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221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

《实用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实用心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选修课程,其实施方案、教学大纲、学习辅导均由省电大依据中央电大有关精神结合本省教学情况统一制定,对教学、学习过程具一定的指导性。

《实用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结合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及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体现了心理学科的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征。

本学科要求学员以普通心理学与这些学科相结合,全面深入地探究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求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际操作应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提高自己的教学、生活、工作能力。

本课程3学分,计划时数54学时,建议面授课时为18学时。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实用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要求学员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及发展心理学)为主,以管理学、行政管理概论、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为辅助知识,全面深入地探究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求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际操作应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提高自己的教学、生活、工作能力。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形式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要强调技术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者对实际问题的提出,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忌死记硬背。

要根据课程的需要,结合学生工作、生活情况,进行观察实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管理经验,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网上讨论等形式实施互动教学。

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为学生小组学习做好辅助、引导工作,创造积极的讨论氛围。

4.考核要求与内容

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识记概念名词、掌握重点和难点、了解、体会运用四个层次:

识记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理解重点和难点的内容是各章中基本理论;了解适当扩展的知识;体会运用是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得出新认识并在实践中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能力。

考试以识记概念名词、掌握重点和难点、体会运用三项内容为主,了解的内容作为常识性内容不作为考核要求。

考核内容:

a、平时作业:

独立完成福建电大下发的《实用心理学作业与评价》,以备中央电大、省电大随时抽查。

b、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程内容选择讨论题目。

学生在讨论前要做好发言准备,在讨论中提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省校将进行BBS专题讨论,各地同学之间进行网上交流讨论。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结合本专业和工作实际,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高学科理论水平。

c、每位学生的平时作业、讨论记录应保存在该生平时成绩档案袋中,以备检查。

d、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卷面分数为一百分。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试题型.分数比例.考核范围参照期末复习纲要。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和教学媒体使用

一、各章学时分配

第一章心理学及其应用(3学时)

第二章注意与知觉(3学时)

第三章学习与记忆(3学时)

第四章思维、想象与问题解决(3学时)

第五章动机与情绪(5学时)

第六章能力(5学时)

第七章人格与自我(5学时)

第八章社会行为(5学时)

第九章群体行为(5学时)

第十章心理健康(4学时)

第十一章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5学时)

第十二章心理发展与社会化(4学时)

第十三章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5学时)

二、多媒体教学方案

选用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直播课堂教材、网络学习课件、电话答疑、BBS讨论等其他教学媒体。

文字教材选用许燕编著的《实用心理学》(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教材涵盖教学大纲的所有内容,并包括部分案例分析内容。

它的任务是提供学科主脉络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理论指南。

电大在线网上教学辅导是根据教学进度解决一、二周内教学中的问题,根据教学需要提供一些练习题。

提供适量的课外参考资料,案例分析供学员学习参考。

第三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章心理学及其应用(3学时)

名词:

心理学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访谈法

了解

一、心理科学的性质及理论流派的主要特点

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重点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领域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功能

体会应用

你是如何理解心理学学科的?

第二章注意与知觉(3学时)

名词:

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知觉观察错觉

重点

一、注意的特征与外部表现

二、注意的功能和作用

三、注意的品质

四、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五、知觉的特性

六、知觉的种类

七、错觉

难点:

一、注意的特征与品质

二、知觉的特性

体会应用:

一、检验自己的注意品质

二、查找生活中的错觉现象

第三章学习与记忆(3学时)

名词:

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MURDER学习策略系统迁移记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前摄抑制倒前摄抑制有意遗忘

重点:

  

   一、学习的定义、过程、分类

   二、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三、记忆的定义、过程、测量

   四、记忆的分类、三个系统

   五、遗忘曲线与遗忘的原因

   六、克服遗忘、增进记忆的方法

难点:

一、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二、迁移规律

三、记忆的测量与分类

四、遗忘曲线与遗忘的原因

体会应用:

一、总结生活中利用迁移规律的实例

二、在学习中您是怎样克服遗忘的?

第四章思维、想象与问题解决(3学时)

名词:

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想象幻想问题解决定势功能固着迁移原型原型启发

了解:

想象的种类

重点:

一、思维特征、种类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培养

三、想象的概念、种类

四、问题解决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

难点:

一、思维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体会应用:

一、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创造力?

二、工作中的定势现象与功能固着的表现。

三、尝试运用原形启发、想象的原理设计、改善生活方式

第五章动机与情绪(5学时)

名词:

动机需要诱因情绪情感心境激情应激

了解:

一、动机理论

二、动机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重点:

一、动机的定义、产生、种类

二、动机的强度与工作效率

三、社会性动机

四、情绪情感的定义、种类

五、情绪情感的表达与区别

六、情绪情感的功能

难点:

一、动机的定义、产生、种类

二、动机的强度与工作效率

三、社会性动机

四、情绪情感的区别与功能

体会应用:

一、试以自己的体验说明动机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举例说明情绪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第六章能力(10学时)

名词:

能力才能天才智力智商

了解:

 能力测验

重点:

  一、能力的概念、种类、结构。

二、能力、才能、天才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四、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五、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难点:

一、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体会应用:

一、应用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理论,分析自己的能力类型与差异及对工作、生活的影响。

二、举例说明遗传、环境、教育与文化对能力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结合工作实际说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第七章人格与自我(5学时)

名词:

人格认知方式气质性格自我

了解:

一、人格理论

二、认知方式、气质、性格概念

重点:

一、人格特性与结构

二、人格差异

三、人格成因

四、自我概念及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

难点:

一、人格成因与差异

二、自我概念及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

体会应用:

一、以你周围的人(生活、家庭、单位成员)为例说明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

二、应用自我理论分析自身的人格特征与结构,如何进行调节,形成健康人格?

第八章社会行为(5学时)

名词:

合群依恋多见效应孤独从众听从

重点:

一、合群的概念与研究

二、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三、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四、爱情与孤独

五、从众、听从、服从

难点:

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

二、从众、听从、服从

体会应用:

   一、举例说明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是使工作和生活成功的保证。

   二、你认为人的外貌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重要吗?

   三、举例说明影响听从行为的六种因素。

第九章群体行为(5学时)

名词:

社会促进作用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惰化社会认同去个体化内聚力社会困境

了解:

一、关于竞争与合作的研究

二、领导的作用

重点:

一、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

二、群体中的个性

三、群体定义、结构与基本特征

四、竞争与合作的条件与决定因素

五、领导结构、类型

   六、形成领导的条件

难点:

一、社会促进作用、社会抑制作用

二、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三、竞争与合作的条件与决定因素

体会应用:

一、举例说明一个社会困境问题,谈谈你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

二、举例说明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

三、举例说明什么样的领导是个好领导。

第十章心理健康(4学时)

名词:

DSM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恐惧症

了解:

一、心理障碍的理论

重点: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

二、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分类

体会运用:

一、现代人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健康?

二、根据在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个心理障碍的例子,你认为用本章介绍的哪一种理论来解释最有说服力?

第十一章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5学时)

名词:

应激应对应激生活事件A型行为社会支持

重点:

一、应激的定义和表现

二、应激生活事件、后果与疾病

三、应激的生理反应与免役系统

四、应激的应对方式及效果

难点:

一、应激的生活事件、后果与疾病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与免役系统

体会运用:

一、举例说明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

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调整情绪的方法。

二、你生活中的应激主要是什么?

你通常采取哪种应对方式,请解释其有效性。

三、你认为应激过后对你的生理状态有何影响?

该如何调节?

第十二章心理发展与社会化(4学时)

名词:

心理发展关键期印刻最近发展区代沟社会化与个性化亲社会行为角色扮演移情训练

重点:

一、心理发展的定义

二、毕生发展的关键期、最近发展区

三、毕生发展阶段

四、社会化定义、历程

难点:

一、毕生发展的关键期、最近发展区

二、毕生发展阶段

三、社会化定义、历程

体会运用:

一、你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哪个阶段,在你身上表现有哪些特征?

二、以实例说明如何看待“代沟”问题。

三、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第十三章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5学时)

名词:

职业兴趣职业价值面试

了解:

一、人才测评技术

二、职业指导理论

重点:

一、职业心理特征

二、职业选择的原则、策略、技巧

三、职业指导的功能

四、生涯规划的目的、方法

难点:

一、职业选择的原则、策略、技巧

二、生涯规划的目的、方法

体会运用:

一、结合实际工作,假如你是领导者你用哪些方法对人才进行选拔?

二、结合自身情况说明生涯规划的意义,如何做好人生规划?

《实用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选择题内容复习点

1、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2、20世纪初,美国出现一个影响巨大的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

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访谈法等。

4、注意的基本特征:

指向性和集中性。

5、知觉的基本特征: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6、PQ4R法:

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回忆、复习。

7、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间接性和概括性;②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8、创造性思包含: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9、发散思维三个特性:

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10、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性、调节与维持功能。

11、情绪情感的构成:

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行为。

12、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复杂性、功能性。

13、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

14、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思想。

15、首先系统研究道德判断问题的心理学家皮亚杰。

16、职业指导的功能:

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

17、精神分析心理学:

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在1896年所创立。

精神分析论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20世纪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他的理论极为复杂,摘其要者有如下三端:

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结构。

18、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为德国的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源于德语词汇Gestalt,意思是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感知到的一组感觉,又称“完形心理学”。

由魏特墨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

完形心理学强调:

知觉经验虽得自外在刺激,各个刺激可能是分离零散的,可人们由之所得知觉却是有组织的,并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魏特墨的实验:

似动现象。

19、注意的稳定性:

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它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2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他根据遗忘和时间的关系绘制了一条曲线,被人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它表明记忆的保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1、激情:

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22、多见效应:

仅仅多次见到一个人就会增加对这个人的喜欢。

23、社会困境:

指的是对于个体短期有益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全体受害的情境。

24、恐惧症:

是对一些非常具体的东西在并无危险的情景下的极度强烈的恐惧。

25、印刻:

是指生物体在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的生物体产生的依附现象。

26、职业价值:

个人因其身心的需要,在家庭、同伴、师长以及职业团体的影响下,会逐渐形成他对于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物质报酬、地位以及自我发展目标的一个总的看法,即职业价值观,它是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指针。

27、结构化面试:

这是一种标准化的面试形式。

招聘者向应聘者提问的内容、范围、顺序甚至用语都是事先严格设定好的。

  

二、名词解释

1、知觉的整体性:

当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在不完备的情况下,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使自己的知觉仍保持完备,并把刺激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特性。

2、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3、迁移:

是指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产生影响。

4、创造性思维:

是指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并在头脑中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新思想、新产品。

5、原型启发:

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6、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7、成就动机:

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到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8、能力: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为成功完成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性。

9、五大人格:

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即:

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

这五种人格特质也被称为“五大人格”。

10、自我:

是人格的核心成份,它是在个体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意识,是人们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构自己、发展自己的关键成分。

11、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2、环境孤独:

一个人本来有着一种很满意的朋友关系或爱情关系,而由于某种原因使环境发生了改变或进入了一种新的环境,就会体会到孤独,这种孤独就叫做环境孤独。

13、去个体化现象:

当一个人与群体在一起时,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作出当个体独自一人时不会作出的反社会行为,甚至暴力行为,这就是去个体化现象。

14、群体的结构:

当一群人聚在一起时,他们并不总是保持最初的样子。

这个群体会形成某种行为方式,对任务进行分工,群体成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解色。

这些行为方式和任务的分工就叫作群体的结构。

15、边缘人格障碍:

指表现在很多方面不稳定的人格障碍,这些方面包括情绪、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

16、A型行为:

有一种特殊的行为和情感方式,它的特点是总是处于进攻状态,希望在尽量少的时间内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总是处于同别人竞争的状态。

17、应激:

应激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种,应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第二种,应激指的是一种主观反映。

第三种,应激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18、代沟:

代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代沟是指两代人在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狭义的代沟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的差异与互不理解。

19、亲社会行为:

是一种自觉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

  

二、简答题

1、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流派?

答:

心理学自1879年以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七种流派:

①构造心理学;②机能心理学;③格式塔心理学;④行为主义心理学;⑤精神分析心理学;⑥人本主义心理学;⑦认知心理学。

2、说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答: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

   区别:

①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②由感觉到知觉,其间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同时,人的态度和需要也会使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③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则是纯粹的心理活动。

   联系: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没有对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

因此,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

3、现代心理学是如何界定学习的?

答:

学习现象极为复杂,既涉及学习者的内部过程,又涉及外部影响,既有学习内容问题又有方式问题等等。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学习进行不同的分类:

①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②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与社会规范学习三大类;

4、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答:

通常认为遗忘主要是由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

①消退因素。

持消退观点的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导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②干扰因素。

干扰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或记忆对后继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

5、思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

思维的主要特点有:

①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不是直接的,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思维的概括性特征表现为从大量个别的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东西;

②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思维是与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思维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活动,是凭借语言实现的。

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惟一工具。

人不仅可以用语言来思维,而且可以用其它符号系统和表象来思维。

6、有意想象包括哪些类型?

答:

有意想象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①再造想象。

是指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②创造想象。

是指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的积累的表象。

7、成就动机有哪些特征?

答:

成就动机有以下特征:

①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②具有坚定信念;③正确的归因方式。

8、情绪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

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

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快乐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

愤怒是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

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体验;

悲哀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9、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展水平的差异。

分为超常者、智能低常;

②表现早晚的差异。

③结构与类型的差异;

④性别差异。

包括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10、简述性格结构的特征。

答:

性格结构分为态度、意志、情绪和理智四个大方面,它们的特征如下:

①态度特征。

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世上;

②意志特征:

是一种设定行为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心理品质;

③情绪特征:

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体验,每个人都有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④理智特征:

这是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风格。

11、简述人格的结构。

答:

人格的结构包括以下成分:

①知——情——意系统,即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②心理状态系统;③人格动力系统;④心理特征系统;⑤自我调控系统。

12、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

①联结。

是条件反射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说我们喜欢那些与好的经历有关的人,而不喜欢与不好的经历有关的人;

②强化。

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喜欢那些有不同方式奖励的人;

③社会交换。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认为同另一个人交往的利大于弊时,就会喜欢那个人。

13、领导会对群体产生哪些影响?

答:

不同类型的领导对群体的影响也不同:

①对情绪的影响:

民主领导的小组成员更友好、更放松一些。

在专制型领导的小组里,气氛较紧张。

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敌意,攻击性行也较多。

小组成员与整个小组的联系也比较弱;

②对工作的影响。

专制型领导的小组成员的工作要依靠领导的监督。

当领导不在时,他们的工作就停止了。

而民主型领导的小组则继续工作。

14、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答:

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①角色扮演法。

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

②移情训练法。

是一种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的方法;

③榜样示范法;④认知冲突法;⑤行为练习法。

15、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

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②有朋友,而且能够友好相处;③对学习或者工作能够专心,有热情;④对现实生活持有积极的态度,能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作出适当的反应;

16、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答:

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都可以在环境中找到,这些原因包括某种强化经历、物质或精神的过度缺乏或过度满足、粗暴的惩罚等。

还有不充分的正强化或是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也是问题行为的产生的原因。

17、试述引起应激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心理过程。

答:

引起应激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四个突出的心理过程:

①需要适应变的环境;②由于无力取得渴望的目标或行为而产生的挫折感;③超负荷,过分的刺激或要求;④刺激不够,表现为无聊或孤独感。

18、简述儿童的社会化理论。

答:

儿童社会化理论包括以下三个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