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085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docx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32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食物链和分解者

B.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微生物大多是分解者

C.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食草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D.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2.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3.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5.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稳定不变

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稳定不变的营养结构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稳定不变

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7.下列育种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或原理依次是(  )

美国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对胰岛素的改造;荷兰科学家将人乳高铁蛋白基因移植到牛体内,牛产出含高铁蛋白的牛奶;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的“太空椒”比正常青椒大一倍

①基因工程 ②蛋白质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杂交育种

A.②③②④B.①①②③

C.①②①③D.①②①④

8.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相比,其危害的特殊性有哪些(  )

①致人生病或死亡 ②传染性强,但持续时间短 ③杀伤范围大,难防难治 ④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⑤可以有效地攻击特殊人群

A.①②⑤B.①③⑤

C.②③⑤D.①④⑤

9.当蛾幼虫咬食某种植物时,其物理伤害会导致该植物细胞产生一种挥发性的“引诱剂”。

引诱剂引诱胡蜂将卵产在蛾幼虫体内。

在生态学上,这种植物对胡蜂传递的信息是(  )

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D.食物信息

10.下列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神经元的产生有关

B.人类的记忆主要可分为4种不同形式

C.学习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D.学习和记忆中枢位于下丘脑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

11.下列激素中,不是垂体分泌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B.促性腺激素

C.促胰液素D.生长激素

12.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说明该工程(  )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

13.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只受下丘脑的调控

14.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新闻,你会经常看到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探究缘由,很多都是因为人类自身生产活动引起的。

在下列各组选项中,三者之间具有逐级的因果关系的是(  )

A.寒潮、霜冻、盐碱化

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

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15.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B.温室效应主要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

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④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16.一分子的βM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内被氧化成(  )

A.一分子的维生素AB.两分子的维生素B

C.两分子的维生素AD.两分子的维生素D

17.下列橘皮精油提取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①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0小时以上 ②橘皮要浸透,压榨时才不会滑脱 ③压榨液的黏稠度要高,从而提高出油率 ④压榨时加入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8.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

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

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

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

1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

C.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内脏器官中也有分布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树突传到细胞体或轴突

20.天然牧场的一小片区域被作为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人们用网把留种区罩了起来。

后来发现留种区的草几乎被虫吃光,而其他区域却安然无恙。

此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食草昆虫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

C.草原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

D.牧草的种类单一会导致害虫的大发生

21.如图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

22.泡菜制作过程中,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

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C.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

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

2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

D.不论哪种演替,最先出现的都是地衣

24.图1、2分别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增大DNA的溶解度

B.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25.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有力证据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群,体现了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26.医学研究发现紫杉醇能有效治疗某些癌症。

获得紫杉醇的传统方法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中提取,但产量有限,也不利于濒危的红豆杉的保护。

研究发现,红豆杉的其他组织细胞也能生产紫杉醇,有人尝试用细胞工程技术生产。

下图为三种红豆杉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与紫杉醇产量的数据图。

请回答:

(1)据图分析,获得高产紫杉醇应选________红豆杉为原料,培养后期紫杉醇产量出现下降的原因包括________等。

(2)将红豆杉细胞经组织培养形成________方可接种到培养基中。

(3)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与传统方法提取紫杉醇相比,前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样品DNA经PCR技术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分子克隆。

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动的生物体。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CR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

(2)某样品DNA中共含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

(A+T)∶(G+C)=1/2,现欲得到100个与样品相同的DNA,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A过程也称为DNA的变性,此过程在温度高达90~95℃时才能完成,说明DNA分子具有________性。

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催化C过程的酶是________,它与正常细胞里的酶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由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传出神经、________五部分组成。

29.为验证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

(1)实验材料与药品:

10-5mol/L生长素溶液、pH分别为5.0、9.0的缓冲液、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培养皿等。

(2)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

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用镊子取其胚芽鞘并切掉尖端,平均分成三组。

②将平均分组的胚芽鞘放入编号为1、2、3的培养皿中,加等量的不同试剂,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一定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进行若干次重复实验,记录结果。

(3)实验结果(补充完整):

Ⅱ.问题:

(1)步骤①中切除胚芽鞘尖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步骤中还有哪些措施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使用________处理细胞,以去除植物细胞璧。

(2)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________。

(3)过程②常用的物理诱导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化学方法一般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

(4)④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后要将其转接到________的培养基上诱导其分化。

(5)若番茄的体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的体细胞内含b条染色休,则番茄一马铃薯的体细胞内含________条染色体;在自然状态下番茄和马铃薯不能有性杂交,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顽渍,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目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都是一次性的,某大型洗涤公司为降低成本,他们使用一种技术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某种载体上,洗涤完衣服后,经过简单处理,这些酶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酶叫________。

加酶洗衣粉中的淀粉酶可以从霉菌中提取,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霉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土壤中有很多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在分离这些微生物的过程中应该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

只有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才是生产者,如菟丝子不属于生产者;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有些动物如蚯蚓为腐生生活,是分解者;微生物种类多,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是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是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是分解者。

B错误;生产者能够将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都是自养生物;草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生物,所以食草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C正确;食物网中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的全部生物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

2.【答案】B

【解析】细胞程序性死亡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A项错误。

细胞的生存和程序性死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分析图示可知,生存因子影响了不同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导致部分神经细胞死亡,部分神经细胞生存,B项正确。

由图示可知,神经细胞和靶细胞之间通过生存因子传递信息,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C项错误。

吞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

激素、CO2)通过体液传递,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一方面要满足病人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病人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加强病人的呼吸能力。

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收CO2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时,会使肺泡内CO2含量升高,动脉血中CO2含量也随之升高,这样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加强。

4.【答案】D

【解析】由于接触抑制,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只能形成单层细胞,A错误;克隆培养法在培养细胞时由于所有子代细胞来自于一个亲代细胞,所以基因型一般都相同,B错误;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在培养10代左右多数会死亡,少数生存下来的细胞在50代左右会大量死亡,只有少数遗传物质改变的才能无限增殖,C错误;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可进行传代培养,D正确。

5.【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的稳定,主要是其物质和能量的收支保持相对的稳定,但也会由于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因素发生细微的变化,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生相应的变化。

6.【答案】B

【解析】狼捕食兔子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草→兔→狼。

因此狼捕食兔并经同化作用合成自身有机物时,能量是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并且粪便等带走部分能量,狼只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

注意食物链的完整性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7.【答案】C

【解析】“超级小鼠”为将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受精卵发育而来,为基因工程;对胰岛素的改造是从初步胰岛素蛋白质功能,对胰岛素结构改变,为蛋白质工程;将人乳高铁蛋白基因移植到牛体内,牛产出含高铁蛋白的牛奶为基因工程;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受到太空射线辐射引起基因突变,产生相关性状,为诱变育种。

8.【答案】B

【解析】生物武器的危害表现在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有一定的潜伏期,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9.【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产生一种挥发性的“引诱剂”,为挥发性化学物质,故植物对胡蜂传递的是化学信息。

10.【答案】B

【解析】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1.【答案】C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合成分泌的。

12.【答案】B

【解析】人工大坝的建成虽然取得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3.【答案】D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体温调节过程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如通过神经调节使血管收缩,同时分泌甲状腺激素参与体温调节,B正确;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C正确;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和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寒潮可引起霜冻,但土壤盐碱化与前两项无关;泥石流是洪涝灾害的一种结果,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与地震无关;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两种生态环境问题,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引起杀伤性紫外线照射到地面的量增加;森林减少,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引起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15.【答案】C

【解析】A.图中A→CO2为呼吸过程,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B.温室效应主要由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B错误;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会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样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D.微生物的异化类型包括好氧型、厌氧型及兼性厌氧型,因此④表示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错误。

16.【答案】C

【解析】一分子的βM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各种疾病。

17.【答案】C

【解析】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0小时以上,其目的是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①正确;橘皮要在石灰水中浸透,时间在16~24h,从而压榨时不会滑脱,②正确;压榨液的粘稠度过高,过滤时会堵塞筛眼,③错误;为了使橘皮油与水分离,可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并调节pH为7-8,④正确。

18.【答案】B

【解析】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豚草种群密度增大,狗尾草种群密度降低,龙葵被淘汰,因而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降低。

由于豚草入侵,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发生了改变。

豚草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大,种内斗争激烈,最终呈“S”型增长。

19.【答案】C

【解析】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错误;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的末梢,分布在体表和内脏器官等,C正确;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完整的情况下,可以由一个部位传递到同一个神经元的其他任何部位,D错误。

20.【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而自我调节能力依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

题干中的实例人为地缩短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1.【答案】D

【解析】C时期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2,所以海洋经济鱼类的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的水平,使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若该曲线为某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则与其他物种有关;C~D段种群数量是增长的而不是下降的;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会出现负值。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代谢,将糖类转化成乳酸,因此发酵初期就有乳酸菌,由于发酵条件的变化,开始乳酸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量后由于酸度过大,乳酸菌数量会下降。

23.【答案】A

【解析】群落演替是“优势取代”的过程,而不是“取而代之”的过程,故A项正确;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与无机环境相关的,干旱沙漠中就不可能演替成为森林阶段;人类活动既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初生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是地衣。

24.【答案】A

【解析】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图2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降低DNA的溶解度,A错误;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因为滤液中含有要提取的DNA,B正确;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因为粗DNA附着在玻璃棒上,C正确;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因为嫩肉粉中含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D正确。

25.【答案】D

【解析】细胞全能性的基础是细胞中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由植物细胞培养获得试管苗,充分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而动物细胞培养,没有发育成个体而只是细胞群,不能体现全能性。

26.【答案】

(1)云南 活细胞数量减少,某些代谢产物的积累

(2)愈伤组织

(3)保证氧气供应充足 使细胞与培养液及氧气充分接触

(4)产量高、节约资源、有利于生态保护等优点

【解析】

(1)由紫杉醇含量数据图可知云南红豆杉产量最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加长,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减少,某些有害代谢产物积累,使活细胞数量减少,从而紫杉醇产量下降。

(2)培养是为了获得细胞产物,所以培养到愈伤组织即可。

(3)通入无菌空气是保证氧气的供应,而搅拌是为了让细胞与培养液及氧气充分接触。

(4)利用组织培养提取紫杉醇产量高,耗材少,且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

27.【答案】

(1)DNA分子半保留复制 DNA解旋 

(2)99000

(3)稳定 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4)DNA聚合酶 能耐高温

【解析】PCR技术是穆里斯等人在1988年发明的,它是利用DNA双链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断地加以复制,使其数量呈指数形式增加。

其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结合,使目的基因呈指数形式扩增。

28.【答案】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解析】

29.【答案】Ⅰ.

(2)①生长状况一致 ③测量并统计各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 (3)①胚芽鞘生长明显 ②10个胚芽鞘+pH为9.0的缓冲液 Ⅱ.

(1)排除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