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209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4

1、行业简介4

2、产生背景5

3、政策演变过程6

4、行业监管体系7

二、药房托管产业链分析8

三、药房托管的利弊分析10

1、有利方面10

(1)转变药品企业经营模式,提高社会效益10

(2)破除“以药补医”,提高医疗机构经济效益10

(3)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促进企业利润增长11

(4)减轻患者药价负担,真正让利患者11

2、不利方面12

(1)药房托管可能导致医院药品质量下降12

(2)药房托管可能导致新垄断的出现12

(3)药房托管导致新型医药关系产生13

四、药房托管的前景分析13

1、作为一种有效“过渡”模式,药房托管顺应医改方向13

2、药房托管利好各方主体,业务将继续拓展14

五、行业风险特征14

1、行业政策风险14

2、药品质量风险15

3、营运资金不足风险15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医药行业可以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流通两个子行业。

医药流通行业是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终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医药流通企业从上游医药生产企业或其代理商采购药品,然后再批发给下游医院、药店等零售终端客户,通过交易差价及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医药批发作为医药流通的重要一环,是将医药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配送到终端消费者的媒介,随着未来批发环节的缩短,市场规模化,行业空间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药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导致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促进了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

目前,全国大约有1.39万家药品批发企业,行业进入门槛并不高,但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较少,行业处于不断整合的过程中。

伴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各项行业政策、标准的出台,在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引导下,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提高行业集中度。

随着国家医改推进和行业管理各项政策及标准的出台,药品流通行业将加快转型发展,行业经营模式与服务功能将不断创新升级。

在市场和行业政策的双重调节作用下,不少医药流通企业开始试点“药房托管”的商业经营模式,由托管医药企业全权掌控医院终端药品配送权,压缩流通环节,推动医药流通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2、产生背景

“医药不分、以药养医”导致了我国医疗秩序混乱、弊病丛生,因而医药分开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解决“以药养医”问题的关键。

医院药房托管作为我国进行医药分开改革中的一种实践形式,在我国已有10余年的试行历史,其产生背景可简要从政策和经济两方面进行阐析。

政策上:

我国《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医院的门诊病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

然而在医院补偿机制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医药分开很难推广。

同时,医药分开必然涉及产权问题,而产权改革又是最难操作的。

若强行进行产权改革必将牵动各方利益,带来巨大的震荡,这会对医改整体造成不利,实施起来必然阻力重重。

当医药分开进退两难时,医院药房托管经营也就随之出现。

经济上:

补偿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医院发展的难题,如今政府又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药分开核算、超支上缴等政策,导致医院收入进一步减少,一些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

尤其是在实施药品零加成后,药房15%药品加成取消,而药品的储备和周转占用了医院大量流动资金。

此外,从药品零售商与批发商的角度来说,医院药房一直是我国药品零售的主要渠道,所以药品批发商和零售商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医院药房,希望通过托管的方式将产品渗透到医院药房,从中找到新的利润空间。

3、政策演变过程

医院药房托管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业,但通过这条“中间道路”能够有效推进医药分业的进程。

这是一条渐变之路,其政策发展的具体过程可参见下图:

4、行业监管体系

药品、医疗器械的批发,主要受卫生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政策影响。

具体如下:

卫生部:

研究拟定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制订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医药全行业的监督管理。

商务部:

负责研究制定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有关政策;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逐步建立药品流通行业统计制度;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开展行业培训。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负责药品经营企业准入管理,制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监管药品质量安全,组织查处药品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作为医药流通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主要工作是开展医药流通行业、地区医药经济发展调查研究,向政府部门提出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经济政策、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制定、修定行业准入、行业管理、市场竞争规则、GSP认证等行业标准,组织企业贯彻实施。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

从医药经济发展的角度调查研究、传布交流、推广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实践经验;沟通企业与政府间的联系,做好政府委托的工作;引导企业家(经营管理者)增强法制意识,积极支持企业依法维护和规范自身行为,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

二、药房托管产业链分析

医院药房托管产业链可分为:

医药生产商、代理商、药代、受托医药公司、医院、患者。

医药生产商:

是指把原料加工制备成供医疗用药品的生产厂家,处于产业链上游,直接控制药品的生产质量和终端患者的用药安全。

代理商:

指医药生产商的代理商,通过与厂家签订代理协议或销售合同的形式进行医药代理活动,在药房托管模式下一般为一级代理商。

药代:

即医药代表,指负责相关药品的推广工作的人员,部分针对医院,客户为医生,部分针对药店,客户为零售商。

在药房托管模式下,药代直接面向受托医药公司。

受托医药公司:

指从事药品批发销售业务的医药流通企业。

医药流通是连接上游医药生产厂家和下游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的一项经营活动,主要是从上游厂家采购货物,然后批发给下游经销商,或直接出售给医院、药店等零售终端客户的药品流通过程,通过交易差价及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作为医院药房托管的受托医药公司,直接向医院配送采购计划内的药品及医疗器材。

医院:

指以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

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伤员,也包括处于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以及完全健康的人。

作为受托医药公司的下游客户,医院没有药品定价权,而是通过销售返利的形式获取利润。

患者:

患者是医药行业的终端客户,但实际上现代医院的客户不仅包括病患,还包括需要做各项检查、生育、被护理等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

每个人都可能是不固定的终端客户。

药房托管改变了之前药品生产商、代理商和医药公司三方对医疗机构销售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药品生产商和代理商对受托医药公司销售,药品再通过受托医药公司到达医院和患者手中的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流程,降低了流通成本。

药房托管前后产业链转变可参见下图:

三、药房托管的利弊分析

1、有利方面

(1)转变药品企业经营模式,提高社会效益

药品经营企业专注于药品的采购、保管、供应和营销,在诸多方面比医院药剂科更有优势,在非常用药品的采购和急用药品的调配方面有更灵活的空间,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分离原本隶属于各医院药库及采购科的人力资源。

原本分散、粗略的管理模式转变为集约经营,既节约了时间、空间和人力、物力,又有利于药品的数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必然能够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2)破除“以药补医”,提高医疗机构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不健全的医疗体制导致了“以药养医”现象的产生,滋生了回扣盛行、药价虚高等行业不正之风。

实行药房托管改革,医院不再直接参与药品采购,打破了医药不分的药品流通模式和原有的购销利益格局。

此外医院通过剥离药房经营权,能够提高其资金运营效率;同时,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房通过经营权让渡由医院的包袱部门变为盈利中心,从而引导社会资本充分参与到公立医院改革中,可以缓解医院补偿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促进企业利润增长

药房托管的运作模式使药品生产方、流通方和使用方三方的沟通渠道“增宽变短”,药品经营企业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

对于有一定研发实力的医药企业,药房托管能使之拥有稳定的市场。

总之,药房托管模式的出现给医药经营企业利润的提升带来了契机,通过独家经营药品的采购和销售产生规模效应,可以给企业带来总量巨大的直接利润和间接利润。

(4)减轻患者药价负担,真正让利患者

药品经营企业的规模化采购及其市场性质可以保证低位的药品采购价格,进而降低临床用药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药费支出。

而且,通过优化购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合理竞价、引进企业经营机制及降低管理成本等措施能够保证药品价格低于实施托管前的价格及市场价格。

在相关组织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共同监管下,托管企业能够保证药品质优价低。

2、不利方面

(1)药房托管可能导致医院药品质量下降

一方面,实行药房托管后,医院将药品采购权交给托管公司,托管公司可根据自身渠道选择药品,所有药品均由一家公司采购供应,没有厂商、品种、价格之争,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托管公司必然会选择一些质量不高而价格较低的药品,以此拓展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药房托管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压低药品采购成本,托管企业有动力压榨上游医药企业的销售价格,销售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医药企业供应的药品质量出现问题。

(2)药房托管可能导致新垄断的出现

作为医院药房受托对象的药品经营企业,都是规模较大、经营能力较强、实力较为雄厚的医药公司。

由于目前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尚不完善,如果某地区仅由少数几家大公司操纵医院药品市场,则这些公司很有可能结成价格同盟来共同抵制政府降低药价的政策。

此外“药房托管”后,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受托方可能通过垄断排斥其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产品,或优先选择进销差价大的药品,一些品牌药、小利润空间药品的市场空间被挤压,从而可能对医院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构成威胁。

(3)药房托管导致新型医药关系产生

药房托管后,医院与托管单位之间利益关系仍然是“共振”的,他们之间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

但无论是所有者还是经营者,都希望把“蛋糕”做大并利于自身,这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因与非托管医院无任何区别。

实行药房托管后药品经营的利益链(医药代表—医院—医生)被暂时斩断,但医生和医药代表为了创造新的价值,很有可能构建出新的利益链(医药代表—医药公司—医生),从而导致药房托管无法真正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四、药房托管的前景分析

医药分业制度符合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方针,在医药改革全面提速的政策导向和市场环境下,药房托管经营发展前景向好。

1、作为一种有效“过渡”模式,药房托管顺应医改方向

破除“以药补医”逐步成为医改共识,医改进入深水区后,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在2014年破冰,只有首先切断医院与药品销售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政府才有可能去推动下一步医改。

新版GMP、GSP以及公立医院改革,有望使整个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院终端的集中度得到实质性提升,产业链价值分配方式可能逐步趋于合理,上下游博弈也将变得更为合理。

另外,药房托管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业提供了重要渠道。

因此,市场应站在改革的高度看待药房托管,看待产业发展趋势。

2、药房托管利好各方主体,业务将继续拓展

随着药房从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医院本身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地方政府从财政税收角度出发,都更有动力剥离药房业务;主管部门和医院管理团队希望在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规避风险、优化药事服务流程;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优质医疗终端资源,提升行业话语权,提高二次议价能力,加强对临床终端市场的掌控。

通过药房托管的业务模式,各方寻找到了合作契机与利益平衡点,能够迅速达成共识,药房托管业务将继续得到拓展。

五、行业风险特征

1、行业政策风险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配套出台的各项政策侧重于从紧性和监管性,政策性风险对行业增速的影响不容小觑。

特别是近年来为落实药品安全责任、规范医药市场秩序,国家针对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医疗保障体制、医药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推行了相应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新的药品GMP、GSP认证标准,调整了药品定价机制,对医药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尽管医药流通企业经营素质得到提升,成本投入的门槛提高了,但同时也为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带来相应的政策风险。

2、药品质量风险

作为医院药房托管的医药流通企业,经营的药品种类、医疗器械品种为数众多。

即使严格按照GSP的规定,对经营活动中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医药生产企业资质审核、产品质量验收、产品在库储存养护、产品出库复核、产品运输、产品销售、产品售后服务等环节严格控制,以防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医药流通企业作为药品流通企业无法控制药品的生产质量,且如果质量控制的某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将会影响药品安全,进而导致产品质量事故发生,这将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

3、营运资金不足风险

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现状决定了医药流通企业承担药品流通环节资金垫付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和财务成本。

在药品价格受国家监管、国家经常性地出台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及规定来使约束药品定价的背景下,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费用率呈上升趋势。

尽管医疗机构作为医药流通企业的下游客户具备良好的信誉及还款能力,但由于货币市场流动性持续紧缩,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而医改结算制度未能得到落实,医药流通企业财务成本大量吞噬经营利润,进而导致其营运资金不足加重、财务成本风险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