是铝

C.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10.过氧化氢分子中由于含有“过氧基”的结构(如右图方框部分),故可用来杀菌消毒。

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也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11.右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②和③一定是反应物

C.④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

D.反应结束时①的质量一定等于②和③的质量之和

12.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与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实验步骤均相同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C.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D.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1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待测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14.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或蒸发均可使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

B.N点和M点表示的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其浓度均保持不变

D.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3

15.下列由事实或信息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

C.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含C、H、O元素

D.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1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时一定都可发生燃烧

B.燃烧、缓慢氧化、爆炸等一定都是氧化反应

C.室内燃气大量泄漏时应立即立即打开换气扇通风

D.室内起火烟雾较浓,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17.甲、乙两化工分布在某排污渠两岸(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若甲厂附近a处水样

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

则乙厂排放到b处水中的物质可能是

A.BaCl2、HClB.H2SO4、Ba(NO3)2

C.MgSO4、NaClD.H2SO4、MgCl2

18.下列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铁粉和氧化铜——滴加稀硫酸

B.检验纯碱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

C.比较生铁和纯铁的硬度——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让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19.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①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B.②充分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③足量铁和铝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稀盐酸反应

D.④向一定量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大量的水

20.在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氯化钠反应完全,产生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氯化钠溶液质量的二分之一。

则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10%     B.20%      C.30%    D.40%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题,每空1分,共30分)

21.(4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

(1)干冰制冷的原理是。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可以清除油污。

(3)硫酸铜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4)葡萄糖常在输液中使用,能是为病人提供能量,其化学式为。

22.(3分)右图是某药品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若按用量服用,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用该钙片还可缓解胃酸过多症,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嚼碎后食用”的优点是。

23.(6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新一代消毒剂ClO2的名称为;实验室的过滤装置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右图是自制简易净水器,分层放置着石英砂、小卵石、蓬松棉、活性炭,其中位置3放置的物质及其作用是。

使用过的活性炭经过处理后可循环使用,其原因是。

(3)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的原理是:

肥皂主要成分硬脂酸钠(C17H35COONa)能与Ca2+或Mg2+反应生成沉淀。

硬脂酸钠与氯化钙或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11Na

23.00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24.(6分)右边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这四种元素均位于第周期;等质量的四种元素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则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硅与碳位于同一主族,硅的许多化学性质与碳相似,硅酸的化学式为;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25.(4分)已知:

A与一定量的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为C和D。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微观示意图

[

[

[

则A物质中“

”的元素化合价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在反应中继续通入足量的B,则C可进一步完全转化为,则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当有34gA完全反应时,生成的质量为g。

26.(7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G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已略去),已知A为单质;C为气体,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取气体C的方法;E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的第二位;F是最轻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2)写出物质的名称:

C为         ;D为        。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①                        ;

反应③。

(4)F的一种用途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题,共30分)

27.(2分)化学实验员在取用密封不严的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4分)

(1)做硫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放有少量水(溶有氢氧化钠);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也放有少量水。

其作用是否相同?

为什么?

(2)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要求写出两条)

 

29.(5分)某化学小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对于产生气体的“异常现象”,同学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猜想Ⅱ】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Ⅲ】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1)写出锌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猜想

和猜想Ⅱ均不合理,请分别说明理由。

(3)猜想Ⅲ是合理的,因为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请设计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的pH小于7。

(写出实验操作过程)

30.(5分)为鉴别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三种化肥,分别取三种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

 

(1)请分别写出A、B、C所对应化肥的化学式。

(2)请指出三种化肥的含氮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3)铵态氮肥遇碱产生氨气,氨气与雨水作用可形成“碱雨”。

请写一个中和“碱雨”的化学方程式。

 

31.(6分)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CO2,产生沉淀的质量与通入CO2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反应:

CaCO3+H2O+CO2=Ca(HCO3)2,其中Ca(HCO3)2易溶于水。

(1)请描述实验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