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431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docx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13首古诗赏析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

2018年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外文言文练习翻译、课内现代文阅读、13首古诗词赏析、文学名著阅读总汇(共33页)

一、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甲文节选自《》一书,它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⑵即更刮目相待

⑶释担而立⑷但手熟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⑶以我酌油知之。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但当涉猎但微颔之B.大兄何见事之晚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以为大有所益以钱覆其口D.但当涉猎当世无双

5.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高度概括。

(2分)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景公之时,雨yù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⑵_但微颔(hàn)之()

⑶不霁()⑷逸而知人之劳()

2.下列加点的字含义不同的一向是()

A.久而不去旦辞黄河去

B.以吾酌油知之自以为大有所益

C.无他,但手熟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释担而立立有间

3.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⑴康肃忿(fèn)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的景公对晏子的劝谏采取什么态度?

5.“[甲]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公曰:

“善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5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4)何不秉烛乎?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选出加点的词解释相同的一项()(3分)

A.①元方时年七岁②学而时习之

B.①不忍委之②相委而去

C.①我辈无义之人②则其善者而从之

D.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②尊君在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4.读了这两则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

“汝典郡②有何异政?

”尧咨云: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

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

掌管郡务。

③罔不:

无不。

④伎:

同“技”。

⑤金鱼:

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尝射于家圃(   )        

(2)尔安敢轻吾射(    )

(3)及守荆南回(  )      (4)杖之,碎其金鱼(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D.但手熟尔 / 尔安敢轻吾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4.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4分)

                                  

                                  

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五木兰诗(节选)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

①策勋十二转()②当户理红妆()

③出郭相扶将()④对镜帖花黄()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

”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4.下面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当涉猎

B.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

C.旦辞爷娘去蒙辞以军中多务

D.归来见天子见往事耳

六文言诗文阅读(18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席上啖菱

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

[北人]北方人。

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1分)

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2.解释加点的词。

(4分)

有仙则名()无丝竹之乱耳()

席上啖菱(吃)并壳入口(连同)

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其人自护所短。

(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

4.从乙文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

告诫人们: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不懂的东西,要实事求是,虚心向人请教,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得到真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分)

6.下面对甲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文章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用“\”下面两句断句。

(每句各画一处)(4分)

(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2.解释加点词(6分)

设帐寺中(设馆教书)转转不已( 停止 )溯流逆上(逆流 )

陶侃尝出游()汝既不田()执而鞭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4.你读了甲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3分)

5.乙文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

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3分)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爱莲花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

2.下面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水陆草木之花”的“之”意义和用法一致的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何陋之有

C.花之隐逸者也

D.无丝竹之乱耳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二、古诗词鉴赏。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

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

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2.下面对《晚春》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七言绝句,作者是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C、三四句,作者是在歌颂杨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为晚春增色。

D、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下面对《春夜洛城闻笛》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有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C、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可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D、这首诗写的是闻笛,它的意义仅仅限于描写音乐,给人一种清新流畅、抑扬顿挫的韵味。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面对《逢入京使》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B、“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C、“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D、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面对《竹里馆》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绝句,作者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多咏山水田园,苏轼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诗人此时空虚寂寞、怀才不遇,感慨世上难遇知音。

C、后两句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对《泊秦淮》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景,连用两个“笼”的叠字,描绘出秦淮河边夜色朦胧冷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愁伤感之情。

B.第二句叙事,以“夜泊秦淮”点名上句所描写景物的具体地点,又以“近酒家”总领最后两句。

C.后两句由“商女”引出歌声;由视觉到听觉,叙事中抒情,抒情中议论。

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全诗借用陈后主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典故,讽刺了晚唐统治者不吸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切忧虑。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下面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2.下面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风格明朗刚健,视野开阔,诗人的自我形象鲜亮感人;语言富有感染力,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B.诗中“古人”和“来着”指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写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之感,诗人渴求能遇贤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渴望报效国家的情怀。

C.“念”和“独”用得好,“念”字表现了诗人包含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独”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悲凉之感。

D.诗的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面对辽阔的山河,诗人的这种情绪尤为浓烈。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选出对《望岳》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望到近望。

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沿街的空阔。

C.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D.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写古塔之高表现自己立足点之高,为下文议论抒情做铺垫。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秒。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陆游的《游山西村》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B.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人生困顿时,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C.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D尾联,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

“衣冠/简朴/古风/存”。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 ”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描绘农村春天(季节)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热爱的感情。

B.诗歌首联写农家拿出酒、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c.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D.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下列对于这首诗歌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书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

B.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进行讽谏,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事物,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作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2.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选出这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