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505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33.docx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33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

 

第二部分中级按摩师习题(下)

  (四)简答题

  1.头面部穴位:

百会、神庭、印堂,太阳、颊车等。

胸腹部穴位:

膻中、上,中、下脘,关元、气海等。

颈项部穴位:

风池,风府、天柱、天鼎等。

腰背部穴位:

大椎、肺俞、天宗、命门、八廖等。

上肢穴位:

肩井、肩遇、抬肩、曲池、合谷等,下肢穴位:

环跳、殷门、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

  2.按摩的适应症:

(1)骨伤科疾病:

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各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

(2)内科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心动过速、中风后遗症、面瘫、神衰、上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慢性胃肠炎,便秘,遗尿、阳痿、贫血等。

(3)外科疾病:

肠粘连、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及增生,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4)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等。

(5)儿科疾病:

小儿感冒,消化不良、疳积、惊风、百日咳、肌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呕吐、腹痛、便秘、夜啼、脱肛、佝楼病等。

(6)五官科疾病:

鼻炎、咽炎、近视、斜视、耳鸣、耳聋、牙痛、美尼尔氏综合症等。

(7)另外适用于精神与体力的过度疲劳及各种保健、健美、美容、美发、减肥等。

  3.疲劳性腰痛的主要表现:

本症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疲劳性损伤,在慢性腰痛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主要表现为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或胀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根据劳损的不同部位,可有广泛的压痛。

酸痛多在劳累后加剧。

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

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

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明显加重,并有肌痉挛,脊柱侧弯,下肢牵挈作痛等症,兼受风寒者,患处喜热怕怜,局部皮肤粗糙,感觉迟钝。

  4.使血液在血管内不断地循环流动,将人消化器官吸取的营养和从肺部吸入的氧气供给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然后将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及废物从肺、肾、皮肤等排出体外,以维护人体生命机能活动。

  5.当心脏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被运送到主动脉,通过大大小小的动脉分布到全身各处,成为微细动脉,经过毛细血管将由全身各处的静脉渐渐合成大静脉,逐步汇集到右心房。

经过身体大部分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

  6.当心脏收缩时,右心室将血液射出到肺动脉,到达肺毛细血管后,在肺内放出二氧化碳,同时吸入新鲜氧气,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左心室,此循环途径叫肺循环。

  7.五脏六腑的功能是有区别的,简单的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而六腑是主持消化、吸收和排泄糟粕的。

五脏贮藏精气而不外泄,六腑泄而不藏,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8.肝主藏血,就是指肝有调节全身血量的意思。

血液在脉管内的流通量,是随着人体的活动情况,而有所增减的。

在全身活动量较大的时候,肝即把血液输送到所需要的各部分去,在休息或睡眠时,全身各部分所需要的血量即相应的减少,有一部分血液又归藏在肝脏。

  9.推手三阴经的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对置于肩部,余指置肩两侧扶定上肢。

分别按太阴、厥阴、少阴的经脉顺序依次由肩腋部沿经推至肘部至腕部,每经各推5~7遍。

  要领:

推三阴经用力轻于推三阳经。

沿经穴位可配合按法。

推时上臂与前臂应放平成一直线。

两指用力要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

术时有微酸、胀、局部紧压感。

按穴位时有麻胀感。

术后局部温热,轻松有利。

  10.掌推肩胛的操作:

术者一手扶肩部并向后掀肩部,另一手以掌根自肩中俞穴位处,沿肩肿骨内缘,经膏盲穴向外下方斜推到腋中线止。

反复推动数次。

  要领:

人要后仰,胸要前挺。

掌根推到膏盲人时着力加重,并嘱其咳嗽,肩胛上部用力重于下部。

术时有重压感。

术后感觉呼吸舒畅,增益精神。

  1l.两肋分推法操作:

术者以两拇指置于胸骨两旁的俞府穴处,余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间隙的方向,自内向外分推到两侧腋中线,从上向下依次移到乳根穴的高度的肋间隙止。

反复进行数次。

  要领;分推用力要均匀,手法宜轻柔缓慢。

术时不直按压。

此法妇女到灵墟穴处止。

术时心胸舒畅,轻爽,术后呼吸舒畅,头脑轻松,增益精神。

  12.背部分推法的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背部天抒穴的高度、脊柱两旁,余指分置体两侧,自内向外下方,沿背部肋间隙的方向分推到两侧腋中线止。

自上向下依次推到胃俞穴的高度。

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

(1)分推时受术者自由呼吸,手法宜轻柔均匀而有力。

(2)脊柱端重于腋中线处。

(3)术时背部温热、微胀。

术后精神振奋,呼吸轻松。

  13.拿腋下法的操作:

术者以两手置腋下,拇指置渊腋穴处,四指分别置于两侧背部膈俞穴,拿提腋下肌肉,自上向下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

(1)拿提腋下肌肉宜缓慢而轻柔。

(2)受术者肌肉要放松,自由呼吸。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

术后心胸舒畅,增益精神。

  14.拿足三阳法的操作:

以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置于股外侧近端,以对合力着力于大腿外侧循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之经筋,顺序拿提到外踝、足背,往返3~5次。

  要领:

(1)双手拇指与余指要尽力张开,以增加提拿范围。

(2)术中切忌抓提,以防皮肤损伤。

  15.捉拿足三阴法的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着力于下肢内侧足三阴经之经筋,从腹股沟循三阴经,从上向下顺序捉拿到足内踝,往返3~5次。

  要领:

(1)双手尽力张开,以增加捉拿范围。

(2)术中避免抓拿,以防皮肤损伤。

(3)捉拿足三阳、足三阴主要是配合全身按摩时应用。

  16.拿股内侧法的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与四指分别置于阴兼、五里穴的前后,将股内侧肌捏紧,并向上反复拿捉数次。

自上向下逐步移动到整个大腿内侧。

  再以一手拇指按揉三阴交1~2分钟。

另一手扶踝部。

  要领:

(1)拿捉应有节律,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牵拉感。

术后下肢内侧温热,轻松。

  17.按百会法的操作:

术者以拇指指腹长按百会穴,后以拇指指腹从前顶经百会穴推到后顶,再从一侧络却经过百会到对侧络却进行推法,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

(1)长按时拇指应与皮肤保持垂直。

(2)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头脑微热,于宫有收缩感。

术后头脑清爽,增益精神。

  18.按环跳法的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环跳穴上,余指置臂部两侧,以两拇指徐徐加长进行长按3~5分钟。

  要领:

(1)嘱其臀部放松肌肉。

术者两指用力要均匀,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为加重力度,可用时尖代替两拇指,进行长按。

(2)术时有酸、麻胀感及电流样热感,传至承扶、委中到足跟。

术后下肢温热,感觉有力。

(3)勿用弯力,逐渐加压。

  19.双龙点肩的操作:

术者两手拇指伸直,微曲四指,用拇指端置于肩前窝的抬肩穴,肩后窝的儒俞穴,同时着力,相对点按。

  要领:

(1)点按前应放松肩部肌肉。

(2)点按由轻到重,由表及里,以能耐受为度。

(3)取穴要准确。

(4)术时局部酸、胀、微疼痛。

术后肩部微热,轻松。

  20.双龙点肾的操作:

术者两拇指伸直以指端置于两侧肾俞穴,余指扶定体两侧。

两拇指同时着力对点,以连续点按三次为宜。

  要领:

(1)操作时双手同时着力,戳点对合,由浅入深,不可乱点。

(2)点按方向是向内略向上斜,相对点按。

  21.上腹横摩的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拢,置于一侧腹哀、章门穴处,横向经关门、太乙到对侧腹哀、章门穴处,反复横摩数次。

  要领:

(1)横摩在两侧腹哀、章门穴处用力稍重,可将肌肉摩拉起,腹中部用力稍轻而缓。

(2)术中有腹肌拉扯、微胀感。

术后上腹部轻松。

  22.腰部横摩法的操作:

术者以手掌置于一侧肾俞、气海俞及大肠俞穴处,先向同侧横摩到带脉穴处,再通过两侧的肾俞穴摩动到对侧带脉穴处,反复摩动数次,往返进行。

  要领:

(1)手掌要密切接触皮肤,用力宜均匀。

(2)摩动时随体形改变着力点,背部用力重于侧腹。

  23.揉太阳法的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两侧太阳穴,轻而和缓的揉动1~3分钟。

后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拇指腹自头维穴向外下方经过太阳穴摩动到耳门,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

(1)抬揉时宜轻缓、柔和。

摩动可稍用些力量。

(2)术时有酸、胀及放射到前额感。

术后头脑清爽。

  24.背部拳揉法的操作:

术者以手握拳,以拳面四指的本节部分着力于背部左、右肩中俞穴处进行拳揉1~2分钟。

在两侧大抒穴的高度,沿脊柱两侧经过脾俞、胃俞。

肾俞到大肠俞,反复拳揉约1~2分钟。

  要领:

(1)体壮者用实拳,体质虚弱或久病后宜用空拳揉。

(2)术时宜着力,但移动宜缓慢,揉动以皮肤微红为度。

(3)肩、背、颈、项强痛者,掌揉肩中俞用力宜加重。

胃肠有痛宜重揉脾俞、胃俞。

腰痛者宜重揉贤俞、大肠俞。

(4)术时局部有沉重、舒适感;术后皮肤发热,胸、腹、腰部舒适。

  25.揉血海法的操作:

术者一手握拳置于血海穴上,做旋转揉动,反复操作数次。

再以一手全掌置箕门穴的高度,自上向下抚摩经血海到阴陵泉止,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

(1)拳揉动作应有节律,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抚摩应缓慢而轻松。

(3)术时有紧张和酸、胀感。

术后下肢温热、轻松及下腹部舒适。

  26.揉足三里法的操作:

术者以食指弯曲,以指背揉按足三里穴2~3分钟。

再以四指自阴陵泉穴处,自上向下抚摩到悬钟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

(1)按揉时用力不可过大,以能耐受为度。

(2)抚摩宜轻缓。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并向下放射。

术后下肢温热。

轻松,腹部舒适。

  27.揉劳宫法的操作:

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置于大陵穴处,自上向下经过劳宫推摩到中指第一指骨处,反复进行数次。

再以拇指置掌心的内劳宫,食指置掌背的外劳宫,做顺时针向和逆时针向合揉2~3分钟。

  28.搓廖点强法的操作:

术者以一手四指指腹或掌面,着力于八谬穴进行搓揉。

待局部温热后,再从拇指指腹点按长强穴1分钟。

  要领:

(1)搓谬时自一侧上脂到下谬方向往返进行搓揉。

(2)施术中要刚中有柔,注意保护皮肤。

搓5措以皮肤微红为度。

  29.温肾补气法的操作:

术者以两手掌相搓至热,迅速以两掌心置于两侧肾俞、气海俞穴处,做快速振颤手法约2分钟。

  要领:

(1)术者腕部放松,全掌紧贴皮肤,掌心对准两侧肾俞、气海俞穴处为旋振颤法。

(2)动作要连贯,使振颤连续不断传递到机体,产生温热感,应连续施术2分钟为宜。

  30.吉庆有余法的操作:

术者双手五指并拢,屈曲成空拳以腕关节的一起一落带拳交替。

  叩打肩背及项后夹脊部位,反复叩击数遍。

  要领:

(1)术时用力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2)手法要轻巧,富有弹性和节奏,叩击有声,如庆贺丰收,吉庆有余。

  3l.指尖击法的操作:

十指分开,微屈曲成爪状。

以指尖叩击前额及头部,反复操作数遍。

  要领:

(1)动作要灵活、轻巧、自如,着力要均匀而有节奏,力度依胖瘦而不同。

(2)术时以指尖着力,不宜以指腹着力,要将指甲剪短修圆,避免损伤皮肤。

  32.密拿拍打风市上、下法的操作:

术者从单手或双手三指(或五指)端在股外侧,以风市穴为中心进行快速凑合,一松一紧,一张一合,一起一落的反复啄拿数遍。

后以手指并拢、伸直、拍打密拿过的风市穴上、下,反复操作数遍。

  33.肩周拿提法的操作:

体位是受术者上肢放于术者膝上,术者站其体侧以同侧足蹬于坐位上。

术者以拇指和余指对合,置于肩关节前后进行拿提。

向上到肩遇、肩谬高度,向下到濡会。

反复拿提肩部三角肌部位。

再自腋部开始,沿三角肌前、后缘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复拿提数次。

  操作要领:

(1)拿提时应固定肩关节,肩部肌肉要放松。

(2)拿提应缓慢而有力,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有沉重和牵拉感。

术后局部微热及轻松感。

  按摩作用:

通经活络,活血止痛。

  34.按上腹的体位:

仰卧位。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季肋下缘,自上向下逐步点按幽门、阴都至盲俞穴止,反复操作。

  要领:

(1)点按穴位处时,用力以能耐受为度。

(2)按时有沉重胀及微酸的感觉。

(3)术后上腹舒适,全腹温热。

  按中腹的体位也是仰卧位,术者以拇指指腹置于上脘穴处,沿腹正中线向下点按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曲骨穴止,反复进行点按。

  要领:

(1)上腹不适,点按三脘为主,下腹、下肢疾患点按水分、气海、关元穴为主,生殖器疾患点按曲骨为主。

(2)点按上腹穴位时酸胀;点按水分及下腹穴位时有酸胀及温热放散到下肢的感觉。

  按下腹的体位亦是仰卧位,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脐旁之盲俞,自上向下逐步点按,经四海、大赫到横骨反复按压。

  要领:

(1)下腹点按应较上腹用力轻,

(2)点按时宜着力,们应缓慢下移,(3)术时有酸胀、沉重感;术后局部温热,下腹舒适。

  35.揉拨腔前肌法:

体位仰卧位,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置于腔前肌外侧阳陵泉穴处,以指腹按揉腔骨外侧腔前肌部位,自上向下,边按揉边移动到解溪穴处,反复操作数次。

再以拇指指端于胫前肌肌腹处进行横向拨动1~2次,自上向下逐步移到解溪穴处。

最后以四指进行抚摩数次。

  要领:

(1)用力由轻到重,同时点按足三里、丰隆、上巨墟、条口、下巨墟等穴位。

(2)按拨动作要轻巧、灵活,注意保护皮肤。

  36.捏法的体位:

坐位或者卧位,术者以拇指与四指的指腹对合力交替、反复、持续、均匀地捏拿皮肉肌筋。

使局部在指的不断对合转动下捏起,再以手的自然转动,使皮肉肌筋自指腹间滑脱出来,如此反复交替进行,循序移动。

  要领:

术中要用力均匀,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灵活自如,按其经络、穴位捏而拿之,不可呆滞,注意保护皮肤。

移动应顺着肌肉外形轮廓循序进行。

  捏脊法的体位:

俯卧位。

术者两拇指挠侧置尾骶部皮肤,食、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用力捏起皮肤,随捏、随提,双手分别捻动向前推移到大椎穴处,进行捏拿推捻提放,按揉脊柱及两侧肌肤,连续操作5~6遍(另一种手法是拇指在前,食指屈曲在后进行上述捏拿推捻提放按揉等手法动作)。

  要领:

以指面挤捏肌肤,不能用指端,否则易疼痛,捏拿肌肤用力要均匀适当。

捏拿多则不易前推,少则易滑脱且疼痛;重则欠灵活,轻则不易得气。

每捏拿三次提拿一次。

操作时,腕部放松,动作要协调灵活,连贯。

  37.提法是双手对按而向上提或双手按于施术部位,以寸劲儿向上提或垂手拿起的手法,称提法。

  顿提法的体位:

受术者坐低凳上。

术者靠施术侧上肢前方站立。

术者以双手分握受术肢五指,使掌心向受术者面部,术者将上肢上提到内上方依次向外上方、外下方、内下方,反复循环连续转动数遍。

待肌肉放松,转动滑利时,突然发力把受术者的肢从下向上提拔。

每次施术一次或重复2~3次,每次提拔常可发出响声。

  要领:

有骨折者忌用此法。

术时手心应向受术者面部,否则会使伤加重。

有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年老体弱或老伤患者,要慢慢向上引提,术后也应慢慢放下,否则*引起剧疼。

孕妇暂不用此手法。

  叠掌按腰空提法的体位:

俯卧位。

术者以一手置于腰部,另一手掌置于其上重叠,着力于施术部位揉按或推拿,再以双手逐渐深沉下压,并随呼吸,在吸气时,突然施以寸劲向上提,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

术时应根据呼吸节律,确定提法施术时机。

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避免暴力,空提操作要巧要快。

按压时局部有酸胀、紧压及牵拉感,术后腰部舒适感。

  作用:

补肾气,强腰脊,调和气血阴阳,顺理肌筋。

  三、中级按摩师技能要求部分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成果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题

  1.题目名称:

全身保健按摩

  2.题目内容:

受术者仰卧位、俯卧位、坐卧时,术者如何对受术者进行保健按摩。

  3.时限:

45分钟。

  4.使用的场地、设备、工具、材料:

要有容纳几张按摩床及几张桌子的场地,一般有6张以上按摩床为宜,同时要有6人以上考评员,要有受术人员若干,还要有按摩枕、按摩单、考核评分表。

  5.考核配分及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学员给受术者按摩满分为60分,给考评员进行按摩满分为40分。

学员考核分应是:

几位考评员总评分的平均分,具体办法如下表:

  评分项目:

施术手法(扣2分)共10分,穴位(扣2分)共10分,施术顺序(扣2分)共10分,手法正确(扣2分)共10分,望诊10分,准备其他10分,感觉40分,

  内容:

头面20分,胸腹20分,上肢20分,下肢20分,肩背20分。

  6.操作要点:

  

(1)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放好按摩枕,对受术者进行望诊,让受术者有正确的体位,给受术者盖好按摩单。

  

(2)受术者在仰卧位时,术者对受术者进行头面部、胸部、腹部、下肢前部保健按摩。

  (3)受术者在俯卧位时,术者对受术者背部、腰部、下肢后部进行保健按摩。

  (4)受术者在坐位时,术者对受术者头部、上肢部进行保健按摩。

  第二题

  1.题目名称:

(向心性)全身保健按摩

  2.题目内容:

受术者在俯卧位、仰卧位时,术者对受术者进行全身保健按摩。

  3.时限:

45分钟。

  4.使用的场地、设备、工具、材料:

要有容纳几张按摩床及几张桌子的场地,一般用6张以上按摩床为宜,同时要有6人以上考评员,要有受术人员若干,还要有按摩枕、按摩单、考核评分表。

  5.考核配分及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学员考核分应是几位考评员总评分的平均分,具体办法如下表:

  评分项目:

施术手法,穴位,施术顺序,施术正确,望诊,准备,感觉

  内容:

头面(20分),胸腹(20分),上肢(20分),下肢(20分),肩背(20分)。

  6.操作要点:

  (1)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放好按摩枕,对受术者进行望诊,让受术者有正确体位,给受术者盖好按摩单。

  (2)受术者在俯卧位时,术者对受术者下肢后部、腰背部进行保健按摩。

  (3)受术者在仰卧位时,术者对受术者头面部、上肢部、胸腹部、下肢前部进行保健按摩。

  第三题

  1、题目名称:

上肢部保健按摩

  2、题目内容:

受术者在正常体位下,术者如何对受术者进行上肢部保健按摩。

  3、时限:

45分钟。

  4、使用的场地、设备、工具、材料:

要有容纳几张按摩床的场地。

要有几张桌子及几张按摩床;还要备有按摩枕、按摩单、考核评分表;要有若干考核人员、受术人员。

  5、考核配分及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准备工作满分为9分,共14个手法,每个手法满分6点5分,手法穴位准确为1点3分,力度适宜满分1点3分,施术手法正确1点3分,施术顺序正确1点3分,受术者感觉良好满分为1点3分。

学员正确得分为几位考评员总评分的平均分。

具体办法如下表:

  评分项目:

穴位准确(1点3分),力度适宜(1点3分),施术手法正确(1点3分),施术顺序(1点3分),感觉(1点3分)。

  内容(各6点5分):

肩周摩按,捏揉腋前线,捏揉腋后线,双手揉球,双手搓臂,双龙点肩,摇臂抻抖,大鹏展翅,推手三阴法,推手三阳法,点按上肢,揉劳宫穴,捋抖十指,抖动上臂,准备(9分)。

  6.操作要点:

  

(1)准备工作应是先放好按摩枕,让受术者有正确的体位,给受术者盖好按摩单。

  

(2)上肢保健按摩程序为:

肩周摩按、捏揉腋前线,捏揉腋后线,双手揉球,双手搓臂,双龙点肩,摇臂抻抖,大鹏展翅,推手三阴、手三阳法,点按上肢,揉劳宫,持抖十指,抖动上臂。

  第四题

  1.题目名称:

下肢部保健按摩

  2.题目内容:

受术者在仰卧位或俯卧位时,术者如何对下肢部保健按摩。

  3.时限:

45分钟。

  4.使用的场地、设备、工具、材料:

要有容纳几张按摩床的场地。

要有几张按摩床、几张桌子、按摩枕、按摩单、考核评分表;要有若干考核人员、受术人员。

  5.考核配分及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准备工作满分为10分,共18个手法,每个手法为5分,手法穴位准确满分为1分,施术手法正确为1分,力度适宜满分为1分,施术顺序满分为1分,受术者感觉满分为1分,学员考核分应为几位考评员总评分的平均分,具体办法如下表:

评分项目:

穴位准确(1分),力度适宜(1分),施术手法正确(1分),感觉(1分)。

  内容:

股内侧揉捏(5分),拳顶合揉(5分),股外侧推法(5分)按股前法(5分),拿股内侧(5分),股前抚摩(5分),下肢抖动法(5分),提拿足三阴、三阳法(5分),揉血海(5分)膝关节周围揉法(5分),点揉三阴交(5分),按压环跳穴(5分),推后下肢(5分),提拿腿后侧(5分),点按下肢穴(5分),下肢拍打(5分),下肢抻抖(5分),准备(10分)。

  6.操作要点:

  

(1)做好准备工作,使受术者有正确体位,受术者在仰卧位或俯卧位时,术者如何施术。

  

(2)下肢保健按摩程序为:

股内侧揉捏,拳顶合揉,股外侧推法,按股前法,拿股内侧,股前抚摩,下肢抖动法,揉拨胫前肌,提拿足三阴和足三阳法,揉血海,膝关节周围揉法,点揉三阴交,按压环跳穴,推后下肢,提拿腿后侧,点按下肢穴,下肢拍打,下肢抻抖。

  第五题

  1.题目名称:

头、面部保健按摩

  2.题目内容:

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

  3.时限:

45分钟。

  4.使用的场地、设备、工具,材料:

可容纳几张按摩床,几张桌子的场地。

要准备几个按摩枕、几条按摩单。

考核评分表。

  5.考核配分及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准备工作满分8分,共23个手法,每个手法满分4分。

穴位正确、施术手法、施术顺序、力度适宜感觉为考核五项内容,每一项考核内容满分为0.8分,学员考核后,正确得分应为考评员总评分的平均分,具体办法如下表:

  评分项目:

穴位准确(0点8分),力度适宜(0点8分)施术手法正确(0点8分),施术顺序(0点8分),感觉(0点8分)。

  内容:

开天门(4分),抹双柳(4分),掐鱼腰(4分)揉太阳(4分),掐四白穴(4分),掐睛明(4分),点巨廖(4分),推颊车(4分),双揪铃铛(4分),搓掌浴面(4分)分推前额(4分),推下顶(4分),点按百会(4分),分抹五经(4分),干洗头(4分),扫散少阳(4分),指尖叩击(4分),揉捏池颈(4分),头颈提摇(4分),准备(8分),其他(16分)

  6.操作要点:

  

(1)做好准备工作,放好按摩枕,让受术者有正确的体位,给受术者盖好按摩单。

  

(2)受术者仰卧位,按摩程序:

开天门,抹双柳,掐鱼腰,揉太阳,掐四白,掐睛明,点巨廖,推颊车,双揪铃挡,搓掌浴面,分推前额,推正顶,点按百会,分抹五经,干洗头,扫散少阳,指尖叩击,揉捏池颈,头颈提摇等23个手法,每个手法在考核中,有施术手法、施术顺序等五项检查内容,每一项检查内容最多扣0.8分。

  第六题

  1.题目名称:

胸部保健按摩

  2.题目内容:

受术者仰卧位时,术者如何对胸部施术。

  3.时限:

45分钟。

  4.使用的场地、设备、工具、材料:

使用能容纳几张按摩床的场地。

要准备几张按摩床、几张桌子、按摩枕、按摩单、考核评分表;要有若干考核人员、受术人员。

  5.考核配分及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准备工作2分,共有7个手法,每个手法满分14分。

每个手法具体考核为:

穴位准确2.8分,力度适宜2.8分,施术手法正确2.8分,施术顺序正确2.8分,受术者感觉良好为2.8分,学员考试得分为考评员总评分的平均分,具体办法如下表:

  评分项目:

穴位准确(2点8分),力度适宜(2点8分),施术手法(2点8分),施术顺序(2点8分),感觉(2点8分)。

  内容:

推肋法(10分),膻中揉摩(20分),开胸顺气(20分),龙凤呈祥(20分),宽胸法(20分),点按胸骨(10分),其他。

  6.操作要点:

  

(1)准备工作:

放好按摩枕,让受术者有正确的体位,给受术者盖好按摩单。

  

(2)胸部保健按摩程序为:

推肋法,膻中揉摩,开胸顺气,龙凤呈祥,宽胸法,点按胸骨。

  

(二)成果和操作过程结合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题

  1.题目名称:

胸胁迸伤

  2.题目内容:

采用点、按、摩、揉、击、拍打、擦及顿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