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648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docx

06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

09国贸中药鉴定学复习提纲

道地药材:

来自于一定产区,历史悠久,品种良好、生产加工技术成熟、质量优良的著名药材

中药采收、加工及贮存等与质量的关系(自己睇书)

中药鉴定方法的种类:

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鉴定

性状鉴定的概念和鉴定的内容

性状鉴定定义:

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便的方法鉴定药材的外观特征

性状鉴定内容:

1.形状2.大小3.表面特征4.颜色5.质地6.断面

7.气8.味9.水试10.火试

熟悉中药鉴定学概念:

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熟悉部分代表性的本草著作(自己睇书)

第8章根及根茎类药材

狗脊

1.长块或狗形

2.表面被金黄色发亮绒毛

3.纵切片近外皮处有一凸起的棕黄色木质条纹

4.横切片:

根茎:

见一棕黄色环纹(双韧管状维管束)

叶柄:

U形纹

商陆

1.圆柱形,纵切或横切

2.横切面边缘皱缩,具数轮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异性维管束),习称“罗盘纹”

3.纵切片具隆起纵条纹

4.久嚼麻舌,生品有毒

银前胡

1.圆柱形

2.表面黄白或灰黄,有凹陷的点状须根痕(砂眼),根头不由多数疣状突起的茎基和芽苞(珍珠盘)

3.断面有黄白相间放射状纹

绵马贯众

来源:

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代叶柄根茎

1.倒圆锥形

2.叶柄残基、鳞叶、须根整齐密布

3.断面叶柄基实心,红白色小点(分体中柱)5-13个环列

4.气特殊

大黄

来源:

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1.圆柱形或块状

2.表面红棕色,偶见类白网纹

3.质坚实而重

4.横切面:

根茎:

髓大,具环列或散在“星点”

根:

木质部大,放射状,无髓,无星点

5.气清香,味苦,嚼之粘牙,唾液染成黄色

何首乌

来源:

蓼科何首乌的块根

1.纺锤形

2.表面棕褐色,具纵沟及横长皮孔

3.体重,质坚实

4.断面皮部见“云锦纹”(异性维管束)中央有细木心

牛膝

来源:

蓼科牛膝根

1.细长圆柱形,微扭

2.表面灰黄

3.断面略角质样,肉质,红白色小点(异性维管束),段续排列成2-4轮同心环

川牛膝

1.圆柱形,扭曲如拐或牛尾形

2.外皮棕褐色,皮孔横向突起

3.质坚韧,强纤维性

4.断面黄白色小点排列成3-11轮同心环

川乌

1.圆锥形,中间一侧膨大

2.表面棕褐色,有瘤状侧根(钉角)或其痕

3.质地坚实,断面粉质,类白或浅黄色,形成层环多角形

4.味辛辣麻舌,有毒

草乌

1.干瘪瘦长,弯曲如乌鸦头

2.表面灰褐,极皱缩,具突起“钉角”(子根)

3.断面粉白色,形成层环多角形

4.味辛辣麻舌,生品有毒

附子

来源:

毛茛科乌头侧根

盐附子:

1.形似川乌2.灰黑,布满盐霜,有钉角3.多角形环

黑顺片:

1.纵切片2.切面暗黄,光泽,角质状半透明,具纵脉3.多角形环

白附片:

1.纵切片2.去外皮,全体类白,角质状半透明,具纵脉纹3.多角形环

白头翁(没讲)

1.类圆柱或圆锥形

2.外皮易脱落,露网状裂纹

3.根头部膨大,密生白色毛茸

 

白芍

来源:

毛茛科、芍药根

1.圆柱形

2.表面去皮,光滑,类白或浅红棕色,皮孔横长

3.质坚实,断面类白或浅红色,角质状(煮),放射纹(菊花心)明显

4.气微香,味微苦酸

赤芍

1.根呈圆柱形

2.表面棕到黑棕色,外皮易脱

3.断面类白或微红色,束状放射纹及裂隙

4.气香,味微苦涩

黄连

来源:

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根茎

味连:

又名鸡爪连1.分枝多,簇状,形如鸡爪2.表面黄褐色,不规则结节状隆起,节间平滑部分习称“过桥”3.断面皮部暗棕,木部金黄,放射状,髓部红棕色4.味极苦

雅连:

多单枝,两端节密,过桥长

云连:

多单枝,细小弯曲,过桥不明显

升麻

1.不规则长块状,多短分枝或结节状。

2.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有时皮部脱落而露出网状的筋脉,上有多个圆洞状茎基。

3.质坚而轻,断面黄白色,皮部菲薄,木部呈放射状或网状条纹(纵切面)。

4.气微,味微苦。

防己

来源:

防己科、粉防己根

1.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形体肥满弯曲如猪大肠

2.表面灰黄色,栓皮薄,皮孔横长

3.质坚实、富粉性

4.断面放射纹宽而稀疏,状如车轮纹

5.味苦

广防己

1.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2.表面灰棕,栓皮厚粗,皮木易分离,露木心

3.质坚硬,断面粉性,放射纹显车轮纹状

4.味苦

北豆根(没讲)

1.长圆柱形

2.表面棕色,皮部易脱露木心

3.质地韧,纤维性,放射状,髓部类白色

4.味苦

延胡索

来源:

罂粟科延胡索块茎

1.成不规则扁球形

2.表面黄棕色,不规则网纹

3.断面黄色,角质样

4.味苦

板南根&南板南根

板南根

南板南根

形状

根呈圆柱形

根茎节膨大,类方状圆柱形,节上生数条根

表面

棕黄色,根头略膨大,有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灰褐色、光滑,去皮灰蓝色

质地,断面

肉质软实,皮部黄白色,木心黄色

硬脆,柴性,浅灰蓝色,根茎中央有蓝白色髓

苦参

1.圆柱形,分枝

2.表面皮孔横长,棕黄色栓皮光滑,向外卷曲

3.质坚韧,断面纤维性,放射状,皮木间常见裂隙

4.味极苦

山豆根(没讲)

1.根茎结节状,下生数根

2.表面灰褐至棕褐色,纵皱,皮孔横长

3.质地坚硬,柴性,木部黄白色,根茎有髓

4.微豆腥气,极苦

 

葛根(没讲)

1.斜或纵切成片

2.类白色,或淡棕色,切面粗糙

3.体轻松,断面强纤维性,少粉性,横切面2-6轮同心环(异性维管束)

4.味淡

甘草

来源:

豆科、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根及根茎

(小或内蒙)甘草:

1.根圆柱形2.表面红棕色,粗糙,外皮松紧不等3.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显粉性,黄白色,具细密放射纹(菊花心)及裂隙,切面中央稍凹4.根茎横切面中央有髓5.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

木质粗壮,灰棕或灰褐色,皮粗,断面裂隙多。

木纤维多,粉性小,坚硬,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

皮多灰棕,略平不粗糙,皮孔小而不清,断面坚实,裂隙少

黄芪

来源:

豆科、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根

1.长圆柱形

2.表面灰黄色,皮孔横长,去外皮可见网状疏松纹理(绵芪)

3.质坚实而润,断面纤维性,显粉性,木部黄色,皮部黄白色(金盏银盘),显菊花心

4.豆腥气,味微甜

天花粉

来源:

葫芦科栝楼、双边栝楼的根

1.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

2.表面淡黄棕色,横长皮孔略凹陷

3.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黄色小孔成放射状排列

4.味微苦

人参

来源:

五加科人参根

山参:

主根短粗,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多具2个支根。

表面灰黄色,上端有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

根茎细长,山部扭曲,芦碗密生,下部较光滑。

须根稀疏,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得疣状突起(珍珠疙瘩)。

皮细光滑。

园参:

主根身长,上部有段续的粗横纹,。

根茎上部有一面或者两面生有芦碗,上生一至数条不定根,支根末端多分枝,须根形似扫帚,短而脆,易折断,珍珠点小而极少。

西洋参

来源:

五加科西洋参根

1.主根圆锥形、纺锤或圆柱形,芦头及须根常去除,侧根一至数条,叉状分枝

2.外表浅黄褐或者黄白色,丰满(细纵皱),见黄白环纹及线状栓化疤痕

3.质坚,断面略角质,平坦或略显粉性,少裂隙,白色,形成层环色较深,皮部见褐色小斑点(树脂道)

4.气微特异,味微苦回甘

三七

来源:

五加科三七根

1.类圆锥或圆柱形

2.表面灰黄色,顶端茎痕有瘤状突起,皮孔横向突起

3.质极坚硬(铜皮铁骨),击碎则皮木易分离(骨肉分离)

4.断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角质状,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木部微显放射纹

5.味苦而后微甜

白芷

来源:

伞形科白芷或杭白芷的根

1.长圆锥形

2.皮孔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

3.断面类白色,皮孔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圆形

4.香气浓郁,味腥微苦

 

当归

来源:

伞形科当归的根

1.根头(归头)具环纹,主根(归身)粗短圆柱形,下生数至十数条支根(归尾)

2.表面黄棕色,皮孔横向突起

3.肉质而韧,断面黄白,散在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显油性

4.香气浓郁,味甘微辛

川芎(大芎、云芎)

来源:

伞形科川芎的干燥根茎

1.拳形团块

2.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明显起伏的结节状突起

3.质坚实,断面黄白色,可见波状环纹或不规则多角纹理(形成层),并有黄棕色油点,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形式蝴蝶

4.气浓香,味苦辛

防风

1.根呈圆柱形至圆锥形,多为单枝

2.表面灰褐或灰黄色,近根头部有紧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顶端常残留毛须状叶残基(旗杆顶)

3.质松软,稍韧,断面皮部棕色,木部黄色,裂隙整齐,习称“菊花心”

4.有特殊的败油气味,味微甜

柴胡

来源:

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或狭叶柴胡(南柴胡)的干燥根

北柴胡

南柴胡

形状

圆柱形,圆锥形,常分枝。

根头部有残存茎基,纤维状叶基少或无

根较细,多不分枝,根头部多具明显横向疣状突起,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

表面

黑褐色或浅棕黄色

红棕色或黑棕色

质地

硬而韧,不易折断

较脆,易折断

断面

显层片状,纤维性强

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气味

气微香,味微苦

具败油气味

前胡(没讲)

1.呈不规则圆柱形、圆锥形

2.根头部中央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上部有密集的横向环纹,习称“蚯蚓头”

3.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可见一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

4.气芳香,味先甜后微苦

龙胆

来源:

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龙胆:

1.根茎短,簇生多数根2.根外表面黄棕色,具多数横环纹3.断面木质部束黄白色点状(也称筋脉小点),髓部明显4.味极苦

坚龙胆:

1.根外表面棕红色,无横环纹2.表皮膜质易脱落3.木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4.有髓

巴戟天

来源:

茜草科植物巴戟天干燥的根

1.扁圆柱形

2.皮部常断裂,露出木部,似连珠

3.断面木部约占30%,皮厚,紫色

 

紫草

来源:

紫草科新疆紫草(软紫草)、内蒙古紫草(内蒙自裁)或紫草(硬紫草)的干燥根

软紫草:

1.主产新疆、西藏2.不规则长圆柱形,略扭曲3.紫红色或紫褐色4.皮部极疏松,呈条片状多层相叠5.质疏松,易成碎片6.断面皮部紫色,木部不明显

硬紫草:

1.主产黑龙江、吉林等地2.类纺锤形或圆柱形,稍扭曲3.紫红色或紫黑色4.外皮薄,易呈鳞片状剥落5.质硬而脆,易折断6.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大

丹参(没讲)

来源: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川丹参(栽培)

会丹参(野生)

产地

四川主产,广东有引种

安徽、江苏、河南等

外形

呈圆柱形,单枝或分枝

圆柱形,分枝较多

颜色

紫红色或红色

砖红色或棕红色

表皮

紧贴,不浮离

表皮粗糙,常浮离

质地

结实,稍显柔软

质硬而脆

断面

黄棕色,肉质,不呈纤维性

棕黄色,质疏松,呈纤维性

黄芩(没讲)

来源:

唇形科黄芩的干燥根

1.根呈长圆锥形,扭曲

2.表面棕黄色或黄绿色,上部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细纵纹

3.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部细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枯朽状或已中空者称“枯芩”,内部充实者称“子芩”

4.气微味苦

5.有焦糖气,味微甜后微苦。

燥科yu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玄参

1.呈纺锤形,有的弯曲,形如羊角

2.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有纵沟和皮孔

3.体坚实,质硬

4.断面略平坦,乌黑色

5.有焦糖气,微苦

地黄

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根

1.经揉搓后成不规则的类圆形团块

2.表面土黄色或灰黑色,皮薄,具细皱纹

3.体坚实,质软

4.断面乌黑色,油润

有焦糖气,味微甜后微苦

桔梗

1.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略扭曲,偶有分枝

2.顶端有较短的具半月形茎痕的根茎(芦头)

3.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全体有不规则的纵皱

4.质较硬,易折断,断面可见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俗称“金井玉栏”

5.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党参

来源:

桔梗科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干燥根

1.呈圆柱形,顺直或稍弯曲

2.表面黄白色至黄棕或灰棕色,外皮粗糙,常呈分离状

3.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和芽,习称“狮子盘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疏

4.尾端及支根脱落处常见有黑褐色胶状物,习称“豆豉尾”

5.气香浓,味甜,嚼之无渣

木香(云木香,广木香)

来源:

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1.根呈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呈枯骨形,俗称“鳝鱼筒”

2.表面黄棕色,有显著皱纹,有时可见不规则菱形网纹

3.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上有棕褐色油点,习称“朱砂点”,可见棕色环及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心常呈朽木状

4.气香特异,浓郁强烈,味苦辛

白术

1.根茎略呈圆柱状块形,肥大呈拳形团块

2.表面色泽烘术为黄棕色到褐色,生色术为灰黄色

3.一端有短段木质,中空似小竹枝样的地上茎,习称“术腿”,从术腿往下,根茎逐渐粗大,并有不规则瘤状突起,习称“云头”

4.气清香,味甜微辛

苍术

来源:

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茅苍术:

1.根茎呈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2.表面棕黑色,凹凸不平,全体有须根痕3.质坚实,断面黄白色,呈纤维状,并散有红棕色油点,称“朱砂点”4.断面暴露时间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北苍术:

1.根茎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2.表面棕黑色,凹凸不平,全体有须根痕3.质疏松,断面黄色,纤维性强,散有红棕色油点,断面不析出白毛状结晶4.香气较淡,味辛

 

川贝母(松贝、青贝、炉贝)

来源: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松贝:

呈圆锥形或近心脏形,颗粒大小均匀。

类白色,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称“怀中抱月”。

顶端部开口,底部平,稍凹入,可直立,称“观音坐莲”

青贝:

呈扁球形或圆锥形,类白色。

外层两瓣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呈“观音合掌”状,顶端多开口,底部不平,多歪斜,不能直立

炉贝:

形如马牙,又称马牙贝。

椭圆形,表面黄白色,常有黄棕色板块,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两片,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

浙贝母

来源: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大贝:

又称元宝贝,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凹入,一面突出,呈新月形,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被白色粉末

珠贝:

全体扁球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二枚,大而肥厚,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及心芽,表面黄白略粗糙

黄精(鸡头黄精)

1.不规则的结节状类圆柱形,弯曲,头大尾细,形似鸡头。

2.表面黄白至灰黄色,半透明,全体有纵皱纹及稍隆起呈波状的环节,地上茎痕呈圆盘状,根痕多点状突起。

3.断面淡棕色,稍带角质,并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经脉(维管束)。

(断面角质样和地黄区分开来)

4.气微,味甜,有粘性。

天冬

1.呈长纺锤形,两端渐细,略弯曲。

2.表面棕色,半透明,光滑或有细纵纹及纵沟;对光透视,可见1条细小木心。

3.质硬或柔润,有粘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

4.气微,味甜、味苦。

麦冬

来源:

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1.纺锤形,中部肥大饱满

2.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有细纵纹

3.断面有细小木心,质地坚硬(干)或者柔韧(湿)

知母

1.顶端残留浅黄色叶痕及茎痕,习称“金包头”

2.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环节,节上密生黄棕色残存叶基,有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

3.下面具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

4.断面黄白

山药(淮山药,怀山药,淮山,怀山)

来源:

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1.挺直,圆柱形,两端平齐,端口显凹窝状

2.表面光滑,有光泽

3.质坚实,指甲刮不落粉末,断面呈颗粒状

4.久煮不烂,嚼之发粘不粒形wu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南星

1.顶端有凹陷茎痕,周围有麻点状须根痕

2.扁球形

3.表面须根痕少,周围偶有微突起的小侧芽

4.断面黄白色,粉性

5.气微辛,味麻辣

半夏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根茎

1.顶端有凹陷茎痕,周围有麻点状须根痕

2.类圆球或扁球形

3.表面须根痕密布

4.断面洁白,富粉性

5.气微,味辛辣、麻舌刺喉

石菖蒲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1.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

2.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

3.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具毛鳞状叶基残余

4.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油点

5.气芳香,味苦微辛

莪术

来源:

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及温郁金的干燥根茎

1.长圆形或长卵形,基部钝圆,顶端钝尖

2.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明显的环节和点状须根痕,断面有筋脉点

3.质坚实,体重,皮部与中柱易分离

4.气香,味微苦、辛

姜黄

1.不规则卵圆形,纺锤形(蝉肚姜黄),或呈扁圆柱形(长形姜黄)

2.表面深黄棕色,多抽皱,有黄色粉霜,有环节和须根痕

3.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

4.气香,味辛苦,嚼之使唾液染成黄色

郁金

来源:

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及温郁金的干燥块根

1.卵圆形,纺锤形,或长纺锤形

2.表面灰棕色,灰黄色,具细纵皱纹

3.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内皮层明显,断面金黄色(黄丝郁金)或棕黑色(温郁金)或黄白色(桂郁金)

4.有姜香气(川郁金)或气微(温郁金,桂郁金)

天麻(明天麻)

来源: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1.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平,皱缩而稍弯曲

2.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点状突起(潜伏芽,习称芝麻点)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

3.一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瓣”,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习称“肚脐眼”

4.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黄白色至淡棕色

5.气特异,味甘

 

比较牛膝、川牛膝,人参、西洋参的性状异同

牛膝

川牛膝

形状及大小

细长圆柱形,微扭

圆柱形,扭曲如拐或牛尾形

表面

灰黄

外皮棕褐色,皮孔横向突起

质地

肉质

质坚韧,强纤维性

断面

略角质样,肉质,红白色小点(异性维管束),段续排列成2-4轮同心环

断面黄白色小点排列成3-11轮同心环

生晒参

西洋参

表面

纹理粗,纵皱明显,环纹稀少不清

纹理较细腻,环纹较多且明显

质地

柔质略疏松,微粉性

饱满结实,质硬脆

断面

放射状裂隙明显

无或少裂隙

气味

气微香,泥腥味;先甜后苦

气香浓,显败油味;苦后回甘

第9章茎木类药材

桑寄生

1.枝灰褐或红褐色,具枝、叶痕及多数细小凸起棕色皮孔,嫩枝具棕色茸毛

2.枝断面皮部薄,红棕色,木部色浅,皮、木部易分离

3.叶卵形或椭圆形,全缘,微波状;黄褐色,革质;味涩

槲寄生

1.枝节膨大,常2-5叉状分枝,易由节处断落,金黄或黄绿色、黄棕色

2.质脆,断面皮部黄色,疏松,环纹明显;木部色浅,具放射纹,髓小

3.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

4.金黄至黄绿色,多细纵纹

5.味微苦,嚼之有粘性

川木通

1.长圆柱形,稍扭曲

2.有纵向凹沟及棱线,常可纵向撕裂,枝叶痕对生

3.节明显膨大

4.断面浅黄色或浅棕色,木部宽广,小孔环列呈放射状

5.髓部较大

6.无臭

关木通

来源:

马兜铃科东北马兜铃的藤茎

1.形状长圆柱形,平直

2.外表较光滑,有棕色残存的栓皮,枝叶痕互生

3.节部略微膨大

4.断面黄色,木部宽广,有整齐环列的小孔呈蜘蛛网状

5.髓部不明显

6.摩擦栓皮有樟脑气

大血藤

1.表面有浅纵沟、明显的横裂纹及疣状突起;有膨大的节及凹陷的枝痕。

2.切面类圆形,皮部红棕色,较疏松,有6-9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小孔

3.射线红棕色,呈放射状排列

鸡血藤

来源:

豆科密花豆的藤茎

1.切片呈椭圆形,木部宽广,呈淡棕色,有多数小孔

2.树脂状分泌物红棕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

海风藤

1.扁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有纵纹理及明显膨大的节。

2.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横断面皮部窄,灰白色。

3.木部灰黄色,有许多小孔;髓部灰褐色。

4.气清香,味微苦、辛。

(习用品:

广东海风藤)

1.扁圆柱形。

残留栓皮灰白色至灰褐色,易脱落,脱落后皮部浅棕色或棕色,可见毛状纤维。

2.断面皮部棕色,木部淡棕色,密布针孔状小孔。

3.髓深棕色或中空。

4.气微香,味甘、辛、微涩。

苏木

来源:

豆科苏木的心材

1.多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2.表面暗红棕色或黄棕色,具红黄相间纵向条纹、刀削痕及凹入油孔

3.断面具类圆形同心环,有的中央具髓

4.微香,味微甘涩

(理化鉴别:

投入热水中,水染成桃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降香

1.长条形或不规则碎块

2.紫红至红褐色,有致密纹理

3.坚硬,富油性

4.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

5.气香,味微苦

 

沉香

国产沉香

进口沉香

来源

瑞香科白木香含有树脂的心材

瑞香科沉香含有树脂的心材

表面

呈洞状或凹凸不平,含树脂部分呈棕黑色不规则斑块

有刀削痕,显油性,含树脂部分呈棕黑色纵直条纹

质地

质松而轻,易折断

体重质硬,不易折断

气味

又香气,味苦

气香特殊,味苦

水试

入水半沉或不沉

入水沉或半沉

燃烧

产生浓烟,气香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产生大量浓烟,有油渗出,香气浓烈

 

通草

大通草

小通草

表面

白色或淡黄色,多具纵沟

白色或淡黄色,附有发亮物,或具浅纵条纹

断面

平坦,具银白色光泽,中央空洞状或具半透明薄膜,纵剖面薄膜排列成梯状

平坦,实心,具银白色光泽

水试

水湿无粘滑感

水湿有粘滑感(旌节花)或无(青荚叶)

钩藤

来源:

茜草科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钩藤的带钩藤茎

1.圆柱或方柱形

2.表面无毛或被褐色毛,或具点状皮孔

3.节上具单个或对生向下弯的钩(变态钩),可见叶痕和托叶痕

4.断面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

 

第10章皮类药材

杜仲

来源:

杜仲科杜仲的树皮

1.外表灰棕或灰褐色,具斜方形皮孔

2.内表紫褐色或紫黑色

3.折断面具细密银白色富有弹性的胶丝相连

4.嚼之有胶状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