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448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docx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

编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系部

经济系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指导教师

李宁讲师

二〇一三年六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学号):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

摘要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前沿窗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量约占全国比重的近四成,尽管长三角地区外贸总量快速增长,但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经济效益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

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鉴于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在该地区企业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且存在的问题较大型企业更为突出,拥有较大的改进提升外贸竞争力的空间。

本文以外贸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研究讨论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讨提升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快速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

长三角,外贸竞争力,中小企业,分析

Medium-Small-sizedenterprisesofYangtzeriverdelta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analysis

Abstrac

AsthemainfrontwindowofChina'sforeigntrade,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sforeigntradevolumeaccountsforaboutfortypercentshareofthenation'snearly,inspiteoftherapidgrowthofforeigntradeinYangtzeriverdelta,buttheprocessingtradeincrementcoefficientandeconomicefficiencyisnothigh,low-endpositionintheglobalindustrialchain.ThereforeisanurgentneedtopromotethecompetitivenessoftheYangtzeriverdelta'sforeigntradeinourcountry,andimprovethecountry'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

Inviewofthemedium-small-sizedenterprisesofYangtzeriverdeltaregionintheregionaccountsforaconsiderableproportionoftheenterprise,andexistingproblemsofthelargercompaniesismoreoutstanding,havelargerspaceandimprovethe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Inthispaper,onthebasisofrelevanttheoriesof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basedonthecurrentsituationofthemedium-small-sizedenterprisesofYangtzeriverdeltaregionsinourcountry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analysis,discussedmedium-small-sizedenterprisesofYangtzeriverdeltaregionexistingproblemsinthe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andinfluencefactors.medium-small-sizedenterprisesofYangtzeriverdeltaregionof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achievesustained,steadyandrapid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

YangtzeRiverDelta,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medium-small-sizedenterprises,analysis

目录

摘要i

Abstracii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1-

1.3文献综述-1-

1.3.1外贸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研究情况-1-

1.3.2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现状的研究情况-2-

1.3.3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提升对策的相关研究情况-3-

第二章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现状-4-

2.1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概况-4-

2.1.1中小企业界定-4-

2.1.2发展概况-4-

2.2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概况-4-

2.2.1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概况-4-

2.2.2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概况-5-

2.2.3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出口商品构成概况-6-

2.2.4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商品出口地理结构-6-

2.3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现状-7-

2.3.1外贸竞争力的含义-7-

2.3.2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现状分析-8-

2.4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优劣势分析-9-

2.4.1优势分析-9-

2.4.2劣势分析-10-

第三章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1-

3.1内因分析-11-

3.1.1技术创新因素-11-

3.1.2人力资源因素-11-

3.1.3贸易政策-11-

3.2外因分析-12-

3.2.1国际市场环境-12-

3.2.2贸易壁垒-12-

3.2.3外商直接投资-12-

3.2.4汇率波动-12-

3.2.5其他国家的竞争与挑战-12-

第四章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提升的措施-14-

4.1微观层面-14-

4.1.1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14-

4.1.2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14-

4.1.3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14-

4.1.4做好企业规划-14-

4.1.5多元化出口战略-15-

4.2宏观层面-15-

4.2.1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15-

4.2.2加强区内合作-15-

4.2.3充分合理利用外资-16-

4.2.4有效规避汇率风险-16-

4.2.5规避贸易壁垒-16-

4.2.6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贸易-17-

4.2.7做好企业融资-17-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18-

5.1总结-18-

5.2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长三角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

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长三角地区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自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开发浦东的发展战略,从而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崛起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1]。

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已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对其外贸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提升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在众多理论研究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更多更新的数据,并借鉴他人成功的分析方法,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对策,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促进长三角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实践意义。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发展阶段,对外贸易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贸易壁垒和发达国家企业的重重压迫下,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往往无法占到优势,并且暴露出许多相似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甚至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3文献综述

综观现有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3.1外贸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研究情况

金培(1997)把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应用于分析中国产业竞争力,他认为研究产业竞争力的视野应该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因此,首先从工业品国际关系的分析入手,建立适合中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模型。

吴进红(2002)分别介绍传统分析范式:

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竞争力的学说,并得出以下三种分析理论:

①要素比例和比较优势论②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新解释③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理论。

程春梅(2004)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介绍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直接因素指标有三类:

第一类是影响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产品价格和产品品牌,第二类是影响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企业基础实力企业产销能力,第三类是影响产业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产业投入和产业产出。

间接因素指标有三类:

第一类是影响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产品技术水平产品成本,第二类是影响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企业的资源环境和企业的科技环境等,第三类是影响产业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政策环境。

1.3.2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现状的研究情况

吴进红、闫浩、张为付(200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区域。

我国入世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结构应如何调整,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朱丽萍、周颖、谢红(2003)通过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特征分析指出我过外贸竞争力存在的现实差距,主要表现在贸易规模占全球贸易的比重较小;出口结构仍然比较低级;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不高,附加值低。

陈国钢(2008)宁波市2005年外贸总额334.7亿美元,外贸对拉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极大。

但外贸结构不尽合理,进口及加工贸易偏弱,外商投资企业贡献偏低;市场结构欠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偏低,对外贸易的增长质量还不够高;宁波外贸产品结构虽有改善,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朱传丽(2010)对外贸易作为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必然是构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在客观分析我国外贸竞争力目前状况的基础上指出所存在的现实差距,并且就我国外贸在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严峻挑战下如何提升外贸竞争力提出了一些认为有效的途径。

曹晓蕾(2011)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加工贸易增值率这四个方面分析研究指出江苏省外贸竞争力不强的一下原因:

①外资企业比重过高,生产控制权外方独占②内资企业生产与外贸割离,企业结构矛盾明显③品牌与技术竞争力低,主流贸易产品依靠低价竞争④国际贸易保护和摩擦加剧,外贸市场环境严峻。

1.3.3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提升对策的相关研究情况

吴进红(2003)外资对外贸竞争力提升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其负面影响。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引资策略,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进一步提升江苏省的外贸竞争力。

对策①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②实现贸易战略和引进外资战略的转变③调整和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推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④建立外商投资市场服务体系,提高引资效率⑤善政府职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外贸竞争力⑥进行合理的外资政策安排,寻求利用外资中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查中和(2009)宁波市外贸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提升对策:

①通过产业集群化战略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发展为竞争优势。

②主动调整出口市场结构,扩大宁波外贸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③以质取胜,不断提高宁波对外贸易增长质量。

④优化结构,扩大宁波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

⑤将引进外资与宁波市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改善引进外资的结构,培植优势产业、产品,培育其外贸竞争力。

陈宏付(2011)提升江苏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

①策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加快沿海产业发展步伐,营造外贸发展的良好产业环境。

②调整外贸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出口结构升级转型是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基础。

③培育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外贸经营主体,提升外贸出口竞争潜力。

从以上关于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迅速,较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是从国际对比来看也存着在很多的问题。

针对此些问题,众多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对策,通过对这些对策的贯彻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

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章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现状

2.1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2.1.1中小企业界定

中小企业是相对大企业而言的,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从量的指标或质的指标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和界定。

从量的角度界定中小企业,一般是采用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资本规模、资产规模、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

由于选用的此类定量指标容易采集,并且简单直观,方便操作,所以在实践中经常被用来界定中小企业。

从质的角度界定中小企业,一般是采用揭示企业的经营管理本质特征的指标。

例如,企业的独立性,经营权及所有权的集中度,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等等,通过这些质的衡量标准来界定中小企业,有利于指标的使用者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2.1.2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蓬勃发展,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已占长三角地区企业总数的99.8%,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我国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力量[2]。

2.2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概况

2.2.1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概况

2007年至2011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呈持续上升趋势,尽管2010年和2011年出口总额稳定增长,但这两年连续出现了贸易逆差,并且差额有增大的趋势。

如表2.1所示:

表2.1上海市进出口总额

年份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进口总额

(亿美元)

出口总额

(亿美元)

进出口差额

(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相当于

生产总值的比例(%)

2007

2829.73

1390.45

1439.28

48.83

172.2

2008

3221.38

1527.88

1693.50

165.62

159.0

2009

2777.31

1358.17

1419.14

60.97

126.1

2010

3688.69

1880.85

1807.84

-73.01

148.0

2011

4374.36

2276.47

2097.89

-178.58

147.2

数据来源:

上海统计年鉴

2007年至2011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总体呈增加趋势,尽管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相比2008年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但2010年进出口总额实现了强势反弹。

纵观浙江省这5年的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浙江省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且出口额保持在进口额的两倍上。

如表2.2所示:

表2.2浙江省进出口总额

年份

进出口总值

(万美元)

出口总值

(万美元)

一般贸易

进口总值

(万美元)

一般贸易

2007

17685633

12827293

9935900

4858341

2922772

2008

21110927

15426700

12185303

5684227

3440144

2009

18773488

13301032

10664403

5472456

3744581

2010

25353311

18046487

14500708

7306824

4943317

2011

30937777

21634949

17648423

9302827

6534332

数据来源:

浙江统计年鉴

2007年至2011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的整体趋势与浙江省相似,也是总体增长,但在2009年出现了贸易总额下降的情况,并且5年来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

如表2.3所示:

表2.3江苏省进出口总额

年份

进出口总值

(亿美元)

出口总值

(亿美元)

进口总值

(亿美元)

2007

3496.10

2037.33

1459.38

2008

3922.68

2380.36

1542.32

2009

3388.32

1992.43

1395.89

2010

4658.10

2705.60

1952.50

2011

5397.60

3126.20

2271.40

数据来源:

江苏统计年鉴中商情报网

2.2.2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长三角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200家,江苏仅2011年1年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061家。

据统计,2011年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实际利用外资126.01亿美金,153.98亿美金和285亿美金,总和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176.98亿美金的48%。

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

从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上来看,外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且以制造业居多。

上海市的吸引的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

江苏省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纺织业。

2.2.3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出口商品构成概况

如图2.1所示,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结构趋于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例较高。

但如图2.2所示,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纺织服装、皮革羽绒、鞋帽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机电产业和高新产业等技术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仍然偏低[3]。

2.2.4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商品出口地理结构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产品远销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

如图2.3所示,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与长三角中小企业贸易联系密切,贸易额所占比例较高。

其中2009年,销往美国的商品的出口额高达1393万美金,占长三角中小企业出口总额的26%。

2.3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现状

2.3.1外贸竞争力的含义

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概念非常复杂,涉及到企业成功所有的重要因素。

由于企业外贸竞争力的隐含性、专门性和复杂性,要明确界定企业竞争力比较困难。

外贸竞争力的类型很多,有技术竞争力、经济竞争力、政治竞争力、机制竞争力、制造竞争力等等。

外贸竞争力由融入了经营运作战略、外部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所构成。

本文将外贸竞争力的构成因素看成资源和能力两方面。

1.资源。

资源提供了建立外贸竞争力的基础,创新者和企业家都要投入资源以希望发现商业价值。

一般认为,企业的资源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运营的资产。

这些资产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物质的、人力的、组织的。

除了有形资产,企业资源还包括无形资产。

另外,外部资源也已成为创新的关键因素和决定因素。

因此,企业的关键资源,就是指那些企业拥有、控制和可以获得并为建立竞争力提供基础的资产。

2.能力。

企业资源对于建立外贸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资源,外贸竞争力就成为“无米之炊”。

但是,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经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因此,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因为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还因为其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这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

2.3.2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现状分析

1.贸易竞争指数(TC)既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可以衡量特定的产品竞争力的强弱。

贸易竞争指数对长三角中小企业外贸的横向比较分析重点是与全国的比较,通过比较外贸竞争力指数来反应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情况[4]。

其计算公式为:

TC=(Xij一Mij)/(Xij+Mij)

其中,TC为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家(地区)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Mij为I国家(地区)第j种商品的进口额竞争力指数取值范围为(-1,l),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较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也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如果TC=1,意味着该国(地区)第j种商品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反之,TC=-1,则是净进口。

TC指数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

2.如表2.4所示,我们也很容易发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指数(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之和)连续5年保持在0.35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充分说明长三角地区相对于全国具有绝对的外贸竞争力优势。

表2.4地区TC对比表

全部商品TC值

地区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全国

0.12

0.12

0.09

0.06

0.04

上海

0.02

0.05

0.02

-0.02

-0.04

浙江

0.45

0.46

0.42

0.42

0.40

江苏

0.17

0.20

0.18

0.16

0.16

数据来源:

中国年鉴上海年鉴浙江年鉴江苏统计年鉴

如表2.5所示,我们能很直观地发现江浙沪三地在工业制成品的TC值相当大,远远超过初级产品产业,并且浙江的工业制成品TC值保持在0.5以上,这也表明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侧重于传统的工业。

表2.5产业TC对比表

地区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初级

产品

浙江

-0.36

-0.45

-0.49

-0.50

-0.51

江苏

-0.71

-0.72

-0.73

-0.73

-0.74

上海

-0.66

-0.6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