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157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53—54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法:

启发、引导法。

学法:

观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题(课件出示)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跷跷板图)师:

这是什么?

大家玩过吗?

2.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跷跷板的故事,(课件出示情境图)两只小白兔在开心的玩跷跷板,这时来了一只胖小猪,它也想玩跷跷板,可两只小白兔都不想和它玩,胖小猪非常伤心,大家知道为什么小白兔不想和胖小猪玩?

有什么办法也让胖小猪也玩的开心呢?

3.受跷跷板平衡的启发,人类很早就发明了称物体质量的天平。

(出示实物天平)

4.看!

这就是一台天平。

天平是由天平秤和砝码组成的。

砝码有不同,越大就越重。

把要称量的物体放在左边的托盘,右边的托盘放上相应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指针指在正中央,说明这个物体的重量就是砝码的重量。

三、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一)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在天平的左边放20克和30克的物体,右边放上50克砝码。

(课件出示图)

提问:

你看到天平怎样?

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师:

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

引导学生列出20+30=50(板书:

20+30=50)

师:

20+30=50这个式子是用等号连接的。

数学上就把“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等式。

它表示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板书:

等式)

师:

其实,“等式”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过去已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就得到许多“等式”,如6×7=42就是等式,你们见过的等式太多了,谁能说几个?

(二)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玻璃杯,右盘上放了100g重的砝码,正好平衡。

思考:

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

师:

对,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等量关系,(课件出示:

1个空杯子=100g)

(三)课件出示第三幅图:

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加约150毫升水(红色)的玻璃杯,右盘上放了100g重的砝码,天平左低右高。

师:

如果我们在杯中加约150毫升的水呢?

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问:

这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能答:

杯子里倒了水,水有重量,天平就不平衡了。

问:

如果水重x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结果吗?

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100+X>100

(四)课件出示第四幅图:

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加了水的玻璃杯,右盘上加了100g重的砝码,天平还是左低右高。

师:

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要使天平平衡,该怎么做?

(增加砝码)对,要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师:

怎么样?

刚才左低右高,现在呢?

(生能答:

还要加砝码)那就在加100g重的一个砝码。

(课件演示:

右盘上再放100g重的砝码,天平出现左高右低。

师:

现在什么情况?

(生答:

左高右低)这种情况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吗?

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100+X<300

Fashi动画演示实践过程,学生仔细观察

问:

观察列出的两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合作探究。

这个问题可能稍有难度,教师可以引导:

当天平两边不平衡,一边比一边重时,要表示两边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不等式表示。

(板书:

不等式)

问:

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不等式吗?

(生举例,教师选择三个写在贴于黑板的卡片上。

(五)课件出示第五幅图:

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加了水的玻璃杯,右盘上放了250g重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

下面老师把其中一个100g重的砝码换成50g重的砝码。

你再来观察一下。

(学生看到都说:

平衡了)

问:

谁来表示这个式子?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100+X=250

问:

为什么用“=”呢?

(平衡就是相等了)

问:

哦,那这个式子与刚才两个不等式比较最大不同是什么?

(生能答,不能教师引导:

这个式子中间是等号,叫等式。

板书:

等式)

问:

能再举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生举例,教师选择三个写在贴于黑板的卡片上。

这时黑板上的卡片有:

20+30=50100+X<300

100+X>100100+X=250

80+X>100100+50<300

5×a=40X+200X+X=8

四、探究交流,抽象概括

1.分类、建构概念

让全班观察黑板上的几个算式,根据它们的特点,小组讨论,试将他它们分类并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

问:

谁来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1)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板书:

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板书:

等式)这两类的重点说,其余的口头交流。

(2)让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的学生把式子分成两堆。

问: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是什么式子?

(含有未知数)那这几个呢?

(没有未知数)

问:

你能把这一种(指含有未知数)再分成两类吗?

怎么分?

指名板演。

(或者让按“是否是等式”分的学生把式子分成两堆。

问: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是什么式子?

(是等式)那这几个呢?

(不是等式)

问:

你能把这一种(指是等式)再分成两类吗?

怎么分?

指名板演。

(根据学生的思路来讲。

问:

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

(揭示: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

(板书: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一起读一遍。

(学生齐读)这也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方程的意义)

2.理解、巩固概念

师:

自己理解一下方程的概念,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未知数和等式)

师:

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

(生答:

会。

)请四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写两个,其他同学在作业纸上写。

写好后,请同学们用手势一起判断对错,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同桌互改。

小结: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出示课件)问:

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

(用手势表示,随机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6+x=143+x50÷2=25ab=18

6+x>2351÷a=17x+y=18

问:

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

(2)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

五、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1.判断下边哪些式子是方程?

(课本54页“做一做”)

35+65=100x-14>72

y+245x+32=47

28<16+146(a+2)=42

2.判断对错(略)课件演示

3.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

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为什么?

(1)6X+=78

(2)36+=42

4.看图列方程(略)课件演示

5.你知道吗?

课件显示关于方程的小知识。

你知道吗?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

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

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六、课堂总结、评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

数学书62页1、2、3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等式不等式

20+30=50100+X>100

100+X=250100+X<300

5×a=40100+50<300

X+X=880+X>100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体现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通过课件的只管演示和模拟实验及操作,引导学生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分类、归纳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在这几个环节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1.用课件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有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

如果离开现实背景出现都是已知数组成的等式,虽然可以通过计算体会相等,但枯躁乏味,学生不会感兴趣。

如果离开现实情境出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很难体会等式的具体含义。

天平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过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利用课件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

2、自主操作,提高能力,激发兴趣。

在探究方程的意义时我特意给学生提供操作天平平衡的不同材料,让学生分组实践,通过操作、观察天平的状态得到许多不同的式子,由于材料不同,每个组所得的式子也不同,有的全是已知数的式子,有的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多种多样的式子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3、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

(1)在分类比较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然后让学生把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思考发现式子的不同,分类概括。

有人可能先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类,再把等式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种情况;有人可能先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类,再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种情况。

尽管分的过程不完全一致,但最后都分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经过探索和交流,认识方程的特征,归纳出方程的意义。

(2)要体会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并不是本质特征。

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

要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本质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天平的相等关系(如左盘中是100克的杯子和x克水右盘中是250克砝码,天平平衡,解释方程的具体含义),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

4.在“看”“说”和“写”中体会式子。

当方程的意义建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组式子判断它们是不是方程,通过判断说明这些式子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再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展示自己写的方方程。

三、实际运用,升华提高

在练习设计中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使学生对于方程意义的理解更为深刻,特别使让学生自由创作方程这一练习题,既让学生应用了知识又培养了学

生的创新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