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050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5.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docx

军工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展望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0月

 

正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海底监测网历史

海底监测网是指铺设于海底的、以有线的方式连接成网的、对海洋水体和海底环境及资源进行实时、长期、持续的监测的网络系统,主要由岸上基站、光电复合缆、接驳盒、以及各种末端观测、传感设备组成。

海底监测网与岸基监测平台、水面监测平台、遥感监测平台共同组成了复杂的现代海洋监测系统。

海底电缆打开海底通信大门

1850年,盎格鲁-法国电报公司(Anglo-FrenchTelegraphCompany)开始在英法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

虽然这条由铜缆构成的“廉价”电缆只能以电信号发送由摩尔斯电码编码的电报电文,但这是人类首次实现水下远距离通信。

1858年,首次架设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Trans-Atlanticcable)尝试以失败告终。

1866年,连接欧洲与北美洲的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在经历了4次失败尝试后铺设成功,并实现了欧美大陆之间跨大西洋的电报通讯。

由于当时海底电缆的功能仅限于电报通讯,海底电缆的建设未得到各国的重视。

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发明专利,从此人类进入了语音通信时代。

自此,地面、海底通信电缆铺设需求暴增。

截至1880年,英国已在本土与其世界各地殖民地、及主要国家和地区(如印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非洲、中国等)之间铺设了海底通信电缆,总长度达到156万公里。

一份电报隔日便可由印度发至英国,且价格低廉。

然而,海底电缆的通信容量十分有限,无法进行实时、大量的数据传输,尚不具备建立海底监测网的客观条件。

图1、首条跨洋海底电缆

图2、1901年英国拥有的海底电缆

声呐为水下监测提供基本手段一般用于空间探测与通信的电磁波在水中衰减现象严重,短波几乎无法在水中传播,长波在水中传播数十米后衰减非常明显,因此都无法用于水中探测。

可见光在海水中的衰减也十分明显,在有水下光源的情况下一般也难以传输上百米。

然而声波可以在水下传播上百公里,许多海洋生物如鲸鱼、海豚等都是通过声波进行水下交流。

声呐(SoundNavigationAndRanging,声波导航与测距)由英国海军的刘易斯〃尼克森于1906年发明,设计之初用于水面舰艇探测冰川。

当时的声呐只能被动听音,属于被动声呐,亦称作“水听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多次展开“无限制潜艇战”,使同盟国商船、军舰损失惨重,仅商船就损失1300万吨。

这也倒逼英国将声呐应用到战场上,用来侦测潜藏在水底的潜水艇。

同时,同盟国各国也开始研制主动式声呐,并由英国人在1920年首次将其装备给皇家海军“HMSAntrim”号。

在随后的二战、冷战期间,水下声呐探测技术伴随着潜艇的静音技术不断发展,声呐探测以成为水下探测领域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为海底监测网的形成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

冷战时期水下声呐网——海底监测网的雏形冷战期间,美国海军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水域布臵了水声监听系统,用于监听苏联海军潜艇的动向。

这是一种沿着海床、海底岩石和大陆架全面铺设的声学传感器阵列,传感器之间相互链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自此,海底监测网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然而由于当时水声监听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监测能力不足,监测手段单一,无法满足美军反潜的需求,美国海军还装备了拖曳着大孔径线列阵声纳的水声监听舰来补充海底监听网络。

“坚定”级水声监听舰首舰“USNSStalwart”于1984年服役,满载排量2500吨,船后拖曳着一条长2600米的大孔径线列阵声纳,线列阵声纳潜水深度为150-460米。

由于拖曳声纳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操作体系和探测能力尚未成熟。

1983年,一艘前苏联的Victor-III型核潜艇K-324在西大西洋海域跟踪正在进行拖曳声呐训练的美军护卫舰USSMcCloy,并在美军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拖曳声纳搅入了潜艇螺旋桨,拖曳声纳完全损毁,潜艇也失去动力,被迫紧急上浮。

冷战后期,为了弥补水下声呐网的不足,美国还设计了装备先进声呐系统、造价30亿美元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用于搜捕苏联战略型核潜艇潜艇。

由于苏联的解体,加之“海狼”级潜艇造价高昂,该级潜艇只建造了3艘。

图3、“坚定”级水声监听舰

图4、美军驱逐舰与失去动力的苏联K-324潜艇

海底光电复合缆提供了海底信息传输途径电缆传输的信息容量有限、信号衰减明显、且容易产生电磁干扰,不适于长距离的传输大量信息。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根衰减小于20dB/km的石英玻璃光纤;同年,半导体激光器首次实现了室温下正常工作。

自此,光纤通信的传输介质和光源得到了解决,光纤的研制以及光纤通信的相关研究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为了解决光缆终端供电问题,日本住友公司在1978年发明了光电复合缆。

光电复合缆的输电线芯间设有光纤线芯,可以同时实现光信号和电力传输,且不会相互干扰。

1985年,意大利比瑞利公司在地中海成功铺设了10kV海底光电复合缆,为海底监测网中海底大容量信息和电力传输提供了有效途径。

表1、光纤光缆发展历程

水下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自有记录以来,人类的水下探测始于对水深的测量,探测手段最初是用竹竿来测量,后来发展为用一端拴有重锤的绳索,随后演变为压力测深器,再到如今的声呐测量,探测的方式变的更加便捷、更加广泛、更加精准。

随着技术的发展,广角多波束回声探测、深水摄像机、深水潜器、水质取样等多元化水下探测技术的出现,使得海底监测网的功能愈发多样,促使了海底网络功能的复合化,从而导致以监测潜艇和船只为目的的军用海底监测网、以观测海上石油与天然气井口装臵为目的的商用海底观测网、以测量海洋磁力为目的的研究用海底探测网等不同类型海底网络系统相互整合,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在此我们将其统称为海底监测网。

2、海底监测网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作用

现代海洋监测系统主要由遥感监测、岸基监测、水面监测和水下监测4种监测方式组成。

海底监测网虽然发展起步较晚、技术难度较高,但由于其能够连续地、长时间地、实时地监测海底及水下环境,现在已成为水下监测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2.1、海底监测网组成部分、工作原理

海底监测网主要由岸上基站(ShoreStation)、光电复合缆(Cable)、接驳盒(包括主接驳盒NodePod和次接驳盒JunctionBox)、以及各种末端观测、传感设备(Instrument)组成。

岸基站是整个海底观测网的控制单元,负责信息汇总和处理,并为海底观测设备提供电力;光电复合缆负责各设备之间的电力输送和信号传输;接驳盒是水下的中枢部分,它不仅为信号、电力传输提供一个节点,同时也为观测设备模块提供接口;传感器是数据的主要获取途径。

图5、NEPTUNECanada(东北太平洋时间序列海底试验网络)

2.1.1、岸基站

一般情况下每个海底监测网都有独立的岸基站。

岸基站负责海底监测网中所有设备运行、光学信号多路复用、时间同步、各类末端监测设备原始数据汇总、数据处理等工作,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往相关高校实验室、企业、研究所进行进一步分析。

涉及周围海域监控的数据,还会上传军方。

由于采用交流电供电时,需要考虑线路阻抗、电压变换、电压稳定、过流、过压、干扰磁场和浪涌等因素,所以为简化电压变换、减小体积,海底光缆远程供电系统一般采用直流恒流供电方式。

同时考虑到海底光缆传输系统中继的间隔较大,一般在几百公里到数千公里,在传输线路上会产生较大压降,故一般采用高压、小电流供电。

因此,岸基站还装备有变电设备,将电网中的交流电按照需求转变为1.2kV~10kV的直流电,通过光电复合缆向监测网中各设备供电。

图6、三亚海底观测示范系统岸基站电源及控制系统

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OMORN),包括黄海、东海、西沙、南沙等9个院级野外台站和1个数据中心,分别依托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和海岸带研究所。

网络中拥有多个岸基站负责研究、试验和数据处理工作。

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也牵头或参与了我国多个海底监测网的数据分析。

2.1.2、光电复合缆

海底光电复合缆是在海底电力电缆的基础上整合了光纤单元,从而满足电力和通信同时传输的要求。

海底光电复合缆为海底监测网提供了实时传递大量数据的方式,同时解决了终端供电问题,是当代多功能、大面积海底监测网的基础.典型的海底光电复合缆主要由保护套、抗拉钢丝、供电导体、光纤组成。

保护套可以抵御海水腐蚀和潮气入侵;钢丝主要用于提高光电复合缆的机械抗拉性能,防止线缆断裂;供电导体多为铜管,它与海水形成供电回路向末端设备输送电能;光纤用于信息传输。

光电复合缆在构建海底监测网时可以选择串联或并联方式,串联供电适用于分支较少的线路,并联供电方式可以较容易地解决对分支的供电问题,而且供电效率更高,在有较多分支的海底光缆网络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图7、海底光电复合缆供电示意图

图8、典型海底光电复合缆结构图

我国有超过1.8万公里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大小岛屿6000多个,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在我国广阔的领海中,在建和拟建石油平台多达数百座,同时风力发电机组建设、岛屿建设等对电力和通讯的需求也不断增强。

海底光电复合缆除了可以用于海底监测网的建设,还可以用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上风电机组、海岛设施等同时需要电力和信息传输的海上平台,用途广泛。

由于海底光电复合缆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我国的海底光电复合缆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直到21世纪初期,陆续有国内企业攻克技术难关,进军海底光电复合缆市场。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600522.SH)旗下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海底光缆、海底光电复合缆、海洋脐带缆产品及其配套附件。

公司于2009年成功研制出高电压级海底光电复合缆,并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鉴定。

目前中天科广泛使用,同时还间接出口到越南、印尼、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在南通的海缆生产基地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并拥有5000吨级海缆专用码头,形成年5000公里海底光(电)缆的产、储、运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及市场积累,在海底光电复合缆领域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领军企业。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缆603606.SH)主导产品为海缆、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其中以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高压电力电缆为公司业务发展重点。

于2009年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根220kV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此领域的垄断。

通光集团下属成员企业通光海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各种海底光缆电缆的研制、生产和施工维护的公司。

公司投资15亿元打造的集科研、办公、生产为一体的海底光电缆产业基地已于2014年建成,项目占地288亩,其中包括8万平方米的厂房及2万吨级的专用码头,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20亿元以上。

2.1.3、接驳盒

接驳盒是海底监测网的关键设备之一,是观测网干线与水下传感器系统的能源及数据信息通道的重要关口。

接驳盒在海底监测网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由于不同末端观测设备所需的电能情况不同,无法用干线光电复合缆直接供电,需要接驳盒对相关末端设备的电能进行统一的分配;2)接驳盒可以对来自不同末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调度;3)接驳盒为末端设备的扩展提供了接口,使海底监测网的水下拼接成为可能,同时有助于实现监测网的模块化设计,从而降低成本。

海底接驳盒主要包括三大功能模块组成,一是电能转换、分配模块,二是信号处理、存贮和通信模块,三是观测设备插座模块,它们一般是装入接驳盒的密封耐压腔里。

接驳盒的构成主要包括高压转中压电源腔、中压转低压电源腔、控制腔以及光电分离腔。

图9、水下主接驳盒内部结构图

 

以OceanWorksInternational公司为NEPTUNE海底监测网提供的接驳盒为例,其主接驳盒可以提供8个接口,盒体安装在预先放臵好的海底基座上;次接驳盒为钛合金圆筒状密封器件,一端与主接驳盒接口相连,另一端有10个接口,最多可以连接10个末端设备,并向其提供12V-48V的直流电。

图10、NEPTUNE中使用的主接驳盒

图11、NEPTUNE中使用的次接驳盒

主接驳盒属于海底监测网的核心器件,功能复杂,使用寿命为20年,且寿命期间一直处于上千米的海底,需要承受高压和海水侵蚀,因此相关核心技术繁多。

防水密封技术:

防水密封是接驳盒运用在海底的首要条件,因此接驳盒的壳体需要是耐压密封的,钛合金因其强度高、耐腐蚀,是壳体的理想材料。

水下热插拔接口技术:

接驳盒一旦投放在海里,其维修以及相关设备的接入和移除就需要在深海进行,因此需要水下热插拔技术。

水下热插拔技术是指末端设备能够在不影响接驳盒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海底与接驳盒连接,同时能防止海水的浸入。

电能转换分配技术:

海底光电复合缆中的直流电电压高,不能直接用于末端设备,需要接驳盒将电能进行降压和分配。

通信技术:

末端观测设备将测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到接驳盒中,通过接驳盒中转,将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再上传到岸基站。

同时岸基站还可以通过接驳盒给末端设备下达指令。

这些信息交互的实现需要相关通信协议和时间同步等技术作为保障。

密封舱体中电子芯片散热技术:

接驳盒的功能繁多,内部电子器件布臵紧密,且舱体密封,不利于散热。

因此,需要相关密封舱体散热技术,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小型化设计技术:

小型化不仅能节省耗材、便于运输,同时可以降低能耗。

海底接驳盒设计制造难度高,国内相关参与方较少。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600522.SH)、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于2015年12月合资设立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底接驳盒、水下观测节点、海缆接头盒、水密连接器及组件、海洋传感器等水下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

公司研制的生产干(湿)插拔、光(电)水密连接器及组件是海底接驳盒的重要部件。

公司在海底接驳盒领域实力强劲。

根据研究所官网介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现拥有关于主、次接驳盒的十余项专利。

研究所负责了我国三亚海底观测示范系统水下(主、次)接驳盒首次全面检修和维护工作,因此关于接驳盒的相关技术多为接驳盒的结构、接口设计,使其能够满足海底长期观测及升级维护需求、便于布放及维护。

2.1.4、末端探测设备

随着技术的发展,水下探测技术不仅在军事领域被广泛使用,其在海洋经济、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对测量精度更高要求使得末端探测设备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对海底监测网的更广泛的应用使得末端设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表2、部分常见水下探测技术

末端探测设备种类众多,各类设备专业化程度高,因此参与方专业化程度也较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远程、矢量、全双工水声通信技术”和条带测深仪技术方面实力强劲。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在水声通信领域承担了许多军方项目。

中船重工集团下属715所、726所等科研院所是超声设备、水声传感器领域的国家队。

中船重工集团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是水声通信设备的研制企业,现拟注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电广通。

长城信息是中国电子集团下属上市公司,现已并入长城电脑(000066.SZ)。

长城信息旗下的湘计海盾有能力研发水下光纤探测、水听器系统、水下远程定位等系列产品。

中国电科23所研制的海洋地震海啸监测用光纤传感器可以对海底地震海啸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据《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12)报道,现已在我国东海海域海底监测网通入使用。

西北工业大学拥有国家级的水下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以及省部级的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金信诺(300252.SZ)。

据公司公告,公司在2017年7月投资者说明会上透露,公司现在研发的水下防御系统中声纳探测子系统与指挥控制子系统,该子系统为海洋防御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已在预研中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及实验室半实物仿真,重要部件研制了样机并通过实验室、湖试和海试验证。

海兰信(300065.SZ)参股边界电子公司,从而将业务延伸至水道与海洋测量软件、单/多波束声纳、海洋磁力仪等领域。

2.1.5、ROV

RemoteOperatedVehicle(ROV)在海底监测网中即指远程遥控水下机器人。

虽然ROV并非海底监测网本身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可以十分便捷的进行水下维修及设备更换(使用载人潜器或潜水员的成本和风险都较高),ROV已经成为了现代海底监测网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不和或缺的设备之一。

岸上人员可借助ROV在海底接驳盒上直接对观测设备插座模块进行热插拔(即在不断电、不影响其他设备运行的情况下,移除或接入目标设备),以完成对故障设备的更换或将新设备接入接驳盒。

ROV还可以对海底光电复合缆等设备进行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故障。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个第一,引领着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发展。

根据研究所官网介绍,研究所下设有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专门从事水下机器人相关研究,拥有专利474项,各类论文600余篇,技术实力强劲。

研究所于2014年完成了我国三亚海底观测示范系统水下(主、次)接驳盒首次全面检修和维护工作。

中船重工集团705所专业从事水下航行体研究,其研制的远程控制水下机器人功能强大,可用于海洋资源勘探、管线铺设、设备安装维护、水下考古、海洋搜救等。

图12、705所研制的远程控制水下机器人

2.2、现代海洋监测系统

现代海洋监测系统主要由4种监测方式组成,除了上述的海底监测外,还有遥感监测、岸基监测和水面监测。

每种监测方式各有利弊,因此4种监测方式通常同时存在,互为补助。

航空航天遥感监测

遥感监测是指利用航空或航天遥感的手段对海水温度、海底深度、泥沙含量、海水污染、洋流等海洋参数进行监测,目前常用的监测器具有微波辐射计、微波高度计、微波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可见红外辐射计、高分辩率多光谱扫描仪等。

早在1950年,美国就利用航空遥感完成了大规模的湾流考察以及近海水深探测。

70年代开始,NASA陆续发射了Seasat-A、TIROS-N、Nimbus-7等多颗卫星,实现了对海洋可见光、红外、微波等信息的收集,充分展现了卫星对海洋的监测能力。

2002年5月,我国首颗海洋卫星“HY-1A”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海洋卫星遥感与应用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按照《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以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图13、长江口悬浮泥沙分布HY-1A卫星遥感图

图14、岸基入海流量测定仪

岸基监测

岸基监测可以对近海的海面气象和海洋水文进行观测,也可以用于岛礁附近或大陆近海海域的来往舰艇实施监控。

岸基监测的所有设备都以陆地为依托,与海上平台或空天平台相比成本和技术难度都较低,且可装备仪器类型丰富(可用于测量水温、pH值、溶氧量、无机物含量、流速、潮位、鱼群数量等)。

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岸基监测的范围仅限于大陆沿岸及岛礁沿岸海域。

然而考虑到大陆沿岸及岛礁沿岸水域多为领海以及经济专属区,对于一国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土安全意义重大,岸基监测目前仍然是海洋监测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水面监测

水面监测平台主要有海洋调查船以及海洋浮标。

1872年,由英国战舰改造而成的第一艘海洋调查船“挑战者”号开始了为期三年零五个月的海洋调查。

“挑战者”号在测量海洋深层水温、海底地形、环流、海水透明度、海水盐度等数据的同时,还采集了大量海洋动植物标本和海水、海底底质样品。

此次海洋调查被誉为近代海洋科学的“奠基性调查”。

进入20世纪后,新型的海洋探测手段不断涌现(如电子回声测深仪等),海洋调查船的结构和功能变得更加复杂,调查方法更科学,观测精度更高。

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海洋学科各分支的不断发展,综合性海洋调查船已无法满足专业需要,各类海洋专业调查船和特种调查船陆续诞生。

极地科学考察船就是70年代伴随着南北极的环境资源价值发现、极地权益争端加剧而出现的特种海洋调查船。

随着2016年“向阳红03”号调查船的交付使用,我国已组建成一只拥有45艘舰艇的海洋调查船队伍,具备了浅海、深水和极地的综合性科研考察能力,同时为我国海军打造全球化作战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信息数据。

图15、“向阳红03”号海洋科考船

图16、大型海洋气象浮标

 

海洋浮标是用于承载各类探测海洋和大气传感器的海上平台。

浮标主要有2种类型:

锚定浮标,以锚泊方式固定于特定的海洋测站上进行记录;漂流浮标,随风和海流漂移在海上,并由卫星对其定位和收集资料数据的观测。

海洋浮标造价低廉,可进行大量部署以构成观测阵列;且浮标可以在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中长期、自动、连续的监测海洋、大气数据,并通过卫星将数据实时同步。

海洋浮标可以为海洋工程、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气象预报、海洋灾害预警、以及各类海洋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

二战期间,德国已开始利用海洋浮标测量周边海域的海洋大气数据。

60年代开始,美国在西北太平洋和墨西哥湾布设了大量海洋浮标、潜标系统。

随后日本也开始建设浮标系统。

90年代末期,以美国、澳大利亚牵头的“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ArrayofReal-timeGeostrophicOceanography)计划正式成立,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盐度剖面资料,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威胁。

ARGO计划成立不久后,英、法、德、日等国纷纷加入,我国也于2001年10月正式加入。

截至2017年1月,ARGO计划已在全球海域部署了3739个浮标,其中我国部署374个。

图17、ARGO浮标铺设情况(2017年1月)

图18、ARGO浮标10天工作周期流程图

表3、现代海洋监测方式对比

3、国外海底监测网

20世纪末,各大海洋强国(以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各国为主)纷纷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以及海洋探测先发优势,投入巨资研发并建立海底监测网,并以此作为科学研究试验、海洋资源开发、国土防御的平台。

表4、国外代表性海底监测网系统

3.1、NEPTUNE-Canada

“NEPTUNE”全名为“NortheastPacificTime-seriesUnderseaNetworkExperiments”,(东北太平洋时间序列海底试验网络)。

NEPTUNE原分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2个部分,现在加拿大部分(NEPTUNE-Canada)已经完成。

NEPTUNE-Canada于2007年铺设缆线,2008年安装设备,2009年投入使用,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监测网。

NEPTUNE-Canada海底监测网位于北美太平洋岸外的胡安〃德〃夫卡板块最北部,共有6个观测节点(每个观测节点围绕着一个主接驳盒展开),其中5个目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FolgerPassage节点最浅,水深23-100m,位于大陆架,主要用于观测各类海洋活动对鱼类等海洋生物的影响;BarkieyCanyon节点水深400-985m,目的是研究大陆架和大陆坡系统的营养状况和海底峡谷沉积物搬运,同时还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测;Endeavour节点水深2200-2400m,位于海洋中脊,是观测海底火山、地震和新洋壳形成的绝佳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