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155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访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家访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家访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家访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家访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访心得体会.docx

《家访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访心得体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访心得体会.docx

家访心得体会

家访心得体会

---距离因家访而缩短

张建国

今天我和几位同事踏上了家访的征程,外面雨还是那样大,但它没有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经过一个小时的风雨兼程,我们来到家访的目的地。

我们的第一个对象是高一(6)班的学生,叫刘良菲。

走进她家,她的母亲没有认出我们来,直到我做了自我介绍,她才明白我们是谁,也才知道我们到来的目的,我向她的家人讲解了我们学校的情况和学生在校的情况,征求了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在和她父母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学生的信息,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她父母对小姑娘寄予太多太大的希望,也对我们老师寄予殷切的希望。

一整天,我们对梁集片区的学生都进行了家访,直到晚上八点,我们才返回学校。

走在漆黑的路上,我想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悟:

感悟之一,今天我又当了一回学生,感受到了学生上学的艰难。

感悟之二,所有的家长对学生都给予很高的希望,都希望他们成龙成凤。

感悟之三,我们的老师深入学生家中太少,了解的情况也少,学生是很高兴我们当老师能够走进他(她)们的家中,家长也是这样。

我们到刘雪林家中是,他正帮爸妈撕玉米,看见我们去了赶紧站起来,他的父母忙的更是不可开交,不时的说“这么大的雨怎么来了,我们家庭条件这么差怎么坐的下去”之类的话,我们走时一直在说“慢些、下次再来”,我想家长也许很久没有见到老师搞家访了,很意外和吃惊,同时也说明了家长更希望我们的到来,最重要的一点也折射出了我们与家长之间还存在距离,还缺乏足够的沟通。

感悟之四,父母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好的习惯的,学生的成绩和习惯都很好。

陈芳玉是高二年级的一名女生,她的父母是有一定的文化的老百姓,在当地很有知名度,我去时她正在做作业,我就顺便问了她的父亲:

是不是每个星期她都能按时做作业,他父亲说是,并且讲了家里的地都是陈芳玉扫的,而且她还会做饭,对人很有礼貌。

我想这也许就是受父母的影响,才让她形成自己的习惯吧。

雨还在下,虽浑身湿透,身体也在抖,但我的心因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而变得那样温暖,同时家长的一句句肺腑之言让我感觉到自己责任之重大,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距离,因家访而缩短。

 

家访心得体会  

戴奎元 

我校开展的“百名教师进家庭”活动如一缕暖风吹进千家万户,家访带给我们的收益有很多很多。

一、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与家长达成共识。

二、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学生问题的产生。

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学生交由爷爷奶奶管教,长辈的宠爱使得学生心理放纵,有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学生的心理有阴影,这些都对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

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

通过家访,我陷入深思,如何能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学校这个大家庭,从而实现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要具备爱心

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表现对课堂教学秩序有很大影响。

专家认为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学生必须喜欢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有爱心。

我们对学生像父母一样的爱,对学生的每一个关爱和激励的眼神,学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们。

二、用放大镜寻找问题学生的优点

人人都有想获得赞赏的需求,年纪越小,获得赞赏的需求越强烈。

一个班级往往只有十多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学业上和课堂习惯上有良好的表现而时常获得老师的称赞,其他多数学生获得老师赞赏的机会很少,更有不少学生不但根本没有得到赞赏的机会,反而时常受到斥责和处罚。

这些学生的特征不是学习习惯差,就是成绩不太理想。

由于他(她)们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欢心和赞赏,最后他们往往自暴自弃,出现各种不良行为,成为破坏课堂秩序的主导因素。

我们对那些缺点多的学生,不能“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骨头里挑鸡蛋”。

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寻找其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予以扩大,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以平等之心关注学困生

学困生多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我们老师要以平等的心态,朋友的身份来关心这些学困生,加强跟学生及其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安排,生活情况,细心听取家长的倾诉,了解家长教育的方法和遇到的主要问题。

通过平等沟通达到全面了解,进而实行因人施教。

总之,家访也给我上了一课。

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一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

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家访工作心得体会

李辉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

通过家访活动,我不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学生,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学生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不仅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访工作看似麻烦,烦琐,工作量大,耗费时间,但是这种方法是其他教育观察法所不能比拟的。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对学生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一年来,多少次家访已记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怀,但留下的甘甜让我时时回味。

有一次考试,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刘某,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

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

学生从小有她爷爷带大,对她感情深厚,学生对她爷爷的去世念念不忘;学生父母平常对学生关心太少,和学生共同谈心几乎没有。

并且委婉地说出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扭转学生思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取得了学生父母的配合。

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她,她深受鼓舞,积极备考,终于又走到了学生的前列。

一年来,几乎放弃了每一个休息日,我拜访一个个家长,有时,和学生约定了家访时间,不管遇到了什么天气都按时前往。

一次家访,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没有放弃,顶雨到学生家里,家长认为我不能去了。

当我到他家时,家长愣了好半天。

无声的行动使学生深受教育。

从此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一年来,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

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一年来,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

如班里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他喜欢打篮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

有一个同学病了,他背着送校医务室,通过这件事,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

我谈了这件事,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听过学生的好话也情绪兴奋。

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

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学生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考试和期末考试。

后来,家长多次打电话邀请我去他家,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

学生进步了,一次考试一个脚印,这个“双差生”的转化,我们倾注多少爱啊。

一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

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

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

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次次给家长“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

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

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

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对学习差生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来个“宣而延访”。

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做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

学生也容易发生变化。

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这时,我对他说:

“我准备本周到你家去报喜”。

他高兴极了。

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足。

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

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

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家访心得体会

薛甫

自2011-2012年度中我担任高二(6)班班主任的职责,为了把这个班级的工作做好,我深切体会到了要想把一个学生培养好,必须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沟通配合。

所以在本学年度中我进行了多次家访,走进学生的家庭,走进学生的社区,同时也赶入了学生的心灵。

在我走访的学生家庭中,很多家庭的特殊环境背景,对学生的性格习惯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有的家庭和睦,家中文化氛围好,父母教育方式恰当,学生也表现得彬彬有礼,热爱学习,举高雅。

有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简单粗暴,学生在与同学相处时也喜欢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班刘琦同学的家庭便是如此,我家访时重点放在做家长的工作,让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

让家长的进步带动学生的进步,同时对这类学生我们也应给予足够的关爱。

有的家庭父母工作繁忙,对学生十分溺爱。

这样家庭的学生性格偏执,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产生一些不良习惯。

比如我们班贺琪同学的家庭便是如此,贺琪的父母每天晚上要到自家小店准备食材,十分辛苦。

白天很少有精力去管制小孩,总是给很多钱让小孩自己去玩。

长期如此,贺琪沉溺于网络游戏,花钱没有节制。

通过家访我让贺琪的父母明白了尽量多陪学生谈心的重要性,同时我还带贺琪在一天下晚自习后来到他家小店,让他感受一下父母做事的辛苦。

从此贺琪变得十分体谅他的父母。

总之,在本学年中我对我们班学生进行了两次普遍的家访,重点问题学生进行了多次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家长对子女学业的重视,对我们老师给予了殷切的希望,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在家访中让学生成长,让家长反思,让自己也收获很多。

 

家访心得体会

王建

我就我校开展“百名教师进家庭”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主要谈谈家访体会、家访感受。

一、统一思想,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增长教书育人的智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具体落实

按照学校安排,先认真组织学习再由各班主任将本班学生按地址分门别类,按顺序分配给所有科任教师,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访每一个家庭,教师要人人走访,利用业余时间,首先要通过电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员构成,监护人收入情况,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做好家访记录等。

第二步是实地走访,根据安排,我们高二(11)班由我带领万智老师走访家住金口街上的同学,如喻斌、游霞、赵宇等同学,通过家访,我们发现,有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还是蛮高的,“一本考不上,考个二本也行”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了,有的学生初中时成绩还好,为什么到了高中成绩就差了,“我的学生小学、初中表现很好,很听话,怎么到了高中就成了差生?

”“现在读书也没什么用,混两年回家”等等,各种各样的家长都有,但多数还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第三步,实地走访稍远些的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走访,星期六,我就带着何年香老师等一起,开车去法泗走访,象黄敏、陶玲、夏雨等同学家里,通过走访,不仅发现了农村家长的纯朴、善良,更发现了有的家长不辞劳苦,拼死拼活地挣着钱很不容易,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做农活,可想而知那犁耙的份量,汗水的辛酸,有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学习,象这样的留守学生,更需要关爱,像刘洲等同学就是这样,他们得不到父爱母爱,这样的学生性格孤僻、任性,经常上网打发时间,通过家访、电访远在浙江的父亲,再找他本人多谈心,诲人不倦的帮辅,现在这样的学生表现好多了,所以家访、电访,家庭、学校共同教育学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现在我们班上的学风、班风很好,学生的日常行为逐渐走上了规范,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总之,家访是有效的,今后要根据上级要求将这项活动经常化、常态化,教师在家访中走进了农村、田野,走进了家庭,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了,了解到了学生背后的故事,拉近了教师、家庭、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心灵很受震撼,感受到我们的责任重大,看到了祖国的希望,更看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做一名诗意的家访者

——家访体会

刘刚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学生。

许多家长长年在外地打工,不能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甚至有些家长一年都难与学生相见。

许多本校留守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疏远,产生了孤寂、厌学感,这些都给学校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

我班学生徐文博是一位寄宿在外婆家的留守学生,他爱好绘画,对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由于母亲长期在外地打工,不了解他的爱好,更不知道他想考美术特长生,对儿子绘画没有表现明确的支持。

因此,性格内向的徐文博对母亲产生了抵触情绪,在学习上表现出厌学。

有一次,我发现徐文博的周记上写了关于其理想与困惑的文章,了解他对美术有着执着而强烈的向往之情,可却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心情很低沉,没有学习的动力。

当了解这些后,我去了徐文博的外婆家,找到其父亲,对徐文博的理想与困惑进行了交心谈心。

我了解到其父母并不是不支持他,而是有些顾虑:

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学生是否真的愿意考美术特长生,学生的美术基础如何,能考得取吗?

将来有前途吗?

关于这些顾虑,我一一作了解释,其父当场表示:

如果学生真的愿意,全力支持艺考。

之后我提议,找个时间父母与学生好好沟通,不必急于下决定。

没有几天,父母打电话过来,说:

“我们全力支持他艺考。

”此后,徐文博上课比以前更认真了,也没有出现过违纪现象,其父还说,有时他零点过了还在绘画!

这次家访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消除了家长与学生的误会,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

 

家访心得体会

周飞

在上学期及年初,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我深刻地认识到,家访是更全面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进行学校、家庭双向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通过家访,可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以便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如我班有个叫冯颖的学生,我感觉她学习不怎么用功,言语很少,很少与同学谈笑交流,经常流露出无助的眼神,可是每次与她谈话,她都始终不肯多说什么,无法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了解她到底在想什么。

于是我第一个去她家家访,令我吃惊的是,她的妈妈早已不在,爸爸是智障病人,靠七十多岁的爷爷打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她的学业,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还根本不了解学生,回校后我采取了适当的方式与她谈话,并从不同的角度关心她,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家访要有准备,家访要讲究艺术

对学生进行家访,首先要有所准备,如家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在校情况,包括学习、生活、纪律等多方面。

这样一来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又可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

这样可以从容不迫,有条有理,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在关心自己的学生,从而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

当然,在家访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正确而全面地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让家长既看到了学生的不足,同时也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看到希望,这点犹其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度”的问题,不能在学生面前过多地批评,让家访成为告状,也不能过多地表扬学生,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度”把握好了,学生不反感老师,也消除了恐惧的心理,家长增添了信心,也会尽可能地配合老师。

总之,家访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学生的途径,通过家访,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有利于老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家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家校联合,高考创辉煌

——家访手记

彭平

高三学年是最关键的一年,学生参加高考,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声誉。

在访万家活动中,我利用课余的时间,用走访、电话等形式对全班39位同学进行家访。

家访中收获颇多,感受也颇多。

通过家访,我初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思想动态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走进张恒的家中,我还是被眼前景象惊呆了。

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不为过。

张恒家中是由奶奶一手操持。

在张恒年幼时,母亲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从奶奶口中得知,张恒因思念母亲而经常偷偷落泪。

爸爸因身体关系,平时也只能打点零工,还不足以维持生计,一家三口,主要经济来源是低保。

通过家访,我平时更加关注这个学生,用言语和行动去温暖他,同时帮他争取了助学金。

并鼓励他努力学习,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也能获得相应奖学金,可解决读书的后顾之忧。

这样一来,张恒身上的包袱放下来了,平时也开朗许多。

在与李雄母亲交谈的过程中,我心中的许多疑团也解开了。

李雄是一个坚强的学生,是值得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

李雄在高二暑假时被查出身患类风湿疾病。

每次他都因手脚疼痛而趴在桌子上面,而我每次都不明白。

他每天晚上回到家中,学习至深夜十二点多钟以后。

他认为他之所以成绩较好,并不是因为他的天赋比别人强,而是努力的结果,他的高考理想是考取一本的医学院,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病痛,而且可以帮助他人。

由于这个学生性格内敛,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对他的处境一无所知,真是我的失职。

有这么好的学生,我应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他,哪怕是用一句话去鼓励他。

通过家访,我深深感触到,家访工作不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家访工作要做到实处,它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了解学生更深处的一些内容,以便我们更好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在高三年级,面对高考,我们只有家校联合,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

 

家访心得

韩平

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家访活动在我校井然有序地展开并且被纳入学校常态工作的范畴。

在这一次家访活动中,有实地走访的,也有家长在外务工、学生在家留守,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交流的,印象深刻的是对我班周祥的家访,他是一个勤奋刻苦,但是寡言少语的男生,沿着地址找过去,远远看到路边的一排低矮的平房,墙壁斑驳,一打听,就是这里,刚好,学生的母亲在门口,看样子,刚从地里回来,原来家里种了几畦菜地,靠母亲卖菜补贴家用,知道是老师来家访,家长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屋里,家里没有几件象样的家俱,也看不到值钱的电器,从交谈中得知,其父体弱多病,长年吃药,病情稍有好转就会外出打点零散工,家里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奶奶需要照顾,一家人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学生的学费都是爸爸妈妈省吃俭用攒下的,这时,我终于明白了学生刻苦用功正是体恤父母的一片辛苦,少言寡语正是因为学生小小年纪却因为无法替父母分忧而苦恼不已,心事重重。

再想想有些学生家境优越,衣食无忧,却视读书为苦差事,整天沉溺于电子书、网络游戏中,不禁感叹上天弄人。

这个学生平时上课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下课了总是沉默不语,趴在桌上写写算算,以前没有太在意,通过家访,才知道学生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还有一种负罪感,一方面,认为自己拖累了父母,另一方面,因为不能帮替父母分忧而感到内疚,学生瘦弱的肩上却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学生的心理这么苦,难怪少了很多同龄学生的欢笑和天真无邪,在那之后,学校首先伸出了援手,把他列入贫困生资助对象,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减免部分学杂费用,这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却能减轻些负担。

我也特别关注他的情绪变化,遇到合适的时机就同他海阔天空的聊天,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谈对未来美好从生的憧憬,渐渐地,我发现他脸上开始有笑容了,下课时,也能看到他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互相探讨、交流,学生一改以前的忧郁,变得阳光多了。

家访活动让我们找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契合点,通过对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习状况,进行正确的疏导,先解决思想问题,再从学习方法入手,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发展,作学生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因此,家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教育方式。

 

让家长、老师共同执教

----家访心得

仝锦

培养一个学生需要家长、老师的共同配合。

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我们是否了解,我们的教育方法家长又是否知道呢?

家访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桥梁。

最近,我进行了多次家访,思考后得到了以下心得。

让家长和老师互补学生的表现,这是家访的重要内容。

家长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一般都是从学生口中得到,很多学生都是报喜不报忧,家访可以让家长对学生在校的表现得以准确了解,从而可以因地制宜的引导学生,可以让老师全面掌握学生在家的表现。

通过家访使得我对班级的信息得到了更多的了解,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状况,掌握学生的动态,家长和老师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

让家长知道学校需要家长的配合。

在家访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管理。

甚至还会说“学生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

”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

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为学生多提建议,更好辅助学生的成长。

比如我在学习优秀学生朱蒙进行家访时,该生的家长反映该生平时不愿意做课外的学习。

针对这一点,我建议对该生采取自主能力培养,让该生在完成老师的作业之外,还自己主动的学习。

督促学生不仅是老师还需要家长,如果有家长的监督,学生养成了习惯,日积月累下来,学生既利用了自己多余的闲暇时间,又可以对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又比如,对成绩相对落后的胡川,他的父亲总是说“我们也不懂”,“我们已经不能辅导他的数学题了”等等,这时候我就向家长明确指出,我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一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完成了作业而已。

通过这次家访,我感觉每到一家,在沟通了解后,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