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403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docx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

2007-10-1006:

31:

15|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无|字号大中小 订阅

于力张康生

1.            概述:

对城市文化的理解

1.1   城市文化的概念

文化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政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欧洲委员会通过的《欧盟可持续城市发展:

行动框架(1998)》强调将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地方文化和提升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富和国家以及地方的重大目标(Nystrom,1999,p.11)。

但同时由于文化的广泛性,经常模糊使用以及在不同背景条件下使用,使得城市文化的含义比较模糊,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变得不够清晰。

由于文化的内含及外延的丰富性,众多的城市文化研究文献都未对城市文化提出明确的定义。

《大英百科全书》对概括城市文化为‘各种类型的城市或者城区的所有行为模式,包括过去和现在的’。

虽然无法对城市文化提出明确定义,但是在讨论城市文化过程中,通常都体现在三个方面:

文化遗产,文化实践和文化表达(Nystrom,1999,p.13)。

⏹       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是指历史城区城镇风貌与建筑,郊区花园城市和社区以及当代建筑。

⏹       文化实践(culturalpractice)是指发生在城市中心、社区、组织和民主生活中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消费模式、家庭传统、公共生活参与等

⏹       文化表达(culturalexpression)包括个体形式和社会形式,如艺术、音乐、戏曲、电影、设计、手工艺,同样包括节日和运动。

多样化的文化表达不仅包括文化生产和消费,也包括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

 

1.2   城市文化政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政策在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近20年,在欧洲、北美和澳洲,政策目标趋向于展示和挖掘艺术、运动、媒体、遗产等的潜力。

80年代中期,将文化政策应用到城市复兴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方式。

达尔诺(Darlow)、布朗(Brown)和卡特(Carter)总结了城市文化政策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在作用。

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Bianchini,1999,p.35):

 

⏹       通过文化政策的促进计划,提升城市中心生活和城市公共社会生活(尤其是夜间和周末),这样能减少交通需求,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减少绿化地区新增居住建筑,鼓励使用现有的建筑和‘棕地’(Brownfieldarea,是指已经开发使用过的土地),使得城市更能可持续发展。

⏹       提升城市自豪感。

通过旗舰项目和社区为基础的文化项目能对当地环境产生强大的影响,能促进公众的地方休闲消费。

⏹       提升建成环境的设计质量。

通过示范性的建筑项目,通过展示和教育计划提升城市环境标准,加强市民环境意识。

 

1.3   城市文化中的传统要素

城市文化中传统要素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传统的建筑风格艺术,传统的社区生活,地方特色手工艺,民俗民风等。

这些传统要素形成了一个地区的标识与身份。

其保护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城市文化中的传统要素构成了人们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这些传统要素从长期持续的选择过程被广泛接受并被保留下来的。

其次,这些传统要素有利于增强地区身份(localidentity),给地区带来活力和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的加强,更加迫切需要通过这些传统要素来增强地区的特色。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传统要素对快速变化的城市形成一种平衡。

成为衰败地区持续复兴的动力。

第四,传统要素可以丰富城市空间(Petz,2002,p215)。

 

1.4   城市文化产业

最近几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政府部门使用“文化产业”这一词也已很普遍。

在英国,大伦敦议会最早把文化产业定义为:

“在我们社会中,那些借助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商业形式,生产和传播各种信息符号的专业产业组织机构”(Garnham,1983)。

它包含了各种形式的艺术文化:

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手工艺、电影、电视、广播、文学、博物馆与历史遗迹、商业电影与影院、各种设计、和新的媒体行业(DCMS,1998)。

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柔韧性和创造性,并存在于当地与全球(依赖于地方专业化趋势的全球生产分布网络)的交汇处,也是后工业、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前沿。

2.            英国发挥城市文化在城市复兴中作用的方式

2.1城市复兴的背景

19世纪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传统制造业飞速发展,在城市中心形成大量的制造业中心。

同时在中心区也形成了大量的工人聚集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后工业时代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制造业开始迅速衰败。

20世纪70年代左右,英国大量的城市中心制造业相继开始衰败,内城(innercity)中大量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城市中心工人聚集区形成大量的失业人口。

由于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造成城市人口的迅速下降,加速了郊区化现象。

同时也伴随着内城人口的老龄化现象。

内城的发展持续缺乏活力。

政府明确提出内城问题部分是由于私营投资部门对城市缺乏信心造成(ColenuttandTansley,1990)。

 

70年代末,从北美城市发展项目第一次引入了城市复兴的概念。

其目的在于通过公共资金和城市政府作为提升、协调的杠杆,吸引私营开发部门进入衰败的城市中心区(ColenuttandTansley,1990)。

实际上,复兴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与丰富。

通常被定义为“综合与整合的视角与行动引导城市问题的分析,寻求对目标已发生转变的地区带来持续提升,包括经济、形态、社会和环境条件”(Roberts,2000)。

其不仅强调了城市复兴的过程和目标,同时也指出城市复兴是一个持续的长期过程。

随着复兴的在不同领域研究,复兴的策略和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房地产为导向的物质形态复兴、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以项目为基础的复兴等。

其中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备受关注。

 

2.2 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

文化本身的内涵与外延极为广泛,包含一切人类的智力行为。

在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中,维尼(Wynne)将他定义为‘包含所有习惯上理解为艺术和流行文化的一切相关的活动’(Wynne,1992)。

 

根据‘在英国文化对复兴的贡献’中,通常通过三个方面来评价文化:

文化为导向的复兴,文化复兴,文化和复兴(DCMS,2004)。

文化为导向的复兴将文化视为‘复兴的催化剂与引擎’。

而文化复兴是将文化活动同其他活动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层面一起完全整合到地区战略上。

文化和复兴中,文化活动则并不完全整合到复兴计划中(EvansandShaw,2004)。

其中,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是将文化视为一种新的机制,在城市中达到广泛的社会经济综合目标。

 

2.3 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

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主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替代衰败的传统制造业来提升内城的活力,通过文化活动将人们重新吸引到内城来。

在改造复兴过程中,通过对老的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和新增文化设施提升整个地区的活力。

进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改造地区的城市复兴。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其实施策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文化地标(culturallandmark)、文化区(culturalquarter)和文化节(culturalfestival)。

 

文化标识(culturallandmark)

在西欧,文化地标被视为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方式(Miles,2005a)。

一般通过将文化旗舰项目作为形象或者标识,起主要目的是通过公众倡议来引导私营部门在衰败地区投资(MilesandMiles,2004)。

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文化旗舰项目都是通过新建建筑,部分通过老建筑(大多为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和开放空间(如公园,展览场所)的改造来实现的(Evans,2005)。

在英国,绝大部分的旗舰项目的资金都是来自国家彩票(NationalLottery)、地方政府、欧洲资金和不断增长的私营部门(DCMS,2004)。

 

文化地标对提升衰败地区的城市形象和提升地区市民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

马尔斯(Miles,2005b)提出确凿的证据表明文化地标能吸引创造性的人才参与到地区经济发展中来。

这种提升市民自豪感和自信心被认为是任何城市复兴计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ForrestandKearns,1999,citedinMiles,2005b)。

 

文化区(culturalquarter)

文化区是另外一种典型的方式将文化整合到城市复兴的过程中。

维尼(Wynne,1992)将文化区定义为‘包含高度集中的文化和娱乐设施的地区’。

在文化区内,通常形成大量小规模的和各种类型的文化商业,其中可能也包含有文化地标,如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ofContemporaryArtinBarcelona)。

从本质上看,文化区通常位于城市商业区(downtownarea),密集的文化设施和商业、零售业以及居住设施形成混合使用区(Wynne,1992)。

这种混合使用开发模式相对单独使用开发模式被认为是能够带来更高的租金和资金返还的方式(DCMS,2004)。

 

维尼(Wynne,1992)继续指出通过工业房宅的再利用、建设新形式的零售店和发展夜间经济(‘nighttime’economy)等方式吸引人们回到城市中心城区,形成文化区对城市复兴的促进作用。

地方政府应该积极的发展企业网络,促进部门间的有效协调和达成共识,提供对私营机构服务和加强公私部门间的合作。

 

大量的文化组织机构和设施使得文化区更像一座‘文化超市’(ShoppingMallofCulture),给城市注入新的创造性的观念(Evans,2003)。

人们认为文化区能够吸纳艺术家和天才,而他们被视为后工业时代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的最活跃的要素。

显示了城市经济的成功与吸纳和留住这些艺术家与天才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Comedia,2003)。

 

文化节(culturalfestival)

在众多的城市实践中,城市复兴通常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事件来体现,尤其是文化节的形势。

文化节作为一种地区营销和重新标识的方式使用越来越广泛。

根据伊凡思(Evans,2003)的观念,他认为文化节对城市复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文化节作为一种渠道展示不断改变的新的形象,并且作为一种方式实现文化计划和复兴的影响。

14个欧洲城市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节,其目的在于促进和提升文化设施和对文化路线的重新包装。

其次,文化节展示了其对于促进社会融合的方面的作用。

最后,文化节能激发城市自豪感和地方自信心。

 

3.            城市复兴中的文化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

文化被认识是一种全球性的财富资源,一种传递财富利益和营造地区精神的方式(Comedia,2003)。

文化在城市复兴过程中的作用似乎是勿庸置疑的。

休斯(citedinEvans,2005)甚至认为任何复兴计划缺乏文化组成将不能有效的运作。

然而,评价文化对于城市复兴的贡献已经从单纯的物质形态和经济利益角度转变到更加综合的分析物质形态、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方面(ODPM,2001)。

由于这种分析角度的转变,人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文化相关的城市复兴都是成功的。

一些文化旗舰项目采取了以哗众取宠的形式,但由于缺乏适宜的地方人才和支撑网络,项目建成后却显得步履蹒跚,缺乏可持续性。

实际上,西方国家一些案例表明有些文化旗舰项目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古根海姆(Guggenheim)、比尔巴厄(Bilbao)、维也纳的博物馆区(theMuseumQuartier,Vienna)等(Evans,2005)。

 

对于文化区的作用也有不同的意见,Evans(2005)认为‘这种模式将忽略具有历史意义的和标志性的场所空间的重要性及价值’。

而文化节所生成的潜在的经济利益有时会被过分夸大,更容易产生问题的是许多小城市试图通过文化节谋求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但因缺乏必要的资源(如资金、体制容量等)而无法实现,却并造成浪费。

文化节对一个地区所带来的促进作用目前仍然是个有争议的公共议题。

 

尽管如此,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还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大量的实践案例充分显示了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资源在促进城市复兴计划和过程中的作用。

但需要因势利导,需要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和情况,通过文化设施提升整个地区的,活力,通过文化产业化创造新的财富,通过文化资源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复兴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文化正在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资源用于振兴内城的经济发展。

 

4.            对我们的意义:

中国老城区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

中国的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同西方国家内城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别,西方国家的内城复兴主要是由于制造业衰败后,通过产业转型,主要是通过刺激文化经济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并恢复内城活力,吸引人们回到内城。

而厦门旧城主要面临的是基础设施缺乏,整体环境质量下降,以及传统风貌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但是中国城市中心和西方城市中心也存在者很多的共同点,如人口老龄化,产业竞争与衰败,缺乏活力等。

其目标都是寻求衰败地区的长期持续的经济、形态、社会和环境条件的综合提升。

借鉴西方国家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本文作者提出通过文化要素引导并促进城市复兴的几个策略。

 

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

结合厦每个城市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引入新的开发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

尤其是复兴过程的初期,在旧城新开发的一些文化产业,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提供良好的产业化环境。

一旦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文化产业将对经济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

 

增加旧城文化设施,刺激文化消费

改变目前单纯依托零售业的发展来促进旧城的综合提升。

中国许多城市的老城区都具有相当规模的零售业,但一味的追求发展零售业势必会造成商业容量过高,或者与新区商业设施形成强烈的竞争,对一个城市整体发展不利,而且过高的商业容量会影响旧城商业档次的提升。

老城应该增加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投入,通过文化设施刺激文化消费来提升旧城的吸引力和加强公共性。

使得旧城从单一的商业区转型为包含商业、文化及娱乐为主的综合公共中心。

 

树立旧城新的文化品牌

采取逐步改造的方式,通过一些重要项目的改造树立展示未来新的老城区的形象。

通过文化标识(如标志物、城市文化中传统要素,特定的文化活动等)塑造旧城新的形象。

 

对于城市文化中传统要素采取选择性保护策略

中国各城市老城区在复兴过程中,对于城市文化中的传统要素尤其是传统建筑采取选择性保护的方式。

需要对老城区的建筑形式及艺术价值进行评估,形成不同的级别的保护方式,包括完整保护、修葺再利用、局部改造、完全拆除重建等。

各种方式都需要通过严格的城市设计指引控制使得改造复兴后的城市风貌相对比较完整和统一。

 

通过市场运作机制促进城市文化中传统要素的保护

改变对城市文化中的传统要素的保护的模式,传统要素的保护不能单靠公共资金投入,应通过于私营开发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市场价值。

尝试通过新的市场运作机制促进传统要素的保护,如产出的嫁接,捆绑开发等模式。

同时加强文化要素的市场化营销。

 

拓展公共资金渠道,加强公共资金投入

复兴过程中大量的文化设施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可能完全依赖私营开发商的资金投入,尤其在旧城复兴起步阶段,政府应承担主要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拓展公共资金的来源的渠道,加强公共资金的投入,如类似于社会彩票形式等(西方国家城市复兴初期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

 

5.            结论

中国城市复兴和改造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提升,同时还涉及到传统风貌和遗产的保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塑造一个真正有特色的老城区,保留本地的特征和历史遗产,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文化要素将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文化为导向促进老城区的复兴和改造仍然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很多要素的不仅需要社会各部门紧密合作,实施有效的市场运作,而且还依赖大量资金与相应的政策支持。

探索一条新的途径,解决我国城市复兴改造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对历史的破坏,对文化的忽视而造成城市的类同和特征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作者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期待有见地的文章出现,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1.       Bianchini,F.(1999)‘Culturalplanningforurbansustainability’,inNystrom,L.(eds.)CityandCulture:

CulturalProcessandUrbanSustainability.Sweden:

SwedishUrbanEnvironmentCouncil.

2.       Colenutt,B.andTansley,S.(1990)InnerCityRegeneration:

aLocalAuthorityPerspective.Manchester:

CenterforLocalEconomicStrategies.

3.       Comedia.(2003)ReleasingtheCulturalPotentialofourCoreCities:

CultureandtheCoreCities.[WWW]<[Accessed:

20/05/07].

4.       DCMS(DepartmentforCulture,MediaandSport).(2004)CultureattheHeartofRegeneration.London:

DCMS.

5.       Evans,G.L.(2003)Hard-brandingtheculturalcity:

Frompradotoprada.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Vol.27.No.2.pp.417-440.

6.       Evans,G.(2005)MeasureforMeasure:

Evaluatingtheevidenceofculture’scontributiontoregeneration.UrbanStudies.Vol.42.No.5/6,pp.959-983.

7.       Evans,G.L.&Shaw,P.(2004)TheContributionofCulturetoRegeneration:

aReviewofEvidence.London:

DepartmentforCultureMediaandSport.

8.       Garnham,N.(1983)ConceptsofCulture.London:

GreaterLondonCouncil.

9.       Lancaster,B.(1995)‘Cityculturesandthe“parliamentsofbirds”:

AletterfromNewcastle’,NorthernReview,vol.2,Winter,pp.1-11.

10.   Miles,M.(2005a)Interruptions:

Testingtherhetoricofculturallyledurbandevelopment.UrbanStudies.Vol.42.No.5/6.pp.889-911.

11.   Miles,S.(2005b)‘OurTyne’:

IconicregenerationandtherevitalisationofidentityinNewcastleGateshead.UrbanStudies.Vol.42,No.5/6.pp.913-926.

12.   Miles,S.&Miles,M.(2004)ConsumingCities.Basingstoke:

MacmillanPalgrave.

13.   Nystrom,L.(1999)‘Theimportanceofculturetourbanenvironment’,inNystrom,L.(eds.)CityandCulture:

CulturalProcessandUrbanSustainability.Sweden:

SwedishUrbanEnvironmentCouncil.

14.   ODPM.(2001)AssessingtheImpactsofSpatialInterventions:

Regeneration,renewalandregionaldevelopment,Mainguidance(Consultation,April).London:

ODPM.

15.   Petz,U.(2001)‘Culturalheritage’,inCreativity,CultureandUrbanDevelopment.SymposiumattheVillaVigoniMenaggio/Italy,28to31October2002.

16.   Roberts,P.(2000)‘Theevolution,definitionandpurposeofurbanregeneration’,inRoberts,P.&Sykes,H.(eds.)UrbanRegeneration:

aHandBook.London:

SAGEPublicationsLtd.

17.   Wynne,D.(ed.)(1992).TheCultureIndustry.Hants:

AshgatePublishingLimited.

 

发表于<国外城市规划>2007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