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目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041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革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革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革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革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目标.docx

《改革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目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目标.docx

改革目标

一、改革目标

总体目标:

将汕头大学建设成以卓越教育和优质管理见长、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总体思路: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创新国际化、高素质师资团队建设机制,实施“先进本科教育”,探索可持续适应的、全面发展的、国际化创新性人才培养可行之道,促使学校成功发挥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的示范作用,为广东省乃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具体目标:

1)探索依法自主办学和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构建并创新自主办学体制。

2)创新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使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国外著名大学管理经验的人才成为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

3)以“先进本科教育”理念和“可适应学业规划”为基础,以“整合思维”为特色,形成围绕构建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核心的“全人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在复杂社会经济背景下不断演化的学习需求,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奋进精神、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终身受益的独特学习体验。

4)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产业问题,建设若干模块化的研究创新平台及相应的研究团队,有重点、有系统地提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竞争力。

5)以服务学习为主渠道,建成服务型知识中心,为粤东乃至华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广泛的知识支持服务。

6)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建成人性化、制度化、数字化、国际化的高效率学术支持系统,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措施

(一)探索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积极培植办教育、做研究的健康土壤

1.探索完善董事会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实质性决策功能和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汕头大学董事会的指导作用。

2.探索构建学术、行政权力与监督清晰制衡、协调优化的大学治理结构,实现依法治校。

3.在校长负责制的框架下,创新管理运行体系,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率。

减少行政条块分割,优化行政管理机制,提升ISO标准化管理水平,实现内部行政管理运行的高效、规范;构建管理岗位分类聘任考核制度。

区分学术和党政管理岗位,采用不同的聘任或任命程序。

探索干部“选-聘-试-任”模式;以学校发展需求和工作负荷为依据设置岗位,强化岗位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全面体现员工岗位职责和实际贡献的职级津贴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各管理岗位的服务功能;建设优化、精干的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绩效预算制度,实现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强化预算对学校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探索创新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为其他高校提供可推广范式

1.建立并完善高效、公开、公平的招聘机制,尤其是院长、教授的全球公开招聘机制,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加盟汕头大学。

至2017年,形成优质、有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和国际化管理队伍。

2.继续完善教师年薪制,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骨干教师长期教职制度,三年内形成引进人才、激活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的制度体系,确保核心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实现人才强校的目的。

3.积极调整师资结构,建立学术型、实践型、合作型比例适当的教师队伍,对不同类型的教师从聘用、薪酬、学术评价等方面实施分类管理制度。

学术型教师队伍占师资整体结构的60-75%。

到2015年,80%以上的学术型教师应具有博士学位,4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到2017年,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5%和50%以上;实践型教师队伍占师资整体结构的5-10%。

引进应用能力卓越,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实践型教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合作型教师队伍占师资整体结构的20-30%。

在全球范围聘请在国际具影响力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访问和讲座教授。

4.三年内建立学术团队支持制度,完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支持办法。

提供一系列有助于杰出人才成长和创新的政策和条件保障;两年内建立教师成长中心,创新师资培训与提升机制。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可持续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实施以“整合思维(IntegrativeThinking)”能力培养为特色的“先进本科教育(AdvancedUndergraduateEducation)”,探索构建涉及知识、能力、素养、意志和精神培养的多元人才培养系统,形成新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促使每位学生形成可持续适应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得终身受益的独特学习体验。

1.探索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多学科交叉的可适应性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完善基于“可适应性设计”的公共课体系、专业课程模块体系及整合衔接机制,形成创新的封装式多学科集成课程群组,实现柔性化课程模块联接,让学生自由灵活地通过选择课程模块搭建和规划自己的学业和学位。

设计与实施可适应性人才培养与学业规划系统。

建立个性化学业学分选择机制与终身学习指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籍和学分制管理规定,改善转专业、辅修专业和双学位修读环境,为个性化的学业设计、转专业学习、双专业学习以及双学位学习创造更多的空间。

2011年底前,科学确定、分解和细化并形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初步完成汕头大学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至2013年逐步总结实现一体化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方法、制度和实践,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及与目标体系相适应的核心课程体系。

2012年底初步完成通识教育评估与改进机制的建设;至2014年前建立起完整的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与专业发展的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

2.建立以整合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改变传统单纯知识传承的观念,探索实施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和一体化发展的教学理念。

建立汕头大学-罗特曼整合思维研究合作机制,加速引进国际上新兴的整合思维教育体系,并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探索以整合思维为基础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整合思维教育模式。

2015年,形成具有汕头大学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合思维理论基础,系统总结用于高等教育的整合思维教学方法体系;基本完成整合思维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在国内形成有广泛代表性、多所大学参加的整合思维教育合作;使整合思维能力成为汕头大学“先进本科教育”的特色,使整合思维成为汕大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习惯,成为汕大学生共同特质。

3.探索专业教育模式改革。

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制度,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

探索构建五年、七年、八年学制灵活的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拓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其他学科教育模式改革,加快CDIO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的本土化发展,继续发挥工程教育创新领先作用;开展以整合思维为核心的工商管理教育和人文教育改革,追求培养模式的突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具有多样思维能力的人才;促使以工商管理和人文教育为代表的整合思维教育教学模式在国内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以汕头大学为核心的整合思维教学模式实施与协作组织,并在全国范围产生示范效应;继续推动法学、传媒、艺术与理学等领域教育模式改革探索,力争取得创新性突破。

4.在总结汕头大学至诚书院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住宿学院的施行范围,继续探索深化住宿学院成为学生学术文化生态多样性的社区,人格、品质提升的社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生宿舍功能;探索专业学院与住宿学院科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动大学从偏重“专业培养”向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的“全人教育”转变,期望构建一整套符合国情的住宿学院制度。

5.探索符合国内实际的高校服务学习教育模式和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成长路径。

推动专业学习与知识服务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公益类课程计划,使公益类课程学分成为学生必修学分。

推动服务学习理论体系创新研究,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服务学习类品牌项目,促使服务学习的汕大经验成为省内乃至国内高校服务学习推广范式。

6.构建学生身心健康提升体系,探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育学生高尚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

创新学生心理测试和疏导体系。

继续创新和完善“VisualDNA”心理测试系统,以更有效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规划未来人生道路,并为大学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群体活动与竞技活动相结合的学生体能与体育精神拓展计划,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弘扬学生体育精神。

(四)立足前沿打造基于学科交叉的国际化学术研究平台,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营造宽容、理性的学术氛围与研究环境

1.探索构建以学术委员会为主导的、与世界优秀大学接轨的学术研究与创新管理决策体系,营造宽容、理性的学术氛围与研究环境,吸引并凝聚一批世界著名学者,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化学术研究团队,为建设国际化高水平大学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2.遴选确立重点发展的优势学科,力争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领域打造基于学科交叉的国际化研究创新平台,促使研究活动和创新成果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实质性贡献,并成为社会研究创新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打造以下三个研究创新平台:

Bio-X研究创新平台,包括新发传染病研究、粤东高发肿瘤研究、生物材料研究、粤东海洋生物资源研究等四个交叉学科群;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包括轻工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信息技术研究等三个交叉学科群;区域发展与文化研究创新平台,包括地方政府发展研究、中小企业创新研究、区域文化研究等三个交叉学科群。

3.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创造条件并积极引导研究生和优秀高年级本科生融入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同时探索在教育环节引入企业高端智力资源,拓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新途径,在解决社会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水平,实现教育、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

(五)基础建设

加紧推进医学院迁入学校本部的计划,并将以此为契机,推动以生命科学为中心的多学科交叉改革探索,支持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建成以生命科学为中心,以多学科交叉为重点的新型医学院。

数字校园建设。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整合IT资源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一体化的数字应用平台;注重改善数字资源的可获取性,提高多语言信息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和信息服务管理的水平;开发、引进先进的应用系统,支持数字化学习和知识管理,形成先进的多样化校园信息服务体系。

加紧规划建造一个高度一体化的综合运动场馆,其中包括一个奥运标准的游泳池,一个可容纳6000名观众的篮球馆,以及配套一栋容纳200床位的酒店和弹性、机动的会议设施。

2014年度学校主要工作计划

2014年,学校将按照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响应广东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号召,重点推进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TGIT)筹建工作,扎实推进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发展。

(一)加速推进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申请和建校工作

在2013年9月29日与以色列理工学院签署的《合作备忘录》、11月8日与汕头市政府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签署的《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汕头大学将与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入磋商,尽早签署双方合作办学协议。

合作双方将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尽快完成合作办学申请和建校各项工作,早日建成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为国家和广东省的教育、科技创新事业做出贡献。

(二)继续加快推进汕头大学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学校将继续探索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先进本科教育体系,为学生培养提供优质平台和环境;全力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采取措施推动重点学科建设,有效提升科学研究整体竞争力;继续深入探索建设优质学校精神文化,营造改革和发展良好氛围;配合教育改革,积极打造MOOC网络教育课程平台,构建数字化校园,力争学校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成为示范,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做出自身贡献。

(三)挖掘智库优势,提升学校服务地方水平

2014年,学校将进一步挖掘智库优势,继续加强与潮汕三市,尤其是汕头市的战略合作。

在学校建立的11个校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的基础上,积极与濠江区人民政府、潮南区科技产业、揭阳市海洋与渔业局加深合作与联系,尝试建立新的协同创新中心,强化社会协同创新;以“国家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为平台,计划开展更多社工人才及政府相关人员培训项目,加快粤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帮助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全力配合李嘉诚基金会与国家民政部合作的“展璞计划”,帮助更多女村官提高执政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