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209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9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docx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规范装备标准管理

福建省

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

(试行)

 

福建省教育厅印发

二○○七年四月

福建省教育厅文件

闽教基〔2007〕24号

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学仪器配备增补目录

(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福州一中、福建师大附中: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基[2003]6号)精神,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现将《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学仪器配备增补目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或建议,请及时报省教育生产供应管理办公室。

福建省教育厅

二○○七年四月十六日

 

主题词:

教育高中技术装备标准通知

抄送:

省普教室、省会考办、省生供办、省电教馆,各设区市教学仪器(装备)站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2007年4月18日印发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基[2003]6号)精神,提高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水平,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普通高中。

完全中学的高中部分可按本标准参照执行。

一、指导方针

1、实验室和附属用房及专用教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要有完善的设施和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器材(配备标准和目录将根据课程改革需要适时修改印发),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格的实验教师、管理人员。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遵循“符合课标、满足教学、贯彻标准、注重安全、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编制原则

1、本标准包括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室、历史教室、通用技术实践室(场所)、信息技术和图书馆装备等6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4个部分。

2、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室、历史教室、通用技术实践室(场所)装备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

“基本要求”是学校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基础上,为有较高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要求。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经济水平和装备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图书馆的装备仍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提法分为两类,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按Ⅰ类标准执行,县城以下学校按Ⅱ类标准执行。

信息技术只规定下限指标。

3、通用技术根据学科的特殊性和师资配备情况,采用菜单形式供学校选择合适的模块。

4、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各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要求所必须的;选配部分均注明“()”,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配备。

5、表中的指标为满足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下限,学校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规定指标下限基础上,适当增加配备数量。

6、标准中技术指标部分充分考虑到新技术的发展,不致于产生限制性因素。

三、编制依据和规范性引用文件

1、教育部教育行业标准JY/T0385—2006《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2、国家标准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3、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2年)

4、教育部《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1990年)

5、国家标准GB5700《室内照明测量方法》

6、国家标准GB5701《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7、国家标准GB8772《电视教室座位布置和照度卫生标准》

8、国家标准GB/T17226《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9、国家标准GB/T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10、国家标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11、国家标准GB/T503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国家标准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3、国家标准GB/T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14、国家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15、国家标准GB/T9813《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16、国家标准GB/T13982《反射和透射放映银幕》

17、国家标准GB1405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18、国家标准GB/T14394《计算机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19、国家标准GB/16895《建筑物电器装置》

20、国家标准GB/T17540《台式激光打印机通用规范》

21、国家标准GB/T18018《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22、国家标准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23、国家标准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4、教育部教育行业标准JY/T0363—2002《视频展示台》

25、教育部教育行业标准JY/T0373—2004《教学用液晶投影机》

26、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2003年)

27、教育部《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器材配备目录》(1989年)

28、教育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和福建省《中学理科教学仪

器设备配备目录》(2000年)

29、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16号)

30、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

31、福建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实施意见》(闽教基[2005]31号)

32、《福建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配备标准》(1999年)

33、《公共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WH0502-96)

34、《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35、《福建省中、小学校实验室工作若干规定(试行)》(1988年)

36、《福建省中、小学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暂行规定(试行)》(1990年)

37《福建省普通高中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暂行规定》(1999年)

我厅将根据教育部课程标准的新要求,适时对《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充实完善,以适应我省普通高中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由福建省教育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福建省教育生产供应管理办公室编制和解释,并负责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福建省普通高中实验室装备标准…………………………………………………6

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室装备标准………………………………………………26

福建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室装备标准………………………………………………29

福建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场所)装备标准……………………………31

福建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48

福建省普通高中图书馆装备标准…………………………………………………60

 

 

福建省普通高中实验室装备标准

一、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及附属用房设置指标表

名称

每间使

用面积

(不小于㎡)

学校规模

备注

12班~23班

24班~36班

37班~48班

间数(不少于)

间数(不少于)

间数(不少于)

规划建议

基本要求

规划建议

基本

要求

规划建议

基本

要求

物理实验室

96

3

2

4

3

5

3

使用面积要求见说明

物理演示室

96

(1)

(1)

(2)

(1)

(3)

(2)

物理探究室

96

1

1

1

1

1

1

宜单设或与实验室合并使用,使用面积要求见说明

化学实验室

96

3

2

4

3

5

3

同物理实验室

化学探究室

96

1

1

1

1

1

1

同物理探究室

生物实验室

96

2

1

3

2

4

2

同物理实验室

生物探究室

96

1

1

1

1

1

1

同物理探究室

仪器室

(理、化、生)

43

各1

各1

3、3、

2

各2

3、3、

2

各2

准备室

(理、化、生)

23

各1

各1

各1

各1

各2

各1

药品室(化、生)

23

各1

各1

各1

各1

各1

各1

规模较大的学校宜设药品库

危险药品室(化)

8

1

(1)

1

(1)

1

(1)

宜单设,条件不足学校可在室内设置危险药品柜并加双锁

生物培养室

43

1

(1)

1

(1)

1

(1)

生物标本室

43

1

(1)

1

(1)

1

(1)

实验教师办公室(理、化、生)

6/人

各1

各1

各1

各1

各1

各1

宜单设或与仪器室合并使用

生物园地

300

1

1

1

1

1

1

可结合校园绿化在校园空地布

置设计

生态馆

96

1

(1)

1

(1)

1

(1)

说明:

“每间使用面积与间数”的指标,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班~23班、24班~36班、37班~48班,每班50人参考设计;学校规模小于12班的可参照表中12班~23班的基本要求指标执行,学校规模大于48班的,以本标准中48班的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班时,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应各增加1间。

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实验室和附属用房规划上应充分考虑班级

数,根据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和附属用房间数,并留有一定余地。

凡1991年起建的实验室和其他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0㎡,2007年5月起立项新建的实验室和其他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6㎡,实验室和其他专用教室后排设置展览橱(柜)的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10㎡;各学科实验室和附属用房及其他专用教室除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等相关标准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和教育部教育行业标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等相关标准有关要求,改建、扩建的实验室和附属用房及其他专用教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达到相关标准对各项距离(净距离)和安全通道要求的前提下可参照执行。

(二)实验室(楼)通用要求

1、选址

⑴要与运动区、生活区分离。

⑵应处在校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能

提供给水排水装置及供电设施条件的地段。

⑶尽量避开各类污染源,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同时实验室的排水、排气等设施以及附属的植物园地等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

物。

⑷实验楼宜东西走向,坐北朝南(稍有偏斜)。

⑸化学实验室门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以取得最佳工作条件和避

免阳光直射;生物实验室门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保证充足的阳光培养

生物供学生学习和观察,宜设置较宽的窗台(或室内窗台)。

 ⑹生物标本室宜为北向布置,尽量避免直射阳光。

⑺辅助用房应与相应实验室相邻,实验室与辅助用房不宜跨层设置。

2、地面:

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门槛,地面应便于清洁、耐磨、

防滑。

化学实验室的地面应耐酸碱腐蚀;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准备室、药品(含

危险药品)室、培养室等需要用水冲洗地面的各种实验室和专用教室及附属用房

均应设地漏;其他实验室和专用教室及附属用房宜设地漏。

3、门窗:

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实验室应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

不小于1200mm,门扇上方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

实验室的窗台

适宜高度为900mm~1000mm,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应不大于1200mm。

门窗开启后

不得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4、综合布线系统:

室内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控制阀。

实验室内电源插座

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

新建实验室要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

井道及设备位置。

  5、采光:

  应保证实验室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

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

生物准备室应至少有一个向阳的窗户。

实验室

和附属用房宜安装窗帘。

6、照明:

采用自然光和辅助照明。

教师演示台面和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

度应符合GB50034的有关要求不低于300Lx(规划建议不低于500Lx),其照度

均匀度不低于0.7。

书写黑板应符合WS99—1998《黑板安全卫生要求》,应设

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低于2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室内

不用裸灯,应无可见眩光,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桌面不低于1700mm。

实验桌面

应无阳光直射,若实验桌设计局部照明,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眩光。

7、通风换气:

实验室、准备室的换气次数应符合GB/T17226《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不低于4次/h,宜采取各种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措施,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必要时还应采取强制置换室内污染空气的措施。

⑴采用排风扇时,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

风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总功率应不小于300W。

⑵若采用排风到桌(化学实验室)装置时,风速应连续可调,各风罩口风速应基本一致,在最大风速下可实现换气次数不低于10次/小时。

排风装置应单独设置三相动力电源,独立控制。

⑶通风橱应采用强制排风式,典型示例见《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P68。

8、噪声控制:

室内环境噪声应不大于65分贝。

9、温度:

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5701《室内空调至适温度》规定,宜在16℃~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

10、水源:

各室应设给排水设施,排水口要有水封装置,宜设水槽和拖把池。

11、电源:

用电负荷(单相或三相四线)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

应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并有可靠的接地措施和防雷装置。

实验室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敷设强、弱电线,空调应专线敷设。

配电源型实验桌应符合JY/T0374—2004《实验室设备电源系统》有关规定,实验桌单生使用面积不小于600mm×500mm。

演示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三相四线(38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

低压交流电压应2~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不小于6A;稳压直流电压应1.5~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不小于5A;设漏电过载保护。

学生实验桌设单相220V二、三孔插座和低压交流电压应2~16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不小于2A;稳压直流电压应1~16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不小于2A,插座应选用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产品。

12、通讯:

可根据实际情况设一处或多处网络接口。

13、教学电视:

实验室内设置电视机时,应按照GB8772《电视教室座位布置和照度卫生标准》有关规定,座椅前缘至电视屏幕垂直面的水平距离,以电视机屏幕尺寸的4~11倍为观看距离。

观看的水平斜视角不得超过45°,仰角不得超过30°。

14、教学屏幕:

实验室内安装屏幕时,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3982《反射和透射放映银幕》有关规定,屏幕下沿距讲台面不得低于1100mm,屏幕的宽度宜为屏幕垂直面至最后一排座椅距离的1/6。

15、实验室设备

⑴黑板:

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1000mm~1100mm。

⑵讲台:

两端与书写板边缘延长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⑶演示台、实验台和准备台:

a)演示台尺寸不小于(L×D)2400mm×700mm,实验台生均有效操作面积不小于600mm×600mm,准备台尺寸不小于(L×D)2400mm×1000mm。

外观应平整、无明显缝隙,若采用封边处理的,封边条不允许有脱胶、鼓泡。

b)台面材料应符合相应材质的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要求,其中化学实验台耐腐蚀、耐污染等要求应符合相应标准中2级以上要求。

c)演示台和实验台均应有良好的稳定性。

实验台前沿可设高约50mm的围板,延伸到两侧的围板长应不大于200mm。

铺设有管线到台的实验室,实验台与地面间应采取固定措施。

⑷实验凳:

宜可调节,无棱角。

16、实验室布置:

⑴同一学科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不宜跨层设置;如果确需跨层设

置的,则应增加附属用房间数。

化学实验室宜设置在一层。

⑵实验室第一排实验台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

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

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⑶实验室两实验台间前后的净距离:

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300m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500mm。

⑷实验室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

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

⑸实验室实验台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50mm。

⑹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布置时,应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结合学科特点,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

探究实验室的布置可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在保证通道安全距离情况下适当安排。

17、安全条件:

各室应有合格、有效的消防设施,并配备防潮、防盗等设备。

应按国家和《福建省中、小学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暂行规定(试行)》有关规定,加强对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

每个化学实验室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和急救箱。

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

18、环保:

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以及附属用房要选用环保型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限量值,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9、环境:

各学科实验室环境布置应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且要突出学科特点,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探索和学术氛围。

20、探究室作为开放式实验室,应根据学校课程的设置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及计算机和数字化实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应用分析软件等);将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实验。

21、多媒体室的设备(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投影机、实物投影仪)应符合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22、实验教师可按学科分开或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内办公(规模小的学校允许与仪器室合并使用),但不允许设在化学、生物药品室和准备室内办公,办公室应配置网络信息口,配备多媒体计算机。

(三)实验室专用要求

1、物理实验室

(1)功能要求

物理实验室应能满足物理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

它包含实验室(分组、演示)、探究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附属用房和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

名称

主要功能

配备要点

备注

物理实验室

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方便学生接触并熟悉有关实验仪器设备,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配电到桌,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物理演示室

老师在演示桌上进行实验示范表演,学生主要看、听、记,不动手操作

配水、电到演示台,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物理探究室

进行探究性实验,还可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配电到桌、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实验桌放置位置根据需要定

仪器室

存放实验仪器设备

通风、防火、防潮、防盗

与实验室相邻

准备室

实验的准备和简单的仪器维修 

水、电到桌,网络信息口,维修仪器设备

与实验室、仪器室相邻

实验教师

办公室

办公、学习

办公设备、管理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口

单设,条件不足时可与仪器室合并使用

(2)物理实验室配置要求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配备数量

备注

规划

建议

基本

要求

1

书写板

4000mm×1000mm

1

1

WS99—1998

2

演示台

2400mm×800mm×1050mm

1

1

3

总控电源

配电到桌

1

1

4

视频展台

1

1

JY/T0363-2002

5

计算机

多媒体

1

1

GB/T9813

GB877

6

录象机

(1)

(1)

7

影碟机

(1)

(1)

8

显示设备

134吋彩电以上

2大屏幕背投电视

3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1

1

规划建议

配②或③GB/T13982,JY/T0373-2004;

基本要求配①

9

水嘴、水池

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

1

1

10

学生实验桌

双人桌:

1200mm×600mm×780mm

25

25

配电到桌(电网供电,单相)

11

学生实验凳

宜为木方凳,350mm×250mm

50

50

高度宜可调节

12

网络信息口

若干

若干

13

灭火器

适用于实验室

2

若干

合格、有效

(3)物理探究室配置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注

1

书写板

4000mm×1000mm

1

WS99—1998

2

演示台

2400mm×800mm×1050mm

1

3

电源系统

配电到桌

1

每桌设单相电源插座1套

4

计算机

多媒体、配音视频设备

1、规划建议配

不少于8套

2、基本要求配

不少于4套

防水、防尘、联网

GB/T9813

5

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及配套仪器等

1、规划建议配

不少于8套

2、基本要求配

不少于4套

GB/T14394

6

水嘴、水池

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

1

7

学生操作台

可拼装、尺寸根据教学需要

若干

8

学生凳

同常规物理实验室

若干

9

实验仪器

若干

根据教学需要

10

陈列柜

若干

放置学生作品

11

资料柜

若干

放置仪器、资料

12

灭火器

适用于实验室

若干

合格、有效

(4)物理仪器室配置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注

规划建议

基本要求

1

仪器柜

1200mm×5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