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809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docx

对禅修打坐的深度感悟与认知

对禅修的深度感悟与认知

打坐是什么?

打坐是我们开发智慧的最有效的工具。

我们很多人读了很多年的书,读到博士,职称评到教授、博导,但是很多问题并不一定想得明白。

什么没明白呢?

就是对我们生命本来面目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平时我们讲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三个部分:

身、心、灵。

刚才讲的是身。

那我们接下来讲一讲,生命的核心部分是什么?

心和灵。

所谓的心,这里主要指的是头脑。

大家刚才一坐下来就会知道,头脑它是停不下来的。

我们的头脑是无法自控的。

所谓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的人,就要做到头脑是你能使用的工具,而不是你是被它使用的工具。

我们现在大部分人,这头脑平时看起来是能控制的,我在想问题,我认为什么,我感觉什么,好像头脑是我们在用的工具。

你坐下来就会明白,头脑的思绪纷飞不是你能控制的。

你一直在被头脑控制着。

一直在。

当一个人不能控制头脑的时候,我们说,他是一个精神分裂分子,他是精神分裂的,因为头脑不受他自己控制。

那我们坐在这里,认为个个都是正常人,是为什么呢?

我们纷飞了以后还能拉回来,所以我们还没有疯掉,拉不回来就疯掉了。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是半个疯子。

因为头脑你一半是完全控制不了的。

你想什么,你控制不了,你让它停下来,你停不下来。

是不是。

所以我们处在失控或半失控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是半个疯子。

也只有当头脑成为你忠实的奴仆,忠实的工具后,你才是一个正常人。

这就是灵。

所有的东西,一个人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要明白生命的主人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到底能不能做自己的主人。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但是我们有多少人能做自己的主人。

当一个人被社会潮流裹挟着走的时候,被社会的是非善恶评价裹挟着走的时候,你就是一个集体无意识的参与者,是一个社会的妥协者,绝对不是一个主人。

因为你完全是被社会操纵的。

所以佛家的智慧,道家的智慧,包括儒家的智慧,讲的是什么?

心性。

也就是说,要能控制我们的心。

把我们的头脑紧紧地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上,成为我们的工具,而不是我们成为它的工具。

因为我们一直被各种社会观念在洗脑,一直被各种社会观念在掌控着。

所以学禅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的修养,也就是我们灵的修养。

让我们回归一个正常人。

学禅干什么?

学禅就是想做一个正常人。

这里面没有成仙,没有成佛,也没有成圣,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

如果大家抱着想成佛成仙成圣的目的,坦率地讲,这个都属于妄想,是头脑出来的。

那么,有没有所谓的仙佛圣呢?

这个都是我们后人给予一些有大智慧的人的尊号。

过去明朝有一个大师,人家去问他:

什么是凡,什么是圣?

这个大师回答非常有智慧。

他讲:

“圣人之知,圣人不知。

圣人知,即是凡。

凡夫之知,凡夫不知。

凡夫知,即是圣”。

他什么意思?

圣人如果把自己当作一个圣人,他已经不是圣人。

因为所谓圣人,他只不过是了解自己心性,能做自己头脑主人的人,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

所以圣人之知,圣人不知。

他自己没认为自己是圣人,我很了不起,没这回事情。

凡夫之知,凡夫之所以成为凡夫,他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所以,凡夫和圣人都有一个知,但圣人能把控这个知,而凡夫把控不了,他不知自己能做自己主人这回事。

所以凡夫之知,凡夫不知。

凡夫知,即是圣。

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了,就和圣人一样了。

所以真正的圣人不需要道貌岸然地摆那副架子,他也不一定在庙里,不一定在大学里,不一定在山林里,可能就在我们当中。

禅修要达到一个心灵完全自控的程度,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所以过去佛家里讲“明心见性”,就是入禅的必定的一个大门。

无论你修什么方法,你能掌控自己头脑了,你不再被别人的情绪所左右,社会的思维判断所左右的时候,彻底了悟自己的心性。

这叫明心见性。

这是禅修的基础,或者说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所以前面我写了一个偈子: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它是无为法。

所谓明心见性,它一定不是头脑搞出来的玩意。

用头脑的就不是。

所以,我刚才讲的形神相守,我们的心跳是头脑想出来的么?

它是一个实际的,只要你生命有开始就有心跳。

我们的呼吸,也是生命本具的。

这个是不是无为?

是最初步的无为,严格意义上不能叫无为,但是可以沿着这条路去探索。

真正的无为,是头脑停下来,头脑关机的状态就是无为状态。

也只有在这个状态当中,我们才可能有所谓的明心见性。

当你还在念佛,还在希望成圣、成仙,你有这个念头,那不是无为,是有为了。

你想成佛的念头是不是有为?

这就是有为。

你想做个好老师就是有为。

当你什么都不想,自然而然去做的时候,才叫无为,有那么一点像。

所以我们所谓的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最关键的是什么?

很多人学佛都听说过,叫出离心。

出离什么?

出离社会上一切是非好坏的评判。

你不再以别人的评判、别人的好恶作为自己的参照。

那你说,这样一个人是什么人?

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

喜怒哀乐,都在他自己的掌控当中。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在别人的掌控当中。

那么我们普通人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普通人一看到一个东西,就会动心。

一动心后,就会有五种状态,一种叫根本心。

打个比方,我们看到一块红烧肉,就想我很喜欢,这就是动机。

平时我们讲犯罪要有个动机,吃东西也要有动机,基本的动机,我喜欢。

第二个,相随心。

我这块红烧肉该不该吃,我能不能吃。

他第二个判断就出来了。

第三个,伺察心。

能不能当这么多人面吃。

这个场合适不适合我现在吃。

他就在考察周边的反应了。

第四个,确定心。

想吃感觉肚子确实没饱,旁边人看到也不怕难为情或无所谓,这个时候他有个判断“我要吃”,确定下来。

第五个,总摄心。

这四个状态后,他要做一个行为,这时候他就把动机想法转化成行为。

确定要做这件事情。

听说有个金某人要开禅修课,有点喜欢,这个是动机。

第二个,我排不排得出(时间)来,有没有必要这次来。

这就是相随心。

第三个,旁边人怎么看我,家人会不会觉得我有点神神叨叨。

这是伺察心。

第四个,确定下来,我该来,还是不来。

这是确定心。

第五个,总摄心。

来,到这儿来。

五个行为。

还有一个,来了以后,希求心。

来了以后,听了课以后,有的人觉得很好,下次还要来,最好还带朋友一起来,这就是希求心。

也有人觉得下次再也不上当了。

不来了。

都是希求心,一个正面,一个负面。

所以普通人一念,就会有六种反应。

几秒钟内就有这么多反应。

我们说的无为状态是什么呢。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过去西藏人士说,叫做“儿童观经,随看随销”。

寺庙里小孩子经文也看到了,图像也看到了,他会分别这是好,这是不好么?

他不会分别。

比如我们看到一块红烧肉,这个红烧肉跟一堆稻草一回事情,根本不理它。

这就是无心状态。

你不是说我没看到,没看到不算。

你看到了,但是你说你分辨不出来么?

当然也分辨出来。

它是不分辨的分辨,或者不分辨的分别。

你说一个大师,到了很高的境界了,他到城里来,看他不分辨了,但男厕所女厕所还分得清楚吧。

所以很多人学东西学得很神秘。

一听说这个人开悟了,开悟不得了。

其实开悟太正常。

开悟有什么了不起?

开悟就是见到任何东西,平等视之。

仅此而已。

你可以不去分辨它。

这个时候头脑出于关机状态。

我看到了,有男人,有女人,但我不会再去看,这个美女美得怎么样,这个男人英俊得怎么样,一切不再去分辨它。

这个就是无为法。

听听很容易,做到这点非常难。

我们整个修学方向,就是这个方向。

所以我们很多人修学了很多年,为什么没有进步,或者没有效果,就是方向没有对。

因为我们一起心动念,就处在紧张状态当中,一紧张以后,我们就开始给自己增加压力。

所以一个人要想愉悦、幸福,一定是在很松弛的状态。

不但要身体松,而且心要空。

心空,身体放松,这时候自然就灵了。

灵光大现,这也是一个人创造力最发达的时候。

所以说要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我们就都要把灵敏的觉知找出来。

这个灵的能力从哪里来?

伺我们先天本有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东西。

所以过去悟道的大师说:

道不属修,道不需要你修,道是你本有的。

但莫污染而已。

是你后天的胡思乱想的心,把它给污染掉了,把它遮住了。

你头脑能关机了,你本有的灵敏妙觉,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要修的是心,道不需要你修。

你把心给管控住了,能够掌控在自己手上,这个灵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灰尘擦掉了以后,任何东西来,这个镜子都能自然显现出来。

所以整个修的方向,应该是这个方向。

我始终强调,打坐是个工具。

所以很多人今天我们讲禅修,大家都知道这个“禅”是什么概念。

这个“禅”,原来的翻译叫“禅那”,现在普通话讲,叫“思维修”。

禅修让你脑子很清醒地思维思辨。

这就是禅修。

儒家的《大学》里面讲: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个就是禅修。

先要有初步的止的功夫,知止而后有定,先通过形神相守,跟你的心跳相守,初步的止。

止多了就有定力。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很多理就明白了。

安而后能虑。

在心还没有安之前,虑称之为胡思乱想。

安而后的虑,才是得。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多大的学者,多大的官员,心没安之前的虑,都是胡思乱想。

只有心安以后,有个成语,心安理得,心安了以后,你得出来的结论才是靠得住的,否则根本靠不住。

所以一定要安了以后,这个虑才会有个正确的结论,叫心安理得。

所以禅不是让你不思考,也不是让你整天去念咒,去拜佛,它是正确认知事物的能力。

修禅的目的就是提高你认知事物,认知生命本来面目,认知我们所谓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这就是我们禅修,一个最大的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真正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要学禅,想要了解我们生命本来面目。

对我们中华文化最根本的学问,有兴趣的人,必须要修禅。

不修禅,他所讲的东西,再大的学问,都是胡说八道。

心都没有安之前得出来的结论,靠谱不?

当然,我们想把身体搞得健康一点,活得开心一点,一定要修禅。

修禅如果方向正确的人,一定是个很喜悦的人,不会是一个落落寡欢、固执己见、脾气暴躁、唯我独尊的人。

真正修禅方向正确的人,一定是非常阳光,非常喜悦,非常洒脱,非常具有包容力和亲和力的人。

所以很多人修了很多年,可以对照下,修对了没有。

生理上面,你身上的光辉有无出来,脸上有无光泽,说话中气足不足,这个都是可以检验的,不能说搞得很神秘,修成了几禅几禅,搞了半天,身体还这个病那个病。

那肯定是有问题,这是身体上的。

心理上面,整天抱怨社会,抱怨环静,抱怨家人,整天都在恐惧忧虑,那就是瞎修。

所以你说修对了没有,都是可以自我检测。

所以我就是跟大家分享对禅的理解,不要把它神秘化,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来实践,用来自我对照,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有很多人,一听说要学佛,非得要吃素,非得要去朝圣,非得要去拜个上师,这些好不好,我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因缘自己定。

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你不是想成佛么?

哪有一个悲悲切切的佛,哀怨的佛,忧伤的佛,脾气暴躁的佛,没有吧。

一定是心平气和,包容、平等、慈悲。

这是我们正常人应有的特征,不一定要成佛才有。

我们儒家,一个有修养的读书人,一个君子,就应该有这样的气质,所以不要把它神秘化。

一个修行人,真正在禅修的人,要具备几个气质:

一个,英雄气。

真正的修行人,他是很有担当力的,是敢承担社会责任的。

不是一个逃避的人。

很多人听说学佛了,啥事情都不能做了,大家知道在我们历史上,有一个很大的皇帝,社会上对他有很多偏见。

就是清朝的雍正皇帝。

雍正是一个大禅师,他在宫廷里还在说法。

他做了皇帝,杀不杀人?

还是要杀。

他手下的几个大将军,都是和他学禅的。

照样抄贪官的家,照样杀反叛分子,学禅不是说你杀生了,破戒了。

所以他一定是有英雄气,不是逃避分子。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东南与西东,这个不行。

第二个,山林气。

你学禅,可以提得起,也能放得下。

英雄气,提得起,山林气,放得下。

一个人,社会不用他,他也可以玩得转,也可以活得很喜悦,所以他是可进可出的。

他不是说,哎哟我学禅了,我整天要做义工了,不做就活不下去了。

没这个事。

当然做义工很好,但你不要一听说什么,就执着什么。

它需要你放下来。

所以他是要收放自如。

他可以一个人,没人玩的时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不是论语里面的话么,孔老夫子也这么说的。

没人认识我,我一个人也很喜悦。

这就是山林气。

第三个,书卷气。

自古未有神仙不读书。

哪个神仙都要读书。

当然这个书不是指普通的书,而是我们传统经典的东西。

读的是身心能够受益,气质很高雅,书卷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是光靠打坐就能打出名堂来的,打坐不过是个工具。

真正的修行是熏陶。

熏习,很多人知道,靠经书熏。

四书五经、佛经、老子道德经,这些经典文化,慢慢熏习,培养出一种君子风度,淑女风范,长期浸淫在这里面。

你的气质就开始改变。

所以你一定有书卷气。

第四个,义气。

一个人,没有点义气,就枉为人。

所以该他出手的时候,他会仗义出言,舍身报国,这就是义气。

当然他不是普通的流氓地痞所谓的义气,他一定是执掌社会公道。

这就是义气,一定是同时具备。

所以这些话,总的来讲,就是我们平时讲的:

提得起,放得下。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修学的手段,也是整个修学的目的。

我们平时修行时候,你要“提起来”,提什么?

把你的心念提起来,放在你的身上,放在你的呼吸上。

这就是提。

也可以说,修观。

“放得下”呢?

彻底的把心放空,就安了,放下了。

一切是非莫管。

人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这就是修行的状态当中所需要有的能力。

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攀缘上去。

要放下来。

放到无可放之处。

当你的心彻底放空以后,这时候,才有真正的定力。

所以我们平时说,修定,修定,修什么定?

心念彻底空了,一切发生的事情我们全知道,但一概不理。

这就是定,这就是定力。

我们禅堂上面只不过是初步地修行这个定的能力,我们社会上一个人,只要任何一个方面想取得成功,多少要有点定力。

比方说,我们张总现在是搞瓷器的,他要盯在这个方面专研很长时间,其他事情他暂时就不去花时间。

盯在某一个方面,这就是定力。

心一定要纯,在这个地方聚焦,它才会有爆发力。

这是我们社会上的定义。

一个将军,千军万马,各种信息来的时候,他定得住,对战场上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也是靠定力。

没有基本定的修养,啥事情都不可能成功。

今天想玩这个,明天玩那个,后天又考个什么论文题目,又想着孩子怎么样,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出息,他缺乏基本的定力。

那这个定力哪儿来,有的人是天生的,天生下来就有一种定力。

但是既然天生的,我们就免谈了。

我们要谈的是怎么后天怎么通过自己的修习,把定的能力培养出来。

靠什么?

基础的功法就是打坐。

通过打坐把心拉回来,不断地拉回来。

所以我们打坐就是在拉我们的心猿意马,把我们这个很难把控的头脑拉回来。

这个就是定,修定。

定了以后,定而生慧,有定力了,本有的觉知,这个能力自然而然显现了。

过去说,道不属修,“道不属知,知是妄觉”。

你知道它,但是你不知行不行,不知是无记。

难就难在这里,又要知,又要不知。

道就是这样。

所以道是超越你头脑思辨的。

我们一出生,头脑就开始思辨了,思辨什么?

一定有个好的,和坏的分辨。

而且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同样一件事情,会得出很大的差别。

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民族,有很大的差异。

有没有标准的答案,坦率地讲,没有标准答案。

这都是相对法。

而且这些相对法,把我们的头脑搞得非常紊乱。

我们很多观念的冲突,就来源于这些冲突的思辨。

那么怎么统一呢?

《中庸》里面有句话: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喜怒哀乐都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判断自然表达出来的情感,没有发作的时候,就是中的状态.“发而皆中节谓之庸”,那我是个活人啊,不可能没有情绪,不可能没有判断,一定要节制,不要过头了。

因为你的出来的结论,都是相对结论,不是绝对结论。

我们这时候要注意节制自己,喜怒哀乐都要有一个“节”,离开这个节,都是有问题的。

因为你所能做出的一切判断、一切情绪,如果不是达到一种很高的修为表达出来的,本身都是有问题的。

如果你已经达到很高的状态,自然有这个能力节制。

所以说,不是说我修为很高了,就没有情绪了,还会有,但是他发了,就不会再留,过后不思量。

我们很多人呢,今天张总欠我一块钱,过了十年我还记得,张总那么小气,当时欠了我一块钱到现在还没有还我。

整天就在想这些东西。

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带大家做一个回溯看一看,我们头脑中的大部分东西都是负面的,都是这些很小的,很琐碎的事情。

这些东西,我们平时感觉对当前的判断不发生作用,其实就是这些东西,始终在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

我们现在做出事物判断的根据哪儿来?

就是过去沉浸在我们头脑中的记忆。

这些记忆,就是我们的背景,背景音乐。

每个人都有一个背景音乐。

西方心理学称为潜意识。

其实潜意识还不完全包含这个东西。

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背景。

思维的背景。

我们一个人出生在一个民族,出生在一个时代,就受这个时代背景的影响。

所谓被文化所熏陶,实际上就是被文化在污染。

我们无法脱离这个背景,脱离这个时代,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真正出离。

真正的出离,首先要认得我们有个背景在,你是在这个背景上做出任何判断,所以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你只有感知到这个背景,看得破这个背景,才可能真正地出离。

打个比方说,我送你一套别墅,你说要不要?

你说可以要,但我有个条件,你只能呆在这个别墅里,不能走出这个别墅一步。

那别墅就是他的监狱,对不对。

这样的别墅谁要,我说没人要。

但是我们的头脑呢,每个人都在我们时代的背景下在思维。

我们的时代背景就是我们的监狱,我们头脑的监狱。

我们一直在这个监狱里,没有出离过。

当然,很多人还乐此不疲。

所有的贪官,所有在做发财梦的人,都在这个背影里面,展开他的辉煌大梦。

这个梦,就是在这个背景里展开的。

当他有一天看清这是一个梦的时候,自然会选择出世。

所以真正学这些东西,我们需要有一点超越常人的勇气,超越常人的气度。

《三国演义》里面讲,刘备去见诸葛亮,第三次去见的时候,诸葛亮在睡午觉,刘备为了不打搅他,在门口恭恭敬敬地等着他醒过来,诸葛亮说了四句话: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接下来还有一句话很妙,他问身边的童子:

“有俗客来访否?

”你看,诸葛亮的气度就出来了,管你什么刘皇叔,还是什么叔,摆脱不了这个东西,你还是俗客啊。

所以说,学点道家的,学点禅修的,你的气度就不一样,再大的官,再大的财主来,还是俗,你可以说这句话:

有俗客来访否?

(众笑)这时候才有点豪情。

三国演义罗贯中的词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就是出离心的表达,是不是。

所以我们哪怕要欣赏文学,你也要有基本禅修的功夫。

否则你怎么懂他的意境?

他的意境是什么?

几度夕阳红,他惯看秋月春风,看得多了,一切东西都在背景里在转,你能逃离出这个背景么?

逃不出,你就是一个俗人。

无论你是一个达官贵人,还是高官显爵,都是在这个背景里面,所以我们禅修里面,很多时候用一个比方,就是看电影。

电影,一块小小的荧幕,时间可以表达几个世纪,几百年场景。

男女老少,贩子走卒,达官贵人,都在这里面尽情地演绎。

但是这些演绎的东西,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块荧幕吧。

都离不开这块荧幕。

所谓觉悟的人,觉悟什么?

他就知道,一切都在这个荧幕上展示出来。

每个人生活在人世间,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那是你的宿命,在人世间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但是背后还有一个什么东西?

还有一块荧幕在啊。

所以我们要找出来的是,所谓出离,找到这块荧幕。

这块才是你真正的人生的背景。

我们人的本来面目就是找到这块背景。

你这块背景找到了,荧幕上面各种角色,喜怒哀乐,你就可以自如了。

因为你不会再认同它们了,你会跟它们很友好地相处,你还可以哭,还可以笑,但一定不会执着它们,这个时候你是一个生命的主人。

否则你永远是一个奴仆。

最多是一个高贵的奴仆,但还是奴仆。

不丹有一个很有名的活佛,叫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写过一本书《人间是剧场》,大家可以去看看。

我们人世间,就是来演出的。

做父亲,做母亲,做女儿,做孙女,做妻子,做丈夫,都扮演各自的角色,这个角色里面又发生很多的故事。

但这一切都在哪儿发生?

都发生在我们的本来面目上面。

我们心性的本来面目上面发生。

当你守在自己的本来面目上面,你可以扮演好更好的角色,你可以很自如地扮演这样的角色,但是一定不会再认同这样的角色。

所以真正学佛,我的理解,如果学对了,他能更好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但一定不会被它所累。

他很轻松,很自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想做个出色的演员,也应该学禅,因为它有助于你自如地倾情地演出。

当然,演好了,你可以及时的下场,做个好的观众,更多的时候,你可以做一个看客。

需要你上场的时候,扮演好你的角色,这就是提得起。

不需要你上场了,就不要硬挤在舞台上面,下来,很安静地下来,跟自己在一起,做一个人间的看客。

这就是放得下。

所以,修学修好了,还是提得起,放得下。

所以我今天想送给大家的话,就是这六个字。

始终记得“提得起”,还要学会“放得下”。

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一定会是一个自在的、光辉的、喜悦的人生。

谢谢各位。

根据凌虚君子演讲记录整理并授权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