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0836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docx

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3C加工设备CNC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6月

目录

一、CNC概述5

1、CNC简介5

2、3C行业风起云涌,下游几大阵营实力雄厚7

二、CNC市场仍具发展前景,行业增长三重推动力10

1、消费升级:

机身材料复杂化,CNC加工时长显著拉长10

(1)iPhone8有望推玻璃机身,不锈钢中框带动CNC需求10

(2)陶瓷外观件优势多,渗透率提升拉动CNC设备需求14

2、千元机:

智能机金属渗透率提升的长尾市场15

(1)过去几年全球智能手机得到快速发展15

(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旺盛16

(3)中高端机型逐渐受青睐,千元机销量略胜一筹17

(4)千元机市场“百花齐放”,仍是抢占重点18

(5)千元机市场竞争激烈,引用金属机身方案促进销量18

(6)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存量市场上,金属机身渗透率并不高20

3、更新换代:

设备的升级具备内在驱动力21

4、CNC行业未来两年仍具高增长潜力,国产CNC将弯道超车23

三、真实的进口替代:

CNC市场竞争格局剖析27

1、国际巨头竞争力强劲,但并非无懈可击27

2、崛起的国产CNC29

四、国产CNC厂商陆续上市,发展空间有望逐步打开32

1、创世纪:

国内CNC行业龙头,未来几年仍具备成长性32

2、润星科技:

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发展后劲十足34

3C行业风起云涌,外资和国产CNC均有大量客户需求。

5G东风起,引发手机外观的变化,加工工艺复杂度提升。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3C消费电子的兴起催生了小型加工中心(CNC,本文特指在3C行业应用的加工机床)的大量需求,在以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为代表的紧凑型CNC加工中心领域,外资品牌如发那科、兄弟机械等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和明显的先发优势,而国产CNC品牌如创世纪、润星科技等则奋起直追,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从终端来看,几大智能手机品牌巨头衍生出庞大的核心零部件代工体系,目前下游几大阵营实力雄厚,苹果系以富士康、可成科技等为代表,非苹果系则以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等为代表,这些厂商拥有较为庞大的CNC保有量,并且仍保持着较为强劲的产能扩张需求。

CNC市场仍具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具备三重推动力。

尽管目前市场上的CNC存量超过20万台,我们仍对未来2-3年的CNC行业的需求增长表示乐观,需求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5G时代的到来,为解决信号屏蔽问题,手机机身材料复杂化,而无论是玻璃机身还是陶瓷机身都需要搭载金属中框(不锈钢或许是更好的材料),不锈钢中框CNC制程时长相比金属机身有翻倍以上提升,设备需求量将明显增加,加之玻璃机身的设计将大幅提升玻璃机的需求;2)千元机市场竞争激烈,金属机身作为提升智能手机消费体验的重要手段,受到各大手机厂商追捧,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3)CNC经历了2008年和2014年前后两轮发展高峰期后,存量市场目前已经具备较大规模,按照5-10年替换周期来看,部分设备已经进入更新周期。

未来两年全球CNC行业增长仍然较快,年均增速有望达25%-32%。

虽然缺乏确切的行业数据,但在我们的模型分析框架下,CNC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机身材料复杂化和金属渗透率的持续提升。

在两种不同的情形假设下,我们预计16-18年全球新增CNC需求量约为5.27/6.93/9.19万台,预计17-18年CNC需求量增速分别为31.55%和32.55%(苹果情形下);16-18年新增CNC需求量约为4.68/5.85/7.29万台,预计17-18年CNC需求量增速分别为24.95%和24.72%(国产机情形下)。

CNC巨头优劣势明显,国产CNC有望崛起。

发那科是CNC行业的第一品牌,其在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优质客户认可度、产能规模等方面领先优势明显,但其产品定价较高、产品线较为单一、产能调节灵活度较低则为国产CNC腾出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产CNC技术进步明显,龙头企业凭借丰富的产品系列、优秀的市场响应能力和营销能力快速扩张,崛起之势不可阻挡。

上市CNC厂商具备高成长潜力。

国产CNC厂商在经营方面具备较大的灵活性,下游需求向好背景下上市企业将有望脱颖而出。

此外,其产品线的扩张紧扣市场需求,玻璃加工设备等新产品的推出和放量将为其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创世纪和润星科技是国内排名靠前的CNC厂商,竞争实力较强,分别借助劲胜精密(已完成)和华东重机(拟收购)的平台实现A股上市。

一、CNC概述

CNC指数控机床,由于在3C行业内大量用于产品机身和零部件的加工,因此也经常被指高速钻工中心或小型加工中心。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CNC经历过从0到1的裂变式增长,也经历过行业发展的起伏。

1、CNC简介

CNC(数控机床)是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numericalcontrol)的简称,是一种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床。

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通过计算机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

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机床由主机、数控系统、驱动装置、辅助装置和编程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主机即机床主体,数控系统是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及相应的软件,驱动装置主要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辅助装置指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

CNC常指带有自动刀具交换装置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

CNC可以将金属毛坯料加工成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半成品、成品和零件,部分零件的加工甚至需要粗加工、精加工、高光加工、超精加工等多种金属加工机床共同完成。

除传统的加工中心、钻攻中心等机床外,3C领域的CNC还涉及金属精雕机、高光机、抛光机等多种数控机床。

2、3C行业风起云涌,下游几大阵营实力雄厚

目前,在以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为代表的紧凑型CNC加工中心领域,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各占据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

外资品牌中,知名的包括日本FANUC公司、日本兄弟公司等国际领先企业。

日本FANUC公司的CNC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其在产品、技术、客户认知度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均保持明显的领先地位。

国内产品中,知名度较高的包括北京精雕、创世纪、润星科技、台一盈拓、乔峰机械等。

国内先进的CNC产品仍然部分依赖进口,但国内领先企业如创世纪生产的钻攻中心在市场营销、产销规模等方面已经可与日本FANUC公司、日本兄弟公司竞争,性价比优势较明显。

从终端客户来看,3C智能手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批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手机品牌商,苹果、三星作为全球智能手机的领导品牌,全球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

国内市场,2016年OPPO、华为、VIVO、小米等品牌占据着57%的份额,近年来份额扩张态势明显。

这些影响力巨大的智能手机品牌衍生出大量的核心零部件代工厂。

目前国内CNC下游精密金属结构件加工商众多,但是每个公司在公司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出货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公司规模、营收水平和CNC设备数量来进行划分,可大致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公司CNC多数保有量在1万台以上,部分公司超过2万台,包括富士康、可成科技、铠胜控股、和硕科技、绿点科技和比亚迪电子,其中富士康约有10万台的CNC保有量,遥遥领先于其它企业。

其次是可成和比亚迪电子,预计各有2-3万台CNC,然后是和硕、绿点等公司,预计有1-2万台保有量。

第二梯队公司规模较小,其CNC设备保有量在几千台,主要包括劲胜精密和长盈精密等;第三梯队公司规模小且其CNC设备保有量一般可达几百上千台,主要有胜利精密和春兴精工等。

将CNC精密金属结构件加工商以其下游手机品牌商来划分,可分为两大主流派系:

苹果系和非苹果系,苹果系中的手机金属结构件加工商有可成科技、鸿海精密、铠胜控股和和硕科技等。

非苹果系包括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劲胜精密等,其终端客户此前以三星为代表,近年来随着华为、OPPO、小米等国产品牌快速崛起,国内相应的供应体系也在逐步成长和完善,以满足订单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加工需求。

苹果系订单内部转移,国内企业继续扩产能。

富士康一直以来都是苹果最大的代工厂,为苹果提供包括手机外观件等配件,在早期CNC发展历史上,富士康购置了大量的发那科CNC用于承接iPhone手机金属机壳加工。

但出于成本控制以及供应链调整等因素的考虑,苹果将部分订单进行了从富士康到其它苹果系厂商转移,导致富士康部分产能空缺,而和硕科技等公司由于接到更多的订单,产能不断提高。

此外,国内企业如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等也在不断加强CNC布局,积极扩大产能应对。

二、CNC市场仍具发展前景,行业增长三重推动力

1、消费升级:

机身材料复杂化,CNC加工时长显著拉长

(1)iPhone8有望推玻璃机身,不锈钢中框带动CNC需求

金属机壳电磁屏蔽特性成为其发展瓶颈,非金属材料大势所趋。

由于电磁屏蔽会削弱手机射频信号,所以信号问题一直是困扰智能手机壳的重要瓶颈。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无线充电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更为复杂的电磁信号发射、接收势必成为趋势,金属后盖方案中长期或面临一定压力。

近年,以玻璃、陶瓷为代表的新型非金属外观件较好的克服了信号穿透性问题,其中陶瓷外观件当前良率、成本都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大规模推广仍需等待,但双面玻璃已有多款旗舰机开始应用,三星、华为、vivo、小米等品牌厂商纷纷推出双面玻璃旗舰机,加之此前苹果iPhone4早已应用过双面玻璃外观,我们推测iPhone8有望重回双面玻璃机身。

双面玻璃机身方案有望在苹果、三星等巨头的带领下成为外观件长期发展的趋势。

“双面玻璃+金属中框”成首选方案。

考虑到手机机身强度,双玻璃方案需要与金属中框进行搭配,中框在此方案中起到支撑和承载核心部件的功能,其在强度、结构、散热性等方面都有诸多要求。

结合当前双面玻璃应用的支撑中框材料,强度较高的不锈钢呼声最高,有望成为主要材料。

除了原料强度比传统铝合金金属后盖更强外,加工工艺也更加复杂。

不锈钢材料强度更高,有望成为设计主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机中框以铝合金中框为主,铝合金中框因其质量轻、成熟的生产工艺、塑形容易,造型可多样化、成本低等优点得到广大生厂厂家的青睐,但手机金属中框作为关键结构件,需要强度更高的材料来承载,加上“iPhone6弯曲门”事件的曝光,铝合金的强度低将可能是其致命弱点。

由于不锈钢具有“硬度高、耐划伤、耐磕碰”等优点,加之如今市面上铝合金泛滥,大众已有审美疲劳。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未来不锈钢中框有望成为设计主流。

目前常用的不锈钢中框加工工艺是锻造+CNC加工工艺,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之一。

指利用压力改变金属原料形状,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一种加工工艺。

手机中框锻压+CNC全制程主要包括:

锻压、喷砂、CNC、纳米注塑、阳极氧化、后处理6大工序。

下面以小米4不锈钢中框的加工来说明,小米官方宣称其不锈钢中框历经193道工序、40道制程,包括8步锻压、8步CNC精加工、37道亮边精加工工序,可见中框对加工精度要求之高。

CNCUnibody(一体成型),先是运用在苹果iPod,iPad,MacBook中,最终在iPhone5这一代产品上得以实现,开始引领全金属手机的潮流。

现主要应用于iPhone等高端机。

后盖、边框以及部分前面外观件一体成型,CNC加工面积更大、精度要求更高、加工时长远长于分离式后盖。

苹果作为国际知名手机厂商,总是能引领手机设计制造潮流,若iPhone8采用不锈钢中框设计,预计又会引发市场“不锈钢中框”的流行热潮,而不锈钢中框工艺的复杂性将CNC加工时间拉长近一倍,为了保证产能,CNC设备需求将会有明显增加。

此外,随着CNCUnibody(一体成型)金属机向千元机市场渗透,预计将拉动金属CNC设备需求增长。

(2)陶瓷外观件优势多,渗透率提升拉动CNC设备需求

陶瓷机壳优势明显,有望拉动CNC设备需求。

虽然未来几年金属一体成型和金属中框+玻璃后盖仍将是手机的主流技术,随着手机外观创新程度的多样化以及无电磁屏蔽的需求,陶瓷等新兴材料的机壳也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小米和苹果2016年分别在手机和手表上开始采用陶瓷外观件。

以陶瓷为代表的新材料机壳不会对电磁信号产生屏蔽作用,满足了5G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充电的要求,同时与玻璃盖板相比,陶瓷还具备坚固的硬度、温润的手感和颜色多样性。

陶瓷CNC加工工艺复杂,设备需求增长。

氧化锆陶瓷后盖的加工环节包括前道工序(成型加工)和后道工序(CNC后处理),前道工序通过生磁成型、烧结工序形成氧化锆陶瓷毛坯,后道工序是在毛坯产品的基础上,通过CNC等数控机床设备研磨、抛光及后处理最后成为陶瓷后盖成品。

由于氧化锆陶瓷的莫氏硬度高,因此在CNC加工上需要更高端的工艺来提高加工环节的良品率。

陶瓷CNC加工与金属CNC加工存在一定相似性,但需要在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然后进行陶瓷CNC加工。

从单片手机后盖加工时长角度来看,陶瓷CNC加工时间比金属CNC加工时间更长。

此外,由于初期工艺方面不成熟,导致陶瓷外壳加工的良率非常低,且短时间内很难迅速提升。

这一方面极大推升了单件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对设备需求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千元机:

智能机金属渗透率提升的长尾市场

(1)过去几年全球智能手机得到快速发展

据IDC统计,全球智能手出货量从2012年的7.25亿部增至2016年的14.7亿部,增长了接近一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9.33%,但近几年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苹果、三星市场份额下降,国产手机品牌地位不断提高。

2012-2016年,苹果市场占比从18.74%降至14.65%,三星则从30.29%下降到21.18%,降幅较大,主流国产品牌占比由7.28%升至21.49%。

2012-2013年全球前五大手机品牌分别为三星、苹果、华为、LG、联想,2014-2015年小米不断发力,挤掉LG进入全球智能手机前五强。

进入2016年,OPPO、Vivo销量大增,后来居上,首次进入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前五强,销量占比6.8%、5.3%。

(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旺盛

据IDC统计,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4.706亿部,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31.8%,出货量达4.673亿部。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从12年的2.13亿部增长到16年的4.67亿部,增长了近一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1.7%,高于全球智能手机增长速度。

但近两年增速减缓,15年同比增长率为2.2%,16年的同比增长稍有回升为8.6%。

从各大手机品牌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比来看,进入15年后,OPPO、Vivo、华为、苹果和小米稳占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五强,其中“华米OV”国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也从15年的46.1%上升至17Q1的61.3%。

其中OPPO增长势头显著,从15年的第五名跃至17Q1的第二名。

苹果的市场份额稍有下降,华为则在17Q1登得榜首。

(3)中高端机型逐渐受青睐,千元机销量略胜一筹

我们把手机价格在1500元以下的手机归为“千元机”,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于手机拍照、外观的兴趣,也远大于曾经低价手机带来的“性价比”,中高端手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根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对全国25个省/直辖市/221个城市,9842家线下手机实体店的销售数据的统计显示:

2017Q1中国大陆手机线下市场共完成千元机销量5014.5万台,占整体线下市场销量的52.44%,相比2016Q4的千元机销量6614万台,下降了近1600万台;市场份额占比为53.59%,稍有下降。

但是线下市场的千元机销量仍然高于中高端手机销量。

(4)千元机市场“百花齐放”,仍是抢占重点

在当今手机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以“HOV”为代表的中国主流手机品牌仍在主导千元机市场。

众多中小手机品牌厂家要想争得一席之地,甚至上升至市场主流品牌,千元机市场也将是其品牌知名度提升和影响力上升的必经之路,未来千元机市场将百花齐放。

(5)千元机市场竞争激烈,引用金属机身方案促进销量

由于目前千元机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对千元智能手机也越来越挑剔,为了追求更好的手机体验,更多人愿意购买中高端手机,对千元机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所以各家企业要想在激烈千元机市场中提高影响力,“做工精致致化和配置高级化”将是千元机的制胜点。

目前众多厂商为了摘掉千元机“低端的帽子”,提高手机品质,纷纷将旗舰机才拥有的配置加到了千元机上,而其中最为鲜明的就是各厂商均有所加入的金属机身提升手机的颜值和质感。

根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Q1,中国热销千元机Top20中,一体化金属机身渗透率从2016年10月的30%增长至2017年3月的50%,而手机金属边框渗透率出现大幅下跌,从45%下跌至10%,表明一体化手机机身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我们预计将来的千元机的金属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从中关村手机在线统计的2017年上市的千元机金属机身手机的价格大致维持在1100-1499元之间,售价在1000元以下的手机中仅魅族魅蓝5S系列手机的机身材料是金属材质的,随着金属机身加工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所以未来金属机身向中低端手机渗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6)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存量市场上,金属机身渗透率并不高

根据IDC的数据,2014年仅为14%,2015年快速增长到24.8%,且预计2017—2018年渗透率水平将不断攀升,分别达到47.6%和54.1%。

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7亿部,尽管增速仅有2.3%,但金属手机结构件需求量2016年达到5.44亿套,同比增长52.81%;根据IDC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8.71亿套,同比增长20.14%。

而随着国产手机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国产手机金属外壳渗透率的提升,手机金属结构件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也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将达到21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40%。

3、更新换代:

设备的升级具备内在驱动力

国内CNC市场发展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与国内3C行业发展特别是手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呈现一定的同步性。

在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上,苹果公司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1月10日,在MacWorld大会上苹果正式发布了首款苹果智能手机iPhone,第一代iPhone采用金属材质的机身,拉开了智能手机金属化的大幕。

2008—2012年,国内手机行业经历了一轮爆发期,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统计,国内手机销量从2008年的5.60亿部增长至2012年的11.79亿部,年复合增长率达20%。

而智能手机行业的整体增速更快,据IDC数据统计,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2008年的1.51亿部增长到2012年的7.25亿部,年复合增长率达48%。

CNC用于加工手机金属结构件,是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和组件加工设备,2008年前后,国内CNC市场迎来了第一轮爆发式增长。

iPhone手机引领了全球智能机的发展,也推升了金属机壳方案被大众消费者接受,智能手机金属渗透率得到快速提升。

2013-2014年前后,随着国内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国内金属结构件厂商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期,CNC市场销量以及行业保有量再一次得到迅速提升。

CNC经历了2008年和2014年前后两轮发展高峰期后,存量市场目前已经具备较大规模,根据我们粗略统计,目前国内的CNC保有量至少在20万台以上。

根据目前的CNC设备寿命(国产机5年,进口机8-10年)来推算,最早一批由一线代工厂投入市场的设备已经进入淘汰期,机器的老化伴随着加工精度和效率的降低,最终一部分淘汰掉,另一部分设备进入二手机市场可用于低精度的产品机加工。

故,设备的更新需求也是新增市场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CNC行业未来两年仍具高增长潜力,国产CNC将弯道超车

由于目前没有3C行业CNC保有量的确切数据,我们试图在一些可得的行业经验数据基础上搭建模型,分析测算行业未来几年的成长性。

未来2-3年CNC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中高端机型unibody金属机身渗透率提升和手机不锈钢中框设计带动CNC的增量需求;2)千元机金属渗透率加速提升带动CNC新增需求;3)CNC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

根据当前全球智能手机的价格档位可大致分为中高端智能手机和千元机两类。

根据IDC数据,2015-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达14.73/14.71/15.4/16.2亿台,我们结合第一手机界研究院统计的中国线下市场中高端型手机渗透率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预估15-18年全球智能手机中高端机型渗透率分别为40%/45%/50%/55%,占比不断攀升。

中高端机型中,按照当前的手机主流设计可分为“unibody金属一体机身”和“玻璃+不锈钢中框”两大类。

假设每年工作300天,unibody金属一体机身的CNC加工效率为3000s/片,日产能为20*3600/3000片,则一台CNC机器年产能为0.72万片;考虑到不锈钢中框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加工时间会更长。

此外,我们预计unibody金属一体机身的渗透率在16-18年出现下降,主要系因随着手机玻璃机身的潮流普及化,对手机中框的可承载能力要求更高,金属中框的渗透率将会逐步提升。

而对于市场争议比较多的究竟是铝合金or不锈钢中框,我们认为不锈钢中框因其硬度大渗透率会不断上升,而铝合金中框的CNC制程时长与unibody金属一体机身加工差异不大,故我们不将其单独归类计算CNC需求量。

中高端型智能手机不锈钢中框需求量的测算。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苹果系列产品和某国产系列手机在不锈钢中框加工环节中CNC加工效率有较大区别,所以我们分别考虑这两种情形下的CNC需求量。

1)苹果手机不锈钢中框CNC加工效率为6000s/片,日产能为20*3600/6000片,则年产能为0.36万片;2)假设某国产品牌手机不锈钢中框CNC加工效率为4300s/片,日产能为20*3600/4300片,则年产能为0.48万片。

千元机金属渗透率提升,CNC需求增长。

在千元机中,由于价格限制其金属机壳常采用+CNC技术,即压铸+CNC、冲压+CNC和锻压+CNC等。

这里我们主要考虑在压铸+CNC技术下金属机壳渗透率提升带来的CNC需求量。

假设在“压铸+CNC”下金属机壳的CNC加工效率为600s/片,一年的工时为4000个小时,则年产能为2.4万片。

通过测算我们得到,15-18年智能手机金属化带来的CNC总需求量分别约为10.90/14.37/18.93/25.0万台(苹果情形下);10.45/13.45/17.15/21.72万台(国产手机品牌情形下)。

下面需要考虑CNC产品更新换代带来的需求,因现存的CNC设备中既有进口设备又有国产设备,又因目前的CNC设备寿命(国产机5年,进口机8-10年),所以我们假设8年为更新换代周期。

预计17-18年CNC新增需求量增速可达25%-32%,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通过以上测算,我们预计16-18年全球新增CNC需求量约为5.27/6.93/9.19万台,则据此预估17-18年CNC需求量增速分别为31.55%和32.55%(苹果情形下);16-18年新增CNC需求量约为4.68/5.85/7.29万台,则据此预估17-18年CNC需求量增速分别为24.95%和24.72%(国产机情形下)。

此外,玻璃和陶瓷材料趋势的兴起有望带动玻璃加工设备的销售放量。

以玻璃材料加工为例,我们假设不同类型玻璃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