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090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docx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

十四文化论著《〈论语〉选读》

考纲解读

《〈论语〉选读》是浙江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课目。

2009年的年浙江《考试说明》开始把该课目作为古代诗文阅读中的一个内容来考查,2010年、2011年、2012年依然保持这些要求,分值都在5分左右。

《〈论语〉选读》的考试要求,可以分为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两个部分。

所谓基础要求,就是指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重点字词句子文段的翻译以及课文内容的解读等;所谓发展要求,主要是指初步理解文化经典《论语》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作用。

而这些内容往往不是直接写出的,而是通过孔子等的言行来展现的,所以理解《论语》章句的含义是前提。

要善于在理解原文有关的学说、观点、见解、态度、情感、行为等基础上,理解其思想,并能结合现实背景作分析,联系当今谈意义。

考查内容:

浙江卷自2009年开始出现该考点,考题侧重考查对《论语》中体现出的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如2009年考查孔子的教学原则,2010年考查孔子的义利观,2011年考查孔子的为政观,2012年考查孔子的仁爱观。

福建卷自2008年开始考查该考点,其相关试题可供参考。

2009年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论语》,2010年另给了欧阳修《朋党论》的材料,2011年另给了《韩非子》的选段,要求与《论语》中的观点进行比较;2012年用《论语》与《经典释文》对同一段话的不同标点情况,来考查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及对后人观点的评价。

四年高考

【2012浙江,23-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5分)

《论语·乡党》:

“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

’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贵人贱马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

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解析:

不同标点断句,表达不同的意思。

主要区别在,《论语》中的理解是“不问马”,

而《经典释文》中的理解是也问马,只不过是后问。

本题具有开放性,但要建立在对孔子思想全面理解的基石上来思考,要客观体会后人断句法的理由。

他们认为孔子不仅对人有仁爱之心,对动物也有仁爱之心。

这在《论语》其他章节有体现,但孔子对人与对动物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人、马并重”并非孔子本意。

【2011浙江,23-2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5分)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

①为吾善:

自我完善。

②用:

使。

③不什数:

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

_______。

韩非子:

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韩非子:

以法治国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

解析:

a.全文的内容很明确,比较简单。

抓住孔子的“德”字,抓住韩非子的“法”

字,答案就很容易得出。

b.本题涉及的考点是传统文化经典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从文中找出两种为政观的异同,再评析即可。

【2010浙江,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

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欧阳修的话语——但凡君子和君子因志同道合成为朋友,小人与小人因追求相同的利益成为朋友,这是自然的规律。

【2009浙江,24】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

“子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答:

__________。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举一反三

2.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孔子的教育,不只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用切实的行动来教导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中悟出大道,这种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解析:

本题属于知识运用题,可以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一句中概括出四字成语“举一反三。

当子贡指出孔子“不言”时,孔子以“天何言哉”来回答,以四时的运行、百物的生长来回答子贡的疑问,其实是孔子强调教师无需多言要注重身教的原则。

评析要言之有理。

【译文】

孔子说:

“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的人,我是不会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我是不会去启发的。

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重复教的。

孔子说:

“我想不说话了。

”子贡说:

“您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传述什么呢?

”孔子说:

“上天说了什么呢?

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上天说了什么呢?

考点探究

考纲规定必须熟读成诵的十篇:

一为政以德

整体感知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

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

他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

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

“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

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

他说: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为政需正己。

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已才能正人。

他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

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

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

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

简言之,贤才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的人。

这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标准。

自主探究

1.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答:

①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

治理国家仅靠政令刑罚,民众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有以道德去教化、引导民众,并把礼作为民众的行为规范,才能使民众自觉从善。

②必须重民、爱民、富民,省刑罚,薄税敛,以争取民心。

③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修己安百姓。

④举贤才。

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答:

孔子认为:

“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

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所以孔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作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

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

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

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须的: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教什么?

教之以礼、信、孝悌。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4.如何理解“均无贫”?

答:

“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5.讨论:

对于孔子的“德政”,你站在现代的立场如何看待?

学生甲:

法治、德政都是手段,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学生乙:

德政是一种理想化的管理方式,现实生命力不大。

学生丙:

德政是一种理想,基于人性本善,基于物质均匀。

二克已复礼

整体感知

1.孔子“礼”与“仁”的关系

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因为孔子认为: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因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且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

概括来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

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

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它比礼节更细,更繁琐。

礼的目的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戴永明先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