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853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x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

 

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述

1.1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土建工程)JGJF80/1-2004;

(3)《钢结构工程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5)《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管(板)》JT/T791-2010。

1.2工程概况

本标段变更设计后有钢波纹管涵,直径为2中形式,分别为直径1.5m和4.0m,交角也不同,钢波纹管涵统计表如下表1.2-1所示。

钢波纹管涵统计表表1.2-1

序号

里程

直径(m)

长度(m)

交角(0)

备注

1

K16+856

D4.0

___

___

设计图未到

2

K18+138

D1.5

105.2

70

 

3

K18+335

D4.0

19.81

110

 

4

K18+900

D4.0

75

90

 

5

K19+519

D4.0

63

90

 

6

K19+754

D4.0

86.6

105

 

7

K23+300

D4.0

105.6

90

 

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前期施工准备基本完成,计划2011年11月10日施工准备,2012年4月9日完工,具体施工进度计划附后。

3、主要人力、机械资源配置及管理机构

3.1人力资源配置

序号

姓名

年龄

职称

职务

从事相关工作年限

1

王琦

51

高级工程师

项目经理

28

2

林远清

43

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20

3

吴先升

47

高级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26

4

周颖

40

工程师

计划负责人

16

5

蔡龙飞

43

高级工程师

桥梁工程师

18

6

李平

33

工程师

桥梁工程师

12

7

陈仲居

39

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18

8

李树民

39

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14

9

简修峰

30

工程师

试验检测工程师

9

10

田初旭

43

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19

11

蒋玺模

48

会计师

财务负责人

27

12

王清臣

56

经济师

安全主任

19

3.2施工机械资源配置

机械名称

单位

规格型号

数量

新旧程度(%)

振动棒

ZN-50

10

100

电焊机

顺德双星

15

90

挖掘机

PC220

2

90

压路机

20T

2

95

装载机

ZL50/ZL40/ZL30

3

90

汽车吊

QY16

2

90

混凝土罐车

10m3

6

100

搅拌楼

50m3/小时

2

100

3.3管理机构图

管理机构图如图3.3-1所示。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

 

 

 

 

 

 

 

 

 

 

 

 

 

 

 

 

 

 

 

 

 

 

 

 

 

 

 

 

 

 

 

 

 

 

 

 

 

 

 

 

 

 

 

 

 

 

 

 

 

 

 

 

 

 

 

工程部

 

质检部

 

 

计划合同部

 

 

安全办

 

 

综合部

 

 

 

 

 

 

 

 

 

 

 

 

 

 

 

 

 

 

 

 

 

 

 

 

 

 

 

 

 

 

 

 

 

 

 

 

 

 

 

 

 

施工组

测量组

试验室

质检组

 

 

 

 

 

 

机材组

征拆组

财务组

后勤组

 

 

 

 

 

 

 

 

 

 

 

 

 

 

 

 

 

 

 

 

 

 

 

 

 

 

 

 

 

 

 

 

 

 

 

 

 

 

 

 

 

 

 

 

 

 

 

 

 

 

 

 

 

 

 

 

 

 

 

 

 

 

 

 

 

 

路基作业一队

路基作业二队

桥梁作业一队

桥梁作业二队

预制梁作业队

涵洞作业队

防护工程作业队

桥面系作业队

图3.3-1管理机构图

4、主要施工方法、方案

4.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相关规范、图纸,掌握钢波纹管涵的设计要求。

(2)放样出基础的平面位置控制点,根据控制点弹出管涵位置线。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钢波纹管涵的施工流程。

(4)施工前向施工班组及技术人员进行书面技术、安全、环保交底。

2)机具、材料准备

(1)钢筋钩子、撬棍、扳子、汽车吊(25T)、墨斗、尺子、钢丝绳等。

(2)材料采购

钢波纹管涵和高强螺栓的规格、数量,根据设计要求,按长度分别进行统计;并结合施工实际需要进行采购。

搅拌站材料准备必须到位。

4.2施工技术方案

1)测量放样

管涵施工前,首先应准确定出管涵中心及纵横轴线。

基坑边坡坡度可依土质情况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所列基坑坑壁坡度适当放陡。

基坑宽度与涵洞基础尺寸相同。

放边桩应考虑换填厚度,一次放够尺寸。

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2-1所示。

 

图4.2-1施工工艺流程图

4.3管节拼装、连接

1)检查涵管底部平整度、标高及基础预拱度的设置,确定涵管的位置,确定涵管的位置、中心轴线、中心。

2)以中心轴线、中心为基准,第一张波纹板定位,以此为起点向两侧延伸,直至涵管进出口两端;第二张板叠在(搭接长度为50cm)第一张板上面,对正连接孔。

螺栓由内向外插入螺孔,对面套上垫圈螺母,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母。

3)拼装环形圈由下向上顺次拼装;搭接部分上板覆盖下板,圆周向连接采用阶梯形,即上面二块板的连接叠缝与下面二块板的叠缝错位,连接孔对正后,用螺栓由内向外插入螺孔,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母。

4)每米长度拼成型后,要测定截面形状,达到标准再继续拼装,达不到标准应及时调整。

圆周向拼装到环形圈合拢时,测定截面形状,采用定位拉杆固定,调整预紧螺栓,拼装波纹管。

5)涵管拼装全部完成后,用定扭气动扳手,按扭力矩135.6~203.4N.m紧固所有螺栓,依次序,不得遗漏,紧固后底螺栓用红漆标示。

所有螺栓(包括纵向和环向接缝)应在回填之前拧紧,保证波纹管的重叠部分紧密地嵌套在一起。

6)为保证达到螺栓扭力矩的要求值时,在回填之前随机抽取结构上纵向接缝上2%的螺栓,用顶扭扳手进行抽检实验。

如果有任一螺栓扭力矩值范围达不到规定值,则应抽检纵向和环向接缝所有螺栓的5%。

如果上述抽检试验均满足要求,则认为安装是合格的。

否则应重新复核,以确定测到的扭力矩值是否满足要求。

7)外圈搭接处螺栓拧紧并符合要求后,为防止波形钢板板缝和螺栓孔处渗水,在钢板连接处和螺栓孔处采用专用密封材料密封,以防波纹板连接处渗水。

8)安装完毕后,在管内外均匀涂刷两道沥青,沥青可为热沥青或乳化沥青,沥青涂层的总厚度应不小于1mm。

钢波纹管涵安装实测项目表如表4.3-1所示。

钢波纹管涵安装实测项目表表4.3-1

项次

项目检查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管涵基础压实度(%)

达到设计

波纹管涵轴线:

投影下的土基每6m测一处,但不少于二处

2

管涵轴线偏位(mm)

20

经纬仪或拉线:

每6m测一处,但不少于二处

3

管涵内底高程(mm)

±10

水准仪:

每6m测一处,但不少于二处

4

安装管涵内径(mm)

±1%

尺量:

但不少于二处

4.4整体钢波纹管施工

1)施工前准备:

备齐安装工具、安装所需配件,检验波纹管各管节的长度、直径是否与该涵符合,设涵管安装指挥一名,负责指挥起吊及施工人员现场操作。

2)安装前工作:

检查涵管底部基础平整度、标高及基础预拱度的设置,确定涵洞位置、中心轴线、中点。

3)连接安装钢波纹管:

根据实际情况,排放管涵。

安装时从一侧排放第一根管节,使其管中心和基础纵向中心线平行,同样把第二根管放置就位,当两根管相邻法兰间距在3~5cm的缝隙时,用小撬棍对准法兰上的螺栓孔,使其两根管法兰上的螺栓对正,这时从第二节管的另一端用撬杠撬动管节,使其向涵洞纵向平移,当两法兰间距在2cm左右时,将各个螺栓插入螺孔,套上螺母后,稍初拧,不拧紧螺母。

4)镶密封垫:

由于现场地形等原因,有时相邻两法兰之间间距较小,这时用手锤、凿子把两法兰之间凿开大约1cm的缝隙,用螺丝刀把密封垫镶在两法兰之间,有时管节顶部两法兰间距较大,密封垫镶嵌困难,用绑扎丝把密封垫绑在螺栓上固定,然后工人开始对称拧紧螺帽。

直至从外观看两法兰之间只有2~5mm的缝隙即可。

5)拧紧螺母:

待全部组装完毕后,再逐个拧紧螺母。

每个螺母的扭力矩不得小于135.6N·m,最大不得超过203.4N·m。

用机动扳手时,拧扳时间应持续2s~5s。

此后以此方式依次连接。

6)管壁内外涂沥青:

涂乳化沥青或热沥青两道,从外观看管壁内外均匀的涂成了黑管即可,沥青涂层的总厚度应不小于1mm。

7)用千斤顶校正整道涵管,使其中心位于涵位的中心轴线上。

4.5两侧及顶部回填

1)两侧及顶部(0.5~2m范围内)回填材料要求同基础换填材料一样,顶部2m以上部分采用路基填筑材料;寒冷地区两侧及顶部(0.5~2m范围内)回填材料还应满足抗冻性要求(具有一定级配的天然砂砾石,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0.074mm以下粉黏粒含量不得超过3%)。

2)楔形部回填:

钢波纹管涵的楔形部密实度很重要,回填材料采用C15砼。

3)涵管两侧部位回填:

填土之前,可在波纹管涵两侧面用红油漆按每15cm高度作出填高标示,填筑时按标注线控制。

在管身最大直径两侧50cm外可采用20T的压路机压实,50cm范围内采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以避免大型机械设备对管涵的撞击。

靠近管体周围0.5米范围内,不允许有大于50mm的石块等硬物。

填筑时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为15cm,压实度要求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填筑必须在涵管两侧对称同步进行,两侧的回填土高差不得大于15cm。

4)涵管顶部回填:

涵管上方当回填厚度小于50cm时采用手扶振动夯机压实,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当涵管顶填土大于50cm后,方可采用20T压路机压实,每层厚度15cm,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涵管没有达到最小填土高度时,严禁一切重型车辆通行。

5)对有端部挡墙的涵洞,从涵洞两端向结构的中心进行回填;对没有端部挡墙的涵洞,从涵洞的中心向两端进行回填

6)涵管顶部及两侧20米范围内不允许使用机械进行强夯。

7)从回填开始到涵顶填土结束,最终截面尺寸与组装时的尺寸差异最大不得超过2%。

如截面变形量超过变形范围,应立即终止施工,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将变形量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

4.6洞口砼施工

洞口工程为一字墙和跌水井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为片石混凝土。

1)模板加工及安装

模板采用组合模板或清水模板。

模板有变形的不得使用。

施工前模板刚度、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各部形状、尺寸已经经过校核,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模板安装要直顺、平整,接缝采用海绵条填塞,保证接缝严密、不露浆。

模板支设完毕后,对模板高程及平面位置进行复测,并检验模板稳定性。

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

基本要求:

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表面平整,接缝应平整、严密不漏浆。

质量标准:

质量要求符合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模板、支架及拱架制作时的允许偏差如下表4.6-1/2所示。

模板、支架及拱架制作时的允许偏差表4.6-1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5

不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3

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平板模板表面最大局部不平

刨光模板

3

不刨光模板

5

拼合板中木板间的缝隙宽度

2

支架、拱架尺寸

±5

榫槽嵌接紧密度

2

外形尺寸

长和高

0,-1

肋高

±5

边面端偏斜

≤0.5

连接配件的孔眼位置

孔中心与板面间距

±0.3

板端中心与板端间距

0,-0.5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0.6

板面局部不平

1.0

板面和板侧挠度

±1.0

模板、支架及拱架制作时的允许偏差表4.6-2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基础

±15

柱、墙和梁

±10

墩台

±10

模板内部尺寸

上部构造所有构件

+5,0

基础

±30

墩台

±20

轴线偏位

基础

15

柱、墙

8

10

墩台

10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预埋件中心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位置

10

预留孔洞界截内部尺寸

+10,0

支架和拱架

纵轴的平面位置

跨度的1/1000或30

曲线形拱架的标高

+20,-10

2)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①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由工地实验室配制设计完成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②拌制前,实验室必须对于砂、石进行含水量检测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然后下达施工配合比。

③混凝土必须严格按实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制,实验室必须作好成品混凝土各项检测工作。

④混凝土由混凝土站集中拌制,罐车运至施工现场,流槽入模。

⑤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必须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⑥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⑦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粒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

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如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⑧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⑨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

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3)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塌落度。

②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③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④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振动器振实。

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汽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⑤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⑥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休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⑦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时,应及时处理。

⑧成型后的混凝土要覆盖并设专人洒水养生,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养生期间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产生裂缝。

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根据空气湿度、温度可酌情延长或缩短。

⑨浇筑混凝土时,应详细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4)拆模、养生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可拆除其模板。

混凝土成品采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养护至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

5、安全管理

5.1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要做到可靠有效,起重机械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起吊索具确保满足六倍以上安全系数,捆绑丝绳确保满足十倍以上安全系数。

(2)施工现场有健全的电气管理责任制度和严格的安全规程。

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选型需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做到具备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动工具要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做到经常对现场的电气线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电气绝缘、接地零电阻和漏电保护器保持完好,指定专人定期测试。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进入施工现场须戴好安全帽。

(4)现场照明设施齐全,配置合理,经常检修,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

5.2安全用电

(1)所用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2)高压线引至施工现场的室内变电所,变电所内通风及排水良好,门向外开,上锁并由专人负责,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变压器安设位置,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3)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

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选型、定额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4)现场内架设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要坚实,不得倾斜下沉,与基坑边及临近建筑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5)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7)现场内各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专人负责;

5.3机械安全

(1)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

(2)机械安装时基础必须稳固,吊装机械臂下不得站人,操作时,机械臂距架空线要符合安全规定;

(3)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

5.4消防保卫

(1)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应尽量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并佩带执勤标志,出入现场凭证,外部人员不得随意出入;

(2)消防器材按有关规定配备齐全,在易燃物处要有专门消防措施;

6、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如图6.1-1所示。

 

图6.1-1质量保证体系

6.2现场质量验收制度

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并停止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各级质量应随时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在施工过程中未按施工工艺或技术规程施工的应立即纠正,不留隐患。

质量检验复核制度:

对各施工段进行质量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不合格的,责成施工段预以返修,并由其承担一切损失费用。

工序自检与互检:

各操作人员应及时对自己的工序进行认真的质量自检,发现问题立即返修。

各施工段应对工序进行内部互检,互检时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由原操作人员进行返修,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报项目经理部进行处理。

未能及时返修而影响施工进度的损失,由各施工段负责。

上、下道工序的交接验收:

上道工序结束后、下道工序开始前,应进行工序验收。

先由下道工序施工班组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验收通过后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及隐蔽工程验收单提请施工段质量员进行检查验收。

验收通过后提请项目质量员、项目施工员验收签署意见并提请监理代表进行验收签证。

不经验收合格并签证的,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作业。

擅自作业的,施工费用不予支付。

屡教不改的,可要求各施工段调整人员直至终止有关合同。

有关技术规程以及有关验收标准

技术规程: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验收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开工前,组织作业队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并认真做好质量教育工作,提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水平。

新工人必须经过上岗培训。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经常宣传和阐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使全体人员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在设计代表交底时提出通过详阅施工图后不详或不清楚的技术问题,便于以后的施工。

各分项工程开工前,要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计划,向施工人员交底,讲清讲透,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6.3现场原材料质量管理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