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24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

山西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班级:

______ 姓名:

______

一、读·书(12分)

1.小林在临摹米芾集字对联时,不慎将两副对联的顺序打乱。

你认为图三中的文字“山水如有意”能与哪一幅图中的文字构成一副对联?

请用楷体字将你整理好的这副对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要求:

按照上、下联的顺序分别填写。

(2分)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5)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潼关》谭嗣同)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李商隐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8)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被用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

二、读·思(38分)

(一)

为了纪念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学校开展“走近鲁迅”语文活动。

【活动一:

爱青年的鲁迅】

①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②“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

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

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③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3.一班同学荐读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第①段中加点的“之”,指的是“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

B.第②段运用心理描写,表明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字迹潦草深恶痛绝,爱之深,责之切,这也表明了鲁迅对青年人的关爱。

C.第②段中用了省略号,表示话语的省略。

D.选文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解析】第②段运用语言描写。

【活动二:

爱国的鲁迅】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4.以上是二班同学分享的内容。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是指弃医从文,这个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3分)

 

【活动三:

不朽的鲁迅】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5.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臧克家的代表作《有的人》。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2分)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题。

成功是有能力拥抱不完美

凉月满天

弗里达·卡罗,生于1907年,墨西哥女画家,她画得最多的是自画像。

她说:

“我画自己,因为我经常是孤独的;我画自己,因为我最了解自己。

6岁时,她得了小儿麻痹,右腿萎缩弯曲。

18岁时,她遭遇了车祸,脊椎断裂,身体多处骨折,右腿11处碎裂,她整个人是靠着密密麻麻的钢钉固定起来的。

医生说,弗里达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走路了。

弗里达躺在病床上,闲极无聊,就想到一边照镜子一边画自己。

画着画着,她居然能走路了:

后来她嫁了人,丈夫迭戈·里韦拉是墨西哥著名的壁画师。

1953年,因为肌肉坏疽,弗里达的右腿被截肢。

1954年,弗里达在墨西哥举办个人画展。

那天,她让人用一张大床把重病的自己抬进展厅,唱歌、喝酒,非常高兴。

几个月后,弗里达去世,年仅47岁。

弗里达曾特地加高右脚的鞋跟和左脚的鞋子取齐,告诉自己“我不残疾、不瘸腿”;她把截肢后使用的假肢绑上红丝带,让它看上去漂亮点儿。

她一共做过30多次手术,身体已经支离破碎,但她还是不抛弃、不放弃,把生命这朵花开得既浓艳又热烈。

什么是成功?

成功就一定是鲜衣怒马、一定是一帆风顺、一定是万里晴空吗?

不!

能在艰难岁月里多活一天,也是成功;能在苦痛伤心里多活一天,也是成功;能在艰难岁月和苦痛伤心里直面自己、看见自己、表达自己,这应该算是很大的成功。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它”在文中指代什么。

(3分)

她把截肢后使用的假肢绑上红丝带,让它看上去漂亮点儿。

指截肢后使用的假肢。

7.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搜集了下面关于“成功”的材料。

材料一:

爱迪生说:

“没有失败,只有走向成功更近一步。

材料二:

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后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

材料三:

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章。

请结合文章及材料,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成功”的看法。

(10分)

写作提示:

①观点明确;②说理充分;③不少于100字。

示例:

成功和失败是一对孪生兄弟,总是相伴而生。

通向成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不要因惧怕而逃避失败。

当你勇敢地面对失败,冷静分析失败的症结,找出自己的弱点,你会发现,失败也是一种收获,而且会收获到比之前更大的成功。

(三)

任何时代,修身立志都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根本。

请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第8—11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2分)

(1)不亦乐乎 lè    

(2)夫君子之行 fú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3分)

A.学而时习之 年与时驰  B.四十而不惑 大惑不解

C.非志无以成学 成人之美D.年与时驰 心驰神往

【解析】A.按时/时光;B.疑惑,迷惑;C.成就/成全;D.疾行,指迅速逝去/(心神)向往。

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3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1.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

根据古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4分)

学思结合明辨笃行乃学习之道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成才之基

善学者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③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④,及其久也,相说⑤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⑥,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①逸:

安闲,这里指费力小。

②庸:

归功于。

③攻:

治,指加工处理木材。

④节目:

“节”是指树的枝干交接处,“目”是指纹理不顺处,泛指节疤。

⑤说:

同“脱”,脱落。

⑥从容:

同“舂容”,即撞钟。

12.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D)(3分)

①不善学者  ②又从而怨之  ③师勤而功半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13.求学之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关键是善于学习,作者认为“善问者”发问的原则是由易到难,“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中“节目”的含义是提问者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3分)

【参考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受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

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收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

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下手,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

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

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

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三、读·写(70分)

14.家住太原的晓华(化名)同学,家里来了一位中美交流生汤姆。

晓华想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带汤姆出去游玩。

晓华的家长建议去三个地方(见下图),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资料,帮助晓华设计“二日游”行程,并用文字表述出来。

(6分)

写作要求:

①行程设计合理,有主题;②语言表述简洁,有条理;③不少于100字。

示例一:

第一天,感受中国悠远的儒家文化。

早上去文庙参观,了解山西人文荟萃的特色。

下午去晋祠,领略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这“晋祠三绝”的风采,当天返回。

第二天,感受山西晋商文化,早上乘车去祁县乔家大院,感受山西晋中一带的民情风俗。

示例二:

第一天,早上出发去乔家大院,感受山西晋商文化,山西晋中一带的民情风俗。

晚上住宿在祁县,品尝山西面食。

第二天,先游晋祠,领略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这“晋祠三绝”的风采;之后返回太原市,参观文庙,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儒家文化。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

十八岁那年的单车

①十八岁那年,李卓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

“别做梦!

有本事自己去买!

②李卓发了一个月脾气。

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

李卓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

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

李卓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李卓没有骑车出门。

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

单车散了架。

④“你─”李卓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

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⑤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⑥第二天,李卓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