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986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吉水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

江西吉水2016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明律》中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的内容是()

A.规定了皇族和贵族、大臣的封建特权

B.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C.增加了经济立法

D.对贪污贿赂严惩不贷

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

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

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

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

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

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

3.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

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势力

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4.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A.打入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它走向近代化

D.步他国后尘攫取本国势力范围

5.鲁迅说: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6.19世纪中后期,西方宗教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主要是由于下列哪本著作的出版

7.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

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

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④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

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例如:

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上述材料表明

A.苏联由封闭走向开放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消失

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9.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

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

这主要取决于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10.二战结束后,英美等国对华武器禁运。

1946年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同时,英国也对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军火禁运,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购买枪炮子弹、舰炮、飞机机架等请求。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经济援助而非军事

B.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持续高涨

C.中国人民反帝运动危害西方在华利益

D.西方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市场广阔

11.某中学历史课上,许多同学就下面四幅名画发表了看法。

其中,正确的是

①图一是法国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表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②图二是俄罗斯列宾的作品,批判了苏联的社会现实

③图三是法国莫奈的作品,反映了欧美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④图四是西班牙毕加索的作品,挎诉了法西斯德国的罪行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④

12.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A.政治领域B.军事领域C.经济领域D.文化领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12分)

材料一、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

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本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才能根椐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陈旭麓《宋教仁集》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4分)

 

14.(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

材料二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杰拉尔德·W·约翰逊在《罗斯福:

独裁者还是民主主义者?

》一书中写道: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然而也正是他最深切的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他是一位外科医师,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并取得新的生命。

——舍伍德著:

《罗斯福与霍普金斯》

材料三他说:

“我们要做的就是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他承诺,政府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新的刺激经济增长方案。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苏俄和美国分别遇到怎样的困难?

(8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针对困难,两国分别采取什么政策?

根本出发点有何不同?

(8分)

 

(3)据你对当今世界的知识,分析材料三图中人物为应对危机突出采用了什么手段?

你对此有何评价?

(9分)

 

1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戊戌变法的失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戊戌变法虽然过去100余年了,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

如果把中国现代化道路比作一条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那么,戊戌变法就是其始端不远处的重要一环。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雷颐《维新的挫顿》

材料二: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三:

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

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五: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

由于作者就是当事人,所以很难作为信史。

但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

 

(2)就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而言,材料三、四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两位作者有何共识?

 

(3)根据材料五,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历史中有什么缺陷?

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当代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C

【解析】注意审题,“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即要求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立法。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

依据所学可知,历史遗存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佐证材料;A、B、D均带有主观色彩。

C属于第一手资料,最为可信。

所以应选C。

考点:

历史研究·资料的运用·历史遗存的运用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人感应”认为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降灾难于他,两者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的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为B。

“祭天”、“奉天承运”符合“君权神授”理论,A、D排除。

皇帝重视灾难,符合“天人感应”理论,排除C。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

4.【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当1897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正在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没有瓜分到中国的利益,当它重返中国来瓜分时,中国已经被其他列强瓜分完毕,所以它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打入他国在华的势力范围。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门户开放政策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相关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给予列强沉重打击,使八国联军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

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还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也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选C项。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科学成就。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引领人类进入科学时代;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创立生物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说,对封建神学是个有力挑战;相对论和量子论都创立于20世纪初。

A、C、

D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

考点:

近代科学技术•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经典力学;近代科学技术•生物学的发展•进化论;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量子论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1950年12月-1954年12月,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包围、封锁政策。

对此新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

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并非针对美国的封锁政策;②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2月,均可排除。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出现了经济危机,再从“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的信息可得出苏联利用西方发生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广泛引进西方技术来进行经济建设,故B项正确。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9.【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教育。

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但不是主要的;B项也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排除C;D项,社会主义制度逐渐的建立,充分显示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巨大改变符合题意。

所以应选D。

考点: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原因

10.【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二战是人类的一次空前的浩劫,是人类的一次空前巨大的灾难,特别是欧美作为二战的主战场,所以二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必然持续高涨,也就出现了材料中的所述现象,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持续高涨

11.【答案】C

【解析】②应该是批判了俄国的社会现实;③是印象派作品,不是反映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1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1957年签定《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罗马条约》的签定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3)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正式问世。

因此选C。

考点:

欧洲一体化

13.【答案】

(1)表现:

突破性创新:

创立科举制度;渐进式创新:

实行三省六部制。

(2分)

影响:

推动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为此后历朝所沿用。

(2分)

(2)说明:

三权分立体制体现了分权的原则;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两党制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4分)

(3)特点:

建立责任内阁制政府;实行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用立法权限制行政权。

(4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第一问,需结合隋唐的政治制度来回答。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在课本上主要提及了以下两种制度: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再根据定义,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从而废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属于突破性创新。

而三省六部制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只能说是渐进式创新。

(2)第二问,学生需看清楚问题。

本题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美国民主制度如何借鉴雅典民主制度的。

雅典民主制度给予后世的宝贵遗产有人民主权,公民大会,轮番而治,分权等。

学生需结合美国具体情况来分析。

美国总统有选民间接选举则体现了人民主权。

美国的议会制度则继承了它的公民大会。

美国的两党制继承了它的轮番而治原则,美国的三权分立则继承了它的分权理念。

(3)关于它的特点,主要还需结合材料来作答。

中国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却又建立内阁,这应该是其第一个特点。

从内阁建立的过程,可知他主张实行两党制,而内阁总理对总统的牵制说明了议会至上。

此外,他主张以《临时约法》来维护民主制度,可见其主张依法治国。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意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答案】

(1)困难:

苏俄:

经济衰退,政治危机。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

(2)政策:

苏俄:

新经济政策美国:

罗斯福实行新政

出发点:

苏俄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美国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手段:

加强对国家经济干预。

评价:

有利于经济恢复,缓和社会矛盾。

但不能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根除危机。

【解析】略

15.【答案】⑴视角:

材料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原因)变法策略(理论);材料二:

整体的社会环境(现实原因);材料三:

变法的影响。

⑵侧重点:

材料三侧重于对民主革命的影响;材料四侧重于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共识:

都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

⑶缺陷:

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上主观色彩,影响历史真实。

注意问题:

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或者:

全面性原则(一分为二);历史性原则(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言之成理即可)

⑷可从以下角度展开,供参考:

总论:

当代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其实,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的。

分论:

当代史学家关注了传统文化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惯性与西方政治制度之间的矛盾,可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当代史学家关注了改革理论与改革实践和结果的关系,改革理论不成熟,造成了必然的失败。

可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当代史学家关注了改革的社会环境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关系,改革缺少相应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中间力量,造成了必然的失败。

可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当代史学家关注了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与变法失败的关系,他们之间力量的悬殊,造成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可联系材料三及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