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0942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docx

测量技术施工方案

盐田国际行政办公大楼测量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述

盐田国际行政办公大楼位于明珠立交道路系统南侧,东临进港大道,南为盐田三期码头检查场,西面为保税区货场,本工程地下两层,地上主楼25层,副楼5层,总用地面积24050.51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33292.9平方米,副楼建筑面积为12747.88平方米的矩形框筒结构建筑。

二、现场情况

经现场实地踏勘,施工现场大型深基坑开挖形成,边坡进行了喷锚支护技术处理,现场四周通视良好,为施工方便,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布置在现场附近位置,并对控制点位每月定期进行观测,以防止位移影响测量精度。

三、编制依据

1.执行技术标准

a.《盐田国际行政办公大楼》施工图纸;

b.业主提供的测量原始点位报告;

c.《技术条件书》;

d.《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e.《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9)。

2.施工测量流程

 

3.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是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把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置放到施工场地上去,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有效手段。

四、测量所采用的仪器设备

1.SET230R、SET2110、SET2110II型全站仪3台,标准精度为(2″);

2.DSZ2、DS05型精密水准仪2台;

3.DZJ2型激光垂准仪1台,标准精度为(2″)。

五、工程坐标及高程应用

应业主要求,本工程平面坐标系统统一采用盐田港施工坐标和行政大楼相对标高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系统。

1.深圳独立坐标系与盐田港施工坐标系的换算公式为:

A=X*cosa+Y*sina-116971.665

B=X*sina+Y*cosa-69332.579

其中a=50.00084079

A、B坐标系为盐田港施工坐标系

2高程系统统一采用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高程的换算关系为:

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黄海高程+0.58M。

 

下表为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高程

点名

等级

坐标

高程

备注

X

Y

鱼头山

24306.520

139503.569

候工楼

IV

22140.999

135080.916

水产所

IV

23568.278

136918.471

YT01

22750.721

134923.749

YT02

23354.203

136438.480

盐港3

IV

4.2485

水准点(黄海高程)

盐港10

IV

4.0246

水准点(黄海高程)

IV-91

IV

5.5123

水准点(黄海高程)

六、平面控制测量

1.根据业主提供该测区已有等级控制点水产所、YT02、鱼头山作为本次平面控制的起算数据,对提供坐标按规范要求进行方向值,边长等各项要素检测,对检测成果数据进行精度分析,成果符合规范要求后,再按施工现场的条件情况布设一条以YT02点为起点,水产所为后视,鱼头山为方向检查的一级闭合导线。

2.导线布设的原则:

我公司在布设导线时严格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导线点选取和布设:

导线点应选在稳定,安全,通视条件良好,易于保护,长期保存,便于使用的地方,根据以上原则和施工现场情况,我公司选取了办公大楼基坑四方,共布设6点的一级闭合导线。

导线路线图如下:

导线点的埋设是在各控制点选好之后,用电钻在水泥路面和钢筋砼结构井盖钻孔,将不锈钢钉嵌入钻孔内作标心,用水泥填实后作为控制点,做好控制点标志布设点之记,以便查找控制点的位置。

4.导线测量

控制点布设好之后,按一级闭合导线进行导线测量,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精度要求和相关规定,为了保证导线的施测精度,我公司采用了精度较高2″级SET230R型全站仪,对所设导线进行了控制测量,导线边长的观测采用SET230R的往返观测,每次观测二次读数,每条边往返共观测四次读数,考虑到仪器本身的误差,外界环镜的影响以及仪器操作者误差等因素,我公司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顺时针转动仪器对方向,仪器按时送检。

导线水平角观测,使用SET230R型全站仪,采用方向观测法,按一级导线的测角精度进行角度测量,观测时,将全站仪安置于控制点上严格对中整平,同时,在相邻控制点上安置设带有觇板的反射棱镜,并严格对中整平后,用正倒镜按方向观测法测定两个测回,每一测回的起始度盘配置读数由下式确定。

δ=180/n

δ为起始配度盘读数,n为测回数

5.一级导线精度及限差: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

长度

(km)

平均

边长

(km)

测角

中误差

(″)

测距

中误差

(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mm)

相对闭

合差

DJ2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2

±10

≤1/15000

 

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经纬仪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半测回

归零差

一测回内

2C较差

测同一方向

值各测回较差

DJ2

3

8

13

9

垂直角观测的测回数与限差

平面网等级

项目

一、二、三级导线

DJ2

测回数

中丝法

1

垂直角测回差(″)

15

指标差较差(″)

6.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外业结束后,我公司对外业测量成果进行了计算整理,首先对边长进行了温度气压和加常数及投影面、斜距的改正然后开始平差计算,导线平差采用严密平差软件进行平差,经计算导线平面精度良好,完全满足施工的要求,具体精度见表:

一级导线精度统计表

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绝对闭合差

实测

允许

实测

允许

△x

△y

△s

-22

±28

1/87200

1/12000

-11mm

-5mm

12mm

七、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系统采用行政大楼相对标高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高程的换算关系为:

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黄海高程+0.58米。

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为保证办公大楼建筑的高程控制和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施工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高程控制的首要条件。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按四等水准精度要求施测,点位沿用一级导线点位,编号沿用一级导线点编号。

3.高程控制网的施测技术要求按四等水准的观测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要求

项目

等级

路线最大长度(km)

仪器类型

视距

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计差m

视线高度

标尺类型

四等

15

DS3

≤80

≤5

≤10

三丝能读数

双面、单面

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项目

等级

黑红面读数的差mm

黑红面两次高差的差mm

单程双转点观测左右路线转点差mm

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mm

四等

3.0

5.0

4.0

5.0

4.水准测量

我公司于2005年4月21日进行了水准测量,首先用IV-91对盐港10进行了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以盐港10为起算点,依次经I-1至I-6,然后闭合到盐港10,组成了一个水准闭合环线,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实施了水准测量。

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水准路线图如下:

5.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采用严密平差软件进行平差,经计算高程闭合差为:

5.5mm允许±25.3mm,全长为1.6km,精度良好,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八、重要分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1.±0以下实施方法:

(1)建立矩形控制网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较为平坦,为准确确定办公大楼主副楼位置,保证精度,同时避开施工对柱、墙、板的影响,又能保证进度,拟采用建筑大楼基坑平台上做矩形控制网的方法进行施工测量,定位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设计图》上的红线点坐标,对各控制点距离和角度进行复核,确保各点的准确性,再根据《总平面设计图》上各建筑物角点坐标以及建筑物轴线基础图提供的建筑物各轴线之间的尺寸计算出建筑大楼基坑矩形控制网纵轴2-1、2-5、2-8、1-4、1-10和横轴线2-L、1-E、1-B、2-A0各控制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导线点及建筑物基坑平台矩形控制网上各控制点的坐标换算出各控制轴线的放样数据,作好轴线数据标注。

经过反复计算、复核、确认以上数据无误后,在控制点I-1设站,后视I-2,检查I-4,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放各点,测出矩形控制网上各控制点坐标,再将仪器置在控制点上进行相关点的距离和角度校核,待各点的精度在达到定位要求后,埋设轴线固定标桩,用标桩将位置确定,建立建筑物基坑平台控制网,经自检、复核,再经甲方监理复核认可后,再根据定位图,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各主轴及细部轴线,作为施工放样依据。

(2)高程基准点

采用高程传递法,施测方法是先从地面水准点向坑内引测三个基准水准点,具体做法在坑边埋一吊杆,从杆顶挂下一根钢尺,在钢尺下段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与检定钢尺所用拉力相同,先在地面安置水准仪,读出水准控制点I-4上立的水准尺的读数a和钢尺上的读数b,然后搬仪器到坑内,用同样的方法读出钢尺读数。

c和±0以下所设基准点上的水准尺读数d

基准点的高程计算:

H基准=H1-4+a-(c-b)-d(钢尺头0m读数在上)

(3)测设基槽轴线交点位置

把全站仪安置在基坑平台矩形控制网上任何一轴线点上,对准对面相应轴线点上,然后将目镜看基坑底定出该轴线点,钉上木桩,两边木桩作标记,依此方法定出其余所有轴线,各轴线相交用木桩做出标记,此标记要经常用仪器复核,以便以后施工校准。

(4)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白灰线

在轴线两端,根据木桩上标定出的基槽,在开挖边界标志上拉通线,并沿此线撒白灰线。

(5)基槽开挖深度的控制

根据基轴线测设出墙边宽度线,并根据已知土质情况和设计开挖深度确定挖土放坡,基础开挖放坡线是根据土质资料,施工形式而定,人工挖土和机械挖土放坡不同深度在5m以内的基槽和管沟边的允许最大见下表:

 

土类

边坡坡度

人工挖土将土挖至坑坡

机械挖土

在坑底部挖土

在坑沟边挖土

砂土

亚砂土

亚粘土

粘土

泥碳白土

干黄土

1:

1

1:

0.67

1:

0.5

1:

0.33

1:

0.67

1:

0.33

1:

0.25

1:

0.75

1:

0.50

1:

0.33

1:

0.25

1:

1.050

1:

0.25

1:

0.10

1:

1

1:

0.75

1:

075

1:

0.67

1:

0.75

1:

0.67

1:

0.33

a基槽开挖前要严格按照图纸的实际尺寸,根据已经投引过的轴线用钢尺量出尺寸并撒上白灰线,并要专职的技术人员检验后方可开挖。

b在基槽开挖的整个过程中安排专职的测工现场跟踪,以便及时的补撒灰线,确保开挖的质量。

C在基槽开挖的整个过程中要随时安排人员随开挖的进度,随时用水准仪控制开挖的标高,要请甲方监理检验复查,并做详细的原始数据记录,以便归档。

(6)基础垫层标高的控制和弹线

a弹水平控制线

用木桩或钢筋打入已经压实的土质基础上,用红色标记来控制垫层标高。

b在垫层上弹线

根据木桩或仪器所投放的点等标志,在垫层上用线弹出墙边线或基础边线。

C当用机械开挖时,为防机械碰撞控制点,应把控制点尽量的投引到机械不易碰撞的位置,同时四周要用红白油漆的钢筋围护。

(7)柱墙、梁板定位

根据前面所设控制网轴线,用全站仪标出此轴线,然后用钢尺分出其它轴线和墙柱边线,根据主轴线和墙柱边线就可依据图上尺寸,实行梁板定位,定位之后要请专职的测量人员复检,严禁一次成形,同时要上报甲方、监理给于检验,并做详细的记录。

2.±0以上实施方法

(1)首层竖向传递定位

a.竖向传递点位布置图

b.竖向传递预留孔大样图

 

(2)基线控制点的布设

主楼是根据轴线(1-E、1-B、1-9、1-2)四条轴相距1米处设(I-1′、I-2′、I-3′、I-4′)等四个控制点。

(3)竖向传递点的精度要求

a.光学垂准仪的技术指标及其特点:

本工程采用垂准精度为1/30000-1/40000的垂准仪向“天顶”投点,此种垂准仪具有精度高以外,而且使用方便快捷,而操作起来又简易,适合于高层测量施工。

b.竖向传递点的方法和步骤

在基准点上安放专用标分划板;

对基准点进行光学对中和整平;

进行竖向投点将基准点传递到施工所需测量或控制垂直度的平面上。

接收点位用度划分板,投点完后,且固定不移动。

以便后面仪器架设使用。

c.根据前面向上传递出的基准线控制点,我们安置全站仪,测出所需控制基线,据此基线和轴线的关系,用钢尺分出轴线和边线,且用墨线弹上,以固定梁、板具体位置。

(4)高程标高控制

我们选用几个基准水准点向上用检验过的钢尺传递水平标高,至少四个点,此水平基点必须用该建筑物以处一个稳定的水准点校核,方可向上传递作标记,并要安置水准仪在几个基准点的中间对几个基准点的复测、检验。

以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据此标记测出每层的施工标高,并且要把该施工标高点准确的投影到建筑物内部各个墙或柱,并且做明显的标记,以便准确控制各楼层的标高。

3.变形观测及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1)布设变形观测网及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平面高程控制网,选取若干个控制点设于柱或墙靠光线明亮的一方,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埋设高度在设计标高+0.05m且在一条轴线或中心线上。

如下图所示,利用20-25mm的钢筋,一端弯成90゜角,顶部加工呈球状,另一端制成燕尾形或弯成钩状埋入墙内。

如下图

4.沉降观测的方法及精度

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每次沉降观测时,人员分工应明确,定人观测,定人执尺,定人记录,以减小读数误差和扶尺误差,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水准路线,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合理选定路线和测量方法。

具体方法是前后视观测用同一根水准尺,红黑面读数前后视距相等,观测应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读完各观测点后,要回读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点的读数应符合规范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等级

高程中误(mm)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一等

±0.3

±0.15

除宜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外,尚需设双转点,视线≤15m,前后视视距差≤0.3m,视距累积差≤1.5m;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微水准测量等

≤0.15

三等

±0.30

±1.0

DS05或DS1型仪器,宜按本规范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0.60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项目

等级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的差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的差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两次高差的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

5mm刻划标尺

二等

1.5

0.4

0.6

1.0

5.沉降观测的时间次数

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频率为每层一次,首层施工完成后,地面以下停止观测,每施工完一层要观测一次,主体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

6、变形沉降观测的数据整流器理和图表的绘制

每次变形沉降观测后,应对实测数据进行检查,观测、记录、计算数据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取得监理或业主签认,然后进行整理汇总,沉降观测结束时,提交下列图表。

A基准点、观测点、观测方向平面图

B原始记录手薄

C计算成果表

D仪器检定证书

E沉降曲线图

F观测结果分析报告

九楼房的位移观测

a在首层的四周用钢筋刻“十”字作主楼的四个位移观测点,以及副楼的四个位移观测点.

b当首层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频率为每层一次.

C位移观测用DJ2型光学经纬仪对准观测点1的“十”字并调平,然后后视观测点2,并固定螺桩,然后调动视镜对大楼的外墙投引上下两个点,在该两个点上弹上墨线,最后根据该墨线,用钢尺量出墨线到外墙的尺寸,依次观测楼房的四周实数据.

d每次位移观测后,都要对实测数椐进行检查,校核,并做详细记录,上报项目部、监理、甲方.

十、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标准按《工程测量规范》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以及甲方特点的规范执行。

2、进场和测量仪器设备,必需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标识保存完好,并定期送检。

3、各分项工程放样点位坐标,定线尺寸、施工图样、测量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现场测量作业。

4、所有的测量作业完成后,测量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提请业主或监理验收确认,并将测量成果提请现场工程师签认后进行测量资料的报验。

5、重点检查轴线位置,梁、板、柱、墙、预留件的位置、标高和尺寸,保证它们之间几何关系的正确性。

6、加强现场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提请现场人员注意保护测量点位,做到不碾压、不覆盖、不碰撞、不移动、不破坏。

7、测量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阳光下要打伞,仪器架设好后,须有专人看护,要注意人身安全,仪器安全。

8、测量人员持证上岗,进入现场要带齐安全保护用品,严格遵守测量仪器操作作业规程。

9、每道测量工序施测应在24小时前向甲方和监理申请检验,经甲方和监理同意认可后,再进行施测工作。

10、每道测量工序完工后,必须在24小时内向甲方提交纸质、电子光盘资料。

十一人员配制

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以下测量人员: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称

工作经历

黄日丰

大专

工程师

雅馨居、TCL工业研究院、海阔天空雅居

张度清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罗湖金田广场、新洲花园、湖北大厦

余忠强

中专

罗湖金田广场、新洲花园

方方

中专

罗湖金田广场、新洲花园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称

工作经历

黄日丰

大专

工程师

雅馨居、TCL工业研究院、海阔天空雅居

张度清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罗湖金田广场、新洲花园、湖北大厦

余忠强

中专

罗湖金田广场、新洲花园

方方

中专

罗湖金田广场、新洲花园

 

矩形控制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