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422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docx

张春喜长篇通讯苗向阳改001

出国,是一扇门,穿过这道门,可以感受国际钻井市场的严酷较量;出国,又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看到当今一种全新的竞争模式;出国,更是一种记忆,翻开记忆的底片,可以看到大庆人一张张刚毅执著的面孔。

穿过柳暗,越过花明。

从2001年伊始,10年来,钻井一公司先后向委内瑞拉、巴基斯坦、苏丹、伊拉克等多个国家,派遣了一批又一批拓展国外市场的钻井队,总人数达260余人。

这些为国征战的大庆新一代“铁人”,代表了钻井一公司亮剑国际舞台的风采,传递着国际市场交响乐中的铿锵旋律。

钻井尖兵:

行进在国际舞台

——记钻井一公司伊拉克DQ009队带班队长张春喜

彭长远王超

【主人公小传】张春喜,男,34岁,汉族,中共党员,1996年7月参加工作,第一学历技校,201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

现任伊拉克DQ009队带班队长。

从2005年8月赴委内瑞拉起,他先后转战委内瑞拉、巴基斯坦、苏丹、伊拉克四个海外市场,从事过机械师、司钻、带班队长等职务,有近六年的“海龄”,曾多次获得大庆钻探钻井一公司“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是大庆钻探亮剑国际钻井舞台的一名尖兵。

使命在肩

1.“俺啥都不怕,就怕失去这个机会”

“为啥大老远跑到国外去?

“使命当前,咱大庆人理应一马当先!

“苏丹战乱不断,传染病频发,生活也很苦,怕不怕?

“我啥都不怕,就怕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想去的人很多,要层层选拔,你得有心理准备。

“我符合条件,绝对能过关,强烈要求出去!

这是公司准备组队,开赴苏丹拓展市场之前,公司领导与张春喜的一番对话。

公司领导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张春喜手捧请战书,言之凿凿,一派不闯海外不罢休的劲头。

在张春喜看来,大庆人参加大项任务越多就越光荣,在这样光荣的任务面前,除了主动请战别无选择。

这之前,张春喜曾有两次“露脸”的机会,但却最终都是失之交臂。

工作之余,每逢他与去过国外的领导、同事聊天,听到他们在国外为公司腾飞、为国家经济发展而奋战的情景,便敬慕不已。

羡慕之余,张春喜心里总会有种酸酸的感觉。

2001年7月,当他听到公司拓展国外钻井市场,开赴委内瑞拉打井的GW58队即将启程的消息,心里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兴奋,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把井打到国外去,是铁人王进喜的夙愿,更是大庆钻探几辈人的梦想。

当时的张春喜看到,自己也有机会实现这样的梦想,兴奋的几夜都没睡好觉。

然而,在层层选拔中,他还是因英语不过关,被挡在了国门之内。

一次任务就是一次使命的召唤,一次使命就是一次辉煌的展示。

梦想折羽,心绪沉重,看到身边的同事们都背起行囊开赴海外,张春喜心里如受炮烙。

他暗下决心:

自己也一定要出国打井。

当时,他还只是钻井队里的一名司钻,学历低、底子薄。

但这都不能成为自己放弃理想的理由!

张春喜死死瞄准了出国打井的目标,开始了自己的梦想突击。

学习业务是第一步,白天上班很忙,他就利用夜晚休息的时间抓紧学习,一直到深夜……他不放过每一次培训的机会,把平时工作遇到的疑难,认真向老师请教,同老师仔细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相对而言,钻井业务知识的学习还比较容易,而对于英语的学习,便如同一座座高山难以逾越。

可为了实现自己的出国梦,就算是珠穆朗玛他也要攀!

从此,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学外语。

他住在舅舅家,当时小表弟正在上中学,舅妈每天都给表弟补习英语,他想这可是个极好机会,就和孩子一起学起了英语。

背单词,学音标,学语法。

孩子每天学5个小时,他也跟着学5小时。

倒班上井他每天工作12小时,下班后仍然坚持温习学过的英语,就这样,温故而知新,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很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靠自学就熟练地掌握了出国必会的英语三百句。

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当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进公司的国际司钻库,迈出了出国打井梦想的第一步。

2003年,同样的机会再一次降临。

张春喜却在工作中不慎扭伤脚踝,伤情严重。

为了能够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他竟然导演了一场“苦肉计”。

张春喜找到负责领导:

“我要去!

“不行,你脚有伤,不能去!

张春喜二话没说,立即抬脚将水泥地跺得“咚咚”作响:

“早就没事了!

”。

见此状,负责领导只好答应了他。

临行前点名,这位领导不经意瞥见张春喜的腿脚又瘸了,“强行”把他的鞋子脱掉,发现右脚踝肿得像紫茄子,这个领导真是又生气又心疼。

为了确保出国队伍的优质,领导决定立即换人。

就这样,张春喜眼巴巴看着机会再次“溜”走。

之后好几天,他反复自问:

“缺少大项任务的历练,还称得上铁人后代,称得上真正的大庆人吗?

”他要做真正的大庆人!

机会终于再一次降临。

2005年6月,公司宣布“抽调部分骨干去巴基斯坦拓展业务”。

消息公布后,张春喜激动得泪流满面。

那天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坐起来,一笔一划的写下了申请书。

写完后,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又展开纸,咬破中指,用鲜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时张春喜的爱人已经怀孕,而且预产期就在6月底。

父母劝他:

“女人这一辈子,生孩子是个大事,你去了国外,家里的事怎么办?

张春喜诚恳地说:

“妻子坐月子,不是还有二老照顾吗?

可执行这样的任务,一生可能就只有一次,家事就托付给二老了。

虽然张春喜放弃了第一时间感受当父亲的喜悦,但同事们都说,那可是他最开心的一天。

就这样,张春喜带着同事和亲人的嘱托,怀着要在海外市场一展身手的理想,和队友们一道奔赴了委内瑞拉。

2.“这么重的担子让咱挑,可得扛住”

“锤炼过硬本领,不辱出国使命!

”圆了出国打拼梦想的张春喜暗暗下定决心。

GW58队是大庆油田第一支出国打井的钻井队,承载着诸多的荣誉。

成为这支荣誉钻井队里的一员,张春喜乐的连做梦都能笑醒。

但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自己一定要珍惜这个用了五年才等来的好机会,干就干出个样来,一定不能给GW58队抹黑!

当时队里,只有他一个人专管柴油机,为了更好的学习柴油机的技术,他就拜队里的技术专家陈祥为师父。

俗话说得好: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他跟着师傅认真学,细心记,并结合在国内的修理经验一点点摸索,一步步实践,自己的技能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对本职业务执着的追求,也让张春喜逐渐有了应对各种任务的底气。

一次,队里的一台柴油机发生了故障,如果不尽快排除,不但要耽误生产、被扣日费,而且井下2000多米的钻具还有被卡住的危险。

甲方监督和平台经理焦急万分,张春喜的心里更是着急,他马上进行检查,发现执行器上主管油门的一根线断了,需要接线。

可是由于发生故障的位置比较低,空间太小只有30多公分,他勉强把半个身子探了进去,一只手够到了线头,可另一只手却怎么也伸不进去,连续接了几次都失败了。

这时,井下的钻具无法活动,只能循环钻井液。

他的胳膊被咯的生疼,手也有些麻木了。

可是他清醒地意识到,设备不等人,井下的钻具不等人,必须尽快把线接上。

为了扩大一点空间,他从里边退了出来,脱去上衣,光着膀子又钻了进去,在那狭小的空间里,从半夜12点一直忙到第二天早晨5点,终于把线接上了。

看到柴油机恢复了正常运转,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后来他和队友说:

“把线接好后,后背刮破了,胳膊也红肿起来,可心里有成就感,特别舒坦”。

在他刚被派往巴基斯坦的GW49队项目时,为尽量节省项目运作时间,设备抵港后,队里一面组织港口清点货物装车,一面组织施工现场安扎营地,卸货安装。

原本工作已经非常繁重,又恰逢伊斯兰历第九个月(拉马丹斋月),还赶上了巴基斯坦几十年一遇的高温天气,气温高达50多度,异常炎热。

在巴基斯坦这种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明言规定拉玛丹必守斋戒,此月从日出到日落停止一切饮食,进入斋戒状态,目的是通过斋戒来体验忍饥挨饿的滋味,净化心灵。

他所在的GW49队只有三名中方人员,其他十几名雇员全部来自当地,为了尊重巴方雇员个人信仰,队里只能安排他们干一些轻活儿,而中方人员必须承担更多的工作,这就面临体能和毅力的双重考验。

白天热浪扑面而至,别说是干活,就是在外边走路都浑身无力,汗水更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当时又正赶上搬家,队里其他两位中方人员,由于天气过热,再加上水土不服,都已经病倒了。

为了保证搬家工作的正常进行,张春喜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24小时连轴转,始终不离开井场。

由于烈日暴晒和高强度劳动,他的嘴唇裂出了血口,脸被晒脱了皮,体能严重透支,几次累倒在井场,可是为了不耽误生产,他便爬起来,稍事调整又接着干。

队友们劝他休息会,张春喜却一脸严肃地和队友们说:

“咱们这是在国外,使命崇高,这么重的担子让咱扛,可得扛住,不然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使命之火一旦燃烧,就能迸发出光彩,创造出奇迹。

为了让这次在巴基斯坦的第一次“露脸”更为圆满,张春喜带领着全队人员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属于中国人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为对抗酷热,他找来床单蒙在头上,只把眼睛露出来,再戴上安全帽,厚厚的保护措施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热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把浑身的衣服兜揣满冻冰的矿泉水,化一点就喝一口,大家都称他是“骆驼”,能蓄水与大自然抗衡。

他却笑着说:

“虽然装束有些入乡随俗,但在精气神上绝不能给中国人丢份儿”。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能损伤人的身体,但更能磨练人的意志。

靠着这种坚强的意志,在高温的炙烤下,他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极限,以最严格的要求、最高的质量标准,艰苦奋战,与时间赛跑,使他们队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搬家工作,比甲方要求提前了5天,出色地兑现了“保证工期,优质服务”的诺言,同时也赢得了甲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高度赞誉。

事后,当有人问起张春喜,为什么如此敢于创造奇迹,他说:

“不是我们一味的追求奇迹,而是我们所处的环境逼得我们不得不去突破常规思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队伍具有创造奇迹的能力和素质。

3.“我身体事小,身在国外,完成任务事最大”

专家认为,温度超过30摄氏度,不宜劳作;超过40摄氏度,不宜外出。

张春喜带着他们队走进苏丹,不亚于走了一遭“鬼门关”:

气温超高、湿度为零,医疗小组携带的温度计放在药箱都会自爆;为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每人每天必须喝两大壶水;中暑脱水是常事,不少人还出现尿血;一名队员极度中暑昏迷两天两夜,幸亏抢救及时才幸免遇难……

在这里的每一天,张春喜与他的队员们都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苦熬着。

就在他们刚刚到达目的地不久,上级下达了项目启动的紧急命令,要求对设备立即进行整改。

GW115队的泥浆罐老化严重,上面的铁板全都被氧化,甚至有的被撬棍一捅就是一个洞。

由于搬家的颠簸,有两个罐面已经塌陷,真空除气器和搅拌器等设备都已经掉到了罐里。

因张春喜是队里出了名的“好焊”,所以用废旧料进行修复焊接的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

要翻新泥浆罐,得把罐上的旧钢板切掉。

由于旧钢板早被氧化,氧化铁一经点焊,火花就崩得特别厉害,不时还会有“砰砰”的炸裂声。

由于四溅的铁屑温度很高,溅到工服上马上就被穿透,稍微一动,高温铁屑就会贴着皮肤滚落,烫在皮上钻心疼痛。

张春喜默默忍受着一直坚持工作,在罐上“一撅”就是两个小时。

队员们担心张春喜过度劳累加上睡眠不足,会把身体熬垮,便要求替换他继续完成任务。

孰料,张春喜“并不领情”:

“这可是咱们来这的第一仗,这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我身体事小,咱们现在是在国外,完成任务事大!

就这样,接连10天时间,张春喜就像一尊“铁人”焊在泥浆罐上。

施工期间,他瘦了一大圈,小便起来就胀痛,还经常尿血,然而他不敢耽误一天。

当时,罐表面温度已经达到60多度,高温刺穿厚厚的鞋底,直达脚底板,脚下灼烫难忍。

他想到平日里看到的沙漠里蜥蜴跳跃的动作,就模仿蜥蜴两只脚轮换着抬起来,在泥浆罐上跳起了“舞蹈”。

这一跳就是整整10天,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泥浆罐的整改任务。

队友们看着伤痕斑斑的张队,再也抑制不住眼里的泪水。

荣誉在心

4.“对咱们大庆人而言,荣誉比天高,比命重”

“我休息一下就行,明天继续工作,一定要对得起上级给咱们的荣誉,对咱们的信任……”

翻开张春喜的出国日记,扉页上有一行醒目的字眼:

  “走出国门为祖国争光,履行使命为公司添彩。

令人景仰的荣誉心,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升华了一名普通石油工人的钻井人生。

公司领导们清楚地记得,2005年那次筹组出国钻井队,考虑到张春喜担负任务繁重,把他编为了预备队员。

  张春喜的“倔劲”又上来了:

“预备意味着替补,可能永远坐冷板凳,我不干!

有人私下劝他:

巴基斯坦、苏丹、伊拉克,哪个地方不是战乱不断,并且大都是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站着不动都难受,别人想躲都来不及,你别犯傻啦!

  “铁人有个夙愿,就是把井打到国外去,这对咱们大庆人来说,是人生的荣耀、难得的机会,流点汗、吃点苦算啥?

张春喜软磨硬泡,终于通过层层选拔,“挤”进了出国钻井队。

张春喜一直这样告诫队友们:

“走出国门,我们每个人都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都是大庆人!

大家都给我记住喽,对咱们大庆人而言,荣誉比天高,比命重!

”从2005年第一次走出国门,张春喜就时刻提醒着自己和队友。

在辗转委内瑞拉、巴基斯坦、苏丹、伊拉克四国开拓市场的日子里,张春喜和他的队友们就是凭借着一流的工作标准、过硬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每一个国家的赞誉。

2010年2月份春节期间,由于合同原因,苏丹项目GW115队仍处于等停状态。

需要把井场设备全部转移到甲方规定的黑格里的空井场。

井场当时只有张春喜和黄庆斌两人,还有两位雇员。

要把整个队的设备搬走真的是很困难。

张春喜心一横:

“就是脱掉一层皮,也要把任务完成!

大庆钻井人一旦铁了心,就有一股使不完的狠劲。

张春喜和黄庆斌针对这个任务,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井上人少,必须要发挥两人和可调设备的最高效率。

当时虽然在国内正值隆冬,但是在遥远的苏丹却是高温酷暑,灰土弥漫,当地泥土的颜色为红色,在外面干会活儿,白背心都会变成红色。

两人都很珍惜早晨比较凉快的那一时间段。

早早4点钟左右就起来干活,搬家公司到的时间并不固定,但由于两人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装车效率很高。

为了尽早完成任务,两人经常省去午饭时间,平均每天都能装15车左右,下午4点钟搬家公司走后,两个人才能吃上饭。

搬家的第3天,刚好是春节,到了中午搬家公司还没来,两人以为今天就不回来了,为了庆祝春节,他们开始包起了饺子,就当饺子刚出锅的时候,外面响起了气笛声。

两人匆忙把饺子盛入盘子,就又开始忙着装车,谁知这一忙又是5个小时。

等回来的时候,一盘饺子成了“一个”坨。

两人又饿又累,狼吞虎咽的把凉透的“大饺子”吃完了就睡觉去了。

就这样张春喜和黄庆彬在短短的7天时间里,就装完了井场上的所有设备,共计122车货,给甲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庆“铁人”写忠诚,千山万水来作证。

五年来,张春喜先后经历了委内瑞拉、巴基斯坦、苏丹、伊拉克四个海外市场的磨练,他笑迎巴国“拉玛丹”,“沙漠骆驼”挑战生理极限;他库房里面“洗桑拿”,“偷拔针头”赶回队;他“年三十儿”当天装车忙,饺子一盘变成“一个坨儿”;焊罐一撅两小时,烫脚模仿“蜥蜴跳”……先后完成多项重大工程任务,每次都是以全部合格的标准顺利通过验收。

张春喜所带钻井队的过硬作风和出色业绩,受到多个国家相关官员的高度评价,展示了大庆钻探的良好形象。

5.“人离祖国越远,心离祖国越近”

干就要干出“大庆标准”,干就要干出“中国速度”。

这是张春喜出国后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随着中石油外部市场板块的调整,2009年5月张春喜被派往苏丹项目GW115队担任带班队长。

该队原属于大港油田,由于刚刚交接,为了使队伍马上进入状态,清点物资成了头等大事。

要把位于黑格里基地的19个集装箱仓库清点清楚实在是份“苦差”。

这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得,前两波人上去了,都没能清点彻底。

当时平台经理发了愁,因为队里只有三个人,而且井上至少要留一个人,清点库房工作量大,完成任务谈何容易。

“铁人”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铁人”!

得知情况后,他二话没说,主动请缨,带着同队的张哲当天就奔赴了黑格里。

到了那里他们才发现清点库房的工作远比想象中的更为艰难。

集装箱物品堆放的异常混乱,没有任何原始资料可循,里面堆放的各种塑料和橡胶件散发出刺鼻的味道,熏的人直恶心。

当时苏丹的气温高达42度,集装箱里的温度更是高达50多度,人呆在里边就像是“蒸笼”和“桑拿房”一样,闷热得使人呼吸困难,呆上一会儿就汗如雨下。

“公司把任务交给我们,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干出大庆标准来!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但他们两人把自己视为突击队,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身在国外,我们代表的是大庆,是国家!

再苦再累,也要干好份内活儿,干好眼前事,按时完成任务。

张春喜毫不犹豫地踏进了集装箱。

手套磨漏了,手指刮伤了,衣服湿透了,他也全然不顾,就这样,渴了,喝一口矿泉水;饿了,啃一口干粮;累了,原地坐一下,一干就是15个小时,由于不停流汗,不到一天的功夫,他就喝了一箱矿泉水。

为了不影响进度,晚上回到营房休息他也不闲着,琢磨制定第二天的清库计划,一直忙到深夜才睡,次日一大早4点多就跑到库房干活了。

由于长时间弯腰整理物资,他腰肌严重劳损,有好几次连直腰都很困难。

经过几天没黑没白的连续奋战,当他把清单交到基地材料员手里的时候,对方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两人居然只用两天就清点了19个库房,对所有物品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归类并建立了账册,出色的表现,博得了项目部基地领导的高度赞扬。

“人离祖国越远,心离祖国越近。

中国大庆=中国速度=大庆标准。

”身处异国他乡,张春喜一直小心呵护着心中的这块荣誉高地。

接连的奋战,让两个人体力严重透支。

吃过晚饭后回到营房,两人感到浑身发冷、虚汗直冒、两个生龙活虎的壮小伙,就这样倒在床上起不来了。

本以为是得了“马来热”,但是经过诊断是由于集装箱内空气污浊,导致两人空气中毒,大夫连忙给两人打上点滴,要求他们在基地的医疗室至少待上一周。

想到新交接的设备陈旧、井场工作量很大、只有平台经理一个人在队里整改设备,张春喜怎么也躺不住了,他趁大夫不注意,只打完一瓶点滴就拔下针头,想立即赶回井场。

大夫发现后连忙阻拦,但他却笑着说:

“我没事,我身体好着呢,要是把我们平台经理累坏了,生产可能就要耽误了!

”说完挥挥手匆匆的离开了基地,他的言行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出国前,‘中国标准’、‘中国速度’经常见诸报纸、又听领导多次讲述,但自己却没有多少感觉。

出国后,我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离我们很近,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尽力来争取!

”张春喜的体会,赢得队友们热烈的掌声。

真情在胸

6.“身体上苦点、累点没啥,最怕夜深人静的时候”

从2005年开始,张春喜先后辗转负责委内瑞拉、巴基斯坦、苏丹、伊拉克等钻井项目,一步步从一名机械师成长为带班队长。

在几年的海外钻井市场经历中,他始终怀揣梦想,不懈努力,埋头实干,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砺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拓展海外钻井市场的一名尖兵,成为一名新时期的“铁人”。

铁汉柔情。

作为一名长期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熏陶的大庆钻井人,早已经将这种精神融化在血液里,困难面前不低头,就是流再多的汗,受再大的苦,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但每每谈起亲情,他们却都有着太多的愧疚,虽在异乡难尽孝,看似无情胜有情。

人都有父母,人都有血脉亲情。

对于国外打井的将士们,面对工作,常常把对亲人的爱和的牵挂深深埋在心里,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

张春喜说,在海外市场工作的这些年,身体上苦点、累点没啥,最难熬的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遥望故乡,思乡的心情是那样强烈,也更加感到愧对家人。

2007年5月他被派到达巴基斯项目工作,当时爱人已经怀孕,而且预产期就在6月底,为了新项目顺利启动的需要,他毅然放弃了第一时间感受当父亲的喜悦,把自己本应承担的家庭责任转给了父母与妻子。

等他回国时已是8月底了,孩子都快百天了。

2009年重阳节,公司领导到他家慰问,最后大家要走的时候,他可爱的儿子把自己的玩具车也推了出来,非要跟大家一起走,大家问孩子为什么?

孩子委屈地说要和叔叔们一起去找爸爸。

张春喜知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在海外施工,面对那么艰难困哭都不曾落泪的坚强汉子,此时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7.“每一次在国外过春节,都有不同的感受,唯一不变的是对亲人的那份思念和牵挂”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在外忙碌奔波了一年的人们,都要赶在大年三十前回来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包饺子、放鞭炮,唠家常、吃年夜饭,陪在父母和亲人身边。

可这一切对张春喜来说,却成为一种奢望。

从2009年至今已经连续三年,他在不同的三个国家度过春节。

每一次在国外过春节,都有不同的感受,唯一不变的是对亲人的那份思念和牵挂。

2011年春节前夕,由于AD1-5-31H井刚刚完井,DQ009队正赶上搬家。

当时伊拉克也是隆冬时节,那里的气温只有10多度,而且还常下雨。

他带着队里人顶着雨拆井架,不一会身上的棉袄棉裤就被浸湿了。

连绵不断的雨使得整个井场都翻了浆,搬家车辆行动起来都非常困难。

看到这种情况,他又带人边清理井场边垫沙石,即便这样搬家车也得靠拖车才能走。

到了新井场才发现更糟糕,整个全井场就像一个大“游泳池”,甲方又运来了400多立方米的沙石修新井场,就这样每过一辆车都得用压路机重新修一次路,车淤了就用两台叉车一起拖,到后来把搬家公司的卡车拖坏了好几台。

每天忙碌下来他们倒在床上就睡着,有时就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这样他们用了11天达到开钻水平,比甲方规定的时间还提前了1天。

开钻的那天晚上刚好是大年三十,国内早已是万家灯火,鞭炮声声,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迎接新年的到来。

忙碌过后,他回看到冷冷清清的屋子,脑海中浮却现出过年热闹和父母妻儿期盼自己的情景,张春喜心里不由得泛起了阵阵酸楚,怀着难以表达的复杂心情,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怀着对家人的思念,在异国他乡度过了除夕。

同许多奋战在海外钻井市场的将士一样,张春喜有时出国一走就是几个月,家里事情根本就顾不上。

这些年来,他没能赶回来给老人过一次生日,就连岳父身患癌症住院他也是身在国外,没能与爱人共同照顾老人。

每次离家前,看到年迈的父母留恋的眼神,听着妻子故做轻松又强忍眼泪的叮咛话语,他心里便充满了愧疚。

一到工作现场,他就会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动力,没日没夜地干起来。

他说,每当工作上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是对家人最好的抚慰,更是对公司和组织的最好回报。

蓝天为雄鹰和黄雀提供了同样的高度,一个是搏击长空的王者,一个却只能在枝头徘徊低鸣,谁能经得起风雨的砥砺,谁就能拥有万里长空。

一路的征尘还未曾掸去,张春喜却将一枚枚耀眼的奖牌收入囊中,迈着坚实的步伐,行进在大庆钻探国际钻井方队,走向了崭新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