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027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docx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

2019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

专题32订立合同有学问

[学习目标] 1.了解订立合同的过程以及两个步骤的法律效力。

 2.运用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比较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

 3.学会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合同纠纷。

一、订立合同两步走

1.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这个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

2.要约

(1)含义:

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或者受约人。

(2)意义:

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如果要撤销或者变更必须依法进行。

3.承诺

(1)含义:

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应该由受约人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其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2)意义:

承诺到达对方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

4.合同的内容

(1)明确合同内容是订立合同的重要环节。

合同的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是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具体协议,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是通过合同的条款体现出来的。

(2)我国合同法采用自愿原则,即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

但是,为了避免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不够具体明确,合同法对合同内容做了提示性的规定。

要约与要约邀请不是一回事。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邀请或者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意思表示。

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慧眼辨合同

1.有效合同:

有效合同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

无效合同自订立之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1.判断

小张刚刚大专毕业,买了一个假的本科学历证书和一知名院校硕士学历证书,被某企业作为技术人员录用,月薪8000元,双方签订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一个月后,企业发现事情的真相,提出解聘小张。

(1)企业已经和小张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中途解聘是违法的。

(  )

(2)小张靠欺骗签订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  )

(3)小张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无效。

(  )

(4)企业解聘小张违背社会公德。

(  )

【答案】 

(1)× 

(2)√ (3)× (4)×

2.【思考】 星期天,李军和王云约好一起去理发店理发。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上述案例中谁是要约人?

谁是受约人?

【答案】 理发店是要约人,李军和王云是受约人。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P44探究问题

【提示】 本案广告中的条件属于合同条款,购房人的请求能够得到支持,因为该广告的内容具体确定,符合要约的条件,应当被当作开发商向买房人所作的要约,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

2.教材P46探究问题

【提示】 

(1)本探究活动旨在讨论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的区别与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能订立这样的合同,因为该合同违背社会公德。

(2)并不是只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达成了合意,就能够订立有效的合同,就受法律保护。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3.教材P47探究问题

【提示】 

(1)本探究活动旨在加强对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识别,加深对合同效力的理解。

现实生活中,不能签订类似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尊重社会公德的合同,即使签订也无法律效力。

(2)略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订立合同的过程)

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甲于2017年7月4日向乙发出愿以100元的优惠价格出售10条《英雄联盟》DVD光盘的电子邮件,乙复电提出购买20套,因电视剧热播,逾期一个月,乙未得到消息,与甲发生争议。

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甲向乙发出的电子邮件是要约、要约邀请还是承诺?

为什么?

【答案】 甲向乙发出的电子邮件为要约。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内容具体,符合要约的要件。

而要约邀请其目的在于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这种意思表示不构成要约,不具有法律效力。

而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应该由受要约人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其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2.乙的复电构成承诺吗?

【答案】 乙的复电不构成承诺。

乙的复电改变了甲要约内容,构成新的要约。

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要约

(1)要约的条件。

①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

②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2)要约的效力。

合同法规定: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自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

需明确一点,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客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即可,而不管受要约人主观上是否实际了解到要约的具体内容。

(3)要约的失效。

要约发出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要约人不再受原要约的拘束:

要约的撤回。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

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要约中规定有承诺期限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要约的撤销。

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4)要约撤回与要约撤销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时间的不同,要约的撤回是在要约生效之前为之,即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而要约的撤销是在要约生效之后承诺作出之前而为之,即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2.承诺

(1)承诺的条件

①承诺的主体只能是受要约人。

这意味着,非受要约人作出的承诺的意思表示并非承诺,而是向要约人发出的要约。

②承诺的内容是同意要约,它强调承诺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应当一致。

承诺实质性变更要约的,为新要约。

③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2)承诺迟到的效力

①因承诺自身原因迟到的,原则上承诺无效,为新要约。

合同法规定: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②因非由于承诺人自身原因迟到的,原则上承诺有效。

(3)承诺的效力。

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承诺的生效亦采取到达主义,与要约相同。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4)承诺的失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要约人接受要约所作的答复不发生法律效力:

承诺撤回;承诺逾期,要约方没有认可其承诺。

第4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1.关于要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B.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

C.我们到商店买东西,商店是受要约人,顾客是要约人

D.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析】 到商店买东西,商店是要约人,顾客是受要约人;A、B、D都是对要约的正确表述。

【答案】 C

2.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是(  )

①订立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②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③合同的成立一般应经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④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还可能具有特别成立要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④不是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A项。

【答案】 A

学生分组探究二 合同的生效与无效合同

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秘密从境外购买免税香烟并运至国内销售的合同。

甲公司依双方的约定,近期将香烟运至境内,但乙公司提走货物后,以目前账上无钱为由,要求暂缓支付货款,甲公司同意。

3个月后,乙仍未支付货款,甲公司多次索要无果,遂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并支付违约金。

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合同有哪些类型?

【答案】 合同可分为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2.哪些情况下合同无效?

【答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效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3.材料中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为什么?

【答案】 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因为该合同违犯了国家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故为无效合同。

4.法院应如何处理这起案件?

【答案】 由于合同为无效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法院应驳回甲公司的诉讼请求。

同时,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交易损害了国家利益,法院可以采取民事制裁措施没收双方用于交易的财产。

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比较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有效合同

无效合同

从行为人看

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以追认的

从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是否一致看

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从是否合法、合理看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合同成立的要件是当事人、意思表示、合同标的的可能和确立。

合同生效除具备成立的条件外,还应具备合法性及内容妥当性。

联系:

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但合同成立并不必然生效。

第4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3.下列哪些情形下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②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无效合同的构成要件,考查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记忆。

①②③④均为无效合同,故选D项。

【答案】 D

4.有时一份合同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要约与承诺才最终得以成立。

体现了(  )

A.我们要有合同意识

B.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C.合同的订立过程比较复杂

D.合同的订立大有学问,马虎不得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合同订立程序的特点,体现了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的过程。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B

学生合作绘制概念地图

师生归纳必记核心要点

1个原则:

自愿原则。

2个阶段:

要约、承诺。

2个合同:

有效合同、无效合同。

已婚男子李某与一未婚女子秦某订立了一份合同:

只要秦某愿意与李某婚外同居两年,李某即付给秦某20万元人民币。

秦某与李某同居两年后,李某拒不付钱给秦某,秦某起诉李某违约,但法院却以所订合同无效为由对秦某的诉讼请求不给予支持。

——————————————[先对接知识]————————————

材料信息

知识对接

已婚男子李某与一未婚女子秦某订立了一份合同

合同都必须由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李某已婚,却与秦某婚外同居

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法院以所订合同无效为由对秦某的诉讼请求不给予支持

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再演练应用]————————————

1.出现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制定程序不严格

B.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出现某些不合法的情形

C.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无法实现

D.合同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制为出现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答案】 B

2.下列情形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

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③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订立的与自己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④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订立的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③属于有效合同,排除含③的选项,故B项正确。

【答案】 B

3.材料中“法院却以所订合同无效为由对秦某的诉讼请求不给予支持。

”其原因是(  )

A.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B.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解析】 A、B、C三项都属于无效合同,但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