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960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黄淮学院关于制定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要求,现就我校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要求,以《黄淮学院关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精神为指导,总结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改革成果,落实我校“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办学思路,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行业产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着力遵循下列原则:

(一)突出应用

应用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

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以突出应用为主题、主线,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有效满足学生就业、创业或继续深造需求。

(二)强化实践

实践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人才培养方案要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三)坚持创新

创新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灵魂。

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进一步改革创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培养方案适应我省乃至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分类指导

特色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生命。

不同专业体现不同的学科特点,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需要分类指导,使各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及学生需求,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三、任务与要求

(一)规范专业名称,突出专业特色

各院系应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调整和规范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突出专业特色。

(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细化培养规格

各院系要组织各专业教师认真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准确把握专业特点,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培养目标要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定位,概述培养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能够适应的行业部门及岗位群;培养规格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同结构明确给出具体的培养要求。

(三)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各院系要认真研究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保证课程间良好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

依照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的架构,科学构建基础优化、融会贯通、突出应用的课程体系。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为公共必修课,由学校统一组织设置。

各院系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社会、行业发展实际和学生就业或创业需求。

原则上每个专业可设立2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分方向培养。

分方向培养的时间要根据专业实际,合理安排,以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为宜。

要构建和完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整体规划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培养与校外教育、毕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行业、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实际,以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抓手,设置和加强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和应用能力训练的环境;二是根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与性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把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三是增加专业实习实训时间,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

积极探索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将第二课堂纳入整体实践教学体系之中。

各教学院系要努力丰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各类学科与专业竞赛,创造条件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建立第二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及质量评价体系。

(四)完善培养模式,彰显培养特色 

各院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强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创新和完善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3+1”(五年制专业4+1”)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基础培养与职业对接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3”是指前三学年(五年制专业前四学年)以校内教学为主,进行专业基础培养,并适当引进“行业、企业”元素,把“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1”是指最后一年把学生送到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的实习过程渗透实践教学,着重行业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并请企业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真正建立与企业、行业等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

学生在毕业实习时,统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使校企生良性互动,产学研密切合作,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学制、学分、学时及时间安排

(一)学制:

4年或5年(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

(二)学分

1.学分分配:

原则上四年制文科类专业总学分不低于160学分,理工科类专业不低于165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100学分左右;选修课程30学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10学分;毕业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30学分。

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不低于20%;理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不低于25%。

2.学分计算:

(1)理论课教学原则上每18学时记1学分;特殊课程另行规定。

(2)实验及专业技能训练等实践课教学原则上18学时记1学分。

(3)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安排两周,计1学分。

(4)毕业实习、实训及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共30周左右,原则计30学分。

其中毕业实习、实训计22学分,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计8学分。

(5)一门课程设计原则上计1个学分。

(6)单独到校外进行的实践课程原则上每周记1个学分。

(7)第二课堂实践课程按《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共计10学分。

(三)学时:

四年制文科类专业总学时原则上2200学时以内,每周18~22学时;理工科类专业总学时原则上2400学时以内,每周20~24学时。

每学时按50分钟计算。

(四)时间分配:

四年制专业总教学时间为147周。

其中第一学期为18周(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2周);第二、三、四、五、六学期均为19周;原则上第七学期18周及第八学期的前10~12周,统筹安排毕业实习、实训及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其中毕业实习、实训原则上不少于22周;第八学期的第10~12周后(五一劳动节后),可返校进行总结和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评审答辩,具体安排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15周安排毕业教育。

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表1学程时间安排表(以周计)

学年

学期

课堂教学

军事理论及训练

入学

(毕业)教育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考试

毕业实习总结、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答辩

机动

公益劳动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备注

第一

学年

15

2

1

18

在1-6学期校内分散

安排

2周

分散安排38学时,以专题讲座形式开设,含外聘企业家、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指导专家等开设的讲座

18

1

19

第二

学年

18

1

19

18

1

19

第三

学年

18

1

19

18

1

19

第四

学年

18

18

1

10~12

2~4

1

16

合计

105

2

1

28~30

6

2~4

1

147

注:

第六学期期末前应完成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指导教师的分配等工作。

(五)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五年制专业:

总学分原则上不低于210学分,学时在3100以内,总教学时间为185周,其中第一学期为18周(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2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均为19周;原则上第九学期18周和第十学期的前10~12周,统筹安排毕业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其中毕业实习、实训原则上不少于22周;第十学期的第10~12周后(五一劳动节后),可返校进行总结和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评审答辩,具体安排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15周安排毕业教育。

五、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构成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

课程设置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组成。

其中,选修课程又分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构成如表2所示。

 

表2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构成表

课程结构(学分)

学分构成

学时构成

备注

理论教学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

理论

学时

实践学时

实验

其他

必修课程

(100左右)

通识教育课程

33

10

560

165

专业教育课程

(30)

限制性

选修

课程

(18)

专业方向课程

公共艺术课程

2

36

每生修满2学分

任意性选修课程(12)

素质拓展课程(包括院系级专业选修课程和校级公选课程)

含文理跨院系、跨学科修满4学分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10)

职业素质模块

3

每生修满10学分

社会实践模块

4

创新创业模块

3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8

毕业实习、实训

22

合计

注:

以上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对应的学分、学时栏内必须填写具体的数字。

(一)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指某一专业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

此类课程是保证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

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是指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水平,掌握必要的国际交流语言、现代信息技术及创新创意创业创造方法等。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创意创造方法等课程。

2.专业教育课程是指为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而开设的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

(二)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

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

1.限制性选修课程是指各专业学生为获得就业、创业和继续深造的知识、能力、素质而限定选择修读的专业方向课程。

原则上每个专业设立2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每一位学生限选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限制性选修课共18学分,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模块16学分(288学时),公共艺术课程2学分(36学时)。

限制性选修课程允许各院系(专业)随着就业形势和行业变化,经学校审核后,随时做出调整。

但调整课程不得超过3门(180学时以内)且该类课程总学时、学分保持不变。

2.任意性选修课程是指为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和满足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而非限定选择修读的素质拓展课程。

任意性选修课程设置的总门数和学分数原则上为学生修读课

程门数和学分数的3倍以上,以备学生有较大的选修范围。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的全校性公选课要涵盖不同学科,并单独设置,学生必须跨院系、跨学科选修4学分。

(三)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是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是实施和完成相关实践教学任务的途径之一。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职业素质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获得10学分。

六、主要课程要求及安排

(一)通识教育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安排。

该类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着力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形势与政策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其中应包含校内外专家开设的讲座。

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院系要制定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表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周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备注

1328100133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3

36(18)

2+1

1

考查

1328100233

形势与政策

2

30次

考查

以讲座

形式进行

1328100333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

3

54

3

2

考试

13281004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2

3

考查

132810053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72(36)

4+2

4

考试

2.大学英语课程

一、二年级大学英语实行分层教学,第一、二学期每周4学时,为全校学生通识教育课程;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大一下学期提出申请免修大学英语Ⅲ、

,通过学校组织的英语水平考试后即可获得免修资格。

其余学生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大学英语课程Ⅲ、

,每周2学时。

大学英语课程总计10学分,总学时204学时。

承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院系负责申请免修学生的考试组织工作。

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安排如表4所示。

表4 大学英语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讲授学时

周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

备注

1327100133

大学英语

3

60

4

1

考试

非外语专业必修

1327100233

大学英语Ⅱ

3

72

4

2

考试

1327100332

大学英语Ⅲ

2

36

2

3

考试

条件选修

1327100432

大学英语

2

36

2

4

考试

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Ⅰ和大学计算机基础Ⅱ,为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其中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Ⅰ,每周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Ⅱ,每周2学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总学时为66学时,计4学分。

学生入校后,可向学校申请免修,在通过学校组织的计算机水平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应课程的免修资格。

承担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院系负责申请免修学生的考试组织工作。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具体安排如表5所示。

表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讲授

学时

实践

学时

周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备注

133410013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

2

30

15

15

2

1

考查

必修

133410023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Ⅱ

2

36

18

18

2

2

考试

必修

4.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分为大学体育

、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为非体育类专业的必修课,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体育课程分四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总计8学分。

具体安排如表6所示。

表6 体育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讲授

学时

实践

学时

周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

备注

1336100132

大学体育

2

30

15

15

2

1

考试

非体育类专业必修

1336100232

大学体育Ⅱ

2

36

18

18

2

2

考试

1336100332

大学体育Ⅲ

2

36

18

18

2

3

考试

1336100432

大学体育Ⅳ

2

36

18

18

2

4

考试

(二)公共艺术课程

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公共艺术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学习修满2个学分方可毕业。

该类课程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由院系、专业自主选择课程,承担该类课程的相关院系负责授课。

具体安排如表7所示。

表7 公共艺术平台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周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

备注

1330100131

艺术导论

1

18

1

2

考查

限制性选修

1330100231

美术鉴赏

1

18

1

2

考查

限制性选修

1349100131

音乐鉴赏

1

18

1

2

考查

限制性选修

1326100131

影视鉴赏

1

18

1

2

考查

限制性选修

1326100231

戏剧鉴赏

1

18

1

3

考查

限制性选修

1330100331

书法鉴赏

1

18

1

3

考查

限制性选修

1349100231

舞蹈鉴赏

1

18

1

3

考查

限制性选修

1349100331

戏曲鉴赏

1

18

1

3

考查

限制性选修

(三)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

1.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由相关教学院系根据专业需要,在1-4学期开设。

2.专业教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时和实践(实验)项目,由各院系研究确定。

3.各专业限选课程(即专业方向课程)每个模块设置5-7门。

任选课程(即素质拓展课程)每门学时一般不超过36学时,每门课程计2学分。

4.非外语专业均应设置专业外语,其学时、学分原则上不超过36学时、2学分。

5.非外语专业均应确定不少于一门的双语课程。

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要在课程的后面标注“(双语课程)”。

(四)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应有效支撑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可采用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来完成。

1.实验

实验由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组成。

每门实验课程原则上应开设至少一个项目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各院系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应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80%以上(参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有关要求)。

2.实习、实训

各院系要根据以社会、行业发展实际和学生就业或创业需求为导向而设置的专业方向,

科学设计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实现的实习实训项目。

实习实训时间原则安排如下,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可进行调整。

(1)第七学期第1~4周内,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赴实习单位实习实训前的培训。

(2)第七学期第5~18周,第八学期的前10~12周赴实习单位按照专业实习实训计划和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进行实习实训。

(3)第八学期第10~12周后(五一劳动节后)回校进行实习总结,交流实习经验,整理上交实习材料。

(4)五年制专业所在院系参照四年制的原则安排进行设计。

3.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论文)由各院系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安排,单独考核计算成绩和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应与毕业实习实训统筹结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其时间安排原则如下,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可进行调整。

(1)第七学期第1~4周内,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赴实习单位实习实训前的培训。

(2)第七学期第5~18周和第八学期前10~12周,结合毕业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3)第八学期第10~12周后(五一劳动节后)回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定稿、评审、答辩与总结。

(4)各专业根据需要安排综合训练,主要包括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临床医学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等。

(5)五年制专业所在院系参照四年制的原则安排进行设计。

4.公益劳动与军事训练

公益劳动是增强学生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劳动时间每学期2天,不计学分。

军事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军事训练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5.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按《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执行。

七、课程考核

所有课程均应进行考核。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由各院系、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特点等情况合理确定,并在教学计划总表和学年课程设置表中标注。

原则上,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安排考试。

各院系、专业要积极探索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突出应用导向,逐步减少以知识再现为主的考核,增加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八、说明

(一)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全日制本科学生起试行。

(二)本指导意见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黄淮学院×××××专业教学计划总表

2、黄淮学院课程编码规则

附件1黄淮学院×××××专业教学计划总表

课程结构

(学分)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分配

周学时

开课学期

总学

理论

实践

实验

其他

 

(100左右)

通识教育课程(43)

132810013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5

30

15

2+1

1

考查

1327100133

大学英语Ⅰ

3

60

60

4

1

考试

1336100132

大学体育Ⅰ

2

30

15

15

2

1

考试

1336100531

军事理论与训练

1

安排2周

1

考查

133410013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

2

30

15

15

2

1

考查

1328100232

形势与政策

2

1-6学期开设

考查

132810063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

指导

2

38

38

1-6学期开设

考查

132810033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54

54

3

2

考试

1327100233

大学英语Ⅱ

3

72

72

4

2

考试

1336100232

大学体育Ⅱ

2

36

18

18

2

2

考试

133410023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Ⅱ

2

36

18

18

2

2

考试

13281004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36

2

3

考查

1336100332

大学体育Ⅲ

2

36

18

18

2

3

考试

1327100332

大学英语Ⅲ

2

36

36

2

3

考试

1328100732

创新创意创造方法

2

36

24

12

2

3

考查

132810053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108

72

36

4+2

4

考试

1327100432

大学英语Ⅳ

2

36

36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